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5)
- 2023(8292)
- 2022(6822)
- 2021(6307)
- 2020(5306)
- 2019(12401)
- 2018(12106)
- 2017(23130)
- 2016(12059)
- 2015(13892)
- 2014(13813)
- 2013(14002)
- 2012(13288)
- 2011(12365)
- 2010(12428)
- 2009(11909)
- 2008(11380)
- 2007(9806)
- 2006(9102)
- 2005(8509)
- 学科
- 济(83542)
- 经济(83492)
- 方法(33013)
- 管理(32360)
- 数学(30681)
- 数学方法(30339)
- 业(29018)
- 企(21987)
- 企业(21987)
- 中国(20057)
- 地方(17596)
- 农(14746)
- 贸(13245)
- 贸易(13235)
- 易(12886)
- 地方经济(12882)
- 学(12830)
- 业经(12637)
- 财(12082)
- 制(10500)
- 环境(10464)
- 农业(10185)
- 融(9960)
- 金融(9960)
- 银(9464)
- 银行(9459)
- 行(9219)
- 发(8900)
- 和(8596)
- 体(8375)
- 机构
- 大学(190283)
- 学院(187455)
- 济(100604)
- 经济(99268)
- 研究(72305)
- 管理(70434)
- 理学(60748)
- 理学院(60094)
- 管理学(59032)
- 管理学院(58683)
- 中国(55842)
- 财(41675)
- 京(39748)
- 科学(38935)
- 所(36054)
- 经济学(34255)
- 财经(33727)
- 研究所(32659)
- 经(30886)
- 中心(30679)
- 经济学院(30613)
- 农(26131)
- 北京(25931)
- 江(25507)
- 院(25307)
- 财经大学(25127)
- 业大(22999)
- 范(22489)
- 师范(22326)
- 科学院(22207)
- 基金
- 项目(120810)
- 科学(97357)
- 基金(92726)
- 研究(87150)
- 家(80865)
- 国家(80348)
- 科学基金(68939)
- 社会(61366)
- 社会科(58563)
- 社会科学(58551)
- 基金项目(46897)
- 省(42822)
- 自然(42109)
- 自然科(41218)
- 自然科学(41211)
- 自然科学基金(40503)
- 资助(40149)
- 教育(39424)
- 划(36722)
- 编号(31162)
- 部(28991)
- 国家社会(27650)
- 重点(27523)
- 发(27226)
- 中国(26058)
- 教育部(25589)
- 成果(25549)
- 创(24308)
- 人文(24151)
- 大学(23102)
- 期刊
- 济(111263)
- 经济(111263)
- 研究(63232)
- 中国(34315)
- 财(30197)
- 管理(28166)
- 科学(25959)
- 学报(25405)
- 农(23556)
- 经济研究(20550)
- 大学(20120)
- 学学(19216)
- 财经(18452)
- 融(17815)
- 金融(17815)
- 技术(16538)
- 农业(16204)
- 经(16154)
- 问题(14925)
- 贸(14067)
- 统计(13808)
- 世界(13253)
- 业经(13137)
- 国际(12682)
- 教育(12493)
- 技术经济(12408)
- 策(11704)
- 决策(10872)
- 业(9413)
- 经济问题(9246)
共检索到289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少安
经济增长和发展有其价值取向,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要遵循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念”。“合理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符合人们发展经济的终级价值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合理的标准可具体化为:(1)经济增长的高质量;(2)人与自然的和谐;(3)人与人的和谐。中国的资源状况是中国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约束条件。必须从国情出发,在坚持经济增长终极价值标准的前提下,根据特定地区、产业、时期的资源约束条件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富军 李瑞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富军 李瑞娥
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刻, 中国经济必须以高质量的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和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然而一系列叠生的矛盾又使经济运行步履维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辐射、经济增长的序列支点及人力资本投资诸方面进行多维空间选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叠生矛盾 多维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明鹏 刘国新 李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若愚 张龙鹏
文章在构建产业转型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产业转型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贡市1978~2011年的经验数据表明,产业转型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因,且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总结了自贡市的产业转型模式,并从产业转型复合模式的选择、投资结构优化以及确保产业转型政策连续性三个方面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出了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户调查 样本 数据误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铁梅 梁云芳
宏观调控应该有一个标准,如果经济增长率超过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热,应该把它降下去;如果经济增长率低于这个标准,说明经济过冷,应该把它提上来。潜在经济增长率、适度经济增长率以及结构分析等都可以作为这个标准之一。但潜在经济增长率或适度经济增长率的测算难度很大,分歧也很大,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本刊开辟"经济增长率研究"栏目来专门探讨这一问题,希望大家各抒已见,踊跃投稿,为我国宏观调控的科学化、精确化建言献策。究竟谁测算的准确,使用的方法科学,要由实践来检验,本刊将跟踪报道,并定期请专家评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巍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模型,并以此指导中国社会经济技术实践,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践。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学模型 方式转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本文从三个方面,以8个分指标为基础构造了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变量——对外开放度指数,该指数较传统的外贸依存度更好地刻画了1978~2003年间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短期和长期的角度动态地考察了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好地模拟了开放经济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对外开放不仅在短期内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也显著地进入了长期均衡方程。
关键词:
对外开放度 经济增长 动态建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本文详细讨论了贫困分析常用的几个概念和衡量指标 ,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建立起分析模型。进一步 ,本文提出了分解增长效应的方法和贫困减少指数 ,然后 ,本文将提出的模型、方法和指数应用于调查结果及其他官方资料 ,以分析 1 985年至 2 0 0 1年间增长与贫困减少的关系。实证结果与 1 985年以来中国贫困减少的经历相符。贫困减少指数表明 ,增长政策的选择应该使收入效应与不均等效应之和最大化 ,这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地区提供了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志钢 刘霞辉
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下,分别对资本投入型、劳动投入型、效率驱动型、消费需求拉动型等增长路径进行了测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路径要么难以为继,要么是过去时或将来时,而消费需求拉动型增长路径实质上也是一个附带市场检验理性约束条件的投入型增长路径。"新常态"下我国增长路径选择仍须回到资本投入型,但绝非重蹈覆辙,而是要走出一条我们称之为效率资本投入型的增长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增长路径 效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岳平 钟世川
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78年~2013年间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前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收敛值各异;2011年后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技术选择指数在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人均产出和滞后一期的人均产出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东中西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存在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自身经济增长依赖较为明显。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人均产出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求
2010年吴敬链、周小川、郭树清等以整体改革理论获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史佳颖
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在引领世界经济复苏的同时,亚太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增长的任务。本文梳理了APEC的经济增长议题由"新增长方式"、"创新增长",到秘鲁会议的"高质量增长"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中国未来参与APEC经济增长与发展合作的策略。
关键词:
创新增长 APEC 合作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研究目标:探究经济增长动因结构及转换趋势。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02014年三次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构造结构指数生产函数,采取指数分析与对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8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缩减是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最主要因素;要素规模增长率下降与产出弹性缩减的双重挤压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规模贡献下滑;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双减速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大幅下降的主导因素;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从以产业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主转向以产业之间要素配置结构的优化为主。研究创新:从三次产业的要素规模和效率进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卫华
如何改变增长方式,以较快的增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利用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宇泽—卢卡斯两部门模型探究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并通过调整参数实证分析其增长路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