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82)
2023(7118)
2022(5952)
2021(5231)
2020(4105)
2019(9292)
2018(9104)
2017(16573)
2016(9191)
2015(10231)
2014(10203)
2013(10212)
2012(10078)
2011(9395)
2010(9675)
2009(8760)
2008(8674)
2007(7827)
2006(7188)
2005(6881)
作者
(30908)
(26037)
(25987)
(24227)
(16773)
(12683)
(11626)
(10106)
(9934)
(9418)
(9078)
(8828)
(8697)
(8606)
(8557)
(7946)
(7670)
(7668)
(7594)
(7567)
(6883)
(6732)
(6488)
(5984)
(5973)
(5951)
(5801)
(5773)
(5508)
(5349)
学科
(42897)
经济(42858)
(20397)
管理(19082)
地方(17017)
中国(15789)
(14025)
企业(14025)
(13112)
(12394)
业经(10815)
方法(9982)
地方经济(9703)
农业(9317)
(9166)
(8270)
金融(8266)
(8101)
数学(8074)
银行(8061)
(7979)
数学方法(7953)
环境(7322)
(7158)
(6860)
贸易(6849)
发展(6794)
(6771)
(6690)
(6619)
机构
学院(135162)
大学(133272)
研究(59027)
(51693)
经济(50435)
中国(44009)
管理(42486)
科学(40348)
理学(34816)
理学院(34234)
管理学(33410)
管理学院(33173)
(33167)
(32047)
(31258)
研究所(30301)
中心(25512)
农业(25094)
(23872)
业大(23842)
(23588)
(22178)
(21728)
(20936)
师范(20649)
北京(20554)
(18817)
科学院(18481)
财经(17741)
技术(17437)
基金
项目(88527)
科学(67642)
研究(61062)
基金(60845)
(56096)
国家(55595)
科学基金(44708)
(36814)
社会(36381)
社会科(34311)
社会科学(34306)
基金项目(31704)
(31347)
自然(29582)
自然科(28834)
自然科学(28822)
自然科学基金(28280)
教育(26693)
(26235)
资助(24699)
编号(23912)
重点(21495)
发展(20289)
成果(20258)
(19906)
课题(18966)
计划(18508)
(18065)
科技(17780)
(17653)
期刊
(68502)
经济(68502)
研究(44337)
中国(34649)
(30893)
学报(29231)
科学(25600)
农业(20950)
大学(20856)
学学(19868)
教育(17687)
管理(17286)
(16213)
(14843)
金融(14843)
业经(12593)
技术(11147)
经济研究(11044)
(10967)
问题(8635)
林业(8452)
财经(8420)
业大(8173)
科技(7824)
(7316)
资源(7306)
(7236)
世界(6596)
(6562)
商业(6366)
共检索到226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鹏珍  孙冰  陈勇  廖绍波  
对引自澳大利亚的班克木属5个种18个种源进行种子形态、质量以及发芽特征测定,结果表明:班克木属种子形态、质量和发芽特征在种间和种内均有不同的差异表现;香花班克木种子千粒质量最大,约106.5 g,为其他种的4 9倍;种子千粒质量与发芽率无显著相关;除红花班克木在试验期间未发芽外,其余4个种的发芽率皆高于60%,强力班克木发芽率最高,约80%;长圆叶班克木和强力班克木种子发芽速度最快,而香花班克木发芽速度最慢;发芽始期、发芽速度、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都和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即自西澳的珀斯至东澳的塔斯马尼亚地区,种子的发芽始期越晚,发芽速度慢,发芽率越高,胚轴和胚根的生长量越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霞  丁华平  许木果  赵志平  
【目的】探明卵叶山蚂蝗、距瓣豆、三尖叶猪屎豆、白花灰叶豆4种绿肥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和处理方式,缩短绿肥的出苗时间。【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方式下卵叶山蚂蝗、距瓣豆、三尖叶猪屎豆、白花灰叶豆种子的发芽特征,分析温度、处理方式对4种绿肥发芽过程的影响,探索不同绿肥发芽的最佳温度和处理方式。【结果】4种绿肥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一致,均随处理水温的升高而提高。卵叶山蚂蝗的发芽势、发芽率随处理温度的提高一直上升,90℃处理最高;距瓣豆、白花灰叶豆则随处理温度的提高先上升后下降,75℃处理最高,三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汤丽斯  孙宗玖  李培英  周磊  江黎明  
为提高野外补播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幼苗的存活率,研究不同稀释倍数下(10、100、1 000、3 000、5 000、10 000倍)微生物菌剂对其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及单株幼苗重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筛选最适宜的种子处理方式。结果表明,除复合芽孢杆菌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外,适宜稀释倍数的生物菌剂均可提高伊犁绢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及单株幼苗重。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认为,菌剂对该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地衣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复合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农用复合微生物菌、EM菌和放线菌。结合盆栽结果从微生物菌剂组合看,地衣芽孢杆菌稀释1 000倍、10倍、5 000倍及多粘类芽孢杆菌稀释1 000倍对伊犁绢蒿种子整体萌发生长提升效果较好,可作为补播前种子处理的首选措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思巧  韦伊  刘洪妤  张志东  张野  王丽华  刘玉林  
