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3)
2023(8780)
2022(7707)
2021(7356)
2020(6268)
2019(14803)
2018(15047)
2017(26444)
2016(16104)
2015(19168)
2014(20108)
2013(18698)
2012(17615)
2011(16087)
2010(16741)
2009(15074)
2008(15373)
2007(14495)
2006(12448)
2005(11349)
作者
(45502)
(37877)
(37680)
(36446)
(23910)
(18265)
(17849)
(14887)
(14342)
(14035)
(12847)
(12634)
(12499)
(12047)
(11926)
(11897)
(11870)
(11287)
(11233)
(10935)
(9683)
(9605)
(9236)
(9175)
(8706)
(8608)
(8555)
(8529)
(7827)
(7730)
学科
(54045)
经济(53992)
管理(38162)
(34760)
(28305)
企业(28305)
方法(27862)
数学(24269)
教育(23871)
数学方法(23816)
中国(20248)
理论(16447)
(15395)
(15263)
教学(15160)
(15051)
业经(10532)
(10220)
贸易(10216)
(10107)
(10050)
地方(10038)
财务(10019)
财务管理(9980)
(9895)
农业(9740)
(9431)
企业财务(9363)
学法(8475)
教学法(8475)
机构
大学(230553)
学院(223883)
(77001)
研究(75792)
管理(75001)
经济(74722)
理学(63759)
理学院(62824)
管理学(61132)
管理学院(60673)
(51312)
中国(50908)
科学(47799)
(42245)
师范(41906)
教育(39489)
(39300)
(37917)
(37297)
(36442)
研究所(35515)
中心(34732)
师范大学(33848)
北京(33671)
业大(32775)
技术(30735)
(29951)
财经(29410)
农业(28727)
(26935)
基金
项目(137179)
研究(108656)
科学(105966)
基金(91108)
(77771)
国家(76942)
科学基金(64196)
社会(61165)
教育(61106)
社会科(57404)
社会科学(57383)
(57263)
编号(49726)
(49649)
基金项目(47130)
成果(44499)
自然(40323)
自然科(39305)
自然科学(39291)
资助(38730)
自然科学基金(38549)
课题(38346)
重点(32680)
(32244)
(31843)
(29963)
项目编号(29517)
大学(29207)
(28503)
规划(28227)
期刊
(85913)
经济(85913)
研究(77179)
教育(71312)
中国(57798)
学报(34966)
(32000)
(31736)
科学(29044)
大学(27894)
技术(26623)
管理(25407)
学学(23154)
农业(21374)
职业(17969)
(15467)
金融(15467)
财经(14743)
图书(14344)
业经(14332)
经济研究(13275)
(12724)
(12065)
(11644)
论坛(11644)
统计(11452)
技术教育(11378)
职业技术(11378)
职业技术教育(11378)
问题(11322)
共检索到349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南利华  
我国理工科大学的声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审美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具有学习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应正确运用声乐教学语言,有效激发歌唱情绪,注意培养良好的歌唱心态等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声乐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俊桂  袁梦玥  张瑜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的一种能力。学习动机、归因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借鉴学习动机、归因方式的经典理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探讨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归因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习能力较强组其学习动机水平较高,同时也形成了正确的学习归因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从转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着手,激发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大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归因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房居清  房卉  
分析了理工科大学和谐校园构建中大学生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从制度及具体举措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欧阳锋  
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道德教育以普遍的社会道德准则与科技活动的道德问题,以及科技应用所产生的社会伦理问题为内容,通过跨学科的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遵循社会的共同行为规范,树立从事科技活动的崇高道德意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爱华  
当前,我国正向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国家的方向迈进。新的变化和发展都对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除了要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外,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对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是十分重要的。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是传授审美观念和创造美的直接形式,对于加强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特殊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一平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大学教育在改善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方面能否有所作为?本文以华中理工大学1986—1995届本科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有关结果为依据,着重探讨了大学教育在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水平、促进她们的职业发展方面已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大成  
"民主"与"科学"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已成为中国大学文化变革的重要内容,成为引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精神文化。对它的研究和传播为我国建立现代意义的大学奠定了科学基础,也使中国现代大学文化成为区别于儒学书院文化的重要文化成果,使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成鑫  胡显章  张绪潭  
积极推进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教育王成鑫胡显章张绪潭一、加强理工科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加强全面素质培养,既是学生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需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聂瑞辰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和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音乐和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法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庞海芍  杜玉波  庞海芍  李红兵  姚利民  李和章  
本课题调查结果表明:理工科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及其重视程度却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对教师的文化素养也颇有微词,尤其集中在知识陈旧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理工科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有效措施之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戴建国  夏晶晶  
车辆与交通类专业的工科课程特点是拥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理论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对车辆的各种结构、性能、原理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的各种规划、管理等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车辆和交通运输各种专业知识的理性认识。近年来,思政课融入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倍受党中央和教育部关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是各大院校的评价及考核标准之一。车辆与交通类专业思政课将专业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且可达到专业知识多元化学习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晓旭  
本研究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现状问卷调查》,调查北京M高校理工院系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属性认知、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等,并进行取样分析,提出改进和加强民族院校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光玉  范华汉  
弘扬人文精神与理工科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李光玉范华汉加强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现已在许多高校引起重视。但如何将理论上的认识落实到实践操作上,则非易事。各高校因类型、规模各异,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不同,加之学生在校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制约,要全面完成文化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京平  韩颖  
理工科高校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严重制约着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本文基于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较差的状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访  
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通专融合"为理念,以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为核心,以管理机制为驱动,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力图建立一套完整、可持续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保障机制,推动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