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8)
2023(15518)
2022(12913)
2021(11861)
2020(9990)
2019(22985)
2018(22415)
2017(42863)
2016(23322)
2015(26333)
2014(26662)
2013(26871)
2012(25206)
2011(23043)
2010(23580)
2009(22364)
2008(22669)
2007(20774)
2006(18649)
2005(17351)
作者
(71169)
(59554)
(59482)
(56246)
(38107)
(28600)
(27083)
(23047)
(22470)
(21308)
(20399)
(20058)
(19403)
(19134)
(18716)
(18241)
(17857)
(17595)
(17424)
(17308)
(14902)
(14874)
(14555)
(13648)
(13507)
(13404)
(13389)
(13334)
(12105)
(11933)
学科
(111245)
经济(111096)
(89558)
管理(79781)
(78272)
企业(78272)
方法(44196)
(34232)
数学(34046)
数学方法(33732)
业经(32813)
(30978)
中国(29992)
地方(27037)
农业(24066)
(22933)
(21182)
财务(21145)
财务管理(21102)
(20421)
技术(20020)
企业财务(19956)
(19571)
(19565)
贸易(19545)
(18903)
理论(18618)
(17136)
(16806)
银行(16774)
机构
学院(353152)
大学(348257)
(147518)
经济(144453)
管理(136516)
研究(121623)
理学(115463)
理学院(114138)
管理学(112481)
管理学院(111782)
中国(95120)
(75289)
科学(74429)
(69740)
(63645)
(63191)
(57242)
研究所(56707)
中心(55565)
财经(54028)
业大(51137)
农业(49788)
(48761)
北京(48177)
(46900)
师范(46452)
(45272)
经济学(44162)
(43582)
经济学院(39818)
基金
项目(222659)
科学(175297)
研究(163807)
基金(159704)
(138785)
国家(137483)
科学基金(117851)
社会(104520)
社会科(98996)
社会科学(98967)
(89358)
基金项目(84727)
自然(74891)
(73613)
教育(73436)
自然科(73016)
自然科学(72991)
自然科学基金(71746)
编号(66694)
资助(65243)
成果(53809)
(53155)
重点(50290)
(48561)
(48088)
课题(46435)
(45141)
创新(44238)
国家社会(42755)
发展(42725)
期刊
(177244)
经济(177244)
研究(104214)
中国(75513)
(59436)
(56806)
管理(54245)
学报(52389)
科学(50798)
农业(40318)
大学(39148)
学学(36788)
教育(35216)
(34858)
金融(34858)
技术(31728)
业经(31696)
财经(27204)
经济研究(26532)
(24048)
问题(23618)
(23546)
技术经济(19848)
(18073)
资源(17681)
商业(17563)
世界(16868)
现代(16859)
图书(16075)
(16064)
共检索到550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兵  田亚平  
珠三角区间旅游资源评价选取8个指标,8个指标分重点景区、综合景区和特色景区三种类型;旅游业发展水平评价从旅游市场、旅游企业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三个方面选取了5个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熵权和TOPSIS法对珠三角区间旅游资源竞争力与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绩效对比,研究表明:①具有稀缺性且较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城市竞争力单向排名靠前,但综合排名不一定靠前,如江门因为有世界遗产,所以在重点景区层次权重获得最大值,但江门旅游资源整体竞争力却排第四。②珠三角城市旅游资源综合竞争力排名最高的为深圳,其次为广州,两地并列为旅游资源第一等级;惠州、江门、肇庆3城市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竞争力得分值低于1.5,高于1.0,可归为第二等级;佛山、东莞、珠海、中山为旅游资源欠缺地区,得分值都低于1.0,为第三等级。③广州、深圳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珠海与江门次之,Ci值都在0.25以上,且非常接近;肇庆、惠州、佛山、东莞Ci值都低于0.2,中山排最后;④旅游资源开发效度最好的是珠海、广州,两者效度值G都达到2,深圳次之,超过1,说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匹配非常好;江门、东莞、佛山、肇庆4城市G值超过0.5,中山、惠州2城市G值排名最后,低于0.5,以上6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都未能匹配好当地旅游资源价值,旅游业还可以大力开发与建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兵  田亚平  
旅游资源评价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客观评价旅游资源是基本要求。珠三角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出游人数与频率都居于全国前列。利用熵权和TOPSIS法对珠三角区域旅游资源竞争力进行比较,选取8个反映地区旅游资源竞争力的指标,并把8个指标分重点景区、综合景区和特色景区三种类型,然后计算得到各地旅游资源竞争力。同时结合珠三角9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最后得到:(1)具有稀缺性且较高等级旅游资源的城市竞争力单向排名靠前,但综合排名不一定靠前,如江门因为有世界遗产而在重点核心景区层次权重获得最大值,但江门旅游资源整体竞争力却排第四;(2)珠三角城市旅游资源综合竞争力排名最高的为深圳,其次为广州,两地并列为旅游资源第一等级;惠州、江门、肇庆三地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竞争力得分值都在低于1.5,高于1.0,可归为第二等级;佛山、东莞、珠海、中山都为资源欠缺地区,得分值都低于1.0,为第三等级;(3)一线城市广州、深圳旅游业发展水平最高,珠海与江门次之,C_i值都在0.25以上,且非常接近,肇庆、惠州、佛山、东莞C_i值都低于0.2,中山排最后;(4)旅游资源开发效度最好的是珠海、广州,两者效度值G都达到2,深圳次之,超过1,说明三地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匹配非常好;江门、东莞、佛山、肇庆四地G值超过0.5,中山、惠州两地G值排名最后,低于0.5,以上六个城市旅游业发展达不到旅游资源实际水平,旅游业还可以大力开发与建设。评价过程客观清晰,评价结果与实际效果基本一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慧敏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综合模糊分析、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多因子、分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在构建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该模型分别对安徽的旅游资源价值与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然后用贡献率这一指标来研究旅游资源价值对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勇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本文选取2000~2005年中国各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在省际层面就旅游资源对旅游业发展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深入探讨了旅游资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方面,旅游资源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非旅游资源部门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未来的方向,即突破依赖旅游资源的单一旅游业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业业态结构的多元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转换和升级实现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使其成为转型期我国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秀娟  
