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2)
2023(10936)
2022(9177)
2021(8524)
2020(6901)
2019(15534)
2018(15109)
2017(29283)
2016(15922)
2015(17611)
2014(17532)
2013(17479)
2012(16163)
2011(14741)
2010(14983)
2009(13478)
2008(13488)
2007(12151)
2006(10964)
2005(10007)
作者
(47784)
(40044)
(39609)
(37890)
(25725)
(19319)
(18028)
(15320)
(15105)
(14420)
(13816)
(13451)
(13077)
(12867)
(12678)
(12356)
(11908)
(11900)
(11699)
(11489)
(9954)
(9950)
(9704)
(9157)
(8963)
(8847)
(8844)
(8739)
(8052)
(8020)
学科
(66026)
经济(65878)
管理(47450)
(44780)
(36236)
企业(36236)
方法(23815)
中国(20785)
数学(20611)
数学方法(20291)
地方(19523)
(18895)
(15609)
(15151)
业经(14152)
(12307)
(12176)
农业(11944)
(11866)
贸易(11859)
(11455)
地方经济(10699)
环境(10506)
(10013)
银行(9992)
(9831)
理论(9690)
(9659)
(9603)
(9384)
机构
学院(230000)
大学(227731)
(91758)
经济(89475)
管理(87244)
研究(84787)
理学(74701)
理学院(73668)
管理学(72304)
管理学院(71815)
中国(62498)
科学(54235)
(49185)
(43354)
(42393)
(40480)
研究所(39679)
中心(38342)
(36449)
业大(34274)
财经(33095)
(32592)
师范(32291)
农业(31725)
(31495)
北京(30585)
(30037)
(29045)
经济学(26837)
(26148)
基金
项目(157294)
科学(125532)
基金(115350)
研究(111096)
(102499)
国家(101735)
科学基金(87186)
社会(71296)
社会科(67547)
社会科学(67532)
(61011)
基金项目(60620)
自然(58305)
自然科(56969)
自然科学(56951)
自然科学基金(55931)
(52609)
教育(50170)
资助(46855)
编号(44004)
重点(36217)
成果(35590)
(34907)
(33945)
(31868)
课题(31558)
科研(30005)
创新(29957)
国家社会(29601)
计划(29228)
期刊
(103785)
经济(103785)
研究(67840)
中国(46041)
学报(36998)
(36483)
科学(35952)
管理(32376)
(30394)
大学(27369)
学学(26057)
农业(24828)
教育(23771)
(21693)
金融(21693)
技术(19108)
业经(17377)
经济研究(16392)
财经(15627)
问题(14746)
(13450)
(13402)
资源(12152)
现代(11255)
科技(10981)
(10896)
(10861)
(10724)
商业(10316)
技术经济(10271)
共检索到346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彦开   赵渺希   吉瑞   师浩辰  
受极端天气、公共卫生和俄乌战争等重大突发事件影响,维育食物系统的稳定成为保障城市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利用食品企业公共交易数据构建耦合地理空间的食物供应网络,并结合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珠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食物供应网络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风险传播视角下区域食物供应网络的“动态”韧性表现,并识别影响网络稳定的关键性节点。研究发现:珠三角形成了以广佛、深圳为核心的多中心食物供应组织结构和城市自环结构,多中心避险能力较高;区域食物供应具有空间邻近性和来源多样性的特征,交易总量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蓄意攻击相比随机攻击能显著降低食物供应网络的韧性,度中心性排名前15的节点是引发级联效应并导致网络性能严重下降的关键性节点。基于上述结果,从深化国内外生产网络合作、强化食物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区域食物供应稳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继丰  袁中友  
本文以珠三角为例分析了1992—2008年中国巨型城市区域粮食总产和单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珠三角区域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总产的首要正向影响因素,耕地非农化比较效益对粮食总产及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总动力、灌溉、粮价不再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决定因素,2004年后耕地保护制度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明显下滑;能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积极性是影响珠三角粮食生产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须执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对象由"耕地"转向"可耕地",耕地管理目标由单纯的"粮食生产"转向"耕地多功能协调管理",耕地管理精细化,耕地利用规模化,可耕地农转非...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杜继丰  袁中友  
基于耕地数量保护视角,构建虚拟变量模型,采用"自回归法",以珠三角为例,评价了1992—2008年中国巨型城市区域耕地保护政策的效果。结果显示:耕地政策变量通不过t检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均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呈负相关,且分别通过5%和10%的t检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耕地保护制度对珠三角地区建设占用耕地数量的遏制作用不显著,遏制效果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非农经济发展对土地投入的依赖程度在下降,农产品价格的上升仍有利于提高农民个体的耕地保护积极性。认为巨型城市区域耕地保护应转向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与社会安全的综合视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莉丽  马学广  陈伟劲  栾晓帆  李贵才  
运用社会网络测度方法,以珠三角城市区域各城市每日长途客运进出班次作为客运交通流的替代性动态数据,完成对珠三角多中心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的定量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区域客运交通流呈现空间上的规模效应、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客运交通流功能联系测度的珠三角城市区域功能多中心性可以发现,珠三角功能多中心性发育程度较高,且具有尺度敏感、地区的差异性,呈现变化的方向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涛  
当前城市联系的研究一方面转向城市间关系的研究,另外一方面从简单的等级结构联系开始走向复杂的城市结构和功能联系研究。在这种趋势下,基于前人提出的功能网络分析框架,利用逻辑演绎的方法,剖析功能网络的概念内涵、空间特征,构建城市联系研究的功能网络模型。功能网络模型对珠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功能网络分析框架对城市联系强度测度具有有效性,进一步拓宽了城市联系研究的视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亚南  