叶绿体基因组为母系遗传,保守性高,因此叶绿体基因组中的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可在更高分类水平上进行种质资源鉴定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利用TRF软件和SSR Hunter软件相结合对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叶绿体基因组中的SSR位点进行筛选。结果显示:花椒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有144个SSR位点,位点间的平均分布距离为1 100.00 bp。基于检测软件设置参数,SSR重复类型主要集中在一、三核苷酸重复,二者占SSR位点总数的91.67%。此外,随机设计合成30对SSR引物对10份花椒种质、 5份竹叶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种质和1份日本花椒Zanthoxylum piperitum种质进行PCR扩增检测,共筛选出10对多态性引物,其中单核苷酸重复位点的多态性高于多核苷酸重复位点。本研究开发的叶绿体SSR标记可有效区分花椒、竹叶花椒和日本花椒,但在花椒种内并未检测出多态性。表明花椒叶绿体基因组的SSR标记可用于花椒属Zanthoxylum不同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图2表3参1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裴东  张俊佩  石永森  徐虎智  
以低温贮藏 1a的美国黑核桃种子为试材 ,对层积处理与种子含水率、内源激素、种子萌发及其后苗木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黑核桃种子对层积时间要求较高。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种子缓慢吸水 ,当达到饱和含水率时 ,开始萌动。层积前种子含水率愈高 ,达到饱和含水率所需的层积时间愈短。休眠的黑核桃种子GA3含量较低 ,ABA含量最高 ;随层积时间延长 ,GA3明显上升 ,ABA含量急剧下降到零 ;GA3/ABA比值 ,可能是控制黑核桃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内部因子。层积催芽前最好的预处理方法是浸种 5~ 6d ,然后在 2~ 5℃层积催芽 12 0~ 15 0d ,田间发芽率可达 75 %。层积催芽前用吸湿法预处理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樊波  彭晓茜  陈雅媛  戴子云  陈泉竹  尹淑霞  
为探究硝普钠(SNP)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以0,0.01,0.05,0.10,0.50,1.00,1.50 mmol/L浓度的SNP溶液分别浸泡草地早熟禾种子4,6,8,10,12 h,观察SNP对种子发芽及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NP浸种8 h对种子发芽具有最佳促进作用,随着浸种浓度的增大,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低浓度(0.05 mmol/L)SNP的促进效果最明显;POD和SOD酶的活性也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发芽势与2种酶的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平均发芽天数与2种酶的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近雨  
对核桃种子的采集时间、调制方法、浸种和催芽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种子生理学的测定,其目的是探明核桃种子的烂种原因和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采种过早和堆沤过久都会引起种子霉烂,而种子吸水不足则是导致沙藏烂种和播种烂种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查明,种壳的机械约束是种子发芽慢的主要原因,较高的环境温度和充足的种子含水量是核桃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采取适当晚采,合理调制和沙藏前适当浸种,播种前晒裂种壳,播种后提高地温等措施,可以减少烂种,加快出苗速度,提高出苗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仁红  顾小平  岳晋军  苏文会  
针对连续多年覆盖后雷竹林产生的衰退减产问题,从竹林覆盖物料对竹子的化感作用角度对衰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利用外施不同浓度和种类的酚酸以及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以探求酚酸等化感物质对竹子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处理液浓度的上升,几种酚酸和稻草、竹叶水浸液对毛竹种子的抑制作用增强。稻草、竹叶2种覆盖物1倍浸提母液处理后长出的种子胚根迅速失活死亡,5、10倍2种浸提母液对发芽势、胚根长度、胚根质量有促进作用。1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使胚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减少24.49%~48.99%,胚根质量减少9.17%~38.08%;500 mg.L-1酚酸或混合酚酸液可使胚根长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赖猛  胡冬南  易敏  刘苑秋  
