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5)
2023(8225)
2022(6862)
2021(6512)
2020(5424)
2019(12772)
2018(12070)
2017(24510)
2016(12577)
2015(14548)
2014(14237)
2013(14625)
2012(13607)
2011(12514)
2010(12300)
2009(11621)
2008(11682)
2007(10136)
2006(8895)
2005(8250)
作者
(34232)
(28719)
(28464)
(27506)
(18765)
(13630)
(13052)
(11120)
(11033)
(10046)
(9971)
(9702)
(9279)
(9137)
(8921)
(8886)
(8461)
(8448)
(8361)
(7659)
(7184)
(7001)
(6736)
(6583)
(6535)
(6479)
(6272)
(5881)
(5722)
(5497)
学科
(67803)
经济(67738)
(39457)
管理(38776)
方法(35872)
数学(33561)
数学方法(33451)
(30815)
企业(30815)
中国(19512)
(17478)
(15812)
(15475)
贸易(15464)
(15100)
(12823)
金融(12823)
(12671)
(12237)
银行(12237)
(11730)
业经(11074)
(10875)
财务(10867)
财务管理(10848)
企业财务(10532)
农业(10407)
(8413)
环境(8254)
地方(8217)
机构
大学(195307)
学院(190994)
(101666)
经济(100445)
管理(77916)
理学(67402)
理学院(66842)
管理学(66292)
管理学院(65932)
研究(65686)
中国(56312)
(47086)
(39401)
财经(38518)
(35497)
经济学(35071)
经济学院(31834)
科学(31423)
(31165)
中心(29649)
财经大学(29295)
研究所(27788)
北京(25571)
(24742)
(24007)
商学(23650)
商学院(23468)
(22985)
(22335)
金融(21980)
基金
项目(122343)
科学(100194)
基金(96992)
研究(91027)
(82664)
国家(82063)
科学基金(72196)
社会(65337)
社会科(62384)
社会科学(62374)
基金项目(49352)
自然(43755)
自然科(42787)
自然科学(42779)
自然科学基金(42161)
资助(41794)
教育(41498)
(41079)
(35506)
编号(33238)
(31203)
国家社会(29491)
教育部(28336)
中国(27025)
人文(26924)
重点(26844)
成果(26792)
(25351)
(25305)
社科(24750)
期刊
(104005)
经济(104005)
研究(63715)
(35528)
中国(32250)
管理(28870)
(26027)
金融(26027)
科学(23991)
学报(22131)
财经(21076)
(20146)
经济研究(19971)
大学(18600)
(18104)
学学(17634)
(14989)
业经(14187)
问题(14126)
技术(13525)
农业(13446)
国际(13122)
世界(12960)
教育(11099)
统计(11075)
技术经济(10684)
商业(10143)
理论(9849)
(9424)
决策(8693)
共检索到28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游家兴  
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关系,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定价思想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中国1991年至2003年期间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对两大谜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两大谜团存在与否的结论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不能为理性定价学派与非理性定价学派孰是孰非提供直接的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寿喜   李若山   洪剑峭  
本文以修正的Ohlson模型为基础,从多个角度考察了无形资产计量与股票定价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除了1994年外,在1993-1999年,各年无形资产定价乘数都大于有形净资产定价乘数。说明投资者对无形资产价值具有较高的预期。自2000年以后,无形资产定价乘数开始与有形净资产定价乘数相接近,但有形净资产定价乘数的显著性水平(t-valu)e明显高于无形资产定价乘数。2.在大多数情况下我国企业无形资产与股价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投资者在对股票定价时利用了较多的无形资产信息。上述结论对于我国监管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小林  潘克勤  
本文以2001—2003年271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法律环境、政治关系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法律执行力度越强的地区,审计定价越高;行政监管和法律制度改善后,审计定价显著上升;政治关系越弱的上市公司审计定价越高,而且"四大"对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收取更高的风险溢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筱凤  李寿喜  
我国亏损企业利润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不显著,模型的回归功效不到1%,远低于美国市场的45%,说明我国亏损 企业的股价吸收了较多的非会计信息。企业利润和净资产对股价的解释效力由高到低的顺序是:盈利的大企业>盈利的小企 业>亏损的大企业>亏损的小企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股权溢价之谜与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表现。从时间频度、消费变量和效用偏好三个选择维度出发,系统探讨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后发现:时间频度的选择偏误容易得到异常的时间贴现率,影响无风险利率之谜的结论;而时间频度和消费变量的选择偏误还容易导致中国市场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影响股权溢价之谜的判断;在HFU与GEU偏好下,中国既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总体上看,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中国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并且,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CRRA偏好)的股权溢价之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俊伟  王一鸣  
股权溢价之谜与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表现。从时间频度、消费变量和效用偏好三个选择维度出发,系统探讨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后发现:时间频度的选择偏误容易得到异常的时间贴现率,影响无风险利率之谜的结论;而时间频度和消费变量的选择偏误还容易导致中国市场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影响股权溢价之谜的判断;在HFU与GEU偏好下,中国既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总体上看,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中国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并且,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CRRA偏好)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健性不足。因此,能否准确刻画中国投资者的偏好,成为股权溢价之谜是否稳定成立的关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桂良  牟谦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4年~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调整后的K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审计市场结构和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影响审计质量的相关变量之后,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存在以下关系: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市场的进入退出壁垒越高,审计质量越高;但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不但没有提高审计质量,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质量;审计市场的强地域性与审计质量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俊  季浪  胡筱琴  
