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0)
2023(13929)
2022(11703)
2021(10957)
2020(9234)
2019(20643)
2018(20327)
2017(38838)
2016(20634)
2015(23110)
2014(22109)
2013(21218)
2012(18950)
2011(16895)
2010(16604)
2009(14807)
2008(13996)
2007(12008)
2006(10155)
2005(8405)
作者
(54793)
(46079)
(45677)
(43396)
(29322)
(22082)
(20510)
(17884)
(17359)
(16083)
(15649)
(15513)
(14496)
(14316)
(14286)
(13933)
(13773)
(13263)
(13197)
(13178)
(11057)
(11057)
(10994)
(10506)
(10260)
(10114)
(10054)
(9869)
(9134)
(9022)
学科
(85778)
经济(85710)
管理(63511)
(62271)
(53258)
企业(53258)
方法(41887)
数学(37287)
数学方法(36594)
技术(22378)
中国(21397)
(20915)
(19415)
地方(19245)
业经(18841)
理论(14849)
农业(14567)
(14506)
技术管理(14020)
(13865)
贸易(13856)
(13446)
(13037)
环境(12647)
(12422)
财务(12359)
财务管理(12335)
(12262)
(12128)
企业财务(11685)
机构
学院(278440)
大学(275182)
管理(114952)
(114374)
经济(112221)
理学(101157)
理学院(100132)
管理学(98098)
管理学院(97571)
研究(86064)
中国(63594)
(55647)
科学(52883)
(48986)
中心(41016)
(40462)
财经(40301)
(40278)
业大(40137)
(39880)
研究所(37271)
(36997)
经济学(35561)
(35370)
师范(34991)
北京(33610)
(32357)
经济学院(32302)
(31878)
技术(31581)
基金
项目(202550)
科学(163588)
基金(149012)
研究(148064)
(130005)
国家(128995)
科学基金(113756)
社会(96405)
社会科(91735)
社会科学(91715)
(81049)
基金项目(78887)
自然(74037)
自然科(72522)
自然科学(72510)
自然科学基金(71211)
教育(70357)
(67666)
资助(59873)
编号(58858)
(47575)
重点(45919)
(44758)
成果(44563)
(43865)
创新(43734)
国家社会(40758)
课题(40663)
教育部(39174)
科研(38725)
期刊
(113650)
经济(113650)
研究(73710)
中国(52905)
管理(44325)
科学(39036)
学报(38938)
(37574)
(34249)
教育(33444)
技术(31117)
大学(30882)
学学(29215)
农业(24095)
(20694)
金融(20694)
业经(19259)
经济研究(19146)
财经(19144)
(16602)
技术经济(16178)
科技(15851)
(15165)
统计(15092)
问题(14387)
(14184)
商业(12662)
决策(12539)
资源(12455)
(12123)
共检索到387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文华  
本研究从人力资本、融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向型经济水平四个维度,引入吸收能力转换变量构建PSTR非线性模型,利用珠三角9个地级市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OFDI的动态非线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四个维度都呈现出单一的门槛水平。高体制水平区域的吸收能力变量值高于相应的门槛水平时,OFDI显著地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吸收能力变量值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动态转换机制。不同城市在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方面,表现出差异化显著的超越门槛值比例。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区域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控制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OFDI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影响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上述吸收能力变量均存在单一门槛,当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并使得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O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均为正向显著;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门槛值的样本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两个吸收能力变量,但跨越各自门槛的样本比例较低;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OFDI对区域技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更明显。随着吸收能力变量水平的连续增加,基于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均在持续增强,国际R&D和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欣  姚洪兴  
文章利用长三角25个城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金融发展水平和技术研发强度等吸收能力变量分别作为转换变量,采用包含外生变量的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检验了基于OFDI、FDI和进口三种渠道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动态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所有的吸收能力变量跨越各自的门槛值使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OFDI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创新均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对应于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当PSTR模型趋于高体制时,基于FDI和进口的国际R&D对区域技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晓露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5.0软件,选取13个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珠三角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长三角,但其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不如长三角,二者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江金波  李欢  蒋婷婷  
针对现有关于合作创新研究存在的缺乏对能力定量化内在性关注、结果较为粗浅、解释力较差等不足,文章选取泛珠三角九省区为研究对象,依据2015年的样本数据,引入能力结构关系模型,开展旅游创新能力结构、能力结构耦合度及其利益分配的测度,深入分析综合创新能力结果基础上,探讨合作创新耦合度以及合作创新获益分配格局形成的原因。研究认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空间发展极不均衡,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存在阻碍,区域内合作创新范围和效率不高。广东省和其他省区合作创新的耦合度偏低,属低程度耦合,而广西、海南与其他省区合作创新的耦合度偏高,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大;两省区之间旅游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会受创新能力相似性与地理邻近因素影响。广东省与其他省区旅游合作创新的总获益值最高,但合作较不稳定,江西、贵州、广西这些综合能力比较相似的省区间获益比接近于1,进行旅游合作创新最稳定。基于此,提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3点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江金波  李欢  蒋婷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永刚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科研投入与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σ和β收敛性,对比不同形式的空间计量模型对样本数据生成过程的拟合效果,采用空间误差分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分析了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域对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泛珠三角"区域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具有负的空间相关性和σ和β收敛性;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对创新能力具有正的影响,创新能力发展过程具有正的空间外溢性;"泛珠三角"区域的建立对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具有不利影响。研究认为:国家应出台区域经济合作宏观指导政策,进一步发挥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提高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正的空间外溢性;提高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的绝对投入量,进一步提高新产品研发经费的利用效率;提高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经济结构,使医药制造业收敛于较高的产业发展均衡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泽东  张倩肖  王文  
本文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3-2007年的企业层面数据,应用非线性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规模的三种衡量指标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理论上存在一个最适创新的企业规模。对于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递增关系,追求企业规模的合理扩张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文仙  张慧晴  
以珠江三角洲区域为例,应用min-max标准化分析方法,评价2010—2015年该区域的创新能力。实证分析发现,珠三角的区域创新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还存在城市间创新能力不平衡、教育科技支出少、知识未能有效转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世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世政  周家贤  朱炎亮  
创新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输入,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源头。从外部创新资源角度探讨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创新资源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以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  赵立平  黄飞  陈政  戴鹏飞  
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使用2003—2011年数据,研究长三角25个城市区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现象。主要结论包括:Moran's I值及散点图表明9年间长三角区域创新投入产出存在空间不平衡性,并向上海、无锡、南京、杭州和苏州5个城市集聚;以专利为创新产出的空间动态面板SEM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创新集聚受各城市的个体特征随机影响显著、前期创新产出影响显著且初始值具有内生性,如果忽略此影响,有可能会高估前期创新产出,而低估创新活动的空间相关性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鹏  郭永芹  
笔者以创新环境和创新理论为基础,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和对外开放对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实证结果表明,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环境规制水平对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技术创新产生正面作用;对外开放水平的影响效果则不确定,其中外资依存度对泛珠三角区域内地九省区技术创新产生负面影响,外贸依存度虽然具有正面影响,但存在一定的不显著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浏  李达华  肖纯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测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品牌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测评综合得分与排名,得出了交通运输制造业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创建珠三角区域品牌的突破口在于大力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结论。研究结果为珠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交通运输制造业以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带动珠三角地区实现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