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0)
- 2023(4483)
- 2022(3853)
- 2021(3654)
- 2020(3075)
- 2019(7113)
- 2018(7198)
- 2017(13046)
- 2016(7811)
- 2015(8563)
- 2014(8876)
- 2013(8501)
- 2012(8185)
- 2011(7402)
- 2010(7783)
- 2009(6943)
- 2008(7132)
- 2007(6698)
- 2006(5913)
- 2005(5369)
- 学科
- 济(27849)
- 经济(27816)
- 管理(18888)
- 业(17979)
- 企(14869)
- 企业(14869)
- 方法(11111)
- 学(9233)
- 数学(9042)
- 数学方法(8875)
- 财(8197)
- 中国(8148)
- 农(7787)
- 制(6948)
- 地方(6433)
- 业经(6369)
- 理论(6321)
- 务(5402)
- 财务(5391)
- 结构(5386)
- 财务管理(5368)
- 产业(5141)
- 企业财务(5093)
- 银(5066)
- 银行(5029)
- 体(5010)
- 农业(5007)
- 融(4822)
- 金融(4820)
- 行(4769)
- 机构
- 学院(112638)
- 大学(111818)
- 研究(40299)
- 济(38887)
- 经济(37868)
- 管理(35210)
- 理学(29871)
- 中国(29506)
- 理学院(29361)
- 管理学(28423)
- 科学(28366)
- 管理学院(28209)
- 京(24446)
- 农(23603)
- 所(22367)
- 研究所(20389)
- 财(19778)
- 江(19636)
- 业大(18852)
- 农业(18659)
- 中心(17550)
- 范(16847)
- 师范(16567)
- 州(15422)
- 财经(15398)
- 北京(15103)
- 院(14609)
- 技术(14592)
- 省(14434)
- 经(13773)
- 基金
- 项目(71643)
- 科学(54415)
- 研究(49994)
- 基金(49581)
- 家(44904)
- 国家(44501)
- 科学基金(36371)
- 省(29894)
- 社会(28919)
- 社会科(27252)
- 社会科学(27243)
- 基金项目(26034)
- 划(25105)
- 自然(24687)
- 教育(24461)
- 自然科(24094)
- 自然科学(24082)
- 自然科学基金(23643)
- 资助(21063)
- 编号(20593)
- 成果(17998)
- 重点(17324)
- 课题(15773)
- 发(15750)
- 部(15084)
- 创(14548)
- 计划(14439)
- 科研(13876)
- 创新(13677)
- 大学(13393)
共检索到172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红棉 雷晓凌 洪鹏志 陈方 吴铁 艾春媚
以马氏珠母贝全脏器为原料提取、纯化后所得的珠母贝糖胺聚糖PG2 - 3- 2 ,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显示其迁移率相对接近于 6 -硫酸软骨素 (C - 6 -S) ,红外光谱类似于C - 6 -S。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 :PG2 - 3- 2对体内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可显著增敏临床抗癌药的抑瘤作用 ,抑瘤率分别达 6 1.96 %与 46 .3%。并有抗凝血作用。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糖胺聚糖 结构 生理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红棉 雷晓凌 洪鹏志 陈方 吴铁 艾春媚
珠母贝糖胺聚糖粗制品经吸附、等电点沉淀、醇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络合等法进行分离纯化,得一糖胺聚糖级分。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显示为单一区带。化学组成分析表明:该级分氨基已糖含量较高(71.3%),其中以氨基半乳精为主(59%),含有少量的已糖醛酸,含硫酸基、半乳糖、岩藻糖。元素分析表明其碳、氢、氮、硫的含量分别为37.7%、5.8%、5.8%、3.0%。对级分的残余氨基酸分析表明,84.2%氨基酸已被清除。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糖胺聚糖 纯化 化学性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义 钱和
糖胺聚糖在许多生物学、生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糖胺聚糖在体内的代谢紊乱而导致了许多糖胺聚糖类疾病,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已对糖胺聚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糖胺聚糖 提取 分离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海桃 刘赛
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体外培养的方法,复制过氧化氢(H2O2终浓度为50μg/m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过氧化氢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其GSH-PX活性、T-AOC、NO含量及T-NOS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iNOS活性明显增加(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师素云 薛启汉 陈游 王学臣 陈洁
以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NCMC)处理玉米种子,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及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用NCMC处理玉米种子及幼苗,萌发种子胚乳中α-淀粉酶、幼苗茎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45%和60%,但幼苗蛋白水解酶活性降低40%,NCMC处理开花期玉米果穗和花丝,收获的种子中贮藏蛋白含量平均提高20%左右,其中主要组分醇溶蛋白(zein)含量提高近50%。这一初步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玉米的碳、氮代谢具有一定生物调节功能,作为一种天然生物调节剂,NCMC有可能在很多作物,特别是那些蛋白质含量较低的作物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薛卫 李玲翠 祁明星 吴文惠 迟连利 王培培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海蒿子中提取粗多糖,再用Q-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rose 4B Fast Flow纯化得到一种硫酸化岩藻聚糖,命名为SF0。通过逐步部分酸水解,该岩藻聚糖SF0被进一步分为3种次级多糖SF1、SF2和SF3,硫酸基团的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依次降低。通过单糖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13)C-NMR谱分析了4种多糖的结构特征,并探究了其抗甲型流感(H1N1)病毒的活性。结果表明,SF0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组成,摩尔比为10.7∶8.3∶3.0∶21.1∶21.2∶35.6,相对分子质量为628.1 ku,由α-D-1,2-Manp和β-D-1,4-GlcAp双糖重复单元构成核心骨架。抗甲型流感(H1N1)病毒检测表明,4种多糖都可以抑制MDCK细胞中的H1N1病毒复制。低分子量组分SF3比未降解岩藻聚糖抗病毒活性更好。初步认为该岩藻聚糖的抗H1N1病毒活性与其精细结构和分子量有关。
