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5)
- 2023(9342)
- 2022(8120)
- 2021(7504)
- 2020(6870)
- 2019(15878)
- 2018(15768)
- 2017(30254)
- 2016(17343)
- 2015(19553)
- 2014(19933)
- 2013(19806)
- 2012(18780)
- 2011(17093)
- 2010(17386)
- 2009(16184)
- 2008(16542)
- 2007(15052)
- 2006(12765)
- 2005(11493)
- 学科
- 济(71392)
- 经济(71316)
- 管理(45504)
- 业(45220)
- 方法(38864)
- 企(36538)
- 企业(36538)
- 数学(34677)
- 数学方法(34125)
- 学(19371)
- 农(18202)
- 财(18127)
- 中国(16548)
- 业经(13017)
- 贸(12863)
- 贸易(12860)
- 地方(12574)
- 制(12547)
- 易(12468)
- 农业(11975)
- 务(11848)
- 财务(11814)
- 财务管理(11783)
- 理论(11683)
- 企业财务(11219)
- 和(10959)
- 银(10896)
- 银行(10850)
- 融(10533)
- 金融(10530)
- 机构
- 大学(260316)
- 学院(257657)
- 济(98759)
- 经济(96575)
- 管理(93612)
- 研究(91378)
- 理学(81386)
- 理学院(80277)
- 管理学(78219)
- 管理学院(77746)
- 中国(66734)
- 科学(62429)
- 京(56017)
- 农(55309)
- 所(50357)
- 研究所(46493)
- 业大(45514)
- 财(45165)
- 农业(44303)
- 中心(41391)
- 江(39128)
- 财经(36542)
- 北京(35053)
- 范(34621)
- 师范(34168)
- 经(33094)
- 院(31961)
- 州(31023)
- 经济学(30501)
- 农业大学(28697)
- 基金
- 项目(175696)
- 科学(136403)
- 基金(127476)
- 研究(118723)
- 家(115000)
- 国家(114122)
- 科学基金(94944)
- 社会(72285)
- 省(69175)
- 社会科(68408)
- 社会科学(68383)
- 基金项目(67183)
- 自然(65777)
- 自然科(64275)
- 自然科学(64250)
- 自然科学基金(63098)
- 划(59962)
- 教育(56197)
- 资助(54132)
- 编号(46702)
- 重点(41075)
- 成果(38807)
- 部(38765)
- 发(37085)
- 计划(36097)
- 创(35700)
- 科研(35122)
- 课题(33569)
- 创新(33518)
- 教育部(31941)
- 期刊
- 济(102310)
- 经济(102310)
- 研究(68212)
- 学报(52663)
- 农(49164)
- 中国(47176)
- 科学(44898)
- 大学(37530)
- 财(35721)
- 学学(35707)
- 农业(33181)
- 管理(31388)
- 教育(25837)
- 技术(21073)
- 融(20966)
- 金融(20966)
- 业(18435)
- 财经(17956)
- 经济研究(16553)
- 业经(15856)
- 经(15285)
- 版(15047)
- 统计(15044)
- 业大(14109)
- 问题(14012)
- 策(13271)
- 技术经济(12949)
- 科技(12471)
- 决策(12181)
- 资源(11858)
共检索到368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应梅 杨维泽 杨美权 杨绍兵 杨天梅 许宗亮 李纪潮 张金渝
【目的】探讨珠子参表型性状变异及其与地理-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为对象,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珠子参的小叶数、茎色、叶形、叶缘等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有明显变异;7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也存在广泛变异,居群间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0.28%~69.18%,其中茎粗和复叶柄长在居群间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9.18%和57.49%;12个居群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居群是香格里拉普达措(PDC1)为53.61%,变异系数最小的居群是尾木尼村(WMN)为27.11%。相关性分析表明,珠子参居群的叶长、复叶柄长与纬度和海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小叶柄长与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株高、叶长、小叶柄长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2个珠子参天然居群可分为4类,但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完全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结论】珠子参天然居群表型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且与分布生境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有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丰骥 常庆瑞 钟德燕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规律,分析地形因子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为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安塞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水平曲率、垂直曲率、地形湿度指数和河流动能指数等5个地形因子,分析土壤养分含量与这些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为14.14%~26.84%,块金效应值为16.45%~45.87%。(2)研究区西南部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北部土壤养分含量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汪鹏 杜雨 于秀明 王玉祥
