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
2023(1118)
2022(989)
2021(885)
2020(736)
2019(1889)
2018(1778)
2017(3467)
2016(1578)
2015(1887)
2014(1968)
2013(1812)
2012(1746)
2011(1703)
2010(1722)
2009(1554)
2008(1672)
2007(1450)
2006(1352)
2005(1257)
作者
(4624)
(4129)
(4106)
(3762)
(2552)
(2018)
(1938)
(1655)
(1414)
(1410)
(1373)
(1345)
(1267)
(1260)
(1257)
(1242)
(1234)
(1220)
(1218)
(1141)
(1016)
(1002)
(967)
(878)
(842)
(836)
(817)
(816)
(814)
(803)
学科
(15056)
贸易(15049)
(14612)
(8670)
经济(8666)
关系(5351)
(5097)
出口(4943)
出口贸易(4943)
(4943)
方法(4035)
国际(3669)
贸易关系(3501)
概况(3184)
各国(3170)
进出(3122)
进出口(3122)
进出口贸易(3122)
数学(3066)
数学方法(3056)
国贸(3019)
国际贸易(2925)
地方(2658)
对外(2540)
管理(1814)
世界(1724)
经济关系(1660)
(1571)
外贸(1540)
对外贸易(1533)
机构
学院(26024)
大学(25935)
(16234)
经济(16096)
研究(10882)
(7393)
管理(7166)
中国(6816)
理学(6154)
理学院(6095)
管理学(6016)
管理学院(5989)
(5545)
国际(5479)
经济学(5447)
经济学院(5111)
科学(5083)
(5040)
研究所(5000)
贸易(4849)
(4751)
财经(4265)
(4249)
中心(3974)
(3868)
(3718)
(3489)
研究院(3388)
科学院(3312)
业大(3190)
基金
项目(15692)
研究(12145)
科学(11528)
基金(11122)
(9673)
国家(9631)
社会(7759)
社会科(7502)
社会科学(7501)
科学基金(7251)
基金项目(5614)
(5453)
教育(5246)
编号(5018)
资助(4840)
(4583)
中国(4099)
(4097)
成果(3960)
(3932)
自然(3931)
(3901)
自然科(3833)
自然科学(3833)
自然科学基金(3756)
重点(3672)
社科(3655)
(3483)
经济(3453)
教育部(3443)
期刊
(16435)
经济(16435)
(9494)
国际(8912)
研究(8899)
(5218)
贸易(5218)
国际贸易(4586)
经济研究(4160)
问题(3873)
世界(3849)
经贸(3624)
(3317)
学报(3281)
业经(2857)
(2786)
农业(2717)
商业(2674)
中国(2652)
大学(2607)
学学(2532)
外经(2501)
对外(2501)
世界经济(2406)
科学(2405)
管理(2239)
(2218)
外经贸(2056)
对外经贸(2056)
(2035)
共检索到42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锦芳  吴琦  
多年来受限于地缘政治因素,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当下,伴随中日韩有望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广泛深入合作以及东北亚局势回暖,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将迎来重大契机。促进贸易往来是扩大东北亚经济开放合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特征,构建了东北亚贸易便利化指标评价体系,详细测算了东北亚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高低对东北亚主要国家间的贸易流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东北亚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有助于充分认识东北亚区域复杂的经济贸易状况,为中国制定推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战略提供重要借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景跃军  陈英姿  
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东北亚各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如何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环境是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偏离保护环境的初衷,将环境保护作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手段,设置绿色贸易壁垒,这一点在东北亚地区主要体现在日本与我国之间。面对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我国可以从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标准、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和完善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措施入手,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云母  
建立并繁荣东北亚经济区的重要渠道是发展区域贸易,具体应从三方面入手──拓展双边贸易;建立经济特区;签订多边贸易协定,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邱询立  张志强  
刚走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阴影,又经历2008年的金融风暴,东北亚这块充满活力的地域,也随着世界经济的浪潮变幻其经济格局。进入21世纪,东北亚各国的经济产生了什么变化,稳中有变的中、日、韩、俄四国的对外贸易数据,揭示了东北亚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态势,分析了各国主要对外贸易产品进出口状况,以及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不稳定、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上升、贸易结构不合理、美元持续疲软等挑战。针对东北亚地区国际经济存在的内耗严重、壁垒过多、缺乏沟通机制等问题,提出及时建立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并以钻石图、六合图、阴阳鱼图表达了亚洲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崔健  刘伟岩  
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对于两国间的贸易潜力起着基础性影响,为探索两者对贸易额的影响情况,将两者以解释变量的形式引入引力模型,以实现将传统贸易理论与引力模型相结合的新思路,分析日本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和估算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国民收入水平、贸易互补性、直接投资、是否与日签订FTA、是否为APEC成员国等因素,均对日本与伙伴国(地区)间的双边贸易流量产生着积极的拉动作用,而距离和贸易竞争性因素则起着阻碍作用;日本与东北亚国家间仍存在着"开拓型"甚至"巨大型"的贸易潜力,且直接投资的增加和FTA的建成能够带来巨大的贸易增长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  于潇  
