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4)
- 2023(8570)
- 2022(7216)
- 2021(6385)
- 2020(5254)
- 2019(12318)
- 2018(11908)
- 2017(22346)
- 2016(11312)
- 2015(12315)
- 2014(12150)
- 2013(12189)
- 2012(11523)
- 2011(10558)
- 2010(10930)
- 2009(10351)
- 2008(9752)
- 2007(8778)
- 2006(8086)
- 2005(7111)
- 学科
- 济(76077)
- 经济(76036)
- 管理(39795)
- 业(35563)
- 企(31479)
- 企业(31479)
- 方法(22457)
- 地方(22228)
- 数学(19601)
- 数学方法(19467)
- 中国(18050)
- 技术(15715)
- 业经(13914)
- 地方经济(13914)
- 学(11943)
- 技术管理(11873)
- 农(11549)
- 环境(10482)
- 财(10415)
- 制(9275)
- 划(9040)
- 和(8569)
- 农业(8412)
- 发(8189)
- 产业(8160)
- 策(8022)
- 理论(7883)
- 经济学(7812)
- 体(7807)
- 融(7739)
- 机构
- 学院(169487)
- 大学(167981)
- 济(82290)
- 经济(80689)
- 管理(68731)
- 研究(60262)
- 理学(59141)
- 理学院(58444)
- 管理学(57779)
- 管理学院(57428)
- 中国(44143)
- 京(35417)
- 科学(34631)
- 财(33336)
- 江(31244)
- 所(29007)
- 中心(26626)
- 财经(26499)
- 研究所(26281)
- 经济学(25554)
- 经(23796)
- 经济学院(22520)
- 院(22347)
- 范(21749)
- 师范(21576)
- 北京(21219)
- 业大(20933)
- 州(20863)
- 农(20294)
- 财经大学(19321)
- 基金
- 项目(113309)
- 科学(92081)
- 研究(83873)
- 基金(82717)
- 家(70798)
- 国家(70234)
- 科学基金(62330)
- 社会(57757)
- 社会科(54968)
- 社会科学(54952)
- 省(46815)
- 基金项目(44659)
- 自然(38460)
- 自然科(37605)
- 自然科学(37599)
- 划(37226)
- 教育(36984)
- 自然科学基金(36908)
- 资助(31829)
- 编号(31318)
- 创(29129)
- 发(26407)
- 创新(26276)
- 重点(25593)
- 部(24497)
- 国家社会(23960)
- 成果(23835)
- 课题(23219)
- 发展(22038)
- 展(21718)
共检索到261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雁 张海丰 王琳
选取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创新体系的视角,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R&D等创新资源投入对城市的创新成果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各城市的投入—产出绩效存在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广州、佛山、南宁、柳州和肇庆5个城市创新绩效水平较高,处于第一梯队;梧州、百色、云浮3个城市创新绩效处于第二梯队;贵港、来宾、崇左3个城市处于第三梯队。最后,针对影响创新投入—产出绩效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学海 王崇举
协同创新是扩散创新成果、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路径,政府的"有为治理"与市场的"有效配置运行"缺一不可。长江经济带肩负打造东中西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带、引领带的空间布局功能。文章选取2000-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经济单元、行政区域的非一致性和创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各省市创新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地方利益驱动,省际创新能力与绩效差异明显,沪、苏、浙创新绩效明显超过其他省市,鄂、川、渝和湘、皖等地域单元创新绩效处于第二梯队,而赣、云、贵创新绩效排名靠后,综合评价结果较差,阻碍了区域协同创新。基于此,文章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区域协作治理体系,强化引致协同创新合作的动力形成、传导扩散、利益激励和风险防范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实现省际创新绩效的跨行政边界溢出。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绩效评价 协同创新 治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华玲 张鹏飞
文章以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为研究对象,构建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对其2005—2021年的城市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资本对各市经济效率具有明显正向作用,土地具有负向作用;各市经济产出效率明显不均衡;能源消耗、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提高各市的经济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政府干预程度会抑制各市的经济效率提升。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共建园区平台,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推进南宁强首府战略全面落地,提高南宁首位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强化用地保障,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提高开放外商投资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以长江经济带区域的自主创新绩效为实证分析对象,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方法,计算了2014年长江经济带及其内部36个城市的自主创新投入、自主创新产出和综合得分值,分析了区域整体和内部城市的自主创新绩效发展水平,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自主创新绩效发展水平不高,核心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内部城市间协调发展水平较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明宇
当前,地方高校的转型与创新教育备受关注。虽然国家教育部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但只是总体性的框架,地方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办学思路不够集思广益,办学机制还不够灵活;教学理念难于转变,教学手段、方法还缺乏创新;校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明宇
当前,地方高校的转型与创新教育备受关注。虽然国家教育部出台相关的文件、政策,但只是总体性的框架,地方高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办学思路不够集思广益,办学机制还不够灵活;教学理念难于转变,教学手段、方法还缺乏创新;校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印州
珠江—西江经济带作为横跨东西部,以流域经济合作为主题的区域合作,跨越两省(区),直接挑战多个行政区划的经济利益,其中还涉及西江涵养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以及产业转移、城镇化建设等问题。珠江—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需要破解制度障碍和体制壁垒,统筹解决经济带协同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构建覆盖全经济带的创新机制健和粤桂合作的系统格局,形成经济带增长极带动的互补发展机制,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协调各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等。
关键词:
