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92)
- 2023(14642)
- 2022(12705)
- 2021(11977)
- 2020(9804)
- 2019(22503)
- 2018(22429)
- 2017(42498)
- 2016(23487)
- 2015(26409)
- 2014(26534)
- 2013(26307)
- 2012(24573)
- 2011(22363)
- 2010(22607)
- 2009(20730)
- 2008(20386)
- 2007(18052)
- 2006(16186)
- 2005(14458)
- 学科
- 济(98152)
- 经济(98045)
- 管理(65940)
- 业(60541)
- 企(48827)
- 企业(48827)
- 方法(38520)
- 数学(32465)
- 数学方法(31983)
- 中国(30685)
- 地方(26819)
- 农(26651)
- 学(22983)
- 业经(22259)
- 财(20947)
- 环境(18572)
- 农业(18118)
- 制(16843)
- 理论(16591)
- 和(16434)
- 贸(16394)
- 贸易(16380)
- 易(15755)
- 银(15300)
- 银行(15257)
- 发(15114)
- 技术(14961)
- 融(14943)
- 金融(14942)
- 行(14680)
- 机构
- 大学(334853)
- 学院(333455)
- 管理(128794)
- 济(127419)
- 经济(124212)
- 研究(118294)
- 理学(110103)
- 理学院(108727)
- 管理学(106680)
- 管理学院(106087)
- 中国(87758)
- 科学(75940)
- 京(74709)
- 所(60725)
- 财(57765)
- 农(56232)
- 研究所(55141)
- 中心(53054)
- 业大(50783)
- 江(50527)
- 北京(48051)
- 范(48008)
- 师范(47562)
- 财经(45523)
- 农业(43728)
- 院(43536)
- 州(41800)
- 经(41197)
- 师范大学(38520)
- 经济学(36838)
- 基金
- 项目(224611)
- 科学(175295)
- 研究(163781)
- 基金(159957)
- 家(139938)
- 国家(138725)
- 科学基金(118220)
- 社会(100955)
- 社会科(95447)
- 社会科学(95422)
- 省(88437)
- 基金项目(85360)
- 自然(77235)
- 自然科(75355)
- 自然科学(75338)
- 划(75037)
- 教育(74579)
- 自然科学基金(73930)
- 编号(67359)
- 资助(65673)
- 成果(55247)
- 发(51454)
- 重点(50347)
- 部(48060)
- 课题(47423)
- 创(45724)
- 创新(42626)
- 科研(42298)
- 大学(40909)
- 发展(40755)
- 期刊
- 济(149846)
- 经济(149846)
- 研究(102251)
- 中国(69810)
- 学报(54661)
- 农(52022)
- 科学(50728)
- 管理(48635)
- 教育(42832)
- 财(41988)
- 大学(40894)
- 学学(38127)
- 农业(36507)
- 技术(29337)
- 融(29173)
- 金融(29173)
- 业经(25214)
- 经济研究(22370)
- 财经(21427)
- 问题(20439)
- 图书(19864)
- 业(19007)
- 经(18268)
- 科技(17061)
- 资源(16633)
- 理论(16318)
- 现代(15917)
- 技术经济(15850)
- 版(15777)
- 发(15448)
共检索到50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孔俊婷 王浩然
仿生思维是以自然界中的有机体为基本对象,以其生长机理和功能构成为主体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典型理念和案例的剖析比对,分析研究了仿生思维与西方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在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由理性主义为主导向有机主义和生态主义观念演变的过程中,仿生思维由最初的机械模仿逐渐上升为动态有机的城市观和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对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城乡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仿生思维 理性主义 有机主义 生态主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强 张鲸
理性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石,理性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内涵,从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时期,理性的内涵在西方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基于理性的不同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也诞生了不同的规划理论模式。理性内涵的重构与规划理论的重构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
关键词:
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 空间规划理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金 王颖 王超
作为鸦片战争中最早开埠的城市,上海逐步脱离了中国传统的城市发展、形态和布局模式,开始受到西方城市规划的影响。本文将上海自开埠至建国这一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分为租界发展时期(1843年至1927年)、国民政府《大上海计划》时期(1927年至1937年)、日本占领上海时期(1937年至1945年)、国民政府《大上海都市计划》时期(1945年至1949年)四个阶段,详述了各时期几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规划实践对上海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影响。本文认为近代上海是中国接受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先锋据点,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上海 近代城市发展 西方城市规划 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康 黄晶
城市规划史是是一门新兴的史学与城市规划的交叉科学,其发展走向主要受到史学、城市规划和城市史发展的影响,其他学科如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也具一定影响作用,因此它具有跨学科与多学科的性质。本文首先概括论述了史学、城市规划这两门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动态,总结了城市规划史学科的研究进展。以此作为时代和学术背景,分析了城市规划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多元化研究态势,包括新的研究主题、着手点和研究方法等,同时展望了未来的趋势。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规划史 近现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章贤 陈才
