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0)
2023(12312)
2022(10906)
2021(10317)
2020(8546)
2019(19767)
2018(19579)
2017(37742)
2016(20637)
2015(22748)
2014(22879)
2013(22645)
2012(20888)
2011(18697)
2010(18455)
2009(16657)
2008(16004)
2007(13718)
2006(11936)
2005(10316)
作者
(59760)
(49827)
(49259)
(47162)
(31781)
(24108)
(22459)
(19392)
(19028)
(17833)
(17366)
(16847)
(15898)
(15677)
(15421)
(15415)
(14840)
(14733)
(14381)
(14337)
(12332)
(12154)
(11959)
(11397)
(11085)
(11074)
(11026)
(10844)
(10003)
(9784)
学科
(81677)
经济(81592)
管理(55818)
(53803)
(44008)
企业(44008)
方法(37659)
数学(32785)
数学方法(32394)
(21828)
地方(21561)
中国(20402)
(19838)
(19184)
业经(17611)
农业(15061)
(13496)
(13368)
贸易(13358)
理论(13117)
环境(12937)
(12860)
(12826)
技术(12604)
(12361)
财务(12300)
财务管理(12275)
企业财务(11687)
(11363)
金融(11359)
机构
大学(287561)
学院(285480)
管理(113905)
(108204)
经济(105762)
理学(99604)
理学院(98363)
研究(98008)
管理学(96513)
管理学院(95998)
中国(69850)
科学(64230)
(61947)
(49610)
(48574)
(48205)
研究所(45879)
业大(45590)
(45398)
中心(44206)
(39759)
财经(39409)
师范(39349)
农业(38232)
北京(37916)
(36087)
(35907)
(33906)
师范大学(32149)
经济学(31570)
基金
项目(206298)
科学(162124)
基金(149870)
研究(147515)
(132154)
国家(131123)
科学基金(112255)
社会(91885)
社会科(87055)
社会科学(87028)
基金项目(81196)
(81064)
自然(75407)
自然科(73642)
自然科学(73624)
自然科学基金(72259)
(68534)
教育(67187)
资助(60976)
编号(59426)
成果(47516)
重点(46314)
(45035)
(43758)
(42454)
课题(40979)
科研(39865)
创新(39607)
教育部(38105)
计划(38030)
期刊
(116013)
经济(116013)
研究(81544)
中国(51642)
学报(49355)
科学(45114)
(43096)
管理(40249)
大学(36300)
(34802)
学学(34208)
教育(31408)
农业(30194)
技术(23545)
(22327)
金融(22327)
业经(18998)
财经(18387)
经济研究(17754)
图书(16154)
(15657)
(15528)
问题(15191)
资源(14855)
科技(14689)
理论(13697)
(13565)
技术经济(13030)
现代(12900)
实践(12728)
共检索到405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禹贡  蓝力民  胡丽芳  
影响城市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的因子包括生态背景值、地域特色性、形象元素组合性、节点及节点等级性、区位指向性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存在较多问题,如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现代标志性建筑较多而缺少岭南地域特色,可营销的标志性少等。鉴于该区域标志性形象空间配置现状,在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深挖岭南地域特色,系统开发标志性题材,配置多级、多层次的标志性形象,有计划建设标志性景观形象识别系统等对策,认为在标志性形象管理上应规划先行,实施政府主导的整合营销战略,把标志性形象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产品来经营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来盛  冯邦彦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光明  
在对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作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眼于宏观和中等空间尺度,从代表性旅游资源、旅游网络、旅游发展轴、旅游中心地体系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同时提出四个方面的优化思路,包括:培育类型多样的旅游发展轴线、构建八大特色旅游文化板块、加快边缘区域的旅游发展、促进区域旅游流空间流动的相对均衡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晁恒  马学广  李贵才  
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和判断是制定适宜区域空间政策、推动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珠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核心区和城镇密集区,其空间结构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以珠三角县级行政单位为基本空间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2000,2005,2010年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进行研究。珠三角地区经历了从"核心—边缘"特征明显的单中心模式到"多中心"结构特征显著的发展历程,其演变模式总体上符合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理论。但在城市区域的空间尺度,钱皮恩的"离心模式、组合模式和融合模式"对其空间结构演变具有更好的解释力。现阶段,珠三角地区基本实现了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的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忠权  王章郡  刘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会展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一。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会展企业空间格局变动进行研究,有利于优化会展业功能,有利于提高会展业竞争力。以珠三角会展企业名录为数据基础,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和GIS空间密度指标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珠三角会展企业空间格局变动。研究发现:①珠三角会展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高度的地理集聚特征和动态性,空间的集聚程度并没有因为空间范围的扩展而降低,而是在扩散中集聚——在向新区扩散的同时,老区的集聚在不断加强;②空间格局的变动呈现出由"单中心格局"到"双中心格局"再到"多中心格局"的演变特征;③影响珠三角会展企业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窦浩洋  张晶晶  赵昕奕  
