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88)
- 2023(21236)
- 2022(18211)
- 2021(16819)
- 2020(14080)
- 2019(32185)
- 2018(31634)
- 2017(60747)
- 2016(33321)
- 2015(37391)
- 2014(36979)
- 2013(36214)
- 2012(32768)
- 2011(29622)
- 2010(29687)
- 2009(27320)
- 2008(26905)
- 2007(23593)
- 2006(20652)
- 2005(18040)
- 学科
- 济(128740)
- 经济(128560)
- 管理(98690)
- 业(91650)
- 企(77675)
- 企业(77675)
- 方法(62336)
- 数学(54034)
- 数学方法(53164)
- 财(36288)
- 农(34719)
- 中国(33481)
- 业经(30039)
- 学(28901)
- 制(27007)
- 理论(24642)
- 地方(23642)
- 贸(23473)
- 贸易(23464)
- 农业(23032)
- 易(22769)
- 务(22670)
- 财务(22569)
- 财务管理(22517)
- 企业财务(21361)
- 技术(20510)
- 和(20208)
- 环境(20042)
- 银(19881)
- 银行(19802)
- 机构
- 大学(474263)
- 学院(472692)
- 管理(182710)
- 济(182361)
- 经济(178350)
- 理学(159380)
- 理学院(157585)
- 管理学(154315)
- 研究(153517)
- 管理学院(153453)
- 中国(112226)
- 京(99647)
- 科学(97801)
- 财(86765)
- 农(80850)
- 所(76877)
- 业大(74567)
- 研究所(70325)
- 中心(69972)
- 财经(69669)
- 江(69000)
- 农业(63764)
- 经(63367)
- 北京(62075)
- 范(61825)
- 师范(61082)
- 经济学(55892)
- 院(55759)
- 州(55654)
- 财经大学(51975)
- 基金
- 项目(328062)
- 科学(256986)
- 基金(237293)
- 研究(234662)
- 家(208981)
- 国家(207258)
- 科学基金(177549)
- 社会(147357)
- 社会科(139601)
- 社会科学(139564)
- 省(129216)
- 基金项目(124853)
- 自然(117460)
- 自然科(114765)
- 自然科学(114735)
- 自然科学基金(112665)
- 教育(110269)
- 划(108986)
- 资助(98372)
- 编号(95299)
- 成果(77127)
- 重点(74056)
- 部(71473)
- 发(68534)
- 创(68380)
- 课题(66471)
- 创新(63804)
- 科研(63140)
- 大学(61387)
- 教育部(61298)
- 期刊
- 济(193155)
- 经济(193155)
- 研究(132366)
- 中国(89277)
- 学报(82365)
- 农(72909)
- 科学(71345)
- 财(67486)
- 管理(66295)
- 大学(62429)
- 学学(59021)
- 教育(56420)
- 农业(49612)
- 技术(41553)
- 融(37533)
- 金融(37533)
- 财经(34354)
- 业经(32222)
- 经济研究(31493)
- 经(29372)
- 业(25442)
- 问题(25000)
- 图书(24454)
- 版(24229)
- 科技(22966)
- 统计(21919)
- 技术经济(21670)
- 业大(21612)
- 理论(20887)
- 商业(20718)
共检索到675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莉 陈俊杰
基于“认知-情感-行为意愿”的理论模型框架(Cognition-Affect-Conation Pattern, CAC),聚焦于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影响机制,围绕网络文明认知、网络文明态度、网络文明行为三个关键变量建立分析模型。通过对870个有效样本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文明认知能显著地正向影响网络文明态度,网络文明态度能显著地正向影响网络文明行为;网络文明认知亦能显著地正向影响网络文明行为,并可通过网络文明态度间接正向影响网络文明行为。基于此,从大学生的能动性、大学的思想引领作用和网络媒体的自治功能三个层面,提出提升青年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的对策建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杜智涛
[目的/意义]网络微学习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方式,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微型、形式多样的知识资源为学习内容,使学习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正在推动着学习方式的变革。[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主要网络微学习平台使用者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方法,分析了影响网络微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高收入、年轻人是网络微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学习情境对微学习行为起到最关键的影响;微学习体现出学习者的一种学习自觉性和习惯性,而非较强的目的性和动机性;学习平台的易用性是提升学习者兴趣并持续学习行为的前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少颖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预期,其次是货币渠道,而信贷渠道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有限。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居民其他消费具有财富效应。货币渠道和市场预期容易形成闭环联系,在经济景气期容易形成泡沫。