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1)
2023(2855)
2022(2323)
2021(1938)
2020(1467)
2019(3427)
2018(2951)
2017(5768)
2016(3129)
2015(3541)
2014(3550)
2013(3468)
2012(3196)
2011(2776)
2010(2768)
2009(2616)
2008(2970)
2007(2744)
2006(2528)
2005(2499)
作者
(9034)
(7194)
(7116)
(7096)
(4620)
(3432)
(3387)
(2915)
(2747)
(2690)
(2633)
(2556)
(2456)
(2451)
(2311)
(2298)
(2224)
(2220)
(2132)
(1929)
(1905)
(1841)
(1776)
(1760)
(1749)
(1643)
(1638)
(1597)
(1593)
(1456)
学科
(14807)
银行(14662)
(13423)
(10752)
(10146)
经济(10139)
管理(9716)
业务(8910)
(8248)
(8024)
制度(8023)
银行制(7712)
(7463)
企业(7463)
(7180)
金融(7180)
方法(5281)
数学(4735)
数学方法(4714)
(4418)
中国(4084)
(3664)
财务(3659)
财务管理(3651)
企业财务(3570)
(2956)
体制(2713)
业经(2388)
中国金融(1904)
理论(1828)
机构
大学(42109)
学院(40889)
中国(18877)
(18127)
经济(17684)
(16870)
管理(16296)
银行(16167)
(14986)
研究(12912)
理学(12789)
理学院(12689)
管理学(12576)
管理学院(12500)
(11641)
(9120)
(8964)
财经(8833)
金融(8781)
(7991)
中心(7599)
(7389)
(7356)
人民(6758)
财经大学(6748)
(6456)
经济学(6276)
(6031)
国人(5957)
中国人(5942)
基金
项目(23953)
科学(18905)
研究(17926)
基金(17824)
(15019)
国家(14909)
科学基金(13247)
社会(11674)
社会科(11247)
社会科学(11242)
基金项目(8818)
(8615)
教育(8501)
自然(8278)
自然科(8005)
自然科学(8005)
自然科学基金(7873)
资助(7863)
(7269)
编号(6943)
成果(5745)
(5552)
重点(5517)
国家社会(5138)
教育部(5031)
(4948)
课题(4908)
(4782)
人文(4777)
(4740)
期刊
(22699)
金融(22699)
(17858)
经济(17858)
研究(17633)
(10207)
中国(10069)
管理(5829)
(5810)
财经(4823)
学报(4804)
科学(4517)
教育(4455)
(3982)
大学(3922)
学学(3694)
农村(3458)
(3458)
理论(3458)
实践(3227)
(3227)
财会(3136)
农村金融(3098)
技术(2952)
会计(2910)
经济研究(2898)
中国金融(2645)
国际(2608)
上海(2192)
(2148)
共检索到77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宗良  闫潇然  
不良率趋升是经济周期波动和产业结构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鉴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商业银行有充足的资本和拨备,不良情况总体可控近期,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诚然,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存在下行压力,但从纵向和横向比较来看,资产质量仍处于较好水平。银行业不良率趋升是经济周期波动和产业结构转型共同作用的结果。鉴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商业银行有充足的资本和拨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化解不良资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只要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长期动力、企业基本面总体健康、重点调控领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稳定的基础就依然存在世纪前十年,国内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水平逐年改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降"。近两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的态势悄然终止,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0个季度上升,这种情况已经引起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的高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宏春  
近年来,有关影子银行的讨论层出不穷,很多言论认为影子银行体系蕴藏的系统性风险已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构成了威胁,需要严格监管、防控风险。本文从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国影子银行的特征和产生的原因,指出其存在的特殊体制原因及其有益的作用,认为应理性看待中国的影子银行问题,采取区别对待、监管与疏导并重的策略,促进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云  
近年来,消费者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不满和质疑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对此的争论也较多。不久前,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三部委联合发文,取消银行部分服务收费,也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但是,对于银行服务收费,并不能简单地依靠政策法规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银行服务收费的动机和依据,认清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才能理性地看待商业银行的收费模式,逐步规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行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程凤朝  崔宏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经常以国际先进银行作为"标杆",多方面向其看齐,在收入结构方面,认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就是国际银行业的所谓"先进"水平即是典型一例。在此"标杆"的瞄定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10%左右的水平,每每被认为是综合竞争能力弱小的表现。现在各方似乎达成了这样一个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志胜  
目前,商业银行在经济"三期叠加"的外部形势下,面临着支付变革、融资脱媒和"三率叠加"(利率、汇率市场化和不良率持续上升)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这是西方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曾经历的全面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正确看待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大行的盈利增长,平衡好利润和风险、当期和长远,对于金融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胜  胡玲燕  
银行业利润的大幅增长,既是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应有之义,也是现行金融制度的客观显现,既是银行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的自然反映,也是银行业改革红利的集中体现,同时还是经营环境变迁而迫使银行业调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特别反映。银行业良好的经营绩效,对于银行、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采取有关措施保持银行业利润合理平稳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维  张欣  李文斌  张捷  禹元璋  刘伟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溯源张维,张欣,李文斌,张捷,禹元璋,刘伟良性的银行信贷资金质量是银行资金营运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乃至再生产的基础,它关系到全社会资金周转的快慢。但据保守估计,1992年末全国银行业风险贷款约为5200亿元,如加上近年来,财政向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家强  符远宪  唐锦垣  
建设银行资产质量问题研究陈家强,符远宪,唐锦垣一、提高建设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诸多困难近两年来,我国银行界的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已经普遍增强,资产质量问题引起了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并针对资产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建设银行提高资产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兰耕云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中的信贷资产质量与风险问题兰耕云一、质量与风险的体制表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商业性银行。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要实行资产负债比较管理和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剑定  
改善管理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建设银行资产质量专项稽核后的启示刘剑定今年5月,浙江省人民银行组织了对50%县以上建设银行资产质量的专项稽核,本次稽核在美国普华公司专家指导下进行,是世界银行对我国金融部门技术援助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本次稽核,我们看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建刚   秦道龙  
愈来愈多的风险呆滞贷款的形成,巨额银行贷款利息难以收回,已成为今天经济金融活动的一个普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无论是从银行在国民经济活动中所担负的重要职责来讲,还是就银行企业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及必然的发展趋势而论,对银行风险呆滞贷款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