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1)
- 2023(11978)
- 2022(9971)
- 2021(9211)
- 2020(7868)
- 2019(17396)
- 2018(17402)
- 2017(31283)
- 2016(17414)
- 2015(19890)
- 2014(19358)
- 2013(18193)
- 2012(16399)
- 2011(14657)
- 2010(15042)
- 2009(14290)
- 2008(14281)
- 2007(13380)
- 2006(11850)
- 2005(10838)
- 学科
- 管理(68330)
- 业(57750)
- 济(54998)
- 经济(54896)
- 企(53317)
- 企业(53317)
- 财(21726)
- 方法(19571)
- 制(19464)
- 中国(18745)
- 技术(17020)
- 业经(15856)
- 数学(15083)
- 数学方法(14865)
- 务(14359)
- 财务(14306)
- 财务管理(14271)
- 农(14208)
- 体(13820)
- 企业财务(13541)
- 银(13327)
- 银行(13303)
- 理论(13042)
- 行(12614)
- 技术管理(12420)
- 划(12085)
- 学(11935)
- 地方(11759)
- 融(11724)
- 金融(11717)
- 机构
- 大学(232312)
- 学院(230272)
- 管理(91238)
- 济(87937)
- 经济(85690)
- 理学(75925)
- 理学院(75108)
- 研究(74063)
- 管理学(73905)
- 管理学院(73428)
- 中国(60227)
- 京(49382)
- 财(48196)
- 科学(43037)
- 江(38552)
- 所(35933)
- 财经(35467)
- 中心(35190)
- 农(32877)
- 经(31974)
- 研究所(31818)
- 北京(30959)
- 业大(30782)
- 州(30480)
- 范(30181)
- 师范(29843)
- 院(27725)
- 技术(26284)
- 财经大学(26091)
- 经济学(25723)
- 基金
- 项目(148476)
- 科学(117653)
- 研究(113945)
- 基金(105147)
- 家(90115)
- 国家(89296)
- 科学基金(78067)
- 社会(71701)
- 社会科(67863)
- 社会科学(67848)
- 省(60653)
- 基金项目(55325)
- 教育(54243)
- 划(49934)
- 自然(48513)
- 自然科(47450)
- 自然科学(47438)
- 自然科学基金(46643)
- 编号(46529)
- 资助(41049)
- 成果(40167)
- 创(36441)
- 课题(34392)
- 重点(33443)
- 制(33224)
- 创新(33110)
- 部(32292)
- 发(31224)
- 项目编号(29724)
- 国家社会(29010)
- 期刊
- 济(107308)
- 经济(107308)
- 研究(73076)
- 中国(62164)
- 财(42512)
- 管理(41771)
- 教育(37103)
- 学报(33287)
- 科学(31083)
- 农(29878)
- 大学(26789)
- 融(24332)
- 金融(24332)
- 学学(24046)
- 技术(22976)
- 农业(19528)
- 财经(18304)
- 业经(16990)
- 经济研究(15923)
- 经(15882)
- 图书(14843)
- 会计(13381)
- 科技(13080)
- 业(12358)
- 问题(12307)
- 财会(12182)
- 坛(11580)
- 论坛(11580)
- 技术经济(11399)
- 版(11099)
共检索到377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金福 代利利 王维明
"2011计划"的实施使协同创新中心应运而生。协同创新中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单位,有多主体协同攻关、多学科交叉研究、多重目标联合并存、多功能集成化创新等组织特点。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属性和特点决定了理事会制度是其管理体制的创新。理事会制度所具有的共同治理理念、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决策民主化等制度优势,不仅适应其组织属性和特点,而且能消解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出现的矛盾和张力,充分保证高校协同创新目标的达成和协同效应的实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建华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主阵地,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多个面向和维度需要多方协同才能实现。当前高校文科科研管理体制变革的核心就在于将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多重因素与创新的多个面向和维度更好地协同起来。基于此,构建了文科科研管理体制变革的四维模型,指出要构建能够充分反映社会需求的弹性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同行评价、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并行的发展型考核评价体系,以充分实现社会需求与人的发展的有效联结,进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卫东
北京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在集团化办学实践中突破了职教集团单一的理事会管理体制,创新地建立了"管委会+理事会"的职教集团管理体制,有效地整合了职业教育管理资源,形成了以职业教育管理资源整合带动职业教育办学资源整合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模式。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 管理体制 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千华 王军
事业单位改革应建立法定机构制度,使"政-事关系"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法定化。"主管级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两级事业单位"模式、和多政府部门代表参与的"主管级事业单位"理事会制度框架,应作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解决"管办分离"后,重建"政-事关系"和政治支持问题,并保证事业单位的独立性。
关键词:
法定机构 理事会 事业单位 法人治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和民主化,高等学校面临的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国家逐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高等学校首先面对的就是如何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完善各种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芳 龙建佑 曹利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文章根据高职院校教务处"三多、四大"的实际状况,按照"扁平管理、授权管理、规范管理"的原则,改革教务处内部管理的体制机制,通过管理的协同与创新来提高管理效率,使教务处管理工作由过程型管理转向目标型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务处管理 协同创新 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凌春 庄怀玢 谢心澄
现有的各种支持计划、创新基地、合作平台已经推动了高校资源的部分整合和有组织的创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比如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开放度有待提高、科教结合有待加强等。"2011计划"的推出,有助于探索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一、面向重大科研需求,创新组织形式是趋势协同创新中心必须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把协同创新的目标聚焦在国家重大需求中产生的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远火 姜娜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高校内部组织系统及其构建的原则与功能的总称。权力整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党委领导、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三权分治的现代大学制度。制度设计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略,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大学章程,优化组织结构设计,完善决策制度、加强民主监督等。
关键词:
高校管理 体制创新 权力整合 制度设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容梅
深圳市福田区自2003年创立总分馆制以来,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成立了福田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率先在全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理事会制度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理事会作为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议事、决策和监督机构,具有国际化、规范化、社会化等特点,在集聚专家智慧、推进共同治理、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景丽 李罡
高校协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高校协同创新需要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间的深度合作,这一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必要的制度机制,还有文化冲突问题。因此,文化冲突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应基于合作各方的角色利益所固有的文化差异与矛盾而制定有效的合作制度,在避免文化冲突的基础上确立目标一致的契约互信关系,建立公平的利益分享机制,树立新型兼容的文化价值观念。
关键词:
文化冲突 协同创新 制度设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阳敏 楚应敬
文章构建制度矩阵下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政府行为下的制度溢出效应和区域间的高质量创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依靠高效的通讯方式和便捷的快速交通,政府主导行为下的协同创新行为能够正向促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提升创新产出水平,同时能够有效形成跨空间、跨区域的高质量协同创新,倒逼政府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创新行为提供更多有利的政策支持和高效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张保生 王树义 柳经纬
实施"2011计划",旨在通过深化改革,突破现行机制体制的壁垒,促进高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高智力支撑。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组建培育过程中,对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志强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若干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不明 ,产权不清 ,交易市场和规则不完善有关。因此 ,产权制度创新是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 ,以及进行国有资产战略性布局整合和深化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关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青春
文章通过借鉴国外几所一流大学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从预算编制口径、编制过程和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成本核算等方面分析我国高校现行预算管理体制的不足,提出深入推行零基部门预算,创新预算编制过程,加大民主参与,实行预算执行考核等建议,从而加强预算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英
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是高校各项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发展,由此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无疑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探求出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的突破点,最大程度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高校 教学管理体制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