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5)
2023(2950)
2022(2476)
2021(2409)
2020(2068)
2019(5002)
2018(5154)
2017(9221)
2016(4741)
2015(5232)
2014(5433)
2013(5017)
2012(4624)
2011(4281)
2010(4481)
2009(4395)
2008(4492)
2007(3597)
2006(3687)
2005(3464)
作者
(12179)
(10638)
(10229)
(9899)
(6766)
(4934)
(4909)
(4076)
(3900)
(3690)
(3567)
(3560)
(3490)
(3349)
(3245)
(3200)
(3135)
(3023)
(2921)
(2850)
(2647)
(2508)
(2482)
(2368)
(2361)
(2250)
(2220)
(2200)
(2048)
(2035)
学科
(19758)
经济(19728)
(16116)
贸易(16108)
(15650)
管理(10081)
(8136)
(7208)
企业(7208)
(7005)
方法(6615)
关系(6123)
(5869)
中国(5733)
(5427)
(5205)
出口(5204)
出口贸易(5204)
数学(5057)
数学方法(5010)
(4952)
体制(4858)
地方(4726)
(4646)
业经(4552)
(4280)
金融(4280)
(4124)
银行(4123)
(4028)
机构
大学(65373)
学院(64944)
(33399)
经济(32802)
研究(26737)
管理(21388)
中国(20279)
理学(17337)
理学院(17177)
管理学(16963)
管理学院(16841)
(15911)
(14348)
(13329)
科学(13075)
研究所(11695)
财经(11500)
(10955)
中心(10803)
经济学(10598)
(10575)
(10410)
(9942)
北京(9578)
经济学院(9547)
(9156)
师范(9102)
(8464)
财经大学(8274)
(8144)
基金
项目(36735)
研究(30574)
科学(28098)
基金(25544)
(21726)
国家(21552)
社会(18964)
社会科(18028)
社会科学(18022)
科学基金(17439)
教育(14360)
编号(13376)
(13277)
基金项目(12527)
成果(11979)
(11094)
资助(10693)
课题(9470)
自然(9251)
自然科(9000)
自然科学(8999)
自然科学基金(8833)
(8788)
(8757)
重点(8648)
(8601)
中国(8261)
国家社会(8145)
教育部(7876)
项目编号(7838)
期刊
(39556)
经济(39556)
研究(25999)
中国(17096)
(11591)
(11580)
教育(11504)
国际(10712)
管理(8751)
(8344)
金融(8344)
经济研究(7921)
(7837)
学报(6985)
问题(6740)
科学(6347)
业经(6289)
大学(6026)
(5902)
贸易(5902)
财经(5617)
学学(5354)
世界(5267)
技术(5164)
国际贸易(5123)
农业(5087)
(4954)
经贸(4268)
商业(3999)
改革(3849)
共检索到116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魏杰  王韧  
中美贸易摩擦根源于美国经济政策调整、舆论情绪引导以及产业技术层面的战略考量。对中国经济而言,其情绪影响更甚于实际影响。虽然贸易战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短期冲击,但在中国经济已逐步从出口导向转为内需拉动的背景下,其实际冲击和风险远低于十年之前。而且这一事件也实质上提供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良机。对此,中国理性应对策略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通过防风险、推改革、促开放,实现中国经济自身的风险排除和结构调整;同时在保证外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持续深化改革促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以全方位开放促高水平发展,最终化挑战为机遇,进而构建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基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魏伟  谢朝晖  
2018年6月15日,中美贸易摩擦正式凸显。美国作为我国产品最重要的海外市场,2017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金额折合人民币29223亿元人民币。如果贸易摩擦继续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我国产品出口,严重拖累我国经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除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外,另一重要方式就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长期的显著影响,高房价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为促进消费,必须控制房价,同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通过促进居民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邓力平  
邓力平教授在《加快税制改革,应对贸易摩擦》一文中强调,我国税制的进一步改革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但还应该从有利于妥善应对与逐步缓解贸易摩擦这一特定角度来认识加快税制改革步伐的意义,认真研究“加快税制改革”和“应对贸易摩擦”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课题。贸易对手国之间税制特征上的差异与税收政策上的有争议运用已经成为形成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我国近年的情况看,与财税体制特征与财税政策运用相关的贸易摩擦也在增加。坚持中性与非中性相结合的税制改革目标与税收政策运用导向是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的关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强  
中美建交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美经贸关系伴随着这些风雨跌宕起伏。现在美国和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到4466.5亿美元,是两国刚建交时的180倍。然而,伴随着中美两国经贸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输美产品所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最为突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骏宇  周文贵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表现出新的特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当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热点问题。眼下至关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辩证、理性地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既要看到新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性,对其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又必须明确,贸易摩擦并不是中美贸易往来的主流,更应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在一定意义上的正面效应。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曹刚  
近年来,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日趋激烈,摩擦案件数量大幅上涨,且已经辐射到各个行业。但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尚不成熟,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不足,无法妥善应对。基于此,本文在综合分析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内在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莉  
