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8)
2023(588)
2022(439)
2021(418)
2020(294)
2019(686)
2018(641)
2017(1205)
2016(646)
2015(726)
2014(730)
2013(781)
2012(725)
2011(642)
2010(605)
2009(503)
2008(534)
2007(460)
2006(391)
2005(325)
作者
(2652)
(2193)
(2151)
(1905)
(1341)
(995)
(919)
(825)
(815)
(809)
(757)
(724)
(718)
(714)
(700)
(690)
(666)
(653)
(628)
(588)
(587)
(532)
(521)
(507)
(498)
(486)
(479)
(458)
(449)
(447)
学科
(2364)
经济(2357)
管理(1865)
(1802)
(1585)
企业(1585)
(1002)
方法(899)
业经(822)
(708)
数学(676)
数学方法(673)
中国(612)
农业(502)
理论(481)
技术(466)
产业(450)
(424)
银行(417)
(416)
(413)
(413)
金融(412)
(410)
保险(409)
(402)
(379)
水产(379)
植物(378)
(366)
机构
大学(10345)
学院(10287)
研究(3896)
管理(3805)
理学(3367)
理学院(3338)
(3296)
管理学(3278)
管理学院(3263)
经济(3222)
科学(3199)
(3142)
中国(2825)
农业(2630)
业大(2435)
(2300)
研究所(2181)
(2039)
(1714)
农业大学(1710)
(1665)
中心(1634)
实验(1610)
(1575)
实验室(1561)
(1526)
(1475)
重点(1468)
(1435)
技术(1390)
基金
项目(8394)
科学(6520)
基金(6263)
(5988)
国家(5940)
研究(5025)
科学基金(4933)
自然(3663)
自然科(3582)
自然科学(3581)
(3563)
自然科学基金(3517)
基金项目(3402)
社会(3176)
社会科(3002)
社会科学(3001)
(2973)
资助(2449)
教育(2108)
计划(2078)
重点(1966)
科技(1883)
(1872)
(1832)
(1771)
创新(1735)
科研(1677)
编号(1677)
(1629)
专项(1572)
期刊
(3424)
经济(3424)
学报(3321)
(2894)
科学(2481)
研究(2265)
大学(2261)
学学(2242)
中国(2114)
农业(1986)
管理(1274)
(1195)
业大(1175)
农业大学(1029)
(911)
(826)
金融(826)
(786)
业经(669)
中国农业(655)
科技(639)
财经(618)
技术(606)
经济研究(597)
水产(546)
林业(540)
(519)
自然(512)
自然科(476)
自然科学(476)
共检索到14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宫相忠  唐学玺  黄健  张学成  杨震  张凯松  
对耐低温品系球等鞭金藻 870 1在低温下与活性氧清除和伤害有关的几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其耐低温机理 ,并与该藻种的低温敏感品系球等鞭金藻 30 1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⑴球等鞭金藻 870 1在低温下 ( 8℃ )培养一周 ,其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略有下降 ,但仍保持极高的酶活性 ,因此能够及时清除低温胁迫产生的过量活性氧 ,使其细胞内保持较低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较低的电解质外渗率 ;⑵球等鞭金藻30 11在低温下胁迫一周 ,其细胞内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电解质外渗率大大高于球等鞭金藻 870 1,这与其SOD活性较低 ,并且在低温下其活性大幅度下降有关 ;⑶与SOD相...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英  冯力霞  田传远  
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3011和8701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高温胁迫(35~50℃)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温胁迫下2株金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o(PSⅡ的潜在活性)、ΦPSⅡ(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rETR(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qP(光化学淬灭)均明显降低,并且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胁迫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也逐步增大。NPQ(非光化学淬灭)的变化趋势则与其他荧光参数不同,3011的NPQ随着胁迫温度的升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8701的NPQ变化则与胁迫温度有关,35和40℃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石娟  潘克厚  
