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3)
2023(10041)
2022(7920)
2021(7409)
2020(5872)
2019(13434)
2018(13416)
2017(25606)
2016(14236)
2015(15946)
2014(16260)
2013(15931)
2012(14750)
2011(13112)
2010(13285)
2009(12292)
2008(12223)
2007(11050)
2006(10387)
2005(9458)
作者
(40403)
(34610)
(33608)
(32315)
(21641)
(16671)
(15342)
(13367)
(13090)
(12303)
(11846)
(11813)
(11155)
(10716)
(10580)
(10405)
(10168)
(10083)
(9828)
(9731)
(8704)
(8493)
(8356)
(8271)
(7788)
(7709)
(7678)
(7497)
(7027)
(6782)
学科
(63722)
经济(63655)
(50001)
(41432)
农业(33329)
管理(30631)
地方(20585)
业经(20547)
(19438)
企业(19438)
中国(18450)
方法(15975)
(14028)
数学(14010)
数学方法(13795)
(13399)
农业经济(12648)
(12525)
土地(12146)
发展(11485)
(11467)
(11455)
(9868)
(9790)
农村(9760)
(9639)
贸易(9628)
环境(9467)
(9250)
(8932)
机构
学院(197753)
大学(191153)
(80400)
经济(78543)
研究(72479)
管理(72036)
理学(60576)
理学院(59821)
管理学(58668)
中国(58658)
管理学院(58328)
(54538)
科学(45087)
(42861)
农业(41262)
(38134)
(37415)
业大(36191)
中心(35524)
(34542)
研究所(33526)
(29340)
师范(29102)
(27537)
(27017)
北京(26052)
财经(26001)
(25746)
农业大学(25396)
(23363)
基金
项目(129340)
科学(101077)
研究(99081)
基金(90452)
(78315)
国家(77504)
科学基金(65807)
社会(62570)
社会科(58570)
社会科学(58553)
(53898)
基金项目(48888)
(43177)
编号(43128)
教育(42667)
自然(40213)
自然科(39130)
自然科学(39122)
自然科学基金(38366)
资助(34576)
成果(34233)
(31477)
(31101)
课题(29778)
重点(29195)
(27748)
(26224)
发展(25583)
(25180)
国家社会(25139)
期刊
(106984)
经济(106984)
(59940)
研究(59354)
中国(50550)
农业(40590)
学报(30609)
科学(30376)
(25538)
业经(24715)
大学(23959)
(23857)
金融(23857)
管理(22630)
学学(22547)
教育(21915)
(18973)
技术(17253)
问题(15998)
农业经济(15277)
农村(15149)
(15149)
资源(14277)
经济研究(12662)
(12421)
财经(11926)
世界(11855)
经济问题(11110)
(10336)
社会(10262)
共检索到322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丛艳国  魏立华  
珠江三角洲以村镇为主导的农村工业化是建立在集体土地基础之上的,农地违规转用、利用低效及布局分散不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空间优化和各项城市规划的落实。选取佛山市南海区为例,通过分析1980年代以来"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集体土地的利用问题、绩效及其相关政策法规,为其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土地方面政策创新的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奇峰  钱天乐  杨廉  
为缓解城市转型升级所需的空间压力,珠三角启动了"三旧"改造,探索存量改造的地方试验。因特殊的历史背景,旧村改造成为重中之重。已有研究通常认为,清晰的土地产权和足够的土地租金剩余是旧村改造的前提,然而现实证明很多满足这一前提的旧村却并未如愿改造。若将土地产权和租金剩余视作旧村改造的外部基础,村集体的组织运作逻辑则是改造的内部基础。本文试图从村集体内部入手,分析经联社(行政村)和经济社(自然村)、精英和村民等相关主体的互动影响关系,解释旧村改造无法实现的内在约束。通过研究可知,由于珠三角旧村既有的"内卷化"约束,使得改造要从单一主体主导的开发模式转变为多主体协商的开发模式,在关注政府、村集体、开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浩  汤晓敏  王寿兵  郭林  雍怡  王祥荣  
借助于统计学分析方法、Landsat7ETM+遥感影像解译及GIS综合评价手段,构建了相对生态压力比值REP、相对剩余生态容量值R REC及相对生态风险度指数RERI,对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城市佛山市进行了区域开发的生态承载力分析及生态风险度评价,揭示了佛山市域的生态安全总体态势及问题成因;并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应重视在区域开发中尽可能科学合理地维护林地、湿地、农田、城市防护林带等自然及半自然景观要素的系统性与连续性,从宏观尺度上引导城市集聚并对城市化的不良生态后果予以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从而降低城镇化的生态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明洁,林炳耀  
改革开放以来 ,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大农村依靠比邻香港的区位优势 ,大量发展“三来一补”企业 ,以土地换效益 ,走上快速城市化道路 ,但由于经济发展模式和土地管理制度等原因 ,城市化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深圳市龙岗区平湖镇为例加以说明 ,并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秉镰  王家庭  
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所依赖的基本路径,结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佘之祥  张亚芬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其经济区位、自然条件、科技、教育、文化均有优势,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两大三角洲,先后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先进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生产超常规发展,区域内部的城乡建设进展迅速。文章分析了农业经营方式与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特点,由此带来农业与农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革,阐述了农业、农村所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常春  陈烈  王爱民  
