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
2023(580)
2022(461)
2021(455)
2020(350)
2019(915)
2018(999)
2017(2119)
2016(1162)
2015(1318)
2014(1246)
2013(1435)
2012(1395)
2011(1389)
2010(1329)
2009(1213)
2008(1197)
2007(1049)
2006(955)
2005(980)
作者
(2882)
(2429)
(2286)
(2244)
(1565)
(1139)
(1097)
(905)
(860)
(849)
(841)
(822)
(816)
(810)
(806)
(786)
(738)
(732)
(723)
(676)
(602)
(593)
(592)
(586)
(556)
(550)
(546)
(512)
(511)
(501)
学科
(5111)
经济(5109)
方法(3252)
数学(3116)
数学方法(3111)
(1574)
银行(1573)
管理(1561)
(1512)
(1419)
金融(1419)
理论(1289)
(1191)
(1057)
企业(1057)
(1028)
中国(1017)
(962)
(955)
(934)
货币(923)
(803)
贸易(801)
(797)
制度(738)
(738)
业务(684)
业经(661)
(626)
银行制(608)
机构
大学(16415)
学院(15287)
(8720)
经济(8507)
中国(7152)
研究(5793)
管理(4854)
(4739)
(4721)
金融(4708)
银行(4629)
(4597)
人民(4227)
(4222)
国人(3833)
中国人(3805)
中国人民(3791)
理学(3769)
理学院(3741)
管理学(3694)
管理学院(3675)
财经(3667)
经济学(3467)
中心(3449)
(3408)
人民银行(3210)
经济学院(3189)
(3058)
中国人民银行(2898)
财经大学(2897)
基金
项目(8223)
基金(6517)
科学(6415)
研究(6159)
(5387)
国家(5367)
科学基金(4482)
社会(4434)
社会科(4267)
社会科学(4265)
资助(3387)
基金项目(3140)
教育(3049)
自然(2447)
自然科(2397)
自然科学(2397)
自然科学基金(2371)
(2337)
(2327)
(2292)
教育部(2227)
成果(2219)
编号(2193)
社科(2089)
国家社会(2002)
(1967)
人文(1934)
大学(1887)
中国(1878)
重点(1841)
期刊
(8525)
经济(8525)
(7796)
金融(7796)
研究(7027)
(3269)
中国(3062)
财经(2193)
(1885)
经济研究(1875)
国际(1849)
管理(1738)
学报(1719)
科学(1534)
大学(1466)
学学(1373)
(1272)
理论(1239)
上海(1152)
问题(1108)
实践(1080)
(1080)
世界(1069)
教育(1059)
(1031)
中国金融(926)
统计(883)
国际金融(834)
世界经济(774)
评论(750)
共检索到27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应宜逊  
当前,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比如,美国要增加储蓄、增加出口;我们中国要扩大内需、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收入分配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等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安华  
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下同)再度进入贬值通道。特别是6月中旬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快速攀升。市场上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开始增加,居民集中购汇又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已经成为常态,关键要理解汇率升或贬背后的逻辑。人民币汇率会向何处去?今天,我们比以往更加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这既有利于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也利于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发展。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人民币汇率走势与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学武  
人民币目前存在升值的内外压力,这是事实。人民币升值也的确能够带来某些好处,但是权衡起来,升值的弊端更大。我们目前要采取这样措施,它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没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并且这些措施能够为中国今后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和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秀波  
人民币"入篮"机会与风险并存,短期内不会导致海外机构对人民币资产的大量增持,反而会加大国内货币政策难度,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但是,"风起于青萍之末",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加入SDR有利于IMF提高自身形象,有利于各国反对美元霸权,有利于倒逼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骏民  刘惠杰  王洋  
汇率问题和“热钱”的冲击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所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而中长期则趋于稳定。世界经验表明,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必然吸引“热钱”的涌出涌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经济系统可能遇到的危机必须构建强大的虚拟经济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令国  吕贤杰  
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其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一方面,人民币加入SDR将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深化我国的债券市场,促进中国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人民币加入SDR也将使得人民币陷入"特里芬困境",经济政策面临"三元悖论",汇率稳定更加困难,实体经济也将愈加脆弱。因此,应采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风险防范常态化机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等措施来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令国  吕贤杰  
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也要看到其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一方面,人民币加入SDR将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获得国际铸币税收入,深化我国的债券市场,促进中国金融经济体系改革,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人民币加入SDR也将使得人民币陷入"特里芬困境",经济政策面临"三元悖论",汇率稳定更加困难,实体经济也将愈加脆弱。因此,应采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风险防范常态化机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夯实实体经济基础等措施来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海鸣  
1994年国家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五年历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从中期看,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的水平,中央银行已经退出常态化外汇市场干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稳中有升;汇率形成机制更加透明,汇率交易规则逐步与国际接轨,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第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晟华  
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其他—些重要条件不能实现,且较长时期内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较低,难以享有成为世界货币之—的比较利益。强调应应审慎看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认为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经济是当前要务,应在条件成熟时促使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礼卿  
作者对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进行了诠释,对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前景。作者认为,尽管人民币已具备了一定的区域化特征,但由于经济实力相对不足,金融市场尚不发达,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等原因,人民币国际化还将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扩大货币互换协定、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亚洲货币金融合作等,这个进程将有可能适当加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2015年"8·11"汇改至今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2015年8月10日至2017年1月4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6.1162下降至6.9526,贬值了大约13.7%。2017年1月4日至2018年4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6.9526上升至6.2764,升值了大约9.7%。2018年4月2日至2018年11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6.2764下降至6.9670,贬值了大约11.0%。不难看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现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中国的主流观点认为,自从1994年初中国实行有管理的、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虽然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一直稳中有升,没有必要特别强调人民币升值。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3月答记者问时说道:“至于你提到的汇率问题,中国实行的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1994年汇率并轨开始,到现在人民币的汇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增值了18%,对欧元增长了34%。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汇率形成的机制,但是我想给各位说明一点,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纠正国际收支失衡具有双重功效,对维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人民币升值绝不可半途而废。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亟须从以出口和增长数据来评价改革开放成绩的思路,转换到以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中国居民能否从增长中获得实惠来评价改革开放成绩的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纪显  吕江林  
以开放的宏观经济为框架,以厂商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基础,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两国货币政策的粘性均衡汇率效应模型。应用此模型,本文对1992~2000年人民币汇率进行了定价,对2001年的定价进行了预测。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定价汇率的本币升值新度量。以此为基础,本文度量了1993~2000年人民币汇率升贬值过程,并预测了2001年人民币升贬值度量。本文对人民币粘性均衡定价汇率及基于这一定价汇率的人民币升贬值度量进行了弹性分析。最后,本文获得了名义汇率升值并不意味着汇率升值等重要结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2003年10月30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召开了“人民币汇率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基本均衡汇率理论(FEER)和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JohnWillamson)先生做了题为“人民币汇率与全球货币体系”的主旨演讲(见前文)。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教授、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龙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红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账户管理司副处长张晓朴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张礼卿分别对威廉姆森先生的演讲进行了评论。中外专家就如何确定基本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