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28)
- 2023(18633)
- 2022(15488)
- 2021(14352)
- 2020(11744)
- 2019(26427)
- 2018(26143)
- 2017(49070)
- 2016(26188)
- 2015(29532)
- 2014(29143)
- 2013(28229)
- 2012(25667)
- 2011(23177)
- 2010(23096)
- 2009(21366)
- 2008(20612)
- 2007(17860)
- 2006(15894)
- 2005(14401)
- 学科
- 济(124389)
- 经济(124266)
- 管理(73994)
- 业(66324)
- 企(54508)
- 企业(54508)
- 方法(48003)
- 数学(41400)
- 数学方法(40892)
- 中国(35300)
- 农(30090)
- 财(27066)
- 地方(26734)
- 业经(26060)
- 学(24540)
- 贸(21012)
- 贸易(20998)
- 制(20806)
- 易(20364)
- 农业(19802)
- 理论(19631)
- 环境(17934)
- 银(16988)
- 银行(16970)
- 和(16943)
- 融(16725)
- 金融(16722)
- 务(16355)
- 财务(16295)
- 财务管理(16253)
- 机构
- 学院(370154)
- 大学(369710)
- 济(161934)
- 经济(158714)
- 管理(139951)
- 研究(125914)
- 理学(120132)
- 理学院(118776)
- 管理学(116705)
- 管理学院(115982)
- 中国(95917)
- 京(77791)
- 财(72803)
- 科学(72337)
- 所(60622)
- 财经(58338)
- 中心(57339)
- 江(54687)
- 研究所(54591)
- 经(53161)
- 经济学(51967)
- 农(51368)
- 范(50738)
- 师范(50316)
- 北京(48800)
- 业大(48004)
- 经济学院(46487)
- 院(46002)
- 州(43544)
- 财经大学(43265)
- 基金
- 项目(243691)
- 科学(194295)
- 研究(182948)
- 基金(178958)
- 家(154163)
- 国家(152926)
- 科学基金(132898)
- 社会(120344)
- 社会科(114065)
- 社会科学(114043)
- 基金项目(93294)
- 省(93108)
- 教育(85123)
- 自然(82386)
- 自然科(80493)
- 自然科学(80477)
- 自然科学基金(79006)
- 划(78252)
- 编号(73913)
- 资助(72604)
- 成果(59704)
- 重点(55090)
- 部(54652)
- 发(53456)
- 课题(51174)
- 国家社会(51158)
- 创(50590)
- 教育部(48032)
- 创新(47340)
- 人文(46856)
- 期刊
- 济(183454)
- 经济(183454)
- 研究(115023)
- 中国(72087)
- 财(57402)
- 管理(53561)
- 学报(50093)
- 科学(49270)
- 农(47185)
- 教育(42711)
- 大学(39745)
- 学学(37039)
- 技术(34218)
- 融(32635)
- 金融(32635)
- 农业(32146)
- 经济研究(30660)
- 财经(29807)
- 业经(28245)
- 经(25912)
- 问题(24798)
- 贸(19947)
- 技术经济(18623)
- 世界(18150)
- 统计(17752)
- 图书(17743)
- 业(17420)
- 国际(17316)
- 现代(16865)
- 版(16268)
共检索到5572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迎成 赵虎
首先从西方经济学"次优理论"和实践当中由于包容欠缺而产生的城市规划失灵现象出发,论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规划价值取向关注包容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对三种不同经济体制下的包容观以及对应的城市规划价值取向的分析,提出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包容观应该是一种主动的、适度的和动态的理性包容。在此基础上,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公共利益的优先性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理性城市规划包容观的内涵,即更加关注公平、更加以弱势群体为本和更加强调公众参与。
关键词:
理性包容 次优理论 价值观 城市规划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勤 伏蓉
城市规划兼具公共政策属性和空间属性。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压缩"式推进过程中,城市规划问题不仅表现为公共政策性的偏离,也表现为空间调控功能的失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变革势在必行。我国城市规划既要回归公共政策属性,更要还原其空间属性,实现政策性与空间性并重。为此,应在规划的价值取向、调控功能、作用范围、实现机制及运作过程等方面进行转变。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 空间调控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相铎 陈天
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为我国城市群规划提供了新的契机,带来城市群规划理念与思路的转变,同时也对城市群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规划关系为线索,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规划的基础与约束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群规划中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同城化、城乡统筹、基础设施规划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应的规划策略进行了学术探讨,旨在为城市群规划科学编制与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规划 规划响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同升 刘长岐
本文从近期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入手,剖析了我国城镇化对城镇规划的影响及中国城镇规划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规划 城镇人口 农民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燕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法宝。本文基于对我国特色小镇的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我国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并借助DID模型实证检验我国特色小镇的经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特色小镇以农业及制造业型小镇为主,部分小镇特色产业发展得分较低;特色小镇的成立有利于提高小镇的GDP,但对小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飞 罗挽澜
乡村规划的兴起与发展与国家大政方针息息相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是实现城乡互补及协调发展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来,乡村规划受到了各领域特别是规划界的空前关注。进入“十四五”,我国乘势而上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是扭转了之前以城市为核心的规划理念。由此,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日益活跃。由南阳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闫欲晓执笔、吉林人民出版社发行的《现代城乡规划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一书,对城乡规划设计展开了系统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车志晖