因此,要注意货币政策的规律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理性预期 适应性预期 房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沈占波 刘建泽 冯欣雨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熵值法,识别“知乎”和“百度知道”两种不同类型网络问答社区中具有吸聚力和影响力的核心参与者群体。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探索心理契约多要素对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组态路径,进一步深入分析知识共享影响机制背后的共性和差异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网络问答社区中的核心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受到交易型与关系型心理契约两个维度的多因素协同联动影响;“知乎”和“百度知道”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发生的组态构型不同,前者是关系型心理契约主导的综合驱动型和交易型心理契约主导的综合驱动型,后者是交易型心理契约主导的综合驱动型和交易型与关系型心理契约综合驱动型;社会交往、情感寄托和经济利益对“知乎”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的整体影响更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超 李冰冰 晋媛媛
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中“实践不实”现象是当前工程教育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运用扎根理论对卓越工程师班学生、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认为“主体-内容-条件-策略”是造成“实践不实”的主要维度。主体维度上,参与者目标和态度的偏差是起始因素;内容维度上,传统模式的教学体系设计、实践安排的不周延、与企业需求不对接是激发因素;条件维度上,学校支持力度不够、企业条件有限是过程性因素;策略维度上,考核形式简单、激励机制不到位、实践方式单一是消极因素。这四个维度不仅反映出参与主体在工程实践中的实际行为表现,也为未来培育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实践机制 实践不实 扎根理论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曾群 程晓 周小渝 刘春年
【目的/意义】在网络舆情传播的过程中,网民、媒体、政府等主体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方法/过程】本文将舆情信息质量看作二阶反映式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双路径模型,利用PLS结构方程建模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作为中枢路径的舆情信息质量及作为边缘路径的媒体干预和政府引导如何影响受众的态度,以及受众的态度如何进一步影响受众的舆情传播行为,并结合舆情传播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社交网络上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干预加速网络舆情的扩散,政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仲伟伫 席菱聆 武瑞娟
基于美国顾客满意指数(ACSI)模型,展开有关影响顾客网络购物满意度的行为因素研究,其框架包括有关网络购物满意度的五种影响路径行为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实体店购物行为,顾客网络购物期望→网络购物感知质量→网络购物满意度→网络顾客忠诚度路径存在显著性正向影响关系;顾客网络购物感知质量对网络购物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关系一般;顾客网络购物感知价值对网络购物满意度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网络购物 满意度 ACSI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沈洪洲
以众包的方式让广大网络民众参与应急信息的管理工作是一种新型的模式,探索合理的应急信息管理众包参与者选择模型将有助于在新模式中更加有效地从广大网络民众中筛选出合格的众包参与者。基于胜任力的成熟理论,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确定应急信息管理众包参与者的胜任力词典,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综合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稳定的胜任力结构,进而构建出应急信息管理众包参与者选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动机与定位、个人素质这4个方面共20种个人特征可用于筛选合格的应急信息管理众包参与者,而事件相关知
关键词:
应急信息管理 众包 胜任力 选择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刘伟利 贾沣琦 张闯
[目的/意义]以网络直播为代表的新兴交互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文化需求,对网络直播APP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让网络直播平台更好地了解网络直播用户的采纳特征,帮助平台运营商提供更好的服务。[方法/过程]基于TAM和UTAUT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网络直播APP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针对典型群体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直播APP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最大的是感知交互性,其次是用户感知价值;感知风险性对网络直播用户使用意愿产生负向影响,社会因素对使用意愿不产生影响。
