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1)
2023(12397)
2022(10542)
2021(9503)
2020(8262)
2019(18657)
2018(17953)
2017(34493)
2016(19309)
2015(21284)
2014(21426)
2013(21213)
2012(19963)
2011(18107)
2010(18192)
2009(16837)
2008(16980)
2007(15372)
2006(13161)
2005(11667)
作者
(61710)
(51963)
(51825)
(49238)
(32967)
(25270)
(23509)
(20318)
(19484)
(18536)
(17847)
(17386)
(16859)
(16468)
(16401)
(16348)
(16062)
(15332)
(15093)
(14914)
(13275)
(12642)
(12615)
(11833)
(11738)
(11615)
(11521)
(11450)
(10606)
(10598)
学科
(78592)
经济(78491)
管理(52902)
(51480)
(40428)
企业(40428)
方法(38356)
数学(34029)
数学方法(33673)
(22159)
(21103)
(20547)
中国(18675)
(16600)
贸易(16597)
业经(16267)
(16124)
地方(15753)
农业(14924)
(14026)
(13097)
财务(13078)
财务管理(13046)
环境(12901)
企业财务(12440)
(12133)
技术(12123)
银行(12063)
(11998)
金融(11995)
机构
大学(290535)
学院(287853)
(114041)
经济(111723)
管理(104775)
研究(102152)
理学(91698)
理学院(90503)
管理学(88690)
管理学院(88160)
中国(73528)
科学(69177)
(64421)
(61041)
(55061)
业大(52549)
农业(51735)
研究所(51037)
(51004)
中心(46049)
(42832)
财经(41861)
(38070)
(37549)
北京(37406)
师范(36994)
(36170)
经济学(35741)
农业大学(34413)
(33750)
基金
项目(201504)
科学(156408)
基金(147262)
研究(134933)
(134113)
国家(133044)
科学基金(110542)
社会(85994)
社会科(81509)
社会科学(81479)
基金项目(78637)
(78472)
自然(75488)
自然科(73628)
自然科学(73591)
自然科学基金(72320)
(67946)
教育(61789)
资助(59950)
编号(51534)
重点(46676)
(44193)
(42943)
(41550)
成果(41304)
计划(41087)
科研(40009)
创新(39093)
教育部(36533)
科技(36428)
期刊
(116965)
经济(116965)
研究(75752)
学报(60984)
(56880)
科学(51433)
中国(50593)
大学(43606)
学学(41852)
(39253)
农业(38238)
管理(33822)
教育(24202)
(22808)
金融(22808)
(20809)
财经(20799)
技术(20517)
经济研究(19515)
业经(19035)
(17825)
(17373)
业大(16727)
问题(16465)
科技(14465)
农业大学(14049)
资源(13916)
技术经济(13714)
(13556)
商业(13098)
共检索到404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学红  马建章  张伟  肖文礼  
针对保护区居民与野猪冲突日益严重的现状,该论文采用座谈访问的形式,调查研究了珲春自然保护区居民对野猪的容受性,并对影响居民容受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302份有效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96.35%的居民期望种群消灭或下降;在农田被野猪破坏后,99.34%的居民强烈同意或同意捕杀野猪;在村野遇见野猪后,86.09%的居民强烈同意或同意捕杀野猪;在山上遇见野猪后,48.7%的居民强烈同意或同意捕杀野猪,48.68%持中立态度。保护区内与保护区外居民、保护区外社区共管区与社区共管区外居民对野猪的容受性并无显著差异。土地面积、野猪破坏农田面积、遇野猪次数是影响居民对野猪容受性的主要因素,性别、文化程度并不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学义  尹杭  孟凡露  刘洋  孟秀祥  
【目的】研究野猪(Sus scrofa)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及其差异,为野猪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07-12-2008-02,结合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四川凉山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野猪取食地、排便地、筑巢地等3类功能性生境的20个环境因子,比较野猪对3类功能性生境各环境因子之间的选择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发现野猪痕迹91处,其中含有拱食痕迹的样方数为53个,含有粪便痕迹的样方数为31个,含有巢穴的样方数为7个。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野猪取食地、排便地、筑巢地3类功能性生境各变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乔木高度差异显著(P=0.0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春颖  张柏  张树清  王宗明  宋开山  杨军  
向海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丹顶鹤等珍稀水禽和蒙古黄榆为主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但是,湿地资源的退化现状使得人们对于保护区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本研究借助于RS与GIS技术,利用1954年、1986年和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比分析了向海自然保护区建立前后、保护区内各功能区、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的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54年~2004年,湿地面积由414.98km2减少为269.9km2;保护区建立后湿地面积仍持续减少,年变化率由0.79%降低为0.73%;湿地破碎化程度并不严重,主要退化为盐碱地和草地类型;保护区的建立有效减缓了核心区内湿地的损失速度,对实验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锋  王昌海  侯一蕾  吴静  温亚利  
薪柴作为一种传统能源,依然是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主要生活能源。落后的薪柴采集和消费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生态环境,因此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薪柴消费向高效清洁的商品能源消费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陕西省洋县和宁陕县朱鹮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薪柴消费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家庭薪柴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0.01的显著水平上,家庭人口数、家庭年龄、养殖业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出务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在0.05的显著水平上,个体经营收入对农户薪柴消费具有显著反向影响。因此,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飞  蔡体久  琚存勇  赵玉龙  
