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4)
- 2023(5129)
- 2022(4217)
- 2021(4153)
- 2020(3497)
- 2019(8117)
- 2018(7779)
- 2017(14366)
- 2016(7276)
- 2015(8663)
- 2014(8370)
- 2013(8568)
- 2012(8205)
- 2011(7783)
- 2010(7530)
- 2009(7064)
- 2008(6963)
- 2007(5684)
- 2006(5092)
- 2005(4764)
- 学科
- 济(37935)
- 经济(37906)
- 贸(20114)
- 贸易(20103)
- 易(19580)
- 方法(16932)
- 管理(15674)
- 数学(15091)
- 数学方法(15036)
- 业(14061)
- 中国(12923)
- 企(9608)
- 企业(9608)
- 农(8577)
- 关系(8573)
- 出(8569)
- 口(7487)
- 出口(7486)
- 出口贸易(7486)
- 地方(6959)
- 学(6149)
- 环境(6061)
- 财(5924)
- 制(5894)
- 业经(5890)
- 融(5519)
- 金融(5518)
- 银(5477)
- 银行(5476)
- 行(5390)
- 机构
- 大学(113216)
- 学院(110595)
- 济(60832)
- 经济(60160)
- 研究(47301)
- 管理(38112)
- 中国(36515)
- 理学(32595)
- 理学院(32198)
- 管理学(31849)
- 管理学院(31647)
- 科学(24946)
- 京(24638)
- 财(23516)
- 所(23373)
- 研究所(21419)
- 经济学(21055)
- 财经(19436)
- 中心(19347)
- 经济学院(19146)
- 经(18015)
- 院(17270)
- 北京(16444)
- 农(15695)
- 贸(15496)
- 科学院(15068)
- 财经大学(14598)
- 范(14132)
- 师范(14059)
- 江(13719)
- 基金
- 项目(73257)
- 科学(58282)
- 基金(56620)
- 研究(53968)
- 家(50342)
- 国家(50063)
- 科学基金(41331)
- 社会(37566)
- 社会科(35860)
- 社会科学(35854)
- 基金项目(28745)
- 自然(24570)
- 资助(24050)
- 自然科(23938)
- 自然科学(23929)
- 自然科学基金(23529)
- 教育(23391)
- 省(22948)
- 划(21486)
- 中国(19452)
- 编号(19371)
- 部(18443)
- 国家社会(17629)
- 重点(17005)
- 发(16813)
- 成果(16035)
- 教育部(16032)
- 人文(14727)
- 创(14640)
- 社科(14590)
共检索到171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玉敏
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确定了在2010年全面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此后在该框架下双方进一步签订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赵仁平 张春皓
税收协调是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实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内生因素。本文认为,健全税收协定框架,构建完善的税收协调机制,全面拓宽税收协调内容和空间,是促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中税收协调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升级谈判 税收协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祁春凌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由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经历了第一个"黄金十年"后,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和投资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2002年至2012年的十年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从500亿美元跃升至4000亿美元,使得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双边服务贸易和投资也快速增长。但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国际、区域环境变化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建肖
中日韩自贸区建设首轮谈判于3月26日在韩国首尔启动这意味着一个覆盖15亿人口、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日韩自贸区不仅能产生巨大的宏观经济效益,还将有力推动亚洲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但从目前看东亚地区局势复杂,经贸合作路径多头并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缺乏有利的外部环境,三国推进自贸区建设的战略不够一致,且三国产业竞争激烈,互有敏感领域,短期内达成自贸协定具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从国家战略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合作多方案比较研究》课题组
面对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区域一体化浪潮,东亚各国开始急起直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举动,就是2001年末东盟-中国峰会期间各方首脑宣布将在10内年建成“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CAFTA)。随后,中国与东盟方面就自由贸易区达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志虹
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巨大。目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但各行业间的服务贸易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对中国及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给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及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服务贸易 机遇 挑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晶 李光辉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达成《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精诚合作之下,《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相继签署实施,201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自贸区的目标,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巨大成绩。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也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全球经济低迷、外部需求不振对双方贸易投资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睿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自贸谈判在2015年底如期完成,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力量,在各领域中都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东亚命运共同体。然而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间商贸流通往来的持续增多,必然会产生一些商贸纠纷,所以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来有效维护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深化发展极其必要。因此本文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的法律基础作为全文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的利弊后,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完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区域商贸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进而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永娟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自贸区协定下的关税下降、通关手续简化等政策,自贸区贸易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在梳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发展现状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就促进该自贸区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贸区 贸易经济效应 贸易规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睿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自贸谈判在2015年底如期完成,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推动力量,在各领域中都形成了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东亚命运共同体。然而由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间商贸流通往来的持续增多,必然会产生一些商贸纠纷,所以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来有效维护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深化发展极其必要。因此本文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的法律基础作为全文切入点,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的利弊后,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商贸流通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琦 袁波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双边货物与服务贸易增长迅速,双向投资合作稳步发展,为各国国内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一段时期,深化自贸区合作仍将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共同选择。在各国的努力推动下,中国—东盟自贸区将迈向更高水平的经济一体化。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丽芳 周新生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全面建成之后,双边的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并成为重要的交易伙伴国。但是,双方仍然存在着贸易额增长滞后,交易对象国集中,产品相似度高,投资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分析CAFTA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东盟共同体的成立和"一带一路"的内容,提出CAFTA升级发展的对策,对CAFTA的完善和东盟共同体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鸿雁 宋学文
文章指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关税水平渐次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猛、服务贸易稳步发展、投资协议正式实施和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并从货物和服务贸易、非金融类投资和次区域合作等方面为深化自贸区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文静 靳东升
在我国倡导"一带一路"全面对外开放格局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入新一轮升级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提出应该从提高税收制度的兼容性、优化税收政策、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合作、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升级纳税服务五个方面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泽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