以24份国外引进的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种质为材料,在同质园中对12个荚果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9个荚果表型指标在不同材料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荚果被毛变异系数最大(57.74%),其次为荚果颜色(54.92%)和荚果形状(52.8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9个荚果性状转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2.79%,可代表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聚类分析将24份黄花苜蓿种质分为成4个类群,第Ⅰ类最多,包含11份种质资源,占45.83%。该类群明显特征为荚果呈长半圆形且为深褐色,每荚含种子数最多,性状良好,具有极大的育种潜力;第Ⅱ类包含4份种质资源,占16.67%,荚果多为镰刀形且易裂荚;第Ⅲ类群包含8份种质资源,占33.33%;第Ⅳ类群有1份编号为16的材料,表现出弯曲程度大、难裂荚的特性,可作为抗裂荚材料进行育种。本研究通过评价外来黄花苜蓿种质的荚果特性,为进一步研究黄花苜蓿的裂荚机理、培育抗裂荚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维泽 左应梅 张金渝 杨天梅 杨绍兵 杨美权 邓先能 许宗亮 陈秀花 李新华
【目的】利用EST-SSR标记分析云南省珠子参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7对人参属EST-SSR引物对云南省珠子参主要分布区的19个珠子参野生居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在物种水平,17对人参属EST-SSR引物在19个珠子参居群中共检测到34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96个,平均为17. 4个,珠子参的等位基因数(A)为1. 8555,Nei’s基因多样性(H)为0. 2023、Shannon指数(I)为0. 3230;在居群水平,19个居群的等位基因数(A)为1. 0954~1. 2977,Nei’s基因多样性(H)为0. 1043~0. 1387,Shannon指数(I)为0. 0309~0. 1077,多态位点数(PPB)为8. 67%~29. 77%。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 6357,居群每代迁移数(Nm)为0. 2866。遗传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19份珠子参居群被划分为2个大类群,其中第二类群16个居群被分为4个小类群。【结论】珠子参总体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各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不高,居群间缺乏基因交流;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高,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聚类分析显示,不同表型的珠子参虽然形态差异较大,但遗传差异不大。
关键词:
珠子参 EST-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永侠 车畅 温璇 田晨月 王潇阳 魏建兵 王姗姗 刘周莉
近年来我国草莓产业发展十分迅速,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作为辽宁省的草莓主栽品种,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深入了解辽宁地区草莓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影响草莓果实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在丹东市、本溪市和沈阳市40个草莓园中采集草莓果实及草莓园表层(0~20cm)土壤,检测果实品质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对草莓果实品质进行评价,并以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排名,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草莓果实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的关联。结果表明:果实性状指标在个体间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4.67%~56.02%,其中果糖的变异系数最大。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60.25%,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20个草莓园。40个草莓园总体土壤呈微酸性,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过高,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适宜。草莓园利于提高草莓风味的土壤指标为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有利于提高草莓外观品质的土壤指标为有机质、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
关键词:
草莓 果实品质 土壤质量 相关性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琼英 夏正龙 蔡缪荧 谢巨洪 潘月明 李景芬 杨国梁
为研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类群间的性状差异,本研究对人工养殖的罗氏沼虾雌、雄及"老头虾"3个类群共490个个体的体重、体长、全长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等。结果表明, 3个类群除上、下额刺数2个可数性状外,其他9个可量形态性状与体重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影响体重的关键形态性状在3个类群中各不相同,但体长、头胸甲长、第二步足长在3个类群中均是影响体重的关键指标;分别建立了各类群体重与关键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雌、雄2个类群表型上更为相似,"老头虾"与雌性个体的差异最大。腹部轮廓特征(包括腹长、腹宽、腹高)、全长、体长及第二步足长对3个类群的差异贡献较大。雌性个体腹部发达,"老头虾"则第二步足尤为发达。本研究结果可为罗氏沼虾的选择育种、基础生物学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资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燕春 林锦英 谢伟平 张华 郑岩松 谢丽芳 李莲芳 黄红弟
