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2)
- 2023(10648)
- 2022(9612)
- 2021(9317)
- 2020(7852)
- 2019(18175)
- 2018(18055)
- 2017(34324)
- 2016(19317)
- 2015(22283)
- 2014(22491)
- 2013(21975)
- 2012(20211)
- 2011(17922)
- 2010(18269)
- 2009(16146)
- 2008(15425)
- 2007(13430)
- 2006(11713)
- 2005(10301)
- 学科
- 济(67435)
- 经济(67346)
- 管理(52634)
- 业(47468)
- 企(39322)
- 企业(39322)
- 方法(31929)
- 数学(27465)
- 数学方法(27057)
- 财(23258)
- 农(20202)
- 中国(20062)
- 学(16120)
- 地方(15992)
- 理论(15724)
- 业经(15264)
- 制(15246)
- 教育(13774)
- 教学(13047)
- 农业(13045)
- 和(12041)
- 技术(11534)
- 财政(11513)
- 贸(11145)
- 贸易(11137)
- 易(10775)
- 环境(10611)
- 务(10488)
- 财务(10424)
- 财务管理(10401)
- 机构
- 学院(262230)
- 大学(261527)
- 管理(103019)
- 济(94996)
- 经济(92453)
- 理学(89018)
- 理学院(88018)
- 管理学(86365)
- 管理学院(85893)
- 研究(84075)
- 中国(61639)
- 京(56291)
- 科学(53677)
- 财(48274)
- 所(41922)
- 农(40650)
- 江(40293)
- 中心(39703)
- 业大(38941)
- 研究所(37948)
- 范(37696)
- 师范(37342)
- 财经(36357)
- 北京(35940)
- 州(32954)
- 经(32922)
- 技术(31667)
- 农业(31390)
- 院(30440)
- 师范大学(29854)
- 基金
- 项目(179478)
- 科学(139148)
- 研究(136450)
- 基金(125853)
- 家(108082)
- 国家(107065)
- 科学基金(91797)
- 社会(81042)
- 社会科(76382)
- 社会科学(76364)
- 省(72263)
- 基金项目(67569)
- 教育(65978)
- 划(60130)
- 自然(59664)
- 编号(58752)
- 自然科(58215)
- 自然科学(58200)
- 自然科学基金(57115)
- 资助(52126)
- 成果(48979)
- 课题(41452)
- 重点(40078)
- 部(39411)
- 发(37300)
- 创(37131)
- 项目编号(35794)
- 大学(34809)
- 创新(34410)
- 科研(34128)
- 期刊
- 济(106835)
- 经济(106835)
- 研究(80599)
- 中国(57458)
- 教育(46187)
- 学报(40845)
- 财(37241)
- 管理(37163)
- 科学(36582)
- 农(36359)
- 大学(31249)
- 学学(28493)
- 技术(26427)
- 农业(25160)
- 融(21262)
- 金融(21262)
- 图书(17843)
- 财经(17455)
- 业经(16905)
- 经济研究(15601)
- 经(14735)
- 理论(13681)
- 职业(13673)
- 问题(13601)
- 实践(12834)
- 践(12834)
- 科技(12486)
- 业(12206)
- 书馆(12084)
- 图书馆(12084)
共检索到389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金鸣娟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理工院校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中人数多、队伍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加强理工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卞韬 金鸣娟 孙信丽 杨晶
通过调查当前农林院校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的状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革研究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办法,认为应结合专业科研、基层实践、调查研究、生态教育和产学研实践等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利红 倪新兵
在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提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相结合、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晓燕 杨廷成
介绍本校研究生文献课教学改革的做法与设想。从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学凤
微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微课是微时代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既能满足高职生学习思政课的需求,又能为高职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研讨的交流平台。高职思政课教师要从微课的认知、开发及利用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以实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良好应用,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微课 高职思政课 教学应用 渐进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效梅
应整合"慕课"和传统课堂优势,使教学模式的发展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进一步统合"慕课"碎片化与传统课堂注重系统化的特点。"慕课"教学要弥合学生自我管理与加强外在监管的鸿沟。
关键词:
“慕课” 传统课堂 思政课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蕊菡 王敏桦
在大数据时代,发展数据科学教育、培养数据科学人才已成为图书情报专业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对iSchools学院的数据科学类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将有力推动我国数据科学教育,有利于提升图书情报专业核心竞争力。文章以国外31所iSchools核心院校的研究生项目为对象,基于“数据生命周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对其数据科学类课程内容进行统计,总结iSchools核心院校数据科学类课程的特征,并建议我国图书情报专业设置数据科学类课程要体现专业特色、面向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探索研究生分类课程教学体系、拓展课程知识应用领域、丰富课程实践教学形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过小宁 李成明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的“研究生学位英语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研究制定”课题组,于2003年上半年对江苏省10所院校进行了研究生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总结了调查的情况,并提出了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和考试的一些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新立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在高职院校,除正常的成长渠道之外,专业建设、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皆是思政课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政课教师在未来成为一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必修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师 成长 环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秋
文章针对高校思政课是否有必要引入慕课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对慕课的调整度有限、学生认知习惯对慕课的适应性不强和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求对慕课的认同度不高等三方面详细分析了高校思政课不适宜引入慕课的原因。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在本、专科阶段引入慕课难以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慕课 思政课 教学管理体制 认知习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
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它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坚持"守正"再"出新",把"思政内容和艺术专业"相融合,突显了以生为本、教学相长和朋辈引领的教学特征。同时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关键词:
艺术类高职院校 思政课+ 教学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卓婧 周纳宇 韩玉玲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思政课承担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并且对学生是否健康成长并稳定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学策略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思政课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并提升实践课程所占的教学比例,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过程更深层次认知正确的观念,将其融入自己的思想意识中,成为行为实施及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教学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文辉 邓泽民
基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高职思政课实际,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包括领域维度目标、心理维度目标和能力维度目标。为保证这一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取得实效,高职院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协同联动;强化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教改;健全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程 教学目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康贤 林丽芳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教学中,要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树立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远大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承担历史使命。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