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2)
2023(11242)
2022(9197)
2021(8414)
2020(7257)
2019(16074)
2018(16159)
2017(31292)
2016(16627)
2015(18386)
2014(17741)
2013(17125)
2012(14924)
2011(12859)
2010(13315)
2009(12794)
2008(12644)
2007(11312)
2006(9703)
2005(9001)
作者
(43935)
(36578)
(36260)
(34528)
(23466)
(17317)
(16453)
(13915)
(13645)
(13158)
(12378)
(12218)
(11621)
(11267)
(11130)
(11077)
(10964)
(10707)
(10683)
(10279)
(9067)
(8901)
(8744)
(8497)
(8151)
(8149)
(8147)
(8047)
(7124)
(7123)
学科
(83244)
(78654)
企业(78654)
(71562)
经济(71484)
管理(68298)
方法(33748)
业经(27712)
(26484)
数学(25936)
数学方法(25393)
(23428)
(21790)
财务(21748)
财务管理(21726)
企业财务(20597)
农业(16926)
技术(16901)
(16894)
理论(15223)
中国(15221)
(14562)
(14209)
(13195)
(13176)
经营(12535)
企业经济(12431)
(11743)
贸易(11734)
体制(11679)
机构
学院(231428)
大学(220812)
管理(97861)
(95292)
经济(93509)
理学(84109)
理学院(83446)
管理学(82003)
管理学院(81615)
研究(63477)
中国(54995)
(46784)
(44971)
财经(36791)
科学(36590)
(35281)
(34465)
(33332)
业大(31236)
中心(30660)
(30382)
(28182)
商学(27979)
商学院(27708)
经济学(27661)
北京(27603)
农业(27064)
财经大学(27044)
研究所(26913)
经济管理(25787)
基金
项目(148746)
科学(119785)
研究(111494)
基金(109000)
(92488)
国家(91652)
科学基金(82574)
社会(71885)
社会科(68371)
社会科学(68355)
(60914)
基金项目(57041)
自然(53654)
自然科(52574)
自然科学(52566)
教育(51684)
自然科学基金(51656)
(48474)
编号(46160)
资助(44816)
成果(35127)
(34856)
(34707)
重点(32747)
(32135)
创新(31596)
(31382)
课题(30772)
(29773)
项目编号(29303)
期刊
(109346)
经济(109346)
研究(63755)
管理(42910)
中国(42267)
(41830)
(33264)
科学(28102)
学报(26501)
技术(24710)
农业(23291)
(23024)
金融(23024)
业经(21864)
大学(21713)
学学(20974)
教育(20612)
财经(18349)
经济研究(17610)
(15803)
(15018)
财会(14368)
技术经济(14330)
问题(13119)
商业(12567)
现代(12338)
统计(12212)
(12016)
会计(11886)
决策(10271)
共检索到340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江西省电力公司企业年金课题组  
理事会受托模式是我国企业年金管理模式之一,有其优势和劣势。大型公司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方法和措施保证理事会托管的企业年金管理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复成  毕熙  刘勇  毕舟  杨光明  
如何理性、科学、高效、准确地制定资产配置策略、选取投资管理人,实现年金运作稳定的保值增值,是当前理事会运作模式下企业年金管理的焦点。本文试图运用投资组合的方法,运用线性规划工具,以各投资管理人业绩表现为决策依据,对资产配置策略和投资组合进行量化分析,探索科学、高效的资产配置策略、增量资金分配策略和风险控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文瑞  
在全球老龄化不断加剧和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以理事会模式下企业年金管理为切入点,深入探究企业年金理事会的发展脉络和管理现状,系统剖析新形势下理事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结合铁路企业的特点,开拓思路,创新方法,提出完善管理的具体对策,优化制度、改进手段,对推动铁路企业年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帆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及其专业化趋势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是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初,企业年金是以补充养老保险形式出现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明婕  
本文紧扣我国《信托法》和《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分析了作为企业年金受托人,企业年金理事会其权利义务规范的不平衡,轻权利、重义务以及其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促进企业年金和企业年金理事会的发展,对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有关立法应坚持鼓励和监管并重的原则,将理事会的自由裁量权具体化,同时加强有关部门机构之间的监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明婕  
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运作企业年金在我国都还属于新鲜事物,年金理事会作为不同于外部法人受托机构的一种受托人,它不仅具有非法人团体所具备的一些法律特征,同时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文章试从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法律性质入手作一些探索性的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璐  
在分析中国企业年金运营特点和代理人激励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企业年金受托人的显性激励是中国企业年金运营风险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并从企业年金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出发,构建了企业年金受托人激励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华中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星  魏枫  
美国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成熟,根据美国《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的规定,企业年金计划的监管职责由劳工部下属的雇员待遇保障局、财政部下属的国家税务局和养老金待遇担保公司共同承担,那么如何保证三个机构责任分工明确又运作协调有效呢?美国是使用反应式监管方法的典范国家之一,有哪些主要经验值得借鉴呢?本文围绕这两大问题,对美国企业年金监管实践展开研究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勇  
一、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三种方式按照"集团管控三分法"理论,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管理控制分为运营管理型、财务管理型和战略管理型三种类型。与这三种管控模式相对应,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也有三种方式。运营管理型是指母公司的业务管理部门对子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直接管理,强调公司经营行为的统一、公司整体协调成长和对生产要素的集中控制与管理。与这种管理模式相适应,设计整个集团的企业年金方案时,可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尚煜  杜琳琳  
2014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企业年金作为这项改革的关键,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税收模型分析EET模式和ETT模式下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为例,对其年金数据进行测算,并对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进行说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资金营运部课题组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自愿储蓄“三根支柱”构成的多层次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融再分配、储蓄和保险功能于一体,达到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其中,企业年金改革作为社保基金改革的重要一环,其成功与否关系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年金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未来多主体参与的企业年金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另外,文章对商业银行开拓企业年金市场也提出了包括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积极研发企业年金业务管理核心系统;交叉发展企业年金业务和其他金融服务,拓展服务空间等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大波  吴洪  
世界各国的企业年金营运模式,可以大致划分成直接承付模式、保险合同模式、基金会模式以及养老信托模式四大类。不同类型模式实际上正是适应了不同层次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才表现出各具特色的活力。只要这些模式能够互相配合,就能够共同支撑起补充养老保障的大任。因此,对企业年金运营模式优劣的最终选择权应该当之无愧地属于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诸星龙  任万杰  
企业年金的发展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总结OECD国家的监管经验,对审慎性模式和定量限制模式进行比较出发,分析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内在动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确定我国应当采用何种监管模式,保证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