利用9个表型性状和20对SRAP标记分析了13份华南地区主要瓜类作物的遗传进化关系,9个表型性状差异显著,20对SRAP分子标记分析供试的13份材料,共产生328条差异谱带,仅有2条共同带,多态性比率为99%,遗传相似系数为0.140~0.993。进一步分析了表型性状与SRAP分子标记的相关性,P=0.05时,相关系数为0.576;说明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结果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通过分子标记研究和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华南地区主要葫芦科植物的遗传关系,可为今后在分子水平进行葫芦科瓜类种质资源的育种及亲缘关系分析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华南地区 瓜类蔬菜 SRAP 遗传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锡兵 龚榜初 李大伟 吴开云 赵献民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属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山桐子属(Idesia Maxim.)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华北和西北南部的17个省区。另外,朝鲜、日本的南部也有分布[1]。山桐子树干通直,树形美观,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材质优良,3年生实生苗木即可挂果,是我国南方主要城市园林
关键词:
山桐子 天然居群 表型性状 变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覃敏 尹光天 杨锦昌 李荣生 邹文涛
以8个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地理种源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UPGMA)等多种分析方法,对7个表型性状(叶片长、叶片宽、叶长宽比、叶形、树干通直度、树皮颜色和树皮形状)进行研究,探讨米老排种源间和种源内的表型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米老排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较丰富的变异,种源内变异(18.08%)大于种源间变异(5.68%),种源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5.10%。在7个表型性状中,树皮颜色的变异系数值最大(21.16%),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武 孔德仓 崔艳红 曹明 庞晓明 李颖岳
为了明确枣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特点,了解枣裂果性状与果实(核)性状的相关性,提高枣种质的利用效率,本研究对枣核心种质的果实、果核和裂果等相关的9个重要表型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核心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变异,9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20%以上,平均变异系数为39.00%;其Shannon-Wiener's多样性指数为1.491.93,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77。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9个表型性状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多个果实(核)表型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正相关
关键词:
枣 核心种质 表型多样性 裂果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初贤 覃欣广 望飞勇 邢钇浩 温东强 郭阳峰
【目的】开展广西小米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为挖掘和利用优异小米地方种质资源、选育小米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田间种植新收集的126份广西小米种质资源,对其穗形、穗松紧度、刺毛长度和分蘖性等10个质量性状及株高、穗长、单穗重和千粒重等12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相关分析,综合评价其农艺性状表现,筛选优异小米地方种质资源。【结果】广西126份小米种质资源在穗形、穗松紧度和刺毛长度等质量性状方面各有特点,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样性;株高、主茎粗、主茎节数、穗下节长、穗长、主穗直径、单株草重、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出苗至抽穗天数和生育期等数量性状的均值分别为131.61 cm、0.53 cm、10.86个、37.35 cm、27.51 cm、1.89 cm、14.08 g、9.63 g、6.47 g、1.37 g、66.12 d和98.56 d,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9164~2.0620,变异范围为13.84%~49.08%,变异程度排序为单株草重>单穗粒重>单穗重>主茎粗>主穗直茎>穗长>出苗至抽穗天数>千粒重>穗下节间长>主茎节数>株高生>育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穗粒重与单穗重、主茎节数、主茎粗、单株草重、主穗直径、千粒重和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株高呈不显著正相关,其中,单穗粒重与单穗重的相关性最高(r=0.8869)。综合评价结果表明,GXB2017095、GXB2017096和GXB2017100等6份小米种质的穗长、主穗直径、单穗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表现优异,属于小米地方优异种质资源,P451324030、P450325025和P450332007等8份小米种质的穗长大于35.00 cm,属于长穗小米地方种质资源。【结论】广西小米种质资源的穗形、穗松紧度和刺毛长度及单株草重、单穗粒重、单穗重、穗长和主茎粗等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单穗重、穗长、千粒重、主茎节数、主茎粗和单株草重是影响单株粒重的主要性状;荣朋粘小米、荣朋糯小米和龙弟小米等6份种质综合性状优异,面北粟米、保林粟子和黍禾等8份种质穗长较长,可作为广西小米优异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虎 常鸿莉 魏琪
