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
- 2023(1725)
- 2022(1419)
- 2021(1388)
- 2020(1194)
- 2019(2574)
- 2018(2399)
- 2017(4476)
- 2016(2573)
- 2015(2803)
- 2014(2460)
- 2013(2464)
- 2012(2442)
- 2011(2217)
- 2010(2095)
- 2009(1892)
- 2008(1915)
- 2007(1713)
- 2006(1517)
- 2005(1351)
- 学科
- 管理(8499)
- 济(7200)
- 经济(7179)
- 业(6629)
- 企(5232)
- 企业(5232)
- 方法(3769)
- 学(3556)
- 农(3486)
- 数学(3118)
- 数学方法(3085)
- 财(2293)
- 农业(2120)
- 业经(1942)
- 环境(1842)
- 人事(1718)
- 人事管理(1718)
- 虫(1699)
- 务(1672)
- 财务(1669)
- 财务管理(1666)
- 和(1627)
- 企业财务(1608)
- 及其(1606)
- 划(1523)
- 资源(1474)
- 制(1415)
- 理论(1348)
- 贸(1328)
- 贸易(1327)
- 机构
- 大学(38061)
- 学院(37390)
- 研究(14730)
- 管理(14541)
- 济(13981)
- 经济(13758)
- 理学(13165)
- 理学院(13018)
- 农(12975)
- 管理学(12663)
- 管理学院(12616)
- 中国(10985)
- 科学(10967)
- 农业(10395)
- 业大(9276)
- 所(8422)
- 京(8408)
- 研究所(7964)
- 农业大学(6729)
- 中心(6386)
- 江(5744)
- 财(5615)
- 院(5576)
- 室(5319)
- 业(5236)
- 省(5186)
- 实验(4950)
- 北京(4881)
- 财经(4812)
- 实验室(4749)
共检索到5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邓正华 李海梅 张博 苏家齐 刘宝锁 范嗣刚 周凤 吴开畅 喻达辉
主要通过分析幼虫形态变化、幼虫运动、自然沉降及摄食行为等生物学信息,为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幼虫培育设施及饵料投喂策略提供优化思路。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日龄幼虫形态变化、幼虫运动状态、测量幼虫运动速率,观察幼虫静置下自然沉降及幼虫对单胞藻摄食过程。结果显示,幼虫依靠面盘外周纤毛摆动维持运动并完成摄食,运动时幼虫开壳朝上,壳顶朝下,面盘伸出壳外牵引幼虫运动。俯视观幼虫绕一定半径的圆顺时针方向运动,垂直方向螺旋上升或下降。水平运动速率范围246.883641.94μm/s,运动速
关键词:
珠母贝 幼虫 运动 自然沉降 摄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继红 吴桃 高亚平 唐望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栉孔扇贝、长牡蛎、紫贻贝及菲律宾蛤仔对不同浓度、质量的牙鲆粪便、残饵、沉降物的摄食行为,从摄食生理角度,分析了基于滤食性贝类的鱼+贝IMTA养殖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这5种贝类对鱼粪、残饵及网箱周围沉降物都可摄食,但是,不同贝类对食物可获得性的反应不同。菲律宾蛤仔、长牡蛎、栉孔扇贝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2种贝类;5种贝类的吸收率、吸收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饵料对贝类的摄食行为影响显著。吸收效率(AE)都随有机物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对有机物的吸收率(AR)与有机物浓度(POM)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颗粒物TPM浓度达到26.24,21.64,27.00 mg/L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庆恒 邓岳文 杜晓东 符韶
2006年4月,从湛江流沙港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养殖群体挑选黑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壳色马氏珠母贝个体为亲本建立建立黑色、红色、黄色和白色壳色选系F1。分别在受精后第8天、14天和21天,从4个壳色系随机各取样50个幼虫,测量每个个体的壳长与壳高,并利用方差分析比较4个壳色系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实验期间4个壳色系的平均壳长和壳高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在第8天、14天和21天,黑壳色系具有最大的平均壳长,分别为(105.77±6.47)μm、(132.20±13.48)μm和(198.17±22.61)μm;白壳色系具有最小的平均壳长,分别为(94.35±...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壳色系 F1幼虫 生长比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世萍 朱庆红 李要林
泥鳅24尾分为3个年龄级(0~+,1~+,2~+),每个年龄组又分为塘水和污水组,在不同恒温(10—31℃),分别饲喂蚊幼虫,结果表明:摄食蚊幼虫的3个塘水组平均136.6头/天。尾;3个污水组平均165.3头/天·尾,污水组高于塘水组。在不同恒温(10—31℃)时,以26—28℃时最高(282头/天·尾);10℃时最低(8头/天.尾)。解剖稻田中泥鳅33尾观察,以摄食水生动物为主,以水生植物为辅。肠内有蚊幼虫6尾(占总数18.2%),但占肠内容物比例较小。解剖污水沟中泥鳅14尾,肠内几乎充满蚊幼虫的有11尾(占总数78.5%);肠内有蚊成虫的1尾(占总数7.1%)。在污水沟和稻田放养泥鳅,是...