2018年7月6日,一船狂奔的飞马号大豆揭开了中美贸易摩擦白热化的序幕,游弋在大连港附近长达数月之久的飞马号成为中美贸易战第一个结晶品。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经济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数额从5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进一步到了5000亿美元,其为典型的贸易霸凌主义。中美贸易摩擦从钢铁之争,到301条款发起调查,最终关税升级战,其背后显示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同样态以及深层次原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家栋  
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在中美贸易之间持续且巨额的贸易逆差,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扩大的累积效应招致了美国的报复,美国期望以此抑制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势头。借鉴欧洲、日本等国应对美国贸易摩擦的经验,我国应建立扩大进口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机制,以满足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倒逼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平衡进出口贸易差距。具体路径包括扩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影响,提高我国进口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加快数字化贸易平台建设,构建扩大进口贸易的有效载体与路径;充分依托自由贸易区建设,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为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联系,扩大进口贸易的辐射范围,丰富我国进口产品的供给体系,满足我国居民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秀香  和聪贤  
在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中,美方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精准打击"意图明显,与此同时,我方也暴露出"短板效应"。究其原因,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思维是外因;我国自身存在的发明专利占比偏低、科研投入力度薄弱、科研管理制度环节冗繁等体制机制问题是内因。因此,我国不仅要正确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提振发展信心,而且要在加快构建高标准市场经济,促进高技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下苦功夫、啃硬骨头,努力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努力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口,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飞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红  申金升  刘梅英  张曼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双边贸易摩擦有所增多。特别是今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摩擦,过分强调其单边的、单项的贸易逆差,给中美双边及国际多边贸易格局带来了恶劣影响。对于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一方面需要认清其实质,以全局思维科学,分别施以应对举措,保证外交利益,同时,要对美方在贸易赤字方面的统计口径予以更正,用全局思维,以国际法律据理力争,在谈判和舆论上赢得更多主动。另一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春顶  何传添  林创伟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29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内部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和贸易成本的假定;在扩展的模型基础上,校准参数并量化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影响,以及中国6种应对措施的政策效果。模拟的结果发现,中美相互贸易摩擦会给双方带来损害,且美国不能实现制造业就业的增加,比较而言,中国的受损大于美国。中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措施的政策效果比较上,人民币汇率贬值、建设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美达成合作开放等措施最有效,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入全面而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效果其次,而贸易报复的效果略差。短期内,推动人民币汇率适度贬值、贸易报复和进一步对外开放是较为可行的有效应对路径。政策启示上,中美贸易摩擦是不符合双方经济利益的选择,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政策缺乏存在的经济基础,双方合作共赢才是长期内的最优抉择。本文扩展了贸易争端和贸易博弈的一般均衡理论建模,首次构建并采用大型数值模型系统实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中国应对政策选择的效应和政策效果,为中国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提供了可供政策借鉴的量化结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明棋  
美国不断升级对华惩罚性高关税保护主义的举动史无前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是美方错误的理念、错误的判断和使用错误的政策手段导致的一个错误结果。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新冷战"、"科技冷战",或"修斯底德陷阱"的开端。中美仍然需要互补互利、合作共赢。中国应办好自己的事,增强经济韧性,促使美方与中国理性磋商,使中美关系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潇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美摩擦问题的不断加深,我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从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爆发到我国政府对关于贸易摩擦问题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文章通过对贸易摩擦问题的发展历程和原因,从我国的治理体系、促进消费及产业结构、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进行剖析,中国政府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更要加强提升自身的能力,用"以合促建设"的态度,寻求一条共同建设新型合作战略关系的新道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惟时  
中美贸易摩擦将对我国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目前贸易摩擦对出口和企业经营的影响已经显现,但风险总体可控,且未向金融领域传染。一些竞争力较差的企业风险较大,汇率波动风险值得高度关注。政府、银行等利益相关者需要共同努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把贸易摩擦冲击降到最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峰  曹晓蕾  陈思萌  
由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角色和定位,决定了中国制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供应链。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在限制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同时,直接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布局,对中国进口输入型供应链和外资植入型供应链产生明显冲击,由此对中国制造规模、出口产品结构、企业技术进步及国内资源整合均产生不利影响。有效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供应链的冲击,短期内应着眼于从需求端稳住外资和出口份额,中长期则应在国内外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