关键词:
岩藻聚糖 结构 抗H1N1病毒 海蒿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洪鹏志 章超桦 杨文鸽 郝记明 张静
对翡翠贻贝肉酶解动物蛋白 (enzymolyticanimalprotein ,EAP)进行的营养特性研究表明 :粗蛋白含量达72 .8% (干基 ) ,蛋白营养价高 ,氨基酸价为 93(第一限制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 ) ;且富含赖氨酸、精氨酸、维生素、矿物质等 ;Glu、Asp、Gly等呈味物质含量丰富 ,是制作营养保健食品或海鲜调味料的理想原料。经动物实验表明 :翡翠贻贝肉EAP剂量为 32 0mg·kg-1体重时 ,对昆明小鼠移植性肿瘤S - 180的抑瘤率可达 5 0 .6 % ,且有增强免疫力的活性
关键词:
翡翠贻贝 酶解动物蛋白 生理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响明 何晓青
微生物用来代谢木聚糖的酶系是研究自然界中第 2种最丰富的多聚糖 (木聚糖 )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 ,国际上对微生物分解木聚糖系统的研究日益关注 ,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不同条件下微生物木聚糖酶的诱导产生和调节机制 ,酶的提纯、鉴定 ,木聚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和表达 ,以及木聚糖酶在加工工业上 ,尤其是纸浆漂白方面的应用 .该文综述了木聚糖复杂的结构 ,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生物合成、固定化、固态发酵、酶的协同作用、基因的分子克隆以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并简要综述了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生物漂白机制、选择标准以及木聚糖酶技术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木聚糖 木聚糖酶 生物漂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仇宗胜 钱仁东 罗巧华 赵建华 徐奇友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低聚糖对生物絮团形成及生物絮团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以葡萄糖(GLU)为对照,采用低聚木糖(XOS)、低聚果糖(FOS)、甘露寡糖(MOS)、大豆低聚糖(SBOS)、低聚麦芽糖(MTOS)作为碳源构建生物絮团,氯化铵为氮源,C∶N为15。结果显示,SBOS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提高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及生物絮团体积,其他低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氨氮逐渐下降然后趋于稳定,SBOS组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相比,显著降低了氨氮水平,其中除FOS组外,其他实验组降低氨氮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亚硝态氮降解作用均没有显著差异。硝态氮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除XOS组外均可降低硝态氮的积累,其中SBOS组与MTOS组显著降低硝态氮的积累。XOS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生物絮团菌群的丰度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从门水平上分析,变形菌门在各实验组中均丰度最大,各低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对于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FOS组显著提高变形菌门与拟杆菌门的丰度。从属水平上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蛭弧菌比例,其中FOS组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相比,显著提高unclassified_f__Rhodobacteraceae丰度,显著降低norank_f__Microscillaceae与norank_f__Enterobacteriaceae丰度。研究表明,低聚糖作为碳源构建生物絮团,可改善水质,优化菌群结构,提高有益菌数量,降低有害菌数量。本研究为低聚糖作为碳源应用于生物絮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聚糖 生物絮团 碳源 菌群结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许秀芹 孙虎山 王宜艳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类群百分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贝类免疫防御影响的规律。体内注射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96 h和144 h测定其血细胞各类群的比例的变化。根据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栉孔扇贝血细胞可明显地分为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个类群。注射酵母聚糖后,在6 h、12 h、24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占总血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在6 h、12 h和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甘氨酸锌后,在12 h、...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魏福卫 蒋霞云 陈舜胜 陈道春 党培育
壳聚糖酶(EC3.2.1.132)能催化壳聚糖分子中β-1,4-糖苷键的水解,以获得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壳聚寡糖(聚氨基葡萄糖,聚合度2-10)。该酶在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中存在。采用透明圈法,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从11份虾蟹壳堆积的土壤中分离出51株能降解壳聚糖的菌株。经平板初筛、摇瓶发酵复筛以及产酶动力学研究,确定H2为产壳聚酶活力高、发酵时间短的优良菌株。根据其形态及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浅玫瑰色链霉菌,并命名为(Streptomyces roseolus DH)。进一步的基本发酵条件研究显示:该菌株发酵最适温度为30℃,发酵液初始pH为7.2,最...
