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3)
- 2023(12682)
- 2022(11094)
- 2021(10466)
- 2020(8811)
- 2019(19916)
- 2018(19944)
- 2017(37943)
- 2016(20651)
- 2015(23241)
- 2014(22762)
- 2013(22253)
- 2012(20392)
- 2011(18274)
- 2010(18176)
- 2009(16474)
- 2008(15993)
- 2007(13858)
- 2006(12026)
- 2005(10378)
- 学科
- 济(77802)
- 经济(77712)
- 管理(62241)
- 业(59643)
- 企(51258)
- 企业(51258)
- 方法(34975)
- 数学(29487)
- 数学方法(29114)
- 中国(20883)
- 农(20496)
- 技术(19166)
- 财(19161)
- 业经(18834)
- 地方(18648)
- 学(18268)
- 理论(14616)
- 贸(14242)
- 贸易(14230)
- 制(14017)
- 农业(14002)
- 易(13772)
- 和(13333)
- 技术管理(13075)
- 环境(12563)
- 银(12221)
- 银行(12181)
- 务(12053)
- 财务(11994)
- 财务管理(11970)
- 机构
- 大学(283436)
- 学院(282018)
- 管理(115831)
- 济(107935)
- 经济(105485)
- 理学(100761)
- 理学院(99625)
- 管理学(97926)
- 管理学院(97413)
- 研究(93106)
- 中国(68297)
- 京(60632)
- 科学(59348)
- 财(48456)
- 所(45890)
- 农(43108)
- 业大(42337)
- 中心(42147)
- 研究所(42073)
- 江(40976)
- 财经(38882)
- 范(38713)
- 师范(38359)
- 北京(38246)
- 经(35309)
- 院(34446)
- 州(33731)
- 农业(33571)
- 经济学(31114)
- 师范大学(31013)
- 基金
- 项目(199162)
- 科学(156923)
- 研究(146936)
- 基金(143311)
- 家(124846)
- 国家(123810)
- 科学基金(106914)
- 社会(91291)
- 社会科(86418)
- 社会科学(86396)
- 省(78850)
- 基金项目(77209)
- 自然(70040)
- 自然科(68404)
- 自然科学(68388)
- 自然科学基金(67121)
- 教育(66898)
- 划(66207)
- 编号(60068)
- 资助(57515)
- 成果(48259)
- 创(45498)
- 重点(44387)
- 部(42946)
- 发(42531)
- 创新(41718)
- 课题(41414)
- 科研(37554)
- 项目编号(37297)
- 大学(37093)
- 期刊
- 济(116623)
- 经济(116623)
- 研究(82558)
- 中国(54708)
- 学报(43853)
- 管理(43497)
- 科学(41366)
- 农(38167)
- 教育(35761)
- 财(35544)
- 大学(32958)
- 学学(30735)
- 农业(26846)
- 技术(25153)
- 融(22653)
- 金融(22653)
- 业经(19622)
- 经济研究(18080)
- 财经(17842)
- 科技(16611)
- 图书(16443)
- 经(15151)
- 问题(14783)
- 业(14759)
- 理论(14148)
- 技术经济(14009)
- 实践(13171)
- 践(13171)
- 现代(13000)
- 资源(12707)
共检索到408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剑川
深入剖析创新驱动对国内若干主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影响,在对广东省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情况、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系统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路径对于提高珠三角创新发展能力的启示。通过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明晰的指标系数与合理的比较体系,提出有利于珠三角自创区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促进区域创新一体化发展和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驱动 自创区 模式 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婧 王璐嘉 胡品平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法分别从微观层面科技人才重点培育对象、中观层面话语策略以及宏观层面政策效果探究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发现,科技人才政策注意力已经转向特定人才群体的专门化、精细化和差异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政策示范领域趋向多元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重点;科技人才政策注重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林善泉 刘嘉丽 刘沛
通过梳理区域创新能力与潜力的相关评价方法,总结不同学科背景对创新的定义和不同类型人群对于创新活动的需求,构建了包含创新产业要素、科研基础设施、创新政策环境、创新支撑条件4个大类、23个小类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与潜力的空间评价模型,并结合珠三角的现状创新空间格局,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广州、佛山、深圳、东莞4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区域创新能力与潜力空间评价的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向东 阳柳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包括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投资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困难、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有必要通过加快创新平台建立及完善、加大高精人才培育力度、建设示范区协同发展网络等来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创新驱动作用。
关键词:
自主创新区 连续匹配差分 创新驱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创新 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陆红娟 丁宏 朱军 何程 黄倧睿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关键词:
苏南 创新 区域 一体化 自创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也光 叶姝阳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也是我国核心技术的发源地。文章选取三大高新示范区2013—2016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关村、张江、深圳三个自主创新示范区特点及示范区内无形资产结构、专利权结构等研发成果特征,从创新创业环境、产业重心、研发质量、研发能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三大自创区的研发创新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关村自创区的规模最大、政策制度最为完备、产品服务的扩展性强,但存在软件类无形资产比重低、研发创收程度低、外援产品依赖性强等问题;张江、深圳自创区则表现出发明类核心专利占比低、自创区内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不完整等突出问题。三大自创区共同表现出未能充分利用园区资源及地理优势、重点产业特色不鲜明,使用权类无形资产占比高的特点,"如何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将是下一阶段我国突出技术重围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研发创新 自主创新示范区 无形资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经伟 王敏
长期以来,依托政府财税、土地优惠政策等"政府倾销"的手段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的发展模式,使得我国高新区存在内生创新机制缺失、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我国探索"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先行区"和"试验地"。基于此,本文从投融资、人才激励、风险分摊、产业发展四方面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魏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运用"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选取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了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研究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要素的投入力度、结构优化的程度以及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其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的功能效应发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文 杨馥萍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区,基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区域特点,选取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与国际化3个目标层领域7个准则层因素共24个指标层指标,对示范区内6个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总体创新水平来看,青岛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较为成熟,处于6市首位,其次是济南,接下来是潍坊、淄博、烟台、威海。示范区内各地应以涉海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汇集区域优势资源,实现六大高新区产业协同、错位发展,从而提高示范区的整体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