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4)
2023(3779)
2022(3246)
2021(3070)
2020(2551)
2019(5556)
2018(5728)
2017(10311)
2016(5830)
2015(6643)
2014(6905)
2013(6419)
2012(6048)
2011(5572)
2010(5584)
2009(5248)
2008(5076)
2007(4851)
2006(4375)
2005(3735)
作者
(17602)
(14460)
(14411)
(13864)
(9151)
(6932)
(6756)
(5807)
(5710)
(5152)
(4985)
(4905)
(4796)
(4672)
(4626)
(4364)
(4340)
(4335)
(4175)
(4069)
(3743)
(3589)
(3515)
(3456)
(3389)
(3338)
(3313)
(3140)
(3097)
(2996)
学科
(20118)
经济(19968)
管理(17214)
(13858)
(13369)
企业(13369)
理论(7741)
方法(7693)
(7265)
(7169)
中国(7065)
业经(7004)
(6479)
(6326)
(6313)
(5531)
教育(4589)
社会(4255)
农业(4124)
企业经济(4046)
经济理论(4038)
地方(3946)
数学(3809)
数学方法(3756)
(3736)
(3690)
银行(3670)
(3565)
(3529)
金融(3522)
机构
大学(82562)
学院(82006)
研究(30025)
管理(29998)
(28518)
经济(27734)
理学(25345)
理学院(25022)
管理学(24522)
管理学院(24359)
中国(22039)
科学(18895)
(18228)
(16599)
(15488)
(15203)
研究所(14031)
(13671)
中心(13593)
农业(12976)
业大(12946)
(12102)
师范(11903)
财经(11528)
北京(11318)
(10868)
技术(10408)
(10401)
(10393)
(9900)
基金
项目(54392)
科学(42627)
研究(40736)
基金(38480)
(33960)
国家(33640)
科学基金(28295)
社会(26341)
社会科(23537)
社会科学(23525)
(21801)
基金项目(20029)
教育(19530)
(18450)
自然(17838)
自然科(17445)
自然科学(17438)
编号(17272)
自然科学基金(17132)
成果(15501)
资助(15210)
课题(12684)
重点(12327)
(11995)
(11167)
(11094)
(11015)
项目编号(10553)
(10341)
创新(10329)
期刊
(36935)
经济(36935)
研究(24684)
中国(22171)
(16160)
学报(16122)
教育(14487)
科学(13792)
(12529)
管理(12362)
大学(12129)
学学(11281)
农业(10469)
技术(7010)
业经(6581)
(6285)
金融(6285)
财经(6054)
经济研究(5316)
(5277)
(5132)
图书(4945)
(4861)
问题(4588)
业大(4464)
职业(4378)
科技(4070)
(4054)
论坛(4054)
社会(4009)
共检索到13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合,按照什么原则建设,使之成为一种怎样的社会互动形态,直接关系到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成效。具体地说,是按照一种社会组织的模式来进行班级建设,还是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建设,这不仅是关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尚锋  
班级特性往往通过相应的教育活动展现出来,而对班级特性的不同认识又反过来影响着班级教育活动。三种代表性的班级特性观虽然持论不一,但都将班级视为一种固定的、外在的、客观的、可以对象化把握的确定性客体来加以认识和理解。其实,所有对班级基本特性的认识都是一种叙事,这种叙事不仅建构话语本身,还建构了话语能指背后的所指。将班级还原为成形群体,一方面最符合我们对班级直接观察的现象学真实;另一方面也以一种开放的框架包容群体或组织概念在解释班级现实问题时的叠合与冲突。这种不确定的社会建构性,将各种可能性和开放性结合进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艺术之中,有助于保证学生社会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震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学习和借鉴了德国的社会保险模式。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不仅需要合理的制度设计,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构成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则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组织。众多的社会组织不仅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且在政府与个人、政府与市场之间建立了一道宽厚的缓冲带。在本轮欧洲债务危机中,德国表现良好,未受到严重的冲击,这与德国运作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背后则是由各类社会组织构成的运行体系。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不仅需要制度框架的完善,而且也需要在经办、服务、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在这方面,德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组织可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有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晓辉  
我国正在构建的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除了提供传统的物质帮助外,还包括向社会成员提供所需的社会服务、精神慰藉和支持等。而社会组织可以运用独特的价值理念、工作视角和工作方法,促进普遍社会福利状态的出现。社会组织将社会福利政策、项目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服务过程,是实现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希男,任建国  
本文从提高办公效率的角度, 结合人类管理技术和办公技术的发展, 提出组建全息智行元的概念和全息组织结构, 并探讨全息组织结构中的有关运行规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用党性砥砺精神用匠心打磨专业杨剑涛,国富浩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1978年8月入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后,我国恢复重建注册会计师制度,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静  
以"多元共治"为核心的现代化国家治理要求社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而加强社会组织资产管理是这一作用发挥的基本保障。我国社会组织资产管理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外部管理和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内部管理,但存在资产管理制度未建立、资产产权管理混乱、财务会计制度不完善、信息披露透明度低等问题亟需解决。因此,应探索构建"政府部门综合管理、社会组织依法运营、各方力量共同监督"的社会组织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围绕社会组织资产全生命周期和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审查管理、产权管理、规范管理、监督管理、剩余财产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管理体系,聚焦难点症结,发力施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蒋敏元  
论述了社会组织是社会构成的中枢,社会组织重构是国有林区社会结构重构的必要保障,是国有林区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然后从国有林区社会组织的特点出发,指出缺乏有效率的、规范的、自治的社会组织是国有林区社会组织的明显缺陷;提出重构后的新型社会组织应具备社会团体的性质,重构的过程中要建立普适性的游戏规则,坚持自下而上的组建原则;提出应通过两方面的措施来实施重构:一是加强对应保留的原有传统组织的改建,二是吸收现代化的先进要素,构建林区社会自治组织,组建小城镇的社区组织和产业协会组织。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秋玲  
一种民主的、植根于生命的教育,必然要求对儿童的自我生成及其内在的精神生活给予关照。而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作为青少年个体一项重要人生发展课题,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影响着个体对自我与生活的意义感受。班级同伴群体对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同伴群体交往过程中,归属驱动与意向比较、信任联结与差序分化、群体同化与疏离三个基本方面,是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微观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徐文宇  
基于公共服务效能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效率、公众满意、公众参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效能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服务结果、服务运营和服务抱怨3个公因子。其中,服务结果因子是对效能的一种客观性结果评价;服务运营因子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方式和过程相关,能力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融入到服务供给全过程;抱怨因子与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应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个重要"政治理念"或"发展目标"。从"国家统治"向"国家治理"的转变,涉及的是"阶级"、"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需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公共服务"将成为基本职能。而只有当"国家"向"社会"转变或交出部分"公共权力"时,社会组织才具有参与"社会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条件,而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浩  徐文宇  
基于公共服务效能内涵和构成要素分析,文章构建了包括服务成本、服务效率、公众满意、公众参与、服务能力5个维度的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效能评价理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服务结果、服务运营和服务抱怨3个公因子。其中,服务结果因子是对效能的一种客观性结果评价;服务运营因子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的方式和过程相关,能力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融入到服务供给全过程;抱怨因子与效能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伏燕  刘兰华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际上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如何认识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作用?目前社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境?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来激活社会组织的活力?这是亟需厘清的问题。通过梳理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化代的关系,文章认为,政府应通过"疏导式管理"模式来重塑政社关系,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勇  路娟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当前中国社会组织面临定位模糊、管理滞后、主体单一和人才缺失四大问题,亟待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管理体系,营造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环境,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