为掌握黑龙江省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空间分布现状与迁移规律,于2009年秋、冬两季,应用样线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野猪的生境选择情况进行调查,结合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Wi)与选择指数(Ei)分析评估野猪对15个生境因子的偏爱程度,用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了野猪选择样方与非选择样方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食物相对丰富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通常选择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平缓坡、中度干扰以及隐蔽程度高、食物丰富的生境类型;不选择陡坡和阴坡,以及隐蔽程度低、重度干扰的生境类型;在所分析的13个因子中,食物丰富度、隐蔽程度、坡度与坡位4个因子是野猪生境选择的决定性因子,秩...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基于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和ols模型,从薪柴带给农户的效用角度,定量分析影响薪柴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对薪柴消费有负向影响,女性家庭成员个数、户主年龄有正向影响,农户生计和劳动力配置非农化程度有负向影响,农户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消费习惯也是影响薪柴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提出加大保护区周边社区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视社区共管工作及开展环境宣教活动等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艳  
社区参与日益成为解决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构建居民社区参与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对保护区的感知通过影响参与态度进而影响参与行为;参与机会对参与态度和参与行为都存在直接的正向影响,进而提出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欣  黎洁  刘伟  
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初级能源消费问题是影响自然区保护及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初级能源消费问题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周边初级能源消费受农户家庭规模、家庭经济状况、耕地面积等家庭人口因素影响;农户的劳动机会成本也是影响初级能源消费的重要因素,农业机会成本越高农户越倾向于依赖初级能源,林业机会成本越高则农户越倾向于减少初级能源的获取;地区差异、政治因素、环境政策等特征也对初级能源消费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巫翠华  张利利  乔卫国  周娜娜  康永祥  
对陕西省凤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 300~1 900 m地段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该区物种组成和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同时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探明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共调查到植物156种,分属57科129属.其中,种子植物152种,属于55科125属,可划分12个分布区类型5个变型.随着海拔上升,木本植物种数呈双峰变化趋势,草本植物种数呈上升趋势,且植物分布区类型变得更复杂.(2)随着海拔上升,木本植物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双峰变化趋势,草本层呈单峰变化趋势;但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呈小幅度波动.通过分析可知,干扰程度和海拔对不同垂直结构的植物多样性影响最大,冠幅次之,树高的影响最小.其中,海拔与乔木、草本多样性呈正相关;干扰程度与乔木多样性呈负相关,而与灌木多样性呈正相关;乔木的树高、冠幅与林下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芳芳  童根平  郭瑞  姜霓雯  叶正钱  傅伟军  
【目的】揭示亚热带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中国亚热带丘陵地区的珍稀植被和天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龙塘山-顺溪坞的土壤养分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龙塘山-顺溪坞土壤的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究了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龙塘山-顺溪坞保护区内土壤整体呈酸性,有机质、全磷、全氮、全钾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65.04、0.67、1.63、18.45 g·kg~(-1),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表现为强烈空间自相关性,土壤pH、全磷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说明研究区土壤养分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全局Moran’s I指数显示:土壤有机质的空间自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其空间分布较为聚集,而土壤pH分布趋于随机性。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多种养分的空间分布较为碎片化,斑块特征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海拔、容重、坡度呈显著相关(P<0.05),并且有机质和全氮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4种土壤养分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海拔和容重分别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的相关性较强。图6表4参38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静  温亚利  
利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游客调查数据,对游客山野菜消费的行为特点进行定性分析,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游客山野菜消费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野菜已经成为保护区游客旅游特色食品支出的一部分,并且食用的山野菜主要集中在秦岭地区比较丰富且较常食用的品种;游客的月收入、食用绿色食品和体验当地饮食文化的旅游动机、对旅游食品价格和餐馆卫生状况的满意度以及山野菜可获性的认知对游客山野菜的消费有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资源保护认知会降低游客的山野菜消费,但作用有限。因此,在未来自然保护资源保护和景区管理中,不仅要通过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光  刘强  刘姿含  田立斌  李强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