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28)
2023(19111)
2022(16333)
2021(15047)
2020(12905)
2019(29429)
2018(29137)
2017(56407)
2016(30826)
2015(34804)
2014(34839)
2013(34938)
2012(32386)
2011(29153)
2010(29350)
2009(27691)
2008(27670)
2007(24974)
2006(22315)
2005(19724)
作者
(91448)
(76485)
(76119)
(72557)
(48828)
(36854)
(34569)
(29944)
(28946)
(27433)
(26339)
(25801)
(24376)
(24260)
(23615)
(23490)
(23129)
(22587)
(22181)
(22066)
(19130)
(18782)
(18683)
(17602)
(17169)
(17106)
(17097)
(17060)
(15438)
(15391)
学科
(134947)
经济(134803)
(108510)
管理(96970)
(89112)
企业(89112)
方法(61019)
(51142)
数学(50148)
数学方法(49675)
(37143)
业经(36665)
农业(34046)
中国(32314)
地方(29834)
(26791)
(25517)
财务(25447)
财务管理(25399)
(25022)
企业财务(24071)
(23593)
贸易(23585)
(22807)
(22482)
理论(22256)
技术(22124)
环境(21326)
(20058)
(19022)
机构
学院(453380)
大学(448402)
(182362)
管理(180988)
经济(178457)
理学(156003)
理学院(154289)
管理学(151828)
管理学院(151011)
研究(148507)
中国(113616)
(95135)
科学(93633)
(86489)
(83246)
(75625)
(71830)
业大(70858)
中心(69194)
研究所(68638)
农业(66908)
财经(66748)
(60520)
北京(59485)
(58886)
师范(58346)
(57204)
经济学(53962)
(53350)
经济学院(49067)
基金
项目(304196)
科学(239180)
研究(222137)
基金(220305)
(191596)
国家(189896)
科学基金(163301)
社会(140464)
社会科(132828)
社会科学(132789)
(120655)
基金项目(117774)
自然(106255)
自然科(103646)
自然科学(103617)
自然科学基金(101797)
教育(100382)
(99779)
编号(91548)
资助(90124)
成果(73040)
重点(67800)
(66817)
(65986)
(63573)
课题(61893)
创新(58990)
科研(58118)
国家社会(57299)
教育部(56616)
期刊
(208390)
经济(208390)
研究(128217)
中国(83001)
(82821)
学报(71603)
科学(66778)
管理(65122)
(64926)
农业(55999)
大学(53735)
学学(51168)
教育(43347)
(41111)
金融(41111)
业经(39236)
技术(38998)
财经(32352)
经济研究(30322)
(29551)
问题(28146)
(27608)
技术经济(23857)
(22703)
资源(21752)
科技(21305)
商业(21200)
现代(21083)
理论(20988)
图书(20665)
共检索到666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李恩东  文传浩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贵州境内22县的样本分析,横向比较,作出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邱晓敏  文传浩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在区域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陈纪平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文传浩  周杰  铁燕  杨春宇  
珠江上游地区是西南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中心之一,是珠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同时也是我国喀斯特发育中心区和西部地区国家级、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区。由于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突出,森林覆盖率锐减,加剧了水土流失及土壤侵蚀,垦殖率高居不下,进而加速石漠化进程,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生态债务沉重,潜在威胁巨大。解决珠江上游流域岩溶区域的生态重建问题,自然科学的生态重建各项技术固然重要,社会工程途径更是一种治标也治本的根本性措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亮  
本文采用1995~2010年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共五项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进行计量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招商引资数量、人均教育支出、R&D经费投入都对玉屏县县域经济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其中招商引资数量推动作用最大,R&D经费投入推动作用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军昌  陈萧洁  
文章依托贵州省"十大长寿之乡"评选活动相关资料,从性别、城乡、增长速度、健康状况等方面分析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龄老人的状况特征,探析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现状的积极方面与存在问题,提出了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环境相适应的生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路径。文章认为,高龄老人生活质量提高与保障这一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实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积极老年化,促进社会和谐,推进老年产业、长寿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平  洪步庭  周介铭  