2000年以来,东北亚有关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在东北亚地区内部,除日本和韩国外其他国家之间近期内建立FTA的可能性很低,特别是对中日、中韩经济贸易关系非常紧密的国家之间建立FTA的可能性较小,缺乏政治互信是导致该地区内部FTA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甜甜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俄罗斯五个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水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五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运用PRODY指数分析东北亚地区五国对外贸易中水产品比较优势升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最强,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居于第二位,日本和韩国水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小,蒙古几乎不具有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通过OBC指数的测算发现,东北亚地区五国水产品贸易的互补优势大于竞争优势,中国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在水产品双边贸易中呈现较强的互补性。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水产品大多为低技术含量的初级水产品,因此,中国必须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大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调整与互补性市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巩固和提升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中国水产品加快提质升级,从传统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型集约化方向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清  吴英  汪应洛  
近来,世界格局出现重大调整,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亚太经济的崛起,使世界经济的中心转移到东方。东北亚是亚太也是世界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形态形成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图们江下游经济开发已成为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的突破口。中国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已真正成为日本海沿岸国,图们江跨国经济区的建设已进入实施阶段。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曲云厚  
本文从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角度研究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指出:在世界经济运行出现新特点的条件下,区域集团合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与多边贸易体制发生联系,即发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增强中小贸易国的地位,保护中小成员国在区域集团中的权益。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了区域集团贸易的自由化,削弱了区域集团化的作用。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性的实现、缓解政治矛盾、排除各国由于经济运行机制不同而发生的影响经济合作的障碍,增强各国贸易法规的透明度,并有利于削减非关税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媛  
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共5个东北亚①国家的活鱼、鲜冷鱼、冻鱼、鱼片及鱼肉、熏鱼及盐腌鱼、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②共7种水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了5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发现,中国的活鱼、鲜冷鱼等6种水产品、韩国的软体动物以及蒙古的冻鱼等3种水产品是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水产品。5国间水产品贸易呈现的特点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具体而言,中日、中蒙、中韩,俄蒙、日俄、蒙韩之间呈现互补性,其中中韩、俄蒙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中日次之,中蒙、蒙韩之间互补性最弱。同时俄罗斯对我国水产品贸易逐渐形成竞争。文章继而对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甜甜  
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分析了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和俄罗斯五个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水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五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并运用PRODY指数分析东北亚地区五国对外贸易中水产品比较优势升级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最强,俄罗斯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居于第二位,日本和韩国水产品贸易出口竞争力较小,蒙古几乎不具有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竞争力。通过OBC指数的测算发现,东北亚地区五国水产品贸易的互补优势大于竞争优势,中国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在水产品双边贸易中呈现较强的互补性。但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水产品大多为低技术含量的初级水产品,因此,中国必须加强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经济贸易合作,大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调整与互补性市场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巩固和提升中国水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中国水产品加快提质升级,从传统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型集约化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海华  
本文通过引入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三大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之间的双边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测算发现,在中日、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上升,但在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中,中国的比较优势地位在下降。中日、中韩之间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中俄之间则不具有贸易互补性。然而,就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而言,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正在逐渐增强,而中韩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却在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至日本、韩国的那些不具有贸易互补性却有着紧密贸易联系的农产品,面临着第三方市场的竞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式毅  
1991年10月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向世界宣布:用10~20年时间,筹资300亿美元,在中、俄、朝三国毗连的10万平方公里的图们江下游地区,兴建一个特别的多国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区,使其成为世界第二个鹿特丹或第二个香港。该区将使东北亚地区的3亿人口从中受益。从此,图们江地区的国际合作开发震动了全世界,成为当今联合国出面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多国联合区域开发的范例。珲春处于该地区开发的极核位置,区位十分重要,本文试对珲春—图们江地区开发条件和模式的分析,探讨我国在未来时期里将如何参与对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东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