进入21世纪,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研究该地区的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区21世纪初自动气象站点运行趋于稳定,数据质量好,为城市气候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利用2000—2003年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自动气象站温度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统计热岛和冷岛出现的频率,总结空间分布规律,并对照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热岛区域与地表覆被的对应关系。计算每月热岛强度值,通过热岛的月际变化曲线,总结热岛的年变化规律以及昼夜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热岛呈现"六区两带"的空间分布格局;全年中夏季白天的热岛强度最大,并且夏季的热岛强度出现昼强夜弱的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帆  
一段时期以来,关于我国沿海港口是否存在过度建设和竞争过于激烈的讨论令人关注,特别是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港口群密集地区。作者选取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作为研究对象。文章从是否属于区域性港口的角度,分析了各港口运量增长、航线分布、内外贸定位、服务与运作效率,以及港口供给能力与需求的差距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小港口职能分工相对明确,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强劲增长的推动下,港口之间的合作大于竞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春辉  
本文用统计推算的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来劳动力的总量、地区分布及对来源地的经济贡献作了估算,同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吸纳外来劳动力所存在的问题、政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庆秋  
节水减污是以源头控制方式解决工业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工业结构调整则是实现工业节水减污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我国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工业结构节水与减污水平的测度方法,提出了工业结构取水量和工业结构节水指数两个工业结构节水水平的测度指标以及工业结构废水排放量、工业结构COD排放量、工业结构废水减排指数和工业结构COD减排指数四个工业结构减污水平测度指标,并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节水与减污水平的现状与潜力的基础上阐述了以节水减污为目标取向的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静,陈烈  
专业镇是以某一种或二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的城镇,它已成为珠三角镇级经济单位的一种主要发展模式。文章重点论述了珠江三角洲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成长原因和成长的基本模式。专业镇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产业专业化、政府逐渐引导、不断创新、区域协调和路径依赖的过程,成长原因主要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本地开放创新的社会文化、地方政府的创新精神和市场化程度高,成长的基本模式为内生型专业镇和外生型专业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正刚  陈嫦娥  
明清时期,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燃料是珠三角地区冶铁、煮盐、制陶、制糖、缫丝等传统工商行业兴盛的重要动力,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传统燃料主要包括柴薪、煤炭等,尤以柴薪为大宗。由于珠三角消耗燃料庞大,燃料供应由本地逐渐向邻近地区延伸,甚至跨出省界。砍柴烧炭已成为部分山区居民的一种职业,贩运柴薪也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一大行业,打破了传统"百里不贩樵"的古训。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传武  
沙田开发是珠江三角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既往的沙田研究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界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保存资料为主,但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研究线索。第二阶段研究成果大体分为三类:有关沙田本身的研究,包括包括沙田的形成、所有权、租佃关系、政府的沙田政策等;以沙田研究回应和探讨学术界的某些理论问题;区域史视角下的沙田社会研究。其中区域史视野下的研究成绩最大。如何将"区域史"的研究视角进一步运用于探讨近代以来"沙田—民田"格局的演变还有较大研究空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橙  国世平  
通过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分析发现,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处于要素支配关键节点的即绝对中心度最大的城市,分别是深圳、广州以及佛山。其中,深圳成为了相对溢出中心度最高的城市,升级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引擎。本文以珠三角城市群关联度为基础,提出了港澳加强与内地在经济之间联系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斌  
本文基于20102015年珠江三角洲9市面板数据,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对珠三角物流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物流业整体生产力水平得到持续提升,物流业已初步进入集约式发展阶段。物流效率的提升来源于技术进步推动,但推动力逐年下降。在区域内物流发展水平上,广佛肇一体化水平较高。以2015年为例,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物流效率呈DEA无效,部分城市存在较严重的资源投入产出冗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