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10)
- 2023(12086)
- 2022(10644)
- 2021(9949)
- 2020(8225)
- 2019(19066)
- 2018(18947)
- 2017(36039)
- 2016(19826)
- 2015(22148)
- 2014(22194)
- 2013(22011)
- 2012(20083)
- 2011(18142)
- 2010(18063)
- 2009(16321)
- 2008(15592)
- 2007(13390)
- 2006(11753)
- 2005(10043)
- 学科
- 济(79279)
- 经济(79195)
- 管理(55926)
- 业(50182)
- 企(40984)
- 企业(40984)
- 方法(36306)
- 数学(31481)
- 数学方法(31117)
- 中国(22010)
- 农(20849)
- 地方(20469)
- 学(20412)
- 财(17335)
- 业经(17110)
- 环境(16688)
- 农业(14262)
- 和(13431)
- 理论(13021)
- 贸(12561)
- 贸易(12551)
- 技术(12136)
- 易(12071)
- 划(12044)
- 制(11890)
- 务(10772)
- 财务(10708)
- 财务管理(10687)
- 融(10213)
- 金融(10210)
- 机构
- 大学(279922)
- 学院(278256)
- 管理(112410)
- 济(105037)
- 经济(102536)
- 理学(98193)
- 理学院(97007)
- 管理学(95232)
- 研究(94971)
- 管理学院(94749)
- 中国(67557)
- 科学(63296)
- 京(61249)
- 所(47820)
- 农(47138)
- 业大(45680)
- 财(45275)
- 研究所(44395)
- 江(44394)
- 中心(42795)
- 范(38069)
- 北京(37814)
- 师范(37651)
- 财经(37292)
- 农业(36898)
- 院(35489)
- 经(33952)
- 州(33019)
- 师范大学(30772)
- 经济学(30576)
- 基金
- 项目(203079)
- 科学(159154)
- 基金(146905)
- 研究(144294)
- 家(129352)
- 国家(128349)
- 科学基金(110203)
- 社会(89755)
- 社会科(84989)
- 社会科学(84965)
- 省(80200)
- 基金项目(79680)
- 自然(74256)
- 自然科(72406)
- 自然科学(72388)
- 自然科学基金(71028)
- 划(67471)
- 教育(64997)
- 资助(59679)
- 编号(57996)
- 重点(45677)
- 成果(45124)
- 部(43412)
- 发(43172)
- 创(41508)
- 课题(40052)
- 科研(38770)
- 创新(38745)
- 计划(37542)
- 大学(36784)
- 期刊
- 济(112486)
- 经济(112486)
- 研究(78154)
- 中国(48629)
- 学报(48346)
- 科学(43969)
- 农(41142)
- 管理(39356)
- 大学(35653)
- 学学(33701)
- 财(31843)
- 农业(29073)
- 教育(28434)
- 技术(23590)
- 融(19832)
- 金融(19832)
- 业经(19276)
- 财经(16851)
- 经济研究(16743)
- 问题(16191)
- 资源(15788)
- 图书(15427)
- 业(15265)
- 科技(14925)
- 经(14259)
- 林业(13954)
- 理论(13448)
- 现代(13127)
- 版(13021)
- 技术经济(12846)
共检索到392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步峰 陈勇 尹光天 叶骚胜 欧阳文 林明献
2002—2003年对顺德大良大岭山常绿针阔混交林集水区水循环过程进行了定位监测,该林区年降水量为1628 9mm,5—9月份的降雨量占82 4%,穿透降水占降雨的85 01%,干流占3 17%,冠层截留占11 82%,冠层水文效应显著。工业区年降雨pH均值为5 27、酸雨频率67 8%;大良和龙江居民区年降雨pH均值分别为5 84、5 72,酸雨频率平均为27 1%;森林区大气降水的pH值6 31、酸雨频-、SO42-的含量小于国家I类水标准,总P(TP)、Cu、Zn含率为6 5%。森林区降水中Pb、Cd、Cl-、NO3量接近国家I类水标准。大气湿沉降化学物质经过林冠后,穿透雨的总P、K、Z...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斌 徐建华 张美英 楼旭逵 何绘宇
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思想自提出以来,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基本认同。本研究主要从城市入手来分析和评估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的发展状况,采用社会统计学的方法,构建了体现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和城市协调度的垂直式和反映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状况的水平式两者相结合的指标体系,选取1995-2004年10个年份的数据,对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生态系统适宜度进行测算,并将10个测评年份的数据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和非负处理,实现了不同年份和不同城市的可对比化。划分了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的类型,分析了类型的变化和由这些变化形成的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发展的特点,并得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增强、珠江三角洲城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虹鸥 叶玉瑶 罗晓云 叶树宁
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广州、深圳,是城市群区域联系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珠海、佛山,是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依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橙 国世平
通过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分析发现,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处于要素支配关键节点的即绝对中心度最大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以及佛山。其中,深圳成为了相对溢出中心度最高的城市,升级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引擎。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关联度为基础,提出了港澳加强与内地在经济之间联系的思路。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空间结构 关联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江 罗凌妍 王冬良 丁道红