股指期货是以标的指数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指数ETF是标的指数的派生产品,两者之间有着天生的密切联系。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静态影响,本文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别阐述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与ETF之间的关系。本文先以动态的视角构建包含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与ETF日交易时间序列的BVAR模型,在两者的自均衡模型内,发现ETF交易量与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存在动态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其次以静态的视角构建POROBIT模型和广义差分模型分析切片后的单边影响,发现:(1)沪深300指数ETF推出和纳入两融标的后,卖空机制增强,股指期货定价低估的境况得以改善;(2)沪深300、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的绝对定价偏差都与其标的ETF交易规模负相关,即ETF套利交易可以抑制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3)股指定价偏差的变化也可能部分源自ETF推出后现货指数波动率和流动性的变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崔伟  何一峰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值账面比等因素条件下,会计信息质量较高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较低,说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论不依赖于计量模型的设定,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启亮  
本文考察了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以我国证券市场1998-200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1、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即盈余管理空间)显著负相关,即随着事务所任期的延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越来越大,审计质量越来越差;并且相对于长事务所任期(5年以上)而言,短事务所任期(5年)里盈余管理的增长幅度更大。2、在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随着事务所任期的延长,盈余管理的增长趋势呈U型。在事务所任期小于5年(tenure≤5)时,事务所任期与可操控性应计数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审计质量较高;当事务所任期长于5年(tenure>5)时,事务所任期与可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信元  夏立军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上2000年至2002年期间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经过一定调整后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出的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事务所变更、事务所特征、行业成长性、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资产负债率、上市年龄以及样本所在年度后,审计任期与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呈正U型关系,即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审计任期小于一定年份(约6年)时,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具有正面影响,而当审计任期超过一定年份(约6年)时,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峰  苏逶妍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特征,而投资效率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稳健的会计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越好的企业,在投资机会下降时,会更及时地削减投资,即投资效率更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水澎  庄莹  
本文采用Heckman(1978)的二阶段回归方法,以2002-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审计师选择的同时控制了设立审计委员会的自选择问题,并将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实际情况与假设的相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不同的审计师选择倾向,从而间接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率。研究发现:自选择问题对审计师选择存在显著的影响。因此,拒绝了公司随机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原假设;在控制自选择之后,回归方程中变量的斜率系数整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没有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更可能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新  
通过对2001~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行为的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上。平均地说,如果不允许长期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减值转回公司的净利润将下降40.53%,资产将减少0.42%。在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金额与公司盈利水平、当年是否亏损显著负相关,与公司是否扭亏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上市公司的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并非由于其资产质量的改善与经济因素的好转,而是出于其盈余管理的动机所致。整体来说,我们的经验证据支持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修订。"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一规定有助于压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空间,使得资产减值更好地反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圣利  
笔者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的机构持股特征,检验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从权益融资的视角考察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会计稳健性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且会计稳健性的这种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