规划型"空城"是指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新城、新区规划内容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导致出现空置率过高、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区域。规划型"空城"因生产要素集聚不足,没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可通过改变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规划引导、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强化职业培训、软质文化传承植入等措施,预防"空城"出现、填充已有"空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段禄峰 魏明 车志晖
规划型"空城"是指城市空间扩张过程中,新城、新区规划内容与实际需求差距过大,导致出现空置率过高、甚至被废弃的城市区域。规划型"空城"因生产要素集聚不足,没有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反而成为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可通过改变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规划引导、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强化职业培训、软质文化传承植入等措施,预防"空城"出现、填充已有"空城",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配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志超 李杨 霍文杰
新加坡是世界上城市规划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且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规划起步条件都比较差、都拥有较高的城市人口密度、都是国家控有土地,本文研究希望能从新加坡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示,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出建议。文中从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民主与法治、文化与创新等四个角度论述新加坡城市规划中的成功之处与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希望在比鉴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新加坡 城市规划 新型城镇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育俭 唐剑英 林国建
房产税是一种以房屋为征税对象的房地产税收征收税种,是一种以房屋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作为计税依据以向房产权拥有人征收税金的财产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房产税既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重塑地方税制体系,又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还有利于抑制投资需求、引导资源配置。2011年上海、重庆两地启动房产税改革以来,颁布和实施了相应的房产税征收暂行措施和实施细则,但从实际效果看,两地的房产税改革收效并不明显,亟需加以改进完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春凌
粮食安全是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稳定、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且城镇化速度正在加快的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显得更为重要。新型城镇化给粮食安全带来了新课题与新机遇,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加大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力度,才能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也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粮食 安全 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兰书燕 王达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持续升级,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带来新一轮的城市综合开发浪潮。与此伴随而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政府诉求提升,正催动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不断升级。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变迁,梳理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3.0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为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综合开发 商业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巧灵 李志刚 周婕
本文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空间建设至关重要;然后分析国内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适应性,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发展的两大趋势为生态用地功能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最后在分析武汉市生态控制区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的思路:一是统筹规划,建立产业·镇·村体系;二是加强管治,坚守生态底线;三是政策支持,促进生态功能发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长江经济带 生态空间 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巧灵 李志刚 周婕
本文首先解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空间建设至关重要;然后分析国内城市生态用地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适应性,提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生态空间发展的两大趋势为生态用地功能化及城乡统筹发展:最后在分析武汉市生态控制区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生态空间规划引导的思路:一是统筹规划,建立产业·镇·村体系;二是加强管治,坚守生态底线;三是政策支持,促进生态功能发挥。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长江经济带 生态空间 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成新 崔学刚 王雪芹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再次肯定了这一城镇化模式。近年来我国城市群规划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城市群培育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制约因素,"城市群病"凸显。基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通过对中国城市群的现状分析及与国外城市群的比较,归纳出我国城市群存在多而不强、分工协作不足、发展差距拉大以及跨区污染等现实问题,并从规划建设、协调机制、中心城市带动、宏观管理和阶段规律等方面总结了其产生机理。最后,从推进政府角色转变、突出市场引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病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