"大珠三角"区域存在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市场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区域内存在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和其他不同形式等政府,制度设置上也存在差异。认为为了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增强区域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创建良好的制度和环境基础,进一步完善"大珠三角"区域的各种协调组织,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组织的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彦开   赵渺希   吉瑞  
利用广州市的企业公开交易数据,分别构建全行业和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关联企业的供应网络,在明确总体和特定样本企业供应网络韧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企业交易视角下城市供应网络韧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关联企业的交易广泛分布于各个行业,蓄意攻击相比随机攻击更能显著降低供应网络的韧性;网络的多中心性和供应商数量对于全行业供应网络韧性影响最为明显,需求方信息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信息基础设施关联行业的多中心作用稍有下降,而需求方信息化程度的效果有一定上升,且韧性表现具有显著的市场规模依赖性。整体而言,市场交易规模越大、多中心水平和需求方信息化程度越高的行业具有越高的网络韧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扩大城市供应来源多样性、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提振市场规模等方面提出提升城市供应网络韧性的策略建议,以期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提高特大城市供应网络韧性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陆玭  汤茂林  唐丽芳  刘茂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巨型城市区域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单元,目前逐渐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大国形象的逐步确立,国际资本大量涌入我国,1990年代以后,我国巨型城市区域的发展引人注目,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借鉴西方学者关于巨型城市区域的研究框架,从跨国公司、生产者服务业和对外联系三个方面,对世界巨型城市区域进行了分等,并分析了我国巨型城市区域的地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坤杰  许春晓  贺小荣  
以韧性城市理论为基础,构建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2008—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从时序演进角度看,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总体水平呈向好发展,但韧性水平的绝对差距也呈显著扩张态势,其演变周期可划分为“波动—提升—共生”3个阶段。(2)从空间分布角度看,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空间差异性较大,韧性高值区集聚于上海、浙东北、苏南地区,并由此区域向外呈层次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扩散趋势;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空间集聚水平呈良好发展趋势,已形成以四大地区为首的热点区域空间集聚特征。(3)从空间转移角度看,城市人居环境韧性等级的空间传递性较为显著,邻域背景下的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城市形成各自集聚的“俱乐部收敛”现象,等级转移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特征。最后,提出要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整体提升城市人居环境韧性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珂  于涛  
从科学合作活动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论文合作入手,研究城市间知识网络结构,借助社会网络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区域16个核心城市间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内容特征,剖析长三角区域城市间论文合作的空间数量与结构特征以及在内容上的学科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知识合作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极化现象,江苏省的跨界论文合作数量和强度明显高于浙江省;论文合作网络不同于经济发展网络的省会城市主导模式,而是呈现更加明显的网络结构,驱动力也由大城市主导变为中小城市驱动,但不可否认论文合作网络中的核心边缘结构仍然存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珂  于涛  
从科学合作活动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论文合作入手,研究城市间知识网络结构,借助社会网络和SPSS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长三角区域16个核心城市间知识合作网络的空间、内容特征,剖析长三角区域城市间论文合作的空间数量与结构特征以及在内容上的学科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知识合作网络结构存在明显的空间极化现象,江苏省的跨界论文合作数量和强度明显高于浙江省;论文合作网络不同于经济发展网络的省会城市主导模式,而是呈现更加明显的网络结构,驱动力也由大城市主导变为中小城市驱动,但不可否认论文合作网络中的核心边缘结构仍然存在;论文合作学科特征存在"马太效应",学科分布不均衡,致使长三角知识合作网络质量下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晓辉  杜德斌  龚利  
借助社会网络方法和动态演化的视角,对1991—2010年长三角16个地区间知识合作网络演化的空间特征进行考察,剖析了各时段内网络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格局、网络节点的空间驱动机制和区域知识合作的空间选择倾向。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知识合作网络演化过程存在空间极化现象,以沪宁为轴线的苏南地区明显优于浙北地区;区域结网的空间驱动方式逐步由沪宁杭为主的大城市驱动向中小城市驱动转变;知识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明显的核心-边缘格局并将长期存在。地理临近、行政区临近和知识规模临近是影响区际知识合作空间对象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中,知识规模临近的作用不断增强,而地理临近与行政区临近的作用则不断减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惠斌  李贵才  
城市网络体系可分为全球城市网络、国家级城市网络和区域级城市网络的纵向层级,网络联系模式包括形态、功能和管治层面。在回顾国内外城市网络理论基础上,构筑珠三角区域经济功能的有向权重网络。将珠三角分为58个功能性城市区域(FURs),对金融产业中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部分进行定量测度。研究表明珠三角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呈现显著的极化趋势,形成以深圳福田和广州天河为中心,深圳罗湖和广州越秀为次中心,各城市中心为空间节点的经济空间格局。深圳前海、横琴新区、东莞松山湖等新型功能区建设将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形成潜在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术峰  
区域物流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而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区域物流体系的概念、特点和相关研究,归纳了环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讨了区域物流体系内在动力机制,提出了环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