珠江—西江 一体化 体制机制 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海飞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空间关系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新课题。通过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空间格局的分析,利用引力模型及欧氏距离公式,测度了枢纽型门户城市肇庆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其他10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地缘经济关系,并按照经济联系强度和地缘经济关系状况,将此10个城市分为融洽型、拓展型和拮抗型三类,据此提出了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如何优化肇庆枢纽型门户城市与经济带中其他城市区域空间关系的创新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团标 常玲
文章选取2013年珠江—西江经济带11个市的相关数据,总体分析经济带内各市的产业结构。测算各市三大产业的结构差异系数,并利用区位熵对各市各产业的产业集聚进行测算,再通过灰色关联度测算各市19个产业的关联度。结果发现,城市的产业结构差异与城市在区域内的地位有很大关系。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联动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础交通不畅,产业布局趋同;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不够;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相互之间的交流联系偏弱。因此,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要加强产业联动,以产业转移和升级开发为导向,以发达的珠三角带动欠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星 陈英杰
以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为例,创新性地将主成分分析法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Tobit模型结合,对2007—2016年间水资源的经济、环境、综合绩效进行计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现阶段有必要将环境、社会福利指标纳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沿江城市的三种绩效值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3)财政自给率、政府管制力度、人口密度、产业优化度都会对水资源投入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水资源绩效的建议和策略,补充了水资源绩效评价的理论层面,有利于促进水资源中蕴含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更大程度释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卜亚
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并利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处于DEA无效状态,长江经济带东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水平比较均衡,而中部与西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差距较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开放水平的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改革监管体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以及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等途径来改善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生态福利绩效 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玉麒 黄群芳 文玉钊
从人均GDP入手,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对泛珠江—西江经济带2005—2014年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探讨,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了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存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表征消费水平、投资水平、政府实力和金融状况对经济差异的驱动机理。结果如下:(1)尽管十年间全局Moran's I有所降低,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异仍呈现出"西冷东热"的二元格局;(2)泰尔指数分解后的组内差距对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贡献度远高于组间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恩康 陆玉麒 黄群芳 文玉钊
从人均GDP入手,利用空间自相关和冷热点分析对泛珠江—西江经济带2005—2014年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了探讨,通过泰尔指数分解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剖析了经济差异的驱动因素。选取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支出和人均存款余额作为自变量表征消费水平、投资水平、政府实力和金融状况对经济差异的驱动机理。结果如下:(1)尽管十年间全局Moran's I有所降低,泛珠江—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差异仍呈现出"西冷东热"的二元格局;(2)泰尔指数分解后的组内差距对区域经济整体差异的贡献度远高于组间差距,并且在近两年又有上升的势头;(3)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持续走低,消费和政府实力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文捷 闫孝茹
论文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对珠江—西江经济带跨区域城市旅游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构建其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进而计算得出区域内各市的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根据测评结果将区域内各城市旅游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分别与区域内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通过宽度和重叠度数值的高低分布把区域内的城市划分为4类,第一类为重叠度及宽度都较高的南宁和柳州,第二类为重叠度高且宽度较低的梧州、肇庆和来宾,第三类为重叠度较低且宽度也较低的百色、崇左、云浮和贵港,第四类为重叠度低且宽度高的广州和佛山,并根据旅游生态位扩充、分离等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发展策略,旨在推动整个区域旅游系统向更高级不断进化,为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的旅游业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策略,进而更好地促进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欧阳华
产业转移是企业进行区位选择,从而使得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并形成新的区位均衡的过程。然而,在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如期出现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反而面临一些梯度陷阱。通过计算珠江—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的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梯度系数,系统论证了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产业转移梯度问题,探寻西江经济带各个城市在承接珠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并对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促进整个珠江—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