关键词:
泥鳅 食谱 蚊幼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秀明 陈昌瑞 吴川 付世建 张耀光
为考察摄食水平对岩原鲤幼鱼摄食代谢和力竭运动后代谢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将实验鱼[体质量(13.05±0.17)g]轻度麻醉后灌喂不同摄食水平(通威鲤鱼种饲料,饵料分别为体质量的0%、0.5%、1%和2%)的混合饵料,随后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其耗氧率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显示,各个摄食处理组和对照组的静止代谢(RMR)无显著性差异;摄食后,各摄食水平组岩原鲤代谢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体变化趋势;0.5%和1%摄食水平的SDA耗能和峰值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显著低于2%摄食水平组(P<0.05)。摄食水平从0.5%上升到2%,摄食代谢峰值(PMR)和SDA系数无显著性变化;摄食组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希震 房景辉 方建光 张志新 蒋增杰 张义涛 王军威 毛玉泽
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研究了脉红螺(Rapana venosa)对生境中存在的不同贝类的摄食选择性,及其摄食行为过程和摄食节律。在水族箱中投放3种规格的脉红螺和3种规格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贻贝(Mytilus edulis)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活体饵料,记录3种规格的脉红螺对不同饵料的摄食个数、摄食重量、摄食规格、摄食时间以及摄食行为过程。结果显示,脉红螺对4种贝类均有摄食,其中,不同规格脉红螺对四角蛤蜊的摄食个数及重量显著高于其他贝类(P<0.05),摄食指数超过50%,表现为喜食,对牡蛎和菲律宾蛤仔正常摄食,只有大规格脉红螺对紫贻贝有少量摄食。在摄食规格选择方面,3种规格的脉红螺明显喜食较大规格的四角蛤蜊以及小规格的长牡蛎(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渊源 王全阳
摄食是鱼虾类的基本生命活动,也是取得营养物质的生活方式。鱼虾的摄食行为是其摄食习性的行动表现,是由食欲、激发、探究、吞咽(或吐出)、饱食、饥饿的连锁反应才得以完成的,并且受神经系统控制。但是,环境因素和食物性状可以刺激摄食神经(下立脑中叶)的兴奋,使鱼虾得以完成摄食行为而得到营养物质。因此,研究鱼虾的摄食行为,不但在生理学、营养学有理论意义,而且在指导生产鱼虾饲料和饲养管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东 张继红 王文琪 董美涛 王忠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测定了温度、体重对虾夷扇贝摄食率的影响。分别对5、10、15、20、25℃5个温度梯度下,A、B、C、D、E5个规格虾夷扇贝的摄食率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软体部干重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影响显著(P0.05);在实验温度5~25℃范围内,温度对虾夷扇贝的摄食率和吸收率影响极显著(P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温度 体重 摄食率 吸收率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宋强 方建光 刘慧 张继红 王玲玲 王巍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经济贝类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有明显的影响(P
关键词:
滤食性贝类 沉积再悬浮颗粒物 摄食生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青 曲晗 张硕 魏杰
实验研究了强壮箭虫对几种食物的摄食选择性和几种生态因子对其摄食率的影响,以及摄食的昼夜节律。结果表明,强壮箭虫首先选食蒙古裸腹,其次哲水蚤,再其次猛水蚤,不摄食褶皱臂尾轮虫。食物密度、温度和盐度对其摄食率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其关系式分别为(1)Y=-0.0394X2+1.5861X-4.0500(R2=0.9235),(2)Y=-0.0514X2+1.3238X+7.3833(R2=0.9510),(3)Y=-0.0275X2+1.3992X-6.3571(R2=0.9041)。摄食的最适食物密度为每升100个裸腹(生物量15~20mg.L-1),摄食率为11.9ind.d-1;摄食的最适水温为...
关键词:
强壮箭虫 摄食生态 温度 盐度 食物密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耀哲
从相对运动的观点出发,将非粘性均匀泥沙群体沉降运动概化为上升水流在悬浮颗粒层内的运动,通过量纲分析和动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运动中阻力系数和雷诺数的表达式,并分别建立了层流区和紊流区均匀沙群体沉速的理论公式,其结构形式与目前常用的经验公式较为一致。应用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应用该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同时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非均匀沙群体沉降速度问题的解决途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世洲 雷思佳 胡先勤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 1%、 2 %和饱食 4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 (2 96 6 0~ 396 0 9)g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幼鳖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 (P ...
关键词:
中华鳖幼鳖 摄食水平 生长 转化效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微云 苏永全 李文权 洪静 杨玻
真鲷幼体摄食与营养研究结果表明:真鲷幼体的日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的摄食强度大于夜间,早晨及傍晚分别出现日摄食的两个高峰。葡萄糖为真鲷幼体生长的重要能源物质之一,主要贮存于幼体的肌肉和肝脏中。氨基酸是幼体生长的重要物质,真鲷幼体体内必需氨基酸的可能种类有11种。
关键词:
真鲷幼体,摄食,营养,必需氨基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郝博飞 黄桂菊 刑孔武 黎火金 陈明强 李有宁 吴开畅 喻达辉
2011年8月,以海南三亚亲贝(♀)×广东徐闻亲贝(♂)构建的第一代选育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群体为材料,研究长方形、圆柱形和半球形笼具形状在不同水深对合浦珠母贝幼贝(平均壳长1.4 c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方形笼具在4 m水深时,幼贝的壳高和体重增长率最大,分别为24.55%和6.44%,显著高于其它水层(P<0....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笼具形状 养殖深度 养殖密度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继红 吴桃 徐东 高亚平 唐望
采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残饵、鱼类粪便、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及微藻的摄食行为,分析了基于虾夷扇贝的鱼+贝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模式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对鱼粪、残饵及鱼类养殖网箱沉积物都可摄食,但对微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ANOVA,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