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73)
- 2023(7669)
- 2022(6494)
- 2021(6123)
- 2020(5083)
- 2019(11691)
- 2018(11632)
- 2017(22316)
- 2016(12309)
- 2015(13683)
- 2014(13743)
- 2013(13351)
- 2012(12492)
- 2011(11381)
- 2010(11710)
- 2009(10750)
- 2008(10529)
- 2007(9459)
- 2006(8293)
- 2005(7000)
- 学科
- 济(58133)
- 经济(57974)
- 管理(31832)
- 方法(26813)
- 业(25444)
- 数学(22661)
- 数学方法(22276)
- 企(20944)
- 企业(20944)
- 中国(18013)
- 地方(16063)
- 农(13937)
- 环境(12136)
- 学(12084)
- 业经(11868)
- 财(10602)
- 理论(10419)
- 和(10051)
- 农业(9254)
- 发(8103)
- 地方经济(8100)
- 制(7620)
- 划(7554)
- 融(7282)
- 金融(7281)
- 城市(7090)
- 生态(6769)
- 资源(6617)
- 银(6459)
- 银行(6438)
- 机构
- 大学(169638)
- 学院(168566)
- 济(68462)
- 经济(66862)
- 管理(63193)
- 研究(61386)
- 理学(54381)
- 理学院(53626)
- 管理学(52312)
- 管理学院(51987)
- 中国(44722)
- 科学(38129)
- 京(36923)
- 财(30845)
- 所(30554)
- 中心(27878)
- 研究所(27786)
- 农(26848)
- 江(25842)
- 范(24812)
- 师范(24610)
- 业大(24361)
- 财经(24320)
- 北京(23155)
- 院(22587)
- 经(22131)
- 经济学(21556)
- 州(20771)
- 农业(20702)
- 师范大学(20051)
- 基金
- 项目(117194)
- 科学(93119)
- 基金(85258)
- 研究(85046)
- 家(74606)
- 国家(74002)
- 科学基金(63726)
- 社会(56668)
- 社会科(52594)
- 社会科学(52579)
- 省(45835)
- 基金项目(44895)
- 自然(40727)
- 教育(39760)
- 自然科(39760)
- 自然科学(39755)
- 自然科学基金(39013)
- 划(38911)
- 资助(35101)
- 编号(33249)
- 成果(27245)
- 重点(27013)
- 部(25920)
- 发(25585)
- 课题(24268)
- 创(23590)
- 国家社会(23208)
- 教育部(22310)
- 创新(22048)
- 科研(21977)
共检索到256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德鸿
长株潭作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创造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珠三角西岸城市珠海、江门、中山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把生态城市建设与"两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珠三角西岸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欧阳煌
本文在比较"长三角"城市群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相同之处和相异之处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经验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发展面临的难题,进而提出"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建议,文章将之概括为"四融"与"四力"。"四融"为:融智、融制、融城、融企。"四力"为:上下联动,政策给力;错位竞合,迸发活力;合作共赢,聚拢合力;拓宽空间,延展张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慎敏 易理强 周寅康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本文拟根据循环型城市内涵,构建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对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贡献机理,对建设循环型城市提出建设性建议。文章引入“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两个特征向量,将不同时序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二维定位。对珠三角城市群1990-2004年城市发展的研究表明,不同年份的评价水平波动性显著,评价水平最大年份值较最小年份值高出0.786,相当于年平均水平的34.2%;由于波动性显著,其变化趋势显著性较低,总的趋势绩效水平不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红玲
按照国务院有关批示精神,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各自实际出发,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尽快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平楼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点,有诸多显著优势,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应着力发展"两型"产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节能减排和科枝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传玲
长株潭城市群要实现区域发展一体化战略,应率先突破"信息同享"这一关口,关键是要加快长株潭城市群信息化建设,先行整合区域信息,实现区域信息共建共享。信息化是长株潭城市群整合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必备条件,对于能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升级发展和完善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综合服务职能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信息化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栩东 武春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然在加速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很多地区面临的难题,在利益的驱动下,传统的消极生态保护理念难以抵挡城市建设的不断蚕食,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理念。通过对国内外休闲游憩绿道研究情况的分析,探讨了休闲游憩绿道建设的意义,阐述了休闲游憩绿道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特殊作用。同时针对其地域特色提出了休闲游憩绿道建设的具体思想。
关键词:
绿道 休闲绿道 地域性 广东 珠三角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煊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加拿大、德国和芬兰4个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发现这些国家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具有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项目实施为载体、以生态研发技术为支撑、以公众参与为导向、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揽等共同特征;同时,这些国家主要通过完善生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法规、强化与周边城镇的协同建设、产业的转型升级、保障市民的广泛参与等措施来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这些经验对加快中国城市生态建设、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科学规划 协同发展 市民参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陶希东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和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如何打造新型共享城市,解决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空间等问题,日渐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首尔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建设共享城市的全球城市,建构了集理念、政策、方法等为一体的系统方案和经验模式。对共享经济、共享城市的基本内容做出了界定和分析,重点对首尔打造共享城市的举措和经验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我国积极创建共享城市的一些启示性对策。
关键词:
共享城市 首尔 经验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景涛
"两型社会"建设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局,也是一项重要的"集体行动",因为不同建设主体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因此,这就必然引发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省政府、相关地级市政府、企业和公民构成了博弈的主体,这四个主体的博弈行为直接决定了"集体行动"的结果。通过设置博弈规则,模拟相关主体在不同联盟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并确定"最优解"是论文的研究主题。论文通过解释"最优解"可以为决策者优化利益协调机制,诱导建设主体开展合作博弈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博弈 最优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晓强 侯加林 尹侠
本文阐述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成因,针对如何切实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配合省委省政府"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有效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晓凤 安宽洙
韩国学习型城市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市民终身学习的"核心战略",经过十五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三方协作领导体系、财政支持激励机制与分层推进的创建方式,而终身学习文化的营造与扩散是韩国经验引起国际关注的重要原因。韩国经验给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带来如下启示:建设环境方面,应坚定政府政治承诺,使学习型城市建设愿景清晰、保障有力。制定专项规划保障学习型城市建设有法可依、规范有序。运行机制方面,深化系统意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终身学习成果转化的便利性,促进市民终身学习不断深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亚丽 蒋大和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发育最为成熟的城市聚集区,随着城市发展主流趋势——生态城市的日益兴起,区内各城市相继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是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不协调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程度难以定量以及片面定量的问题。试从长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和地域情况人手,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并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和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来分别衡量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生态化水平、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和生态城市建设程度。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15个城市中,苏州生态城市建设程度较好,而南通则略差;(2)只有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忠
2007年12月,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年多来,长株潭试验区高起点、高标准、高强度推进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成湘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建设"两型社会"的宏大的改革试验场,肩负着实践国家政策的示范和引领重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和过程控制"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利用好的手段和必须抓住的机遇。长株潭推行战略环评有其特殊性,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为了推行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环评,特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长株潭 “两型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