关键词:
网络直播 APP 用户使用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伟 丁凯文
为了控制网络众包交易的风险,以网络众包平台中的发包方和接包方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分博弈方法建立了网络众包交易中参与者行为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发包方和接包方在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形下的策略选择。本文研究发现在声誉效应满足特定阈值的条件时,合作博弈情形下众包系统的总收益更大;而且,发包方和接包方违约控制的收益及努力程度更大。在网络众包平台的违约罚金超过特定阈值时,随时间推移发包方和接包方违约控制的努力程度逐渐提高,实现帕累托改进。本文结合猪八戒网、InnoCentive等网络众包平台的众包交易机制,采用数值分析对博弈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模拟。对于网络众包平台来说,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将信用评价或声誉纳入众包交易定价,引导参与者约束自身行为。
关键词:
网络众包 参与者行为 微分博弈 声誉效应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咏梅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 /意义]将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中,全面分析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运行机制。[方法 /过程]采用访谈方法,通过行动者网络转译的4个步骤进行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过程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现存障碍在于各行动者的认知差异、高层管理机制和相关规章制度的缺乏、各行动者参与的激励不足、馆藏资源亟须整合等方面,提出通过强调高校的核心行动者地位,赋予各行动者利益,完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理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润辉 季泽
聚焦探讨不同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基于2004—2021年华为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据,构建发明者合作网络,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探讨行动者属性和内生结构效应对发明者合作网络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发明者合作网络是稀疏网络,呈现星形结构和闭合三角形结构共存的网络结构模式;发明者协同创新能力抑制新合作关系的形成,但发明者合作伙伴多样性和合作深度均促进新合作关系的形成,且具有相同水平合作伙伴多样性或合作深度的发明者之间更容易建立合作关系;发明者倾向于与处于中心位置的发明者建立合作关系以及与具有共同合作伙伴的直接合作伙伴建立新合作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春辉 张洁 曾奕棠
以UTAUT模型为基础,将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感知风险、促成因素、消费者创新性作为核心变量,同时将网购频率、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者创新性作为调节变量,提出初始理论模型和假设,并采用结构化模型方法来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绩效期望、促成因素、消费者创新性对消费者采纳网络购物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消费者采纳网络购物具有负向影响,而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并不会正向影响消费者的网络购物意愿。另外,网购频率、月可支配收入、消费者创新性等三个调节变量对主要变量间的关系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兴德 周建华 张衷平
文章基于2022年“关于高考改革的调查”获取的33470份对高考有深切体会的大学生样本,按70%、15%、15%的比例随机将样本分为训练组、验证组和测试组,并用训练组构建了一个泛化性能较好、预测精度较高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模型通过了验证组和测试组的检验。研究发现:在三种选科模式下,影响学生选科的基本因素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中,首要是个人因素,其次是家庭因素,最后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在重要性排名中,前三的具体因素都是性别、学生成绩和就业形势;家庭因素与学生选科自由度呈正相关,但作用有限;选科自由度与学校因素的重要性呈负相关;社会因素对学生选科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基于此,文章从高考改革的前期筹备、实施进程和后续跟进三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莹
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家庭庇护连带下的高职大学生就业逆向选择生成机理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自身、家庭背景和学校等外部环境对高职生就业逆向选择具有影响作用。具体表现为:家庭经济资本越好、社会资本越强,越有利于学生产生就业逆向选择;父母受教育年限越长,文化资本越丰富,高职生就不易产生就业逆向选择心理;学生积极的就业态度和学校良好的就业指导也能有效降低高职生就业逆向选择。解决"就业逆向选择"的困局,可从培养学生的成熟就业心理、加强家庭对学生的就业引导、高校完善就业指导体系、构建和谐就业氛围等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