关键词:
壳聚糖 壳聚糖酶 链霉菌 发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露阳 袁亚宏 岳田利 高振鹏 赵旭博
【目的】以苹果渣中多酚类化合物为吸附模型,制备一种可有效吸附分离苹果多酚的磁性高分子材料,并研究其吸附性能。【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Fe3O4磁核,与壳聚糖混合均匀后利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得磁性壳聚糖微球,并进行胺基化改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到制备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透射电镜、超顺磁性对Fe3O4磁核进行表征,利用扫描电镜对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的表面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对苹果渣多酚的吸附效果最佳;制备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工艺参数为:2mL体积分数25%的戊二醛、5mL/g的环氧氯丙烷和3mL/g的乙二胺,按此条件制备的胺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对苹果多酚的...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聪 李雪妍 柯银铅 祝梓旋 刘呈雄 郭志勇 刘朝霞 邹坤
该文从开口箭根茎部位提取分离开口箭多糖TCP-C1-1,确定其结构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实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开口箭根茎部分离提取多糖,通过Sevage法对80%醇沉部位TCP-C进行纯化,采用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树脂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G200 从TCP-C中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多糖TCP-C1-1,采用高效凝胶色谱,TLC薄层层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等技术对多糖TCP-C1-1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从开口箭中分离纯化得到TCP-C1-1多糖为果糖组成的均一多糖,连接方式其为β-(2→1)连接,相对分子质量为1.52×10~(4)。TCP-C1-1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浓度为2mg·mL~(-1)时,其自由基清除率可以达到63.3%。在浓度为6.5mg·mL~(-1)时,其对α-糖苷酶的抑制率可以达到78.6%。在浓度为1.5μg·mL~(-1)时,其可以明显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P<0.05),并能明显抑制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释放出的NO。TCP-C1-1为首次从开口箭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来源的菊粉类果聚糖,为初步研究为开口箭多糖成分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开口箭 多糖 果聚糖 分离纯化 生物活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碧丹 卢金昭 梁海鹰 张美珍 申铖皓 张彬
为了探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FR)基因在马氏珠母贝中的免疫应答机制,本实验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了马氏珠母贝TNFR27(PmTNFR27)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马氏珠母贝在脂多糖(LPS)、聚肌胞苷酸(Poly (I:C))及镉胁迫后,PmTNFR27 mRNA在其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PmTNFR27 cDNA全长为1 524 bp,5′UTR长为186 bp,3′UTR长为248 bp,包含28 bp的poly(A)尾巴,开放阅读框(ORF)为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表明PmTNFR27具有一个典型的CRD结构域和一个跨膜蛋白结构域,符合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特征;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贝类种间的相似性不高,但功能结构域位置较保守。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与其他贝类聚为一簇。qRT-PCR结果显示,PmTNFR27 mRNA在马氏珠母贝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鳃中相对表达量最高。LPS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相对表达量于3 h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于72 h降到最低值,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9.67倍;Poly (I:C)刺激后,PmTNFR27基因在鰓中的相对表达量在6、12 h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值,至96 h时降到最低值,最高值约为最低值的13.16倍。镉胁迫后,3 h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24、48 h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PmTNFR27可能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TNFR在贝类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