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9)
- 2023(7689)
- 2022(6685)
- 2021(6093)
- 2020(5439)
- 2019(12874)
- 2018(12773)
- 2017(25002)
- 2016(13924)
- 2015(16035)
- 2014(16565)
- 2013(16540)
- 2012(15649)
- 2011(14042)
- 2010(14246)
- 2009(13239)
- 2008(13324)
- 2007(12437)
- 2006(10892)
- 2005(9447)
- 学科
- 济(63755)
- 经济(63700)
- 管理(33937)
- 业(32761)
- 方法(28424)
- 数学(25668)
- 数学方法(25468)
- 企(23844)
- 企业(23844)
- 农(19229)
- 地方(18963)
- 中国(17603)
- 财(14672)
- 学(13397)
- 农业(12932)
- 业经(11723)
- 贸(10830)
- 贸易(10822)
- 易(10420)
- 制(10101)
- 地方经济(9527)
- 环境(9163)
- 和(9055)
- 发(8603)
- 融(8596)
- 金融(8593)
- 银(8440)
- 银行(8415)
- 行(7984)
- 务(7729)
- 机构
- 学院(197856)
- 大学(197572)
- 济(82590)
- 经济(80804)
- 管理(72365)
- 研究(71102)
- 理学(61277)
- 理学院(60500)
- 管理学(59398)
- 管理学院(59026)
- 中国(53428)
- 科学(44621)
- 京(43161)
- 农(38612)
- 江(37507)
- 财(37489)
- 所(37254)
- 研究所(33783)
- 中心(33542)
- 业大(31486)
- 农业(30326)
- 财经(28992)
- 范(27371)
- 师范(27065)
- 北京(26215)
- 经(26115)
- 经济学(25915)
- 州(25650)
- 院(25621)
- 省(24469)
- 基金
- 项目(129109)
- 科学(99729)
- 研究(94417)
- 基金(90798)
- 家(79470)
- 国家(78803)
- 科学基金(65886)
- 社会(58488)
- 社会科(55222)
- 社会科学(55202)
- 省(52811)
- 基金项目(48566)
- 教育(43729)
- 划(43473)
- 自然(41967)
- 自然科(40856)
- 自然科学(40840)
- 自然科学基金(40085)
- 编号(39287)
- 资助(37479)
- 成果(32403)
- 重点(30091)
- 发(29391)
- 部(28835)
- 课题(28348)
- 创(25926)
- 科研(24999)
- 创新(24395)
- 教育部(23996)
- 大学(23873)
共检索到305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世文,阎小培,朱锦成
珠江三角洲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动力是珠三角经济超常规发展对用地的需求。城镇建设用地增长占用了很高比例的耕地,用地总量增长速度非常快,增量用地的用地构成以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为主;用地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大部分城市和建制镇人均建设用地增加,并没有根本改变大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而使原有用地较宽裕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均建设用地摊大饼式的继续增加。针对用地增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任杰 王雨飞
以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方法具体考察了2000-2009年间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除外商直接投资外,其他五项因素对经济增长均有正面效应;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为显著;外商直接投资、政府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出口、人力资本等经济要素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
关键词:
珠三角 区域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协整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杜鹃 刘科伟 陈忠暖 王联兵
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中有关城市缓冲区分析理论,引入GIS技术方法,从宏观角度突破行政区划界线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从促进经济增长的意义上对其内部的核轴地带(即发展轴和拓展面)做了实体线状和面状30km缓冲空间分析,达到了一定距离邻域空间可视化效果。结果显示:①以广州市为拓展面的缓冲空间涉及了东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的主城区以及深圳市和珠海市的部分城区。②以广深铁路为发展轴的缓冲空间涉及到了整个东莞市、深圳市行政区范围,以广珠高速公路为发展轴的缓冲空间涉及到了佛山市区,整个中山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海市的部分行政区,波及到了江门市和东莞市小部分行政区。本文根据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核轴地带一定距离缓冲空间内所能辐射和影响到的其他城市的地域范围,并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说明珠江三角洲作为未来经济集聚地,只有通过实现空间上的优势组合及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到区域经济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的转变,最后提出了技术应用、缓冲距离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UGIS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缓冲空间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建新
水环境的变迁与珠三角城镇群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水环境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由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观念意识与实际需要塑造着和影响着城镇的山水人文景观,积极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治理的过程同时又是社会变迁的过程。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城镇 水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珽 符文颖 李郇
研究目的:对改革开放30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及建设用地发展过程和总体特征进行梳理总结。研究方法: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提取珠江三角洲核心区1979、1990、1995、2000、2003、2006和2008年的用地信息,并划分城镇建成区。研究结果:(1)1979—2008年间,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的非农建设用地增长了约53倍,城镇建成区增长了约65倍;(2)该地区非农建设用地及城镇建成区的增长速度均经历了由快到慢的过程,但相对于非农建设用地年均增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城镇建成区的年均增量具有阶段性;(3)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城镇空间的增长模式经历了由1979—1990年间的分散发展到199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刘凯 吴旗韬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1998、2006年3个时相的建设用地解译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手段,定量分析了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理区位因子,包括离城市中心距离、离干线公路距离、离海岸线距离以及地形等因素会对建设用地扩展的方向、规模、强度等产生重要影响。地理区位因子对建设用地扩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作用,受中心城市集聚与扩散作用以及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建设用地扩展围绕城市中心呈现距离递变规律,并向郊区、临路、临海以及平原区等优势区位集聚,从而使建设用地扩展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指向性,即郊区指向、道路指向、海洋指向和平原区指向。
