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8)
2023(10478)
2022(8354)
2021(7554)
2020(6157)
2019(13791)
2018(13549)
2017(25110)
2016(13801)
2015(15203)
2014(15226)
2013(14925)
2012(14025)
2011(12808)
2010(13231)
2009(12203)
2008(12002)
2007(10724)
2006(9750)
2005(8782)
作者
(41324)
(35030)
(34925)
(33157)
(22548)
(16643)
(15691)
(13407)
(13157)
(12475)
(12279)
(11915)
(11465)
(11212)
(11082)
(10636)
(10150)
(10144)
(10082)
(9727)
(8841)
(8578)
(8521)
(8137)
(7969)
(7908)
(7825)
(7193)
(7081)
(6849)
学科
(81466)
经济(81402)
管理(38939)
(33114)
方法(28822)
(27877)
企业(27877)
数学(25869)
数学方法(25406)
地方(20053)
(16752)
中国(16630)
业经(15597)
(15002)
(14439)
地方经济(13580)
(11612)
环境(10622)
农业(10372)
(9594)
金融(9592)
理论(9491)
(9421)
银行(9401)
(9162)
(9125)
财务(9101)
财务管理(9081)
(9011)
(8894)
机构
学院(204420)
大学(203441)
(89490)
经济(87689)
研究(76150)
管理(73043)
理学(62720)
理学院(61898)
管理学(60337)
管理学院(59960)
中国(56720)
科学(47034)
(42807)
(39664)
(39586)
研究所(36146)
中心(33518)
(33511)
(31698)
财经(31419)
业大(29158)
经济学(28719)
(28402)
(27747)
(27471)
师范(27453)
北京(26950)
农业(26085)
经济学院(25442)
(24989)
基金
项目(135721)
科学(107528)
基金(99090)
研究(96385)
(87779)
国家(87119)
科学基金(73815)
社会(62947)
社会科(59583)
社会科学(59564)
(53391)
基金项目(51345)
自然(47552)
自然科(46454)
自然科学(46444)
自然科学基金(45535)
(45320)
教育(44362)
资助(40653)
编号(37446)
重点(32058)
(30871)
成果(30622)
(29448)
(27753)
课题(27412)
国家社会(26500)
创新(26036)
科研(25893)
教育部(25088)
期刊
(106599)
经济(106599)
研究(62870)
中国(39472)
学报(33288)
科学(31280)
(30531)
(30414)
管理(28934)
大学(25076)
学学(24078)
农业(20671)
教育(19338)
技术(18512)
经济研究(18360)
(18329)
金融(18329)
财经(16163)
业经(14811)
(14068)
问题(13297)
统计(12871)
技术经济(11538)
(11309)
(10827)
决策(10354)
资源(9913)
(9864)
(9488)
世界(9485)
共检索到313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王爱民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全球金融危机和产业与劳动力双转型背景下,珠三角转型社区的物业依赖型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这种本质上以土地租赁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亟需在新的经营管理变革、政策制度转型和土地利用结构重组上寻求突破。珠三角转型社区物业依赖型经济具有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物业租赁为主要收入来源、福利性和事务性支出为主、物业产权薄弱和原村民对集体经济依赖强化的特点,存在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以及塑造这种经济发展形式的多种因素和根源。针对其存在的困境和问题,提出应对物业依赖型经济的社区管理、经济发展方向、土地管理政策和空间规划等事宜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政策环境下进行优化,以推动转型社区物业依赖型经济向投资型实业经济的过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唐波  吕智聪  林琳  
经济脆弱性是区域协调和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量度。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案例,以2006—2015年为时间序列,构建了经济脆弱性理论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法、TOPSIS、GIS方法进行时空演变分析,探讨了经济脆弱性调控与管理。结果发现:(1)时间方面,2006—2015年珠三角9个城市经济敏感性整体较高且波动较大,应对能力逐渐增强,脆弱性较为平稳,且有较明显的时间阶段性和线性趋势。(2)空间方面,核心城市比外围城市经济脆弱性要低,东部城市比西部城市经济脆弱性低;西部城市经济脆弱性等级有所上升,东部城市逐渐下降;广州市经济脆弱性等级变化较大,中山市经济脆弱性一直维持着较低等级,肇庆市处于高脆弱性的位置,其他城市等级变化较小。(3)珠三角城市群经济脆弱性调控与优化需要遵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视角,在互联互通、经济整合、产业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本文旨在突破新古典理性选择的经济转型研究方法,再次阐述计划经济体制下历史沉淀成本对经济转型的锁定效应。由新古典经济理论和规范决策理论可知,以前投资的历史或沉淀成本已经支付过了,因其不构成机会成本,所以不应该影响当前或未来的经济转型决策。然而,在经济转型时期,决策者并不能够根据经济转型的预期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理性决策,不仅需要考虑因资产专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的阻碍影响,还需要考虑过去发生的历史沉淀成本的阻碍影响。因此,为了加快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制度或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应着眼于历史沉淀成本管理,从而切断路径依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卫群   王玲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回归分析法探究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深莞惠都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从空间相关性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以广州为核心聚集区,存在正向的自相关性;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城市、交通、市场、产业五个要素均对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市场化水平、加大制度保障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金融危机倒逼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本文基于全国经济普查的微观数据,利用DEA模型从创新效率视角研究珠三角地区转型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前沿技术进步趋势放缓,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规模效率超越"倒U型"顶点呈现下降趋势,技术效率对非珠三角地区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劳动密集型产业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非珠三角地区,以寻求较低的成本和相对有效的规模效率,企业开始面临规模效率下降带来的创新效率提升瓶颈。在此过程中,非技术创新的作用开始凸显,企业需要对组织方式、销售策略等非技术因素进行改进和升级,以实现企业创新维度的新突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伏心  