快速工业化区域是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经济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新兴地域类型,普遍存在着建设用地总量急剧扩张、空间无序分散、城乡缺乏统筹等问题。本文从佛山市南海区典型案例入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归纳和解析了快速工业化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的主要问题,认为双二元管理体制、农村土地产权不完善、城乡土地市场发育不平衡和部门规划不协调等是建设用地发展的主要体制性障碍因素,并从管理、产权、市场、规划等方面系统提出相应的制度优化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庆秋  
节水减污是以源头控制方式解决工业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工业结构调整则是实现工业节水减污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我国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工业结构节水与减污水平的测度方法,提出了工业结构取水量和工业结构节水指数两个工业结构节水水平的测度指标以及工业结构废水排放量、工业结构COD排放量、工业结构废水减排指数和工业结构COD减排指数四个工业结构减污水平测度指标,并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结构节水与减污水平的现状与潜力的基础上阐述了以节水减污为目标取向的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天旸  何鑫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谢建春  陈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设施配套和招商引资上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备制度(以下简称"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产生的背景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矛盾。目前,南海区通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条轨道同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民集体充分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由于南海区存在200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农村集体经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海素  谢建春  陈凯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设施配套和招商引资上的优势,探索建立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备制度(以下简称"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为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了新的经验和启示。集体土地整备制度产生的背景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矛盾。目前,南海区通过国有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两条轨道同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让农民集体充分分享到城镇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然而,由于南海区存在2000多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造成农村集体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恩成  
珠江三角洲的乡村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马恩成在建设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研讨中,许多方面涉及乡村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问题。在这“四个化”方面,珠江三角洲已经走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在认识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少有待解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丽丽  阎小培  
建立在资本跨国化及新国际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国际产业扩散对发展中地区工业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泛嵌入国际产业链而迅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珠江三角洲为例,试图通过对其产业演进基本路径、结构特点及内在机制的系统分析,探寻其未来产业发展的合理方向及与此相联系的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基本态势,区分其与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区别,以期对指导依靠全球化力量启动快速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地区工业化实践有所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常春  
快速工业化区域建设用地扩张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相互偶联的复合系统。文章从规模扩张、空间扩张和景观变迁三个维度,揭示快速工业化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基本特征,并对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演进进行系统阐述。结果表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定制度环境及变迁条件下,伴随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快速工业化区域特别是"自下而上"工业化区域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先后经历了加速、高速和持续快速三个阶段,空间扩张由相对均衡到非均衡快速发展、再回复到相对均衡,景观聚集度出现先显著下降、后逐步回升态势。文章最后针对快速工业化区域发展实际,提出建设用地扩张调控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