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21)
2022(1297)
2021(1344)
2020(1145)
2019(2593)
2018(2596)
2017(5138)
2016(3028)
2015(3635)
2014(3678)
2013(3760)
2012(3732)
2011(3275)
2010(3476)
2009(3466)
2008(3607)
2007(3413)
2006(3345)
2005(3343)
2004(2990)
作者
(9812)
(8108)
(7922)
(7901)
(5109)
(3960)
(3545)
(3139)
(3092)
(3086)
(2898)
(2747)
(2693)
(2680)
(2603)
(2468)
(2466)
(2397)
(2312)
(2282)
(2166)
(2063)
(2013)
(1974)
(1863)
(1851)
(1791)
(1757)
(1720)
(1713)
学科
(10429)
经济(10406)
管理(9283)
(8093)
(6446)
企业(6446)
(4603)
(4421)
(4275)
(4062)
中国(3913)
(3091)
(2904)
银行(2900)
(2849)
(2755)
金融(2755)
业经(2738)
(2738)
农业(2705)
方法(2564)
(2490)
(2471)
贸易(2469)
财务(2455)
财务管理(2440)
税收(2419)
(2407)
(2392)
(2301)
机构
大学(46058)
学院(45807)
研究(17283)
(16229)
经济(15699)
中国(15365)
管理(13833)
科学(10866)
(10769)
理学(10594)
理学院(10471)
(10197)
管理学(10145)
(10124)
管理学院(10074)
(8677)
研究所(8544)
(8326)
中心(8213)
北京(7615)
(7190)
财经(7169)
(7060)
(6780)
师范(6714)
业大(6545)
(6334)
(6272)
农业(6182)
人民(5719)
基金
项目(22963)
研究(17485)
科学(16564)
基金(14766)
(13231)
国家(13086)
科学基金(9905)
社会(9537)
(8946)
社会科(8854)
社会科学(8850)
教育(8030)
成果(7910)
(7720)
编号(7613)
基金项目(7136)
资助(7021)
自然(6139)
课题(6055)
自然科(5950)
自然科学(5948)
自然科学基金(5822)
重点(5311)
(5203)
(5025)
(4797)
(4728)
项目编号(4566)
(4434)
(4423)
期刊
(24956)
经济(24956)
研究(17096)
中国(11151)
(8883)
(8642)
学报(8202)
(7400)
金融(7400)
教育(7098)
科学(7012)
大学(6229)
管理(6083)
学学(5731)
农业(5402)
业经(4350)
财经(4131)
技术(3829)
问题(3665)
(3550)
(3447)
(3131)
经济研究(3032)
理论(3007)
国际(2882)
林业(2825)
图书(2708)
实践(2645)
(2645)
会计(2576)
共检索到84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贺小勇  
WTO争端解决机构(DSB)在处理贸易争端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难题是对WTO涵盖协定的解释问题。在涉及中国争端中,法律解释问题尤为重要。例如,在中国"汽车零部件案"(DS339)中有关关税与国内税的解释,在"出版物案"(DS363)中涉及TRIPS协定第61条的"商业规模"的解释,在中国诉美国"双反"措施案(DS379)中有关《补贴与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2009年6月23日美欧就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向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提起申诉,本起争端反映的实质是各国对资源的利益争夺,但在DSB中却表现为典型的法律争端。该案关键在于中国能否证明以下问题:(1)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的法律依据符合WTO规定;(2)中国出口数量限制符合GATT第20条(g)项所要求的"与国内限制同时生效";(3)中国出口税符合例外情况。中国要善于从WT/DS363案中汲取经验教训,注重数据的证明效力;并以此次争端为契机,完善我国资源保障体系。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李洁  
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中,为了证明对矾土实施出口配额措施的合法性,中国曾援用GATT1994第11.2条(a)款进行抗辩,但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有二:一是未能证明矾土在国内存在严重短缺;二是未能证明出口配额措施具有临时性。本文以该案为背景,整理了援用该条文存在的争议点,在总结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裁定的基础上,分析各争议点的举证论证策略,并初步构建了GATT第11.2条(a)款的援用方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燕  
中国《入世议定书》中大量的义务附加条款和权利减损条款致使中国在争端中援引一般例外条款时遇到障碍。原材料案专家组认为,中国所违反的《入世议定书》第11.3条并没有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WTO其他涵盖协定纳入其中,因此不得以一般例外条款来抗辩。字面解释《入世议定书》的结果是导致贸易限制性更强的进口限制措施比贸易限制性弱的出口限制措施更容易获得豁免。因此,上诉机构应灵活运用约文解释和目的解释方法,限制权利减损条款的歧视性运用。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秦天宝  王金鹏  