通过在晚松分布的江西峡江地区分株采样,对晚松球果及种子形态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开展晚松球果及种子性状在株间和株内的差异性研究。表型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在株间和株内差异明显,晚松球果及种子形态性状在株间、株内存在丰富的变异;球果和种子形态性状间的相关分析显示,晚松球果越大,果质量越重,相应的其种子也越大,种子单粒质量也越重。种子单粒质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果质量、种长、种厚及种长×种宽×种厚4个性状的总贡献率达92.1%;建立这4个性状与种子单粒质量的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果质量和种长×种宽×种厚(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科  洪舟  杨曾奖  张宁南  刘小金  徐大平  
研究不同种源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种子形态特征及在华南不同地区的发芽率差异,为交趾黄檀适地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基础。以来自泰国、柬埔寨、中国等10个种源25个家系的交趾黄檀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进行形态参数的测定,并在中国4个地区(海南乐东、广东阳江、广东广州和福建漳州)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发现:交趾黄檀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的变幅分别为6.097.19,3.844.28和0.981.19 mm;千粒重变幅为15.8033.76 g。在4个播种地的试验发现:平均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永玉  李昆  闫红  
在 2 6℃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去皮处理可显著提高久树种子的发芽率 ,较对照提高 31.7%。ABT4号生根粉在久树育苗试验中 ,可有效地促进久树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 ,浸种浓度在 2 5mg·kg- 1时 ,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都较对照有明显的提高。F检验证明光照处理的久树种子较遮光处理发芽效果好 ,证明久树种子对光敏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中声  刘金福  洪伟  郑世群  吴承祯  吴则焰  林义君  苏松锦  
为提高格氏栲种子萌发率,从不同粒级、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不同种皮处理等对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和中粒格氏栲种子的萌发率比小粒种子高;40和50℃处理有利于格氏栲种子萌发,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种子萌发;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促进格氏栲种子萌发,赤霉素质量浓度为10、20和50mg/L时格氏栲种子发芽率均高于70%;去除种皮可提高格氏栲种子的发芽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永忠  杨文云  李昆  罗香  
采用不同浓度的GA、KT和IBA对保存半年的檀香种子进行处理,并做发芽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GA对檀香种子发芽的最佳浓度为1000~1200 mg/L,发芽率为85%~97.5%,与低浓度处理比较差异极显著;发芽势为30%~37%、发芽指数为20.4~27.7、活力指数为112.3~174.8,与600和800 mg/L处理比较,差异极显著。KT和GA联合使用对檀香种子发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IBA则无效果。GA对苗木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各浓度间无规律可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华康  张轼  郑旋  陈双龙  柯玉琴  潘廷国  
采用科农16号、优富8号、华农3号和生物剂ZSB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结果表明:(1)种子淀粉酶活性,尤其是α-淀粉酶活性提高,使淀粉水解速率加快,可溶性糖含量增加;(2)蛋白酶活性增强,蛋白质转化速率加快,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3)芽干重增加、谷粒干重减轻.研究结果表明,种衣剂处理促进了水稻种子水解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种子内部贮藏物质的降解,从而促进水稻秧苗的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骞  樊恩达  王静  杨勋毅  雷杨  蒋茂春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Ce(NO3)3、La(NO3)3、KNO3、KH2PO4、青霉素、IAA、NAA浸种对水稻种子Q优6号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NAA外,其他几种外源物质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一定的效果。经IAA、KNO3浸种处理能极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Ce(NO3)3、KH2PO4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La(NO3)3、青霉素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不显著,而经NAA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副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