关键词:
地理区位因子 建设用地扩展 珠江三角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宏山
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外资的加速流入,数百万外来劳动力开始涌入珠江三角洲。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珠江三角洲至少有236.4万外来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三角洲的外来劳动力数量不断上升。据估计,1994年,外省和广东其它地区在珠江三角洲打工的外来劳动力(以民主为主体)总数为600万左右。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活跃的劳动力市场之一。 数量众多的农民工的涌入,一方面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市政管理面临压力:首先,人口急剧膨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晓云
本文提出了产业关联系数测算方法,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机制的阐述,在Porter的菱形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螺旋晶体模型。由于提出的是量化的计算方法,使得对专业镇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与测算成为可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伟平 吴志峰 何建邦
在RS与GIS支持下,从TM卫星影像提取出珠江三角洲近期城镇建筑覆盖变化专题信息,利用土壤资源农业适宜性评价专题图对比城镇建筑扩展对土壤资源利用的影响,设计了土壤资源占用商指标(SU),以此刻划土壤资源受城镇建筑扩展影响的强度。结果表明:土壤资源质量越高,受城镇发展的影响越深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文忠 王传胜 薛东前
在分析珠江三角洲1990~2000年的城镇用地扩展现状的基础上,论文采用城镇用地的综合扩展系数将珠江三角洲划分为强扩展型、弱扩展型和相对稳定型3种变化类型。同时,根据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划分和城市化与城镇用地扩展耦合系数的研究,揭示了城镇用地扩展强度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关系。最后,进一步从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入手,分析了城镇用地扩展的特征。研究表明,1990~200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用地的扩展与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和空间发展格局直接相关。城镇用地的强扩展区除集中在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顶点的三角区域内和重要交通轴线两侧外,还表现出以广州、深圳和珠海为核心,向周边地区扩展强度与数量递减的规律。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镇用地扩展 城市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叶玉瑶 李小彬 张虹鸥
本文主要探讨了粮食安全、土地开发适宜性以及综合生存环境等不同条件约束下的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最大供给量与供给约束。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极限为(97.12~110.57)×104hm2,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30%~26.52%,其中尚未建设利用部分为(21.08~34.53)×104hm2。如果参照1997年~2004年各市年均新增建设用地的话,全区平均尚未建设利用的土地最多只能供给13年使用,其中珠海、佛山和中山只能供给3年~4年,深圳和东莞只能供给7年~8年,广州只能供给约13年;如果再考虑用地区域与供地区域可能不重叠的话,则土地可供时间更短,上述诸市很快将陷入无地可...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建设用地 极限 综合生存环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伟平,吴志峰,何建邦
从 TM卫星影象提取出城镇实际建筑覆盖专题信息 ,以城镇建筑覆盖面积代替人口统计数据 ,对 2 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变动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城镇等级规模总体时空格局、各等级城镇数量与规模变动特征、各行政等级城镇规模变动特征、城镇等级规模总体变动态势。结果表明 ,1 988至 1 998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内外圈层空间格局较为稳定 ,核心城镇的地位有所下降 ,各等级规模的城镇均衡化趋势较为明显 ,按行政等级划分的城镇中镇级城镇增长速度最快。采用基于遥感的建筑覆盖区面积进行城镇等级规模研究是对基于人口的传统城镇规模研究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镇 等级规模 遥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郇 杜志威 李先锋
城镇收缩现象早在20世纪中期已于欧美国家出现,珠江三角洲作为"增长的奇迹"地区也同样面临城镇人口的局部收缩,尤其是金融危机后城镇的收缩现象加剧。本文利用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年鉴数据,从镇街单元和区县单元来考察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并以东莞茶山为案例,从劳动力供给和产业需求的角度构建了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收缩分析框架;考察了珠三角地区城镇收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珠三角核心区以局部城镇收缩为主,收缩相对集中的城镇分布在外圈层,并形成三大城镇收缩集聚区域;(2)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外来人口总量减少是珠三角城镇收缩的典型特征;(3)产业结构需求变化与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桂田 尹志锋
对珠江三角洲16市和长江三角洲7市2002—2005年面板数据的分析表明,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着与平均工资较为稳健的正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商投资所处类型企业的工资有正向影响,但并未产生外溢效应;对外贸易与工资水平大多呈负向关系;职业教育对工资呈现正向影响关系;失业率与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一般会降低总体平均工资水平。这些结果意味着,决定和影响工资水平的市场性因素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但考虑到工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严重不匹配,平均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尤其是对外贸易与工资之间的负相关,显示出在进一步加强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定价作用的同时,必须要有政策性的外部冲击,以形成有效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平均工资 增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