近些年因资源出口限制措施引发的WTO贸易与环境争端开始涌现。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该案中各方的争议以及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体现了WTO贸易与环境争端解决的一些新特征。通过分析该案可以对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的冲突有很好的认识。该案体现了WTO在维护贸易规则的同时日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就我国而言,该案凸显了协调国内法律与政策和WTO规则的必要性,也启示我国应合理进行资源出口限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维护自身利益。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林  洪宝华  
一、引言钢料、铝材、塑料和水泥等基础材料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战略物资。建国以来,我国的材料工业有了很快的发展,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现在国内对于各种材料的需求增长情况研究得较多,不同的材料部门均强调自己的材料工业要优先发展。当然,都有各自的道理。党的十二大提出,到本世纪末,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比1980年翻两番。对于四种原材料来说,无疑地届时也要翻上去,问题是如何翻,哪种材料多翻,哪种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苟大凯  
就WTO争端解决实践看,"立法沉默" (omission,absence)实际上是指这样一种法律现象,即对于某一情形现行WTO法律体系没有作出明文规定。如果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履行争端解决职责时遇到这样的现象,就会采用一定的推理方法或者法律原则,推定出立法沉默的真实含义。而对立推理(argumentum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余敏友  胡传海  
一、WTO中国原材料案的背景近些年来,矿产品贸易中各种矛盾日益激化,贸易体制面临重大挑战,而在世界经济中,新兴力量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深深地依赖于贸易与投资。第一,因需求上升,矿产资源价格持续上涨,各国纷纷调整贸易政策,运用关税、国内税、数量限制、补贴、价格管制等方式,干预矿产资源贸易,以求利益最大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金玲  冀田野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存货的期末成本采用可变现净值与成本孰低法进行计量。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期末价值以其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的比较为基础加以确定。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多种材料共同生产产品时,各种主要材料的减值准备该如何分配的问题,会计准则中既没有明确规定,各个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方法。对此问题,文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用可变现净值系数法来确定企业多种原材料的实际可变现净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亓凤华  
本文主要针对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在实际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材料采购"科目的应用、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及发出材料分摊差异的账务处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笔者的改进意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贵荣  
本文在结合当前国内外成本管理先进方法的基础上,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可分为市场分析、设计、生产、销售4个阶段)的角度对原材料成本降低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慧  林卫贞  
中小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对T公司原材料管理流程进行再设计,以期提高原材料管理水平,进而强化管理者和员工的内控意识。中小企业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多是由于公司在高速发展之际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只有完善的、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颖  
在"原材料出口限制案"中,中国援用GATT1994第20条(g)款抗辩失败。原因有二:一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有关;二是未能证明贸易限制措施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同实施。本文以该案为背景,通过对GATT时期和WTO时期涉及第20条(g)款案件的比较研究,系统梳理了第20条(g)款各项要件的发展脉络,并且透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审查过程,对每一项要件的举证论证策略加以总结,最终构建出GATT1994第20条(g)款援用方案。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海乐  
一、概述原材料出口限制,向来是资源贸易领域的一大特点,也是近年来的一大焦点问题。DS394案,即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案,是从GATT签订至今,以及WTO成立十余年来首起由于原材料出口限制引发的国际法律争议。从2009年美国向DSB提起诉讼,到2011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