以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其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整体处于较差状态,生态安全三级区及以上区域占到了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总面积的83.04%;从空间分布来看,耕地生态安全较差区域在空间上呈现"集中连片"的分布态势,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泸州市、宜宾市、乐山市、眉山市、巴中市、达州市、攀枝花市和重庆市的万州区、梁平县、长寿区,生态较安全区及生态安全区呈现"插花分布"格局。该研究以期为长江上游耕地生态安全态势的预测与预警,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荣昆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自然条件艰苦,然而大量少数民族却长期在此生存,这主要得益于少数民族内涵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主要包括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保护自然的制度规约、利用自然的生态技艺。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凸显以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充分考虑喀斯特地貌及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把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生态文化应用在生态恢复和生态文明建设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苏洁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是"驿道所经"之地,49个民族(其中有48个少数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民族区域内封闭与交往并存,民族文化中个性与共性并生,特色鲜明,底蕴深广。而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文章认为,贵州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宗贵  
试析影响少数民族生育的文化基因──以贵州少数民族为例杨宗贵影响少数民族妇女生育的文化基因相对于汉族而言复杂得多。贵州世居民族就有十几个,各个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居住地域、不同的经济文化特征、不同的心理素质、不同的道德规范、不同的信仰和不同的生活习俗等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万春  廖军华  
[目的]贵州是生态旅游大省,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有助于加快扶贫速度和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分析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地理优势,结合极值比率、密度系数及变异系数分析其区域特征。[结果]贵州省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且26. 3%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分布在距离高速公路的1~3km处,同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特有的喀斯特地形特征及丰富的水资源等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组成特有的贵州农业生态旅游。贵州省不同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极值比率在3. 40~7. 50之间波动,黔西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差异最明显。密度指数在2. 50~5. 30之间波动,黔东北地区的旅游人数在贵州省最多。变异系数在1. 00~1. 60之间波动,黔东南的农业生态旅游收入在贵州省最高。[结论]贵州省农业生态旅游在地理位置上有显著的优势,且在区域间存在差异,今后应注意各区域的协调发展,并基于当地旅游优势发展适宜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以实现经济、社会、旅游的共同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海龙  吕耀  焦雯珺  闵庆文  
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不仅节约耕地,而且能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但其投入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升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降低,传统的稻鱼复合土地利用方式正逐渐向水稻单一种植模式转变。农户作为土地利用的微观主体,其行为方式直接决定着土地的利用方式。本文从农户行为角度研究了农户行为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①经济收益是诱导农民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最重要驱动因子,农户家庭年收入每增长1万元,其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增长32.7%;②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投入也是重要的驱动因子,劳动力素质高意味着其机会成本高,农户选择单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偏好亦随之增强,农户选择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谷生  
生态工业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模式,是实践新型工业化的有益探索。珠江上游地区在贯彻生态工业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应采取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创新机制;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生态工业制度安排;创建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区域间在生态工业领域的合作等对策措施,以保证其新型工业化沿着生态化与可持续方向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彭婧  范俊军  
在新形势下,贵州省民族州县的学校双语教学应在全面推广和加强普通话教学的基础上,在基础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合适阶段开展民族语言和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程教学。贵州省几十年来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双语教学观念、课程建设、师资培养、财力支持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和不足。要适应新形势的双语教学转型,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建设科学务实的课程体系和持续有效的民族语文人才师资培养机制,解决长期存在的缺乏教材和课程规范、缺乏师资等问题,使双语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思林  赵宁  王大伟  陆梅  杨斌  
【目的】揭示珠江上游多介质典型重金属Pb、Zn的含量与分布特征,存在形态与环境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迁移规律。【方法】测定了珠江上游南盘江流域农田、非农田土壤及沉积物中Pb、Zn的含量,并采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了Pb、Zn的存在形态。【结果】研究区农田土壤部分样点存在Pb、Zn不同程度富集,但多数农田土壤Pb、Zn含量未超过中国土壤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限值,沉积物中Pb、Zn含量也未超过欧盟淡水沉积物Pb、Zn标准(EC standard)限值。位于工业区(A8样点)农田和非农田土壤P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