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17)
- 2023(19408)
- 2022(16328)
- 2021(15185)
- 2020(12687)
- 2019(29080)
- 2018(28972)
- 2017(55627)
- 2016(30324)
- 2015(34082)
- 2014(34273)
- 2013(33857)
- 2012(31204)
- 2011(28145)
- 2010(28607)
- 2009(26736)
- 2008(26538)
- 2007(23742)
- 2006(21404)
- 2005(19584)
- 学科
- 济(130581)
- 经济(130410)
- 业(104577)
- 管理(100060)
- 企(91797)
- 企业(91797)
- 方法(54429)
- 数学(44183)
- 数学方法(43455)
- 农(38006)
- 财(37262)
- 业经(36420)
- 中国(35447)
- 地方(29947)
- 制(28504)
- 农业(26083)
- 务(25222)
- 财务(25130)
- 学(25122)
- 财务管理(25084)
- 企业财务(23777)
- 理论(23561)
- 技术(23151)
- 和(22590)
- 贸(21869)
- 贸易(21847)
- 易(21143)
- 银(20817)
- 银行(20772)
- 体(20166)
- 机构
- 学院(436297)
- 大学(433847)
- 济(174794)
- 管理(172688)
- 经济(170974)
- 理学(147555)
- 研究(146537)
- 理学院(145907)
- 管理学(143316)
- 管理学院(142513)
- 中国(113301)
- 京(94465)
- 科学(89683)
- 财(84467)
- 所(74274)
- 农(71786)
- 江(70834)
- 研究所(66784)
- 中心(66315)
- 财经(65576)
- 业大(63356)
- 北京(59691)
- 经(59326)
- 范(57119)
- 师范(56567)
- 农业(55765)
- 州(54466)
- 院(53469)
- 经济学(51318)
- 财经大学(48273)
- 基金
- 项目(285796)
- 科学(225452)
- 研究(211161)
- 基金(206015)
- 家(178504)
- 国家(176924)
- 科学基金(153026)
- 社会(132539)
- 社会科(125562)
- 社会科学(125528)
- 省(113337)
- 基金项目(108268)
- 自然(99174)
- 教育(96979)
- 自然科(96864)
- 自然科学(96841)
- 自然科学基金(95095)
- 划(93994)
- 编号(86747)
- 资助(85495)
- 成果(70690)
- 重点(64033)
- 发(63116)
- 部(62539)
- 创(60705)
- 课题(60527)
- 创新(56166)
- 科研(54035)
- 制(53933)
- 国家社会(53769)
- 期刊
- 济(205387)
- 经济(205387)
- 研究(132787)
- 中国(91853)
- 管理(69970)
- 财(67700)
- 农(66569)
- 学报(64963)
- 科学(61573)
- 教育(51539)
- 大学(50097)
- 学学(47062)
- 农业(45606)
- 融(42261)
- 金融(42261)
- 技术(41036)
- 业经(35426)
- 财经(32546)
- 经济研究(31215)
- 经(27831)
- 问题(26253)
- 业(25546)
- 技术经济(22842)
- 图书(21362)
- 现代(20906)
- 科技(20598)
- 理论(20175)
- 商业(19896)
- 版(19716)
- 统计(19536)
共检索到67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邝国良 方少帆 林晓湧
珠江三角洲面临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珠三角”制造业中的技术、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加工—科研—生产加工:”的发展模式。要顺利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珠三角”制造业必须根据生产要素投入的特点进行发展模式的调整。
关键词:
“珠三角” 产业转移 制造业 技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晓霞
本文对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优势和差距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地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区位优势;差距和问题主要是:外源经济活跃,内源经济乏力;附加价值低;外贸依存度高,风险大;“工荒”困扰。文章最后指出,产业升级是珠江三角洲面临的选择。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制造业 优势 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欣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家具产业最为发达的东莞市与顺德龙江镇为例 ,得出两个不同的产业发展模式 ,即龙江模式与东莞模式 ,并对龙江镇家具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家具 专业镇 东莞 龙江 顺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谭蓉娟 翟青
珠三角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产业安全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建立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装备制造产业安全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年来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度逐渐趋于好转,但从中长期来看,依然处于临界状态,产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在影响产业安全度的诸多因素中,自主创新能力是最为根本的因素,对中长期产业安全态势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产业安全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伟雄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特点 ;根据区域发展理论指出珠三角城乡一体化进程可借鉴的城乡布局模式 ,提出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应采取环形珠链状城市带模式 ;并对珠三角发展格局的三大主环轴线、三小辅环轴线和九大放射轴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乡一体化 模式 格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燕 贺灿飞
1998年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空间不足、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上升等问题逐渐凸显,对珠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制造业空间转移成为珠三角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企业数据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珠三角内部制造业空间转移的产业及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998-2009年珠三角制造业整体呈现先分散后集聚的"U"型发展趋势,但集聚水平普遍偏低,且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特征差异显著。珠三角制造业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十分吻合;地区间结构差异缓慢提升。基于产业—区域交互模型对产业转移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珠三角制造业呈现出向交通成本低、工资水平低、环境管制宽松、土地成本较低地区转移的趋势;地区制造业同构推动珠三角制造业空间转移;珠三角制造业呈现出显著的集聚规模经济,产业向运输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前后向联系紧密的产业向市场潜力大的城市转移的趋势;当考虑产业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时,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转移方向不明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蓉娟 吴剑辉 刘艳明 李景睿 周泳宏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之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败。文章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对珠江三角洲装备制造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量化研究,并对其装备制造业今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邬滋
本文在空间经济学关于市场一体化与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关系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研究发现随着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增强,其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与产业地方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同时,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激烈的结构调整,使部分产业出现扩散效应,进而促使珠三角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分工与集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地区专业化 产业集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朗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珠江三角洲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在土地、人口素质、自然环 境和金融生态方面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
本文在对珠江三角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珠江三角洲与成都平原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对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 ,找出成都平原的差距 ,认为 :成都平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努力学习珠江三角洲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创新战略、整合战略、合作战略 ,加强与加快成都平原的建设 ,进而带动整个四川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清泉
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发展状况,揭示了城市群发展的圈层结构,探讨了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势态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空间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王喆
珠江三角洲持续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 ,珠江三角洲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城市圈 ;适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利用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提出城市圈梯度发展战略 ,即以“大三角”极核城市向腹地和国际辐射 ,以“轴心线城市带”带动东西两翼城市带发展 ,形成优势产业带 ,辐射山区。
关键词:
城市圈 梯度发展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左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兆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许多发展经济的模式。进入九十年代珠江三角洲模式成为各界关心的新焦点。现就所见所闻,对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点、条件、背景与影响,作一剖析。 (一) 多元化,现代化、外向化——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点与出现在我国的其它经济模式比较,珠江三角洲模式的特点是经济成分多元化,经济规模和技术现代化,经济活动外向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