本文提出了"增长方式转变问题"这一新的概念,认为,增长方式比较不是经济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比较,而是增长动力和机制的比较。提出了增长方式的三种类型,即"行政推动型增长"、"利益导向型增长"和"效率导向型增长"。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利益导向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三个发展阶段——"地方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企业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和"市场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关键在于实现从"利益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效率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张革  
数字经济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网民优势、后发优势、制度优势等发展优势。中国引导数字经济从低起点到高速增长,促进供给结构优化,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正在推动新的模式出现。但在数字经济强劲崛起过程中,网络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加,使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威胁。研究提出构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助推发展共享经济、助力数字经济成果共享、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经验、构建新网络安全体系对中国发展数字经济至关重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凌  
构建泛珠三角合作平台是9+2各方谋求发展的需要,但这种合作要建立在利益双赢和多赢的基础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能否成功,一个关键性的举措就是实现香港与深圳的经济一体化和同城化,建设一国两制下的双子城,进而充分发挥香港既面向内地,又面向国际的“两个扇面的作用”,构建泛珠三角的核心区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晶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其区位、资源等相对比较优势,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在经济增长不断受到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长三角地区产业急需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长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路径选择,提出了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方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冠贤,魏清泉,蔡小波  
90年代是珠三角经济增长的转折点 ,在原有优势日趋弱化的新形势下 ,珠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组织在“极化—反极化”的分异运动中呈现新的态势。通过对 1990、1995、1999年 3个年份珠三角经济区各城市代表性指标的因子特征值的分析 ,可以明显观察到珠三角经济区正由不平衡向平衡、单极核向多极核的方向演变 ,经济空间增长呈现二元结构的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文莉  黄何  蔡盼心  陈相  
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对2008年—2018年珠三角九市各城市子系统的综合得分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从时序角度来探讨三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发现,珠三角九市在十一年间的生态-经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变化相对稳定,整体呈现耦合协调度"中间高,周围低"的空间特点;从协调发展及滞后类型可知,处于濒临失调衰退类型的城市常常属于生态滞后型,而处于中度或轻度失调衰退类型的城市常处于科技滞后型,各城市突破失调状态的瓶颈不同。未来需实现生态、经济、科技深层次的联动合作,促进创新区域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露元  李红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珠三角及北部湾地区的1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3-2012年以来珠三角及北部湾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网络特征。结果显示:从网络结构来看,珠三角及北部湾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呈现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的趋势;从网络密度来看,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从中介中心度来看,珠三角及北部湾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差异性降低,城市网络中的结构分层仍较明显,核心—边缘分析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认为创新要素空间溢出、交通网络的发展、产业互补分工、地方政府的协调等共同形成了珠三角及北部湾地区网络结构不断变化的机理,并提出了优化珠三角及北部湾地区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志佳  黄河清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同时这些变化之间呈现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通过对1979-2009年间遥感影像的分类解译,获得珠三角地区四期间隔为10年左右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等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过去30年来珠三角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生产总值、常住人口的时空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占地区总土地面积的比重已从0.5%上升到了10.8%,其中深圳、东莞已超过了40%,这些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以农业用地的减少为代价;2珠三角地区常住人口与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相关性:2000年以前人口每增长1万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建党  唐杰  梁植军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两个视角入手,对2000-2015年间的城市规模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和GDP以及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都形成了菱形城市层级结构;珠三角城市群GDP近似服从齐普夫分布,形成了金字塔型城市层级结构,基本实现了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空间配置;如果把香港和深圳合并为港深都会,则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服从幂律分布,城市GDP依然服从齐普夫分布;中国的户籍政策、人口规模政策阻碍了人口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工业化发展阶段差异是两大城市群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