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77)
2023(19938)
2022(16637)
2021(15360)
2020(12899)
2019(29170)
2018(28947)
2017(55467)
2016(29922)
2015(33613)
2014(33631)
2013(33419)
2012(30940)
2011(27869)
2010(28439)
2009(26859)
2008(26156)
2007(23454)
2006(21293)
2005(19693)
作者
(87083)
(72058)
(71667)
(67972)
(46175)
(34366)
(32591)
(27904)
(27462)
(26038)
(24705)
(24561)
(23174)
(23030)
(22411)
(22129)
(21296)
(21038)
(20787)
(20705)
(18150)
(17754)
(17394)
(16543)
(16243)
(16125)
(16086)
(16078)
(14556)
(14179)
学科
(126181)
经济(126008)
(104388)
管理(99396)
(91341)
企业(91341)
方法(49248)
中国(39737)
数学(38790)
数学方法(38374)
(38146)
(37832)
业经(36934)
(31504)
地方(30437)
(29862)
金融(29859)
(29360)
银行(29315)
(28274)
农业(26196)
(25819)
财务(25737)
财务管理(25691)
企业财务(24398)
(23477)
理论(23168)
技术(22734)
(22654)
贸易(22630)
机构
学院(427792)
大学(426458)
(175208)
经济(171204)
管理(168734)
研究(146234)
理学(143098)
理学院(141519)
管理学(139463)
管理学院(138653)
中国(117351)
(92808)
科学(86369)
(85912)
(73721)
(69233)
中心(67338)
(67000)
财经(66309)
研究所(65913)
业大(60100)
(60012)
北京(59417)
(55711)
师范(55221)
(54119)
农业(53569)
(53020)
经济学(51772)
财经大学(48869)
基金
项目(276322)
科学(217973)
研究(207531)
基金(199178)
(171716)
国家(170120)
科学基金(147037)
社会(131120)
社会科(124210)
社会科学(124176)
(108535)
基金项目(105017)
教育(93995)
自然(93198)
自然科(91001)
自然科学(90982)
(90100)
自然科学基金(89384)
编号(85742)
资助(81345)
成果(70831)
(61672)
重点(61571)
(60616)
课题(59325)
(59088)
创新(54594)
(53642)
国家社会(53503)
项目编号(53216)
期刊
(207443)
经济(207443)
研究(134487)
中国(93235)
(68836)
管理(68509)
(64972)
学报(62163)
科学(58913)
(52412)
金融(52412)
教育(49648)
大学(48164)
学学(44915)
农业(44001)
技术(38571)
业经(34974)
财经(33334)
经济研究(31632)
(28599)
问题(26331)
(24483)
图书(24290)
技术经济(21846)
理论(21254)
现代(20917)
(20141)
科技(19708)
商业(19448)
世界(19160)
共检索到673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川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必须要作为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基于此背景,文章以最优化理论为基础,实证研究了珠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趋势,结论表明珠三角地区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出现停滞不前的迹象,必须通过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来突破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香芬  
后经济危机时代的到来,迫使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必须尽快转型升级才能保证其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基于这一大背景,本文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就其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整个研究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推导出了产业融合的最佳路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研究,从而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红艳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应用模式,它将重构经济活动各环节并从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生态等方面影响先进制造业并与之融合发展。以美国、德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相关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并结合自身基础与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未来全球先进制造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呈现出四大趋势:软性制造、大规模定制化、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互为依存以及先进制造更加绿色化和服务化。工业互联网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发展工业互联网并使其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成为各制造强国的共同选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晔  
通过阐述知识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指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产业政策应向以技术进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方向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兆麟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既是现代产业演进的客观规律,也是推进工业化进程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湖北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是全国重要的先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继英  李琪  
当前长三角地区亟须通过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来调整产业布局,但目前关于两业融合的测算方法较为单一,也缺乏对区域两业融合时空演变的考察和空间异质性分析。为此,以2012—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法测度其两业融合水平,并将经济环境、政府支持、市场开放、外商投资、区域创新及信息技术等确定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估计、自然断点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有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并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区域内和区域间有差异,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对本市产业融合的驱动作用明显,信息技术应用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市产业融合发展;对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而言,政府支持是直接驱动因素,经济环境和区域创新发挥空间外溢效应;对现代服务业制造化而言,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是直接驱动因素,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溢出效应驱动邻市现代服务业制造化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地区的两业融合发展提出提升融合水平、优化空间布局、统筹推进融合发展以及培育融合新业态新模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斗  代洋洋  
文章基于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视角,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讨了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两业”融合发展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显示,“两业”融合发展对本地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对邻地经济韧性也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均存在时空异质性,时间维度上,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两业”融合发展仅对本地经济韧性产生了正向影响,在恢复期对本地和邻地均产生正向影响;空间维度上,“两业”融合发展显著提升了东部、中部地区本地和邻地经济韧性,在西部地区对本地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对邻地经济韧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东北地区的本地经济韧性为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业”融合发展通过人口流动和区域创新显著促进了本地及邻地经济韧性的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步双  郭逸鹭  袁婷婷  徐洁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洪群联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区域产业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不少地方把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40家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区域为观察样本,发现试点区域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创新融合模式、突出重点产业、完善要素保障等举措,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同时,普遍面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多元主体融合动力不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带动作用弱、要素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融合型企业,健全政策机制,强化试点示范,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效。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慧  崔茜茜  孙克强  
长三角区域经济正处于深刻的发展转型阶段,从传统制造业为主提升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无疑是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长三角区域未来发展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先进制造业的涵义、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长三角区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区域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峰  张所地  
从制造业的最新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特征和体系结构入手,简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重点,论述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怀英  洪群联  王晓红  
闵行区是上海市近郊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徐汇区是上海中心城区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近年来,两区都出现了工业增速下滑、服务业快速增长、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下简称"二业融合")加快的情况。一、融合发展的情况与成效(一)二业融合发展,有力地支撑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矫萍  田仁秀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数字技术创新能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在分析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两业”深度融合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度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和“两业”融合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两业”深度融合的直接与间接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创新对“两业”融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仍成立;(2)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两业”融合的基本路径,且能诱导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两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3)数字技术创新对“两业”融合的促进效应因区域和产业结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因而要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建设,提升“两业”融合的质量与效率;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激活“两业”融合的内生动力;实施区域发展差异化策略,扩大“两业”融合发展的规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喻美辞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其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生产领域,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在考察珠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1998—2009年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以及29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珠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竞争力的这种积极效应。研究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技术、知识含量高,资源消耗低,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深化、降低生产成本、培育产品差异化优势等途径提升珠三角制造业的竞争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幸  钟坚  王欢芳  
基于耦合度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其产业融合,其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后直接效应为负,但总效应为正,进而反馈调节其相邻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鉴于此,应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合理引导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信息技术新优势,建立一体化信息网络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