【目的】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内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为养分精确管理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彬县红岩河小流域为例,于2011年结合GPS共采集了121个田间土样,对其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养分含量半方差函数模型及其参数进行了确定,用普通克里格插值(Kriging)绘制了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统计分析高程、坡度、坡向、坡形等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并进行了插值结果检验。【结果】陕西彬县红岩河小流域土壤碱解氮的空间变异性很弱,有机质、速效磷和有效钾具有强烈的空间变异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常浩 李文学 徐志鹏 栾倩倩 周琦 汪亮芳 吴之涛 杨克泽 马金慧 任宝仓
【目的】分析不同连作年限下玉米根际土壤和玉米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探明连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兴隆村分别测量轮作1年、连作5年、连作11年、连作25年和连作50年的玉米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运用SPSS22.0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水解性氮随连作年限延长,先下降后上升,有效磷、速效钾和pH随连作年限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玉米不同连作年限下根际土壤的土壤蔗糖酶(S-SC)、土壤脲酶(S-UE)、土壤碱性磷酸酶(S-AKP/ALP)和土壤过氧化氢酶(S-CAT)含量差异显著,都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连作对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轮作1年的玉米长势相对较均匀,叶绿素含量高,连作11年的玉米光合作用最强,根系发育好,毛根长,在主根上分布均匀;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弱碱性土壤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S-AKP/ALP)、土壤蔗糖酶(S-SC)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发育。【结论】连作导致玉米农艺性状下降,土壤中有效磷、速效钾流失,水解性氮富集,土壤酸化。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弱碱性土壤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S-AKP/ALP)、土壤蔗糖酶(S-SC)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发育,水解性氮、土壤脲酶(S-UE)和壤过氧化氢酶(S-CAT)含量升高不利于玉米根系发育。
关键词:
玉米 连作 土壤酶 农艺性状 相关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正昊 史晓龙 周东英 钟超 刘喜波 张鹤 康树立 赵新华 王传堂 于海秋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随着近年来我国对花生油的需求日益增加,培育高产优质的花生新品种是花生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花生荚果大小直接决定了花生的产量,明确花生荚果大小调控机制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EMS诱变是创制花生优异新种质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加速育种进程。通过对美国栽培花生Tifrunner进行EMS诱变,获得了一个分枝数减少、花期提前且荚果变大的突变体(ps)。结果表明: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的长宽与荚果长宽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p<0.0001),且ps的果型没有发生改变但粒型显著变长。进一步对果壳进行细胞学分析表明,ps荚果变大的原因是果壳细胞数量增加。通过EMS诱变创制了1个分枝数减少且早熟的花生种质,为培育适应机械化的早熟花生品种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此外,花生的荚果和种子的大小具有不同的调控途径,针对ps荚果大小突变的研究更应关注果壳的发育。研究结果为探究调控花生荚果大小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加速优质花生种质资源创制提供了优异材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智 康专苗 白亭玉 陈瑞州 李华东 仇海威 林电
【目的】研究三亚芒果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及与树体矿质养分相关性,以期掌握芒果园土壤肥力现状,为科学、合理制定三亚芒果主产区的施肥策略奠基础。【方法】通过对三亚芒果主产区育才镇、立才农场、崖城、农综及永介等主产区芒果园020、2040 cm土层采集的103个土壤样品和相应采样果树叶片样品进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芒果园土壤pH均值为5.66,果园土壤呈酸性;果园有机质含量(10.1621.60 g·kg(-1))偏低,随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地果园有机质含量基本为三级及以下水平;果园土壤全氮含量(0.3
关键词:
三亚市 芒果园 土壤养分 肥力状况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