为了解居民对城市慢行系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利用主要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慢行系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可达性、慢行环境(噪音、水体、空气、绿化等)会直接影响居民对慢行系统的接受度。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慢行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给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赛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庆秋 周永章 朱晖
人口的急剧集聚以及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生活用水量非常大。城市生活节水对于降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压力和水环境负荷有着特别的意义。该文探讨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活节水减污的战略目标、重点城市、重点用水部门以及主要战略措施。
关键词:
生活节水减污 战略 城市 珠江三角洲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清泉
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发展状况,揭示了城市群发展的圈层结构,探讨了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势态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空间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再高,陈来卿
选取市场化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珠三角城市密集区市场化进程的四个综合性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其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整体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建设企业自由制度,营造公平竞争与发展环境,推进企业市场化;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实现商品与要素市场的互促共进;加快对外贸易市场化步伐,进一步促进经济外向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统一;全方位稳定发展农村外向型经济,促进农村市场化等,从而促进珠三角城市密集区市场化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窦浩洋 张晶晶 赵昕奕
进入21世纪,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研究该地区的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区21世纪初自动气象站点运行趋于稳定,数据质量好,为城市气候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利用2000—2003年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自动气象站温度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统计热岛和冷岛出现的频率,总结空间分布规律,并对照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热岛区域与地表覆被的对应关系。计算每月热岛强度值,通过热岛的月际变化曲线,总结热岛的年变化规律以及昼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热岛呈现"六区两带"的空间分布格局;全年中夏季白天的热岛强度最大,并且夏季的热岛强度出现昼强夜弱的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王喆
珠江三角洲持续高速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 ,珠江三角洲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区域城市圈 ;适应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利用珠江三角洲区位优势以系统的观点提出城市圈梯度发展战略 ,即以“大三角”极核城市向腹地和国际辐射 ,以“轴心线城市带”带动东西两翼城市带发展 ,形成优势产业带 ,辐射山区。
关键词:
城市圈 梯度发展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静,陈烈
专业镇是以某一种或二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的城镇,它已成为珠三角镇级经济单位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文章重点论述了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成长原因和成长的基本模式。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产业专业化、政府逐渐引导、不断创新、区域协调和路径依赖的过程,成长原因主要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地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程度高,成长的基本模式为内生型专业镇和外生型专业镇。
关键词:
专业镇 珠江三角洲 成长 专业化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正刚 陈嫦娥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燃料是珠三角地区冶铁、煮盐、制陶、制糖、缫丝等传统工商行业兴盛的重要动力,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传统燃料主要包括柴薪、煤炭等,尤以柴薪为大宗。由于珠三角消耗燃料庞大,燃料供应由本地逐渐向邻近地区延伸,甚至跨出省界。砍柴烧炭已成为部分山区居民的一种职业,贩运柴薪也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大行业,打破了传统"百里不贩樵"的古训。
关键词:
明清 珠江三角洲 社会经济 燃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