研究了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f.minutissima)(MACC/B228)和等鞭金藻8701(IsochrysisgalbanaParke8701)(MACC/H060)在4种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及不同光强下、不同时期收获的藻细胞中总脂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光强70μmol·s-1·m-2时细胞分裂频率(μ)最大,最适光强70~140μmol·s-1·m-2;260μmol·s-1·m-2光强能导致细胞分裂频率变慢,指数期缩短。等鞭金藻8701在光强140μmol·s-1·m-2时μ值最大,260μmol·s-1·m-2下略有降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霍元子  田晓玲  王阳阳  贾睿  张建恒  何培民  
研究了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培养水过滤液和水溶液抽提液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克生作用。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具有强烈的克生作用。当培养液中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干粉末和水溶性抽提液的浓度为5.0g-wet/L、1.2g-dry/L和1.0g/L时,球等鞭金藻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或全部死亡。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培养实验中,一次性添加缘管浒苔培养滤液,不能持久地抑制球等鞭金藻增殖,而半连续添加缘管浒苔培养滤液,其克生作用较强,说明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是有效抑制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关键。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的缘管浒苔培养滤液对球等鞭金藻无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缘管浒苔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恒  霍元子  王阳阳  贾睿  朱沛  胡翔  杨建强  房建孟  何培民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漂浮绿潮海藻浒苔(Ulva prolifera)与微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并对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浒苔和球等鞭金藻初接种量分别为1 gFW/L和1×104 cells/mL的共培养系统中,实验初始阶段(前3 d)NO3-、PO43-浓度显著高于浒苔和球等鞭金藻各单培养组,说明共培养系统中浒苔和球等鞭金藻彼此之间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其中浒苔对球等鞭金藻抑制率为96.62%,球等鞭金藻对浒苔的抑制率为19.67%,从而导致对NO3-、PO43-吸收速率的降低;从第4天到实验结束,共培养体系中NO3-、PO43-浓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阎斌伦  孙颖颖  王长海  
研究了生长抑制物1-羟基,丙二酸二乙酯-十二烯酸异丙酯(HDMA)对自身藻细胞生长、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HDMA对球等鞭金藻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HDMA显著降低了细胞密度、叶绿素含量以及NR、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大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并且还明显提高MDA含量。因此,认为HDMA能够影响微藻细胞的某些生理生化过程。其中包括降低叶绿素含量,影响光合作用;改变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增强细胞的疏水性,促使细胞絮凝;降低微藻硝酸还原酶和抗氧化体系酶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丛超  胡冬雪  孙春晓  乔洪金  王际英  张利民  
球等鞭金藻作为一种优良的单细胞生物饵料具有选育价值。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上使用的大多数球等鞭金藻品系都来源于同一株藻株Isochrysis galbana OA-3011,经过多年的地理隔离形成了不同的品系,为了揭示地理隔离对球等鞭金藻表型性状的影响,从而为球等鞭金藻的选育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5个品系的球等鞭金藻(I.galbana FACHB-861,OA3011-QD,OA3011-LK,OA3011-AY和OA3011-LZ)的种属关系、生长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对5个品系球等鞭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世江  刘洁  司龙亭  马志国  杨佳明  
为研究黄瓜种子含油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摸索鉴定黄瓜耐低温性的方法,给予9504,9524,9507,9508,9512,9518,9521,9506,9511等9份不同来源的黄瓜材料白天12℃,晚上8℃的低温处理,每天光照7.5 h,强度为30μmol/(m2.s),约合2 000 lx,共处理14 d,对耐寒性进行分级,并计算耐寒指数,测定种子含油量,发现两性状在材料间表现不同,经方差分析表明种子含油量、耐寒指数在材料间差异极显著,在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表明种子含油量与苗期耐寒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770 0,达显著正相关,说明种子含油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密切,可作为黄瓜耐低温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丽霞  张明政  张灵敏  霍岩  王春语  丛玲  