旅游资源是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及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从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成本、利润等角度研究旅游资源对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机理。通过理论分析,得出3个结论:①旅游资源影响区域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机会,其赋存量越大,区域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机会越多;②旅游资源影响区域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比较优势,其赋存量越大,区域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比较优势越大;③旅游资源影响区域获取利润的潜在空间,其赋存量越大,区域获取利润的潜在空间越大。之后从3个方面,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旅游资源与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与理论分析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勇  卢杰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为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文化旅游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呈现强大的吸引力,必将成为未来旅游业持久发展的新动力、新方向。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方特色文化鲜明,有着良好的文化旅游发展基础和前景。本文借助江西文化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评价矩阵,对江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进行了定量分析,明确了江西发展文化旅游的竞争优势所在,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江西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易小力  
选取旅游资源综合竞争力、旅游发展竞争力、旅游接待竞争力三大指标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求逼近理想解方法,对广州、深圳、珠海等九个珠三角主体城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横向测度研究,反映彼此旅游约束力、发展实力和活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振亭  马耀峰  李创新  
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然而单纯的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基于过往年份的数据,测定未来可能的竞争力大小及强弱,缺乏旅游发展实践的反证。为此,本文在旅游竞争力研究思想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旅游竞争力效度的概念,建立评价模型,考量区域旅游竞争力实际发挥作用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用旅游竞争力和竞争力效度双维指标测定特定旅游区旅游发展态。通过对中国31个省级旅游区发展态的测定得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各旅游区发展态的地区不均衡性非常突出,9大明星旅游区中只有四川旅游区地处西部,其余的均为东部的旅游区,而西部其他11个旅游区不是处于瘦狗旅游区就是处于问题旅游区,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洪  张燕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现有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中,主要采用指数法、位序得分法和专家打分排序,主观因素影响过大。TOPSIS法是一种多属性决策方法,基本原理是通过构造决策问题中的各指标最优解和最劣解,计算比较对象贴近最优解和远离最劣解的程度,给出比较对象的优劣排序,作为决策判据,此方法可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首先阐述加权TOPSIS法,其次依据旅游资源的属性,构建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为例,进行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间旅游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苏州、杭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琪  唐光海  
为揭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文章首先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陕西旅游处于13位,处于发展良好的一类;接着从旅游设施平均经济规模、吸引游客的程度和深度、旅游劳动生产率、地区产业中旅游竞争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包括陕西旅游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了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陕西旅游提高其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亚菲  
文章论述西藏旅游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与产业地位 ;分析西藏旅游业的空间结构、市场结构和产业特点 ;提出西藏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论文指出旅游业是西藏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产业 ,但是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拉萨周边地区和边境地区 ,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旅游业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论文分析了西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面狭小、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环境破坏和社会文化冲突等问题。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重点是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发展生态旅游产品 ,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种旅游和冬季旅游项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洪  顾朝林  张燕  
对城市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二是评价方法的选择。基于对旅游业基本概念的诠释和对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内涵的认识,构建四级指标体系;阐述IEW&TOPSIS法评价方法;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将16个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分为五个层次,探讨各城市在各准则层的优劣势,提出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细芳  陶婷芳  
由于传统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旅游业统计方法的特殊性,在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2020年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创建了贸易实得指数,使用投入产出表重新评价了2000-2009年中国旅游业的外贸竞争力,并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借以实证研究近十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质量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旅游业的外贸竞争力呈下降趋势,旅游业发展质量不容乐观,要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博  秦欢  余建辉  刘倩倩  
文章采用熵权TOPSIS方法、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灰色预测模型以及泰尔指数测度与分解方法,对中国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并探索其空间格局演变态势以及空间分异情况。结果显示:①2011—2016年,各省市区间的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差距在波动中有所上升,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②各省域旅游资源竞争力等级,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演化规律,随时间推移,中等级省域出现较高的等级下降风险,高等级省域与低等级省域的等级变化可能性较小;③2011—2016年以来,中国各区域内部的差异在多数年份中成为影响中国旅游资源竞争力水平省际差异的主要方面,而各区域间差异则是影响差异的次要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