城市与区域是空间作用永恒的主体。文章在描述城市与区域交互作用时引入了区域基质的概念,强调区域在区域内各节点空间或其外围空间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城市是区域的产儿,在其与区域基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视其作用关系可分为城市区域系统、区域城市系统、城市—区域系统三种形式。城市存在于区域之中,一开始就具有区域性,我们需要从区域角度来研究城市,用区域思维来思考城市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区域思维。当前,这种区域思维在规划中主要通过区域战略研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等形式体现出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红岭
现代城市规划自产生之时便背负着改造社会、改造城市的道德使命,其思想基础有着鲜明的价值诉求。从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乌托邦思想,到被誉为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大师的霍华德、格迪斯和芒福德的城市规划思想回顾中,不难发现,理想主义与人本主义大致构成了近代以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的两个重要的价值诉求。恰当地张扬理想主义精神和人本主义原则,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应然"的价值尺度,有效抑制当今城市规划中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滥觞。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新明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效地解决城市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满足公众和社会利益,以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问题与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颜陶
城市导向不仅仅是设计指示牌或是信息示意图,更是一套系统、整体的设计规划方案。导向系统是城市规划发展中最直观、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通过导向系统在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对提高我国城市竞争力、品牌力与形象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城市导向 系统设计 规划发展 标识载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妍 朱建民
基于生态城市规划理念,本文提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概念,运用综合合项思维方法,依据绿色发展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从绿色生产、绿色治理、绿色产业、绿色社会与绿色环境五准则构建城市绿色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绿色模型"。本文对天津、北京、上海、重庆四城市发展实际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验证了"绿色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合理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衡量方法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对天津市2011—2016年绿色发展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天津市绿色发展竞争力发展
关键词:
城市生态规划 绿色发展竞争力 绿色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目标内涵的基础上 ,总结了近现代城市规划中蕴涵的社会思想 ,分析了城市空间环境建设与城市社会发展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提出了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的社会发展目标 ,并探讨了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城市规划调控与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目标 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鸣天 董扬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工作如何既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发挥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这就是说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规划运行机制,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此问题谈些粗浅认识,以供参考。一、市场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什么是市场经济?用最简明的语言来讲,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从广义上来讲,市场经济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晶容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绿色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对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由此引发了城市规划和设计上的变革。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只有符合绿色发展的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环境的有序发展。文章以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为基础,指出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符合可持续性理念和绿色理念的城市规划具体路径和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的城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绿色城市 可持续规划 策略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鹏
互联网发展究竟对实体城市产生多大影响,是近30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焦点。回溯了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城市发展的研究进展,对互联网时代下城市空间结构、功能组织和规划理念变革等方面观点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综述发现,互联网对城市空间演化的影响既有去中心化和扁平化,也有集成化与再中心化;居住、就业、游憩、交通等城市功能区边界愈加模糊,土地利用变得混合兼容;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及其城镇化理论亟待重构,互联网发展带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更新,有利于规划行业变革。总体上看,已有研究还存在作用机制不清晰、实证依据不充分、新增需求不明朗、其他因素未剥离等不足,建立长效研究机制,构建从互联网信息技术到实体城市的理论推演、实证考察与应用实践技术框架,成为学术深化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