筛选、鉴定耐低温高粱材料及挖掘耐低温基因能极大地促进高粱耐低温品种的培育。本研究利用全球收集的631份高粱材料经过8、6、4和2℃逐步低温处理的方法筛选鉴定,同时统计了高粱粒色与耐低温、染菌率的关系。最终筛选到7份耐低温较强的高粱材料,其中1份来自中国的帚用高粱在2℃低温处理14 d后仍有较高的相对萌发率和相对出苗率。高粱种子萌发期,白粒高粱最易染菌,黄粒高粱次之,红粒高粱染菌率最低。耐低温级别高的材料不同粒色都有分布。表明6℃或更低温度对种子的萌发率和出苗率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随着高粱粒色的逐渐加深,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世江  司龙亭  马志国  杨佳明  张建军  
为研究黄瓜耐低温性的机理,摸索鉴定黄瓜耐低温性的方法,对不同来源黄瓜品系9504、9507、9524、9508、9511、9514、9506、9510和9517进行白天12℃,晚上8℃的低温处理,每天光照7.5h,强度为30μmol·m-2·s-1,共处理14d,对耐寒性进行分级,并计算耐寒指数,测定常温下黄瓜种子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束缚水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种子含油量、亚油酸含量和油酸含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不同来源黄瓜品系种子含水量、油酸含量基本相同,自由水、束缚水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种子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表现不同。其中9504和9507耐寒指数最高(0.8...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世江  司龙亭  马志国  杨佳明  
对25个耐低温性不同的黄瓜自交系进行低温处理,试验通过对幼苗在低温下各形态学指标与常温相对百分率及半致死温度的分析,对各自交系进行了耐低温性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9503,9504,9507,9513,9524,9525共6个自交系属于高抗材料;9501,9502,9505,9508,9509,9511,9512,9514,9515,9516,9518,9520,9522,9523共14个自交系属于中抗材料;9506,9510,9517,9519,9521共5个自交系属于低温敏感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林闯  贺超兴  张志斌  王怀松  
对8个不同番茄品种利用人工气候箱低温处理研究了其低温适应性的生理变化,从苗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及植株生长量等方面比较了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常温昼28℃/夜18℃为对照,在昼14℃/夜8℃的低温处理条件下,中杂105、1056两个番茄品种的生长指标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性,其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也与其耐低温性相一致,因此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番茄品种耐低温性的筛选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勇  王永健  张峰  张丽蓉  
西瓜幼苗在早春提早定植,常会受到低温的不良影响,研究低温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就显得十分必要。试验对西瓜幼苗在生长箱中进行了低温处理,处理温度为0℃、10℃、15℃,光照强度设定为100μmol·m-2·s-1和200μmol·m-2·s-1。结果表明:不同西瓜品种表现出明显的耐寒性差异,其中野生西瓜种质PI482322、PI482261、PI482299、PI482308、PI494528、PI494532,表现出较强的耐寒性,供试的栽培品种均表现不耐寒,在低温条件下,真叶呈病毒侵染花叶状,皱缩或黄化,萎焉,光照强度的提高会明显加重冷害症状。鉴定西瓜幼苗耐冷性的最适条件为10℃,光强1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少涵  潘俏  李子昂  陈洁  陈劲枫  娄群峰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耐低温的黄瓜突变体,丰富黄瓜耐低温资源材料。[方法]对1 818份‘长春密刺’黄瓜突变体材料进行13℃低温发芽试验,通过比较相对发芽率和胚根生长情况,初步筛选耐低温材料。进一步对筛选出的幼苗进行低温处理(15℃/7℃,昼/夜12 h/12 h,10 d),测定并分析其冷害指数、形态指标、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根据13℃低温发芽试验,将突变体材料分为耐低温型、中间型和冷敏型。其中,耐低温材料共22份,占总材料的1.21%。苗期4项形态指标表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祥  赵明文  季哲  
采用分割切块法测定了 3个草菇菌株 (V0 1、V0 2和V0 3)在低温下的致死时间。结果表明 :V0 1、V0 2和V0 3菌株在 0、 2和 4℃下的致死时间分别为 2 4、 4 8和 32h ,4 8、 88和 6 4h ,96、 192和 14 4h。用 0 0 1%吖啶橙诱变草菇菌株V0 1担孢子 30min ,致死率达 70 4 % ;对诱变处理的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体进行低温临界致死处理 ,杀死低温敏感菌株 ,采用覆层平板法筛选出 4株耐低温的草菇菌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