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3)
- 2023(12247)
- 2022(9988)
- 2021(8863)
- 2020(7411)
- 2019(16953)
- 2018(16847)
- 2017(32384)
- 2016(17791)
- 2015(20310)
- 2014(20886)
- 2013(20826)
- 2012(19710)
- 2011(18012)
- 2010(18391)
- 2009(17103)
- 2008(17165)
- 2007(15752)
- 2006(14197)
- 2005(13270)
- 学科
- 济(85235)
- 经济(85148)
- 业(47057)
- 管理(45982)
- 企(34806)
- 企业(34806)
- 方法(30732)
- 中国(27359)
- 数学(26620)
- 农(26589)
- 数学方法(26382)
- 地方(25168)
- 业经(20066)
- 农业(18009)
- 财(17702)
- 学(16751)
- 制(15216)
- 贸(15090)
- 贸易(15077)
- 易(14510)
- 发(14331)
- 银(14238)
- 银行(14203)
- 融(13866)
- 金融(13864)
- 行(13715)
- 地方经济(13420)
- 环境(12543)
- 和(12355)
- 技术(11440)
- 机构
- 学院(265034)
- 大学(263303)
- 济(110662)
- 经济(108190)
- 研究(98401)
- 管理(95315)
- 理学(80018)
- 理学院(78997)
- 管理学(77606)
- 管理学院(77098)
- 中国(74766)
- 科学(61038)
- 京(58150)
- 所(51989)
- 农(51270)
- 财(50466)
- 研究所(46916)
- 中心(44648)
- 江(43707)
- 业大(40352)
- 农业(39995)
- 财经(38885)
- 范(37561)
- 北京(37280)
- 师范(37175)
- 经(35042)
- 院(34996)
- 州(34696)
- 经济学(34053)
- 省(31768)
- 基金
- 项目(167533)
- 科学(129982)
- 研究(123486)
- 基金(117527)
- 家(102685)
- 国家(101761)
- 科学基金(85277)
- 社会(77224)
- 社会科(73042)
- 社会科学(73018)
- 省(67516)
- 基金项目(61886)
- 划(56407)
- 教育(56016)
- 自然(52996)
- 自然科(51703)
- 自然科学(51687)
- 编号(51499)
- 自然科学基金(50722)
- 资助(47758)
- 成果(42762)
- 发(42490)
- 重点(38524)
- 课题(36808)
- 部(36301)
- 创(34242)
- 发展(34212)
- 展(33647)
- 创新(32128)
- 科研(31616)
- 期刊
- 济(133675)
- 经济(133675)
- 研究(82052)
- 中国(60256)
- 农(49033)
- 学报(42904)
- 科学(39316)
- 财(38676)
- 管理(35291)
- 农业(32777)
- 大学(31786)
- 教育(31740)
- 学学(29715)
- 融(28273)
- 金融(28273)
- 技术(24043)
- 业经(23412)
- 经济研究(21032)
- 财经(19238)
- 问题(18375)
- 业(17885)
- 经(16612)
- 技术经济(13791)
- 贸(13681)
- 图书(13675)
- 商业(13120)
- 版(13091)
- 资源(12628)
- 世界(12579)
- 理论(12235)
共检索到41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金龙 谢玲玲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城镇化不仅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更是代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镇化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在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础上,对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珠三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镝 邹珊刚
佛山经济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在产业结构、产业地区布局和经济规模上也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集群。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对制约佛山集群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佛山集群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集群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枫 陈基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测评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三大方面对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总结了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变化的特征,并对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基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测评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三大方面对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比较了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和结构类型,并从其内部结构的角度进行了成因分析。
关键词:
大珠三角 长三角 可持续发展 测评比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吴唐生,沈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艳梅 吴玉鸣 吴柏钧
界定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内涵,构建了包含城镇化、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社会福利、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采用2003—2010年的数据,对其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进行熵值法测度,并对其可持续性进行象限图评价,最后结合子系统的得分及权重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等大部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呈下降的趋势,杭州、常州、苏州、湖州、嘉兴五个城市的城镇化处于可持续发展阶段;2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较高的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都属于大型城市,但上海、南京城镇化由于有限的社会福利、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而杭州、苏州因资源环境的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很强;3资源与环境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促进整个区域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应结合子系统演变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城市提出不同城镇化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均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莉
共建"泛珠三角"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适时之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要先行。文章在客观分析"泛珠三角"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症结所在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关键词:
“泛珠三角” 生态旅游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星海
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强有力支持,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横向对比,分析了广东省非珠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状况以及影响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生态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夯实经济基础、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加强金融法制建设等途径改进金融生态促进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效应。研究创新:同时运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和分析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环境经济绩效的区域差异。研究价值:传统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忽略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刚性约束和时代对绿色生产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因而存在一定偏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研究目标:测算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25个城市20002010年的环境经济绩效。研究方法: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法。研究发现:纯技术进步和技术规模变化两个指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均非常显著,规模效率变化的贡献较小,而纯效率变化的贡献很小甚至为负值。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群更倾向于"高投资率"模式,考虑环境因素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环境技术效率水平更趋于分化,非平衡性加深。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水平略高于珠三角城市群,表明其他因素的贡献抵消了长三角城市群技术效率水平落后的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毛锋 马强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 ,是促进中国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剖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城市化进程缓慢根源的基础上 ,探讨了农村城镇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之间的相依关系 ,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功能、目标和原则 ,旨在能裨益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三农”问题的妥善解决
关键词:
小城镇 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阎东彬 王金营 刘秀兰
2010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仅为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8个百分点,与东部其他省(市)相比差距更大。对于河北省这样一个经济总量较大、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还较落后的农业大省,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存在的问题(一)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1.城镇化建设起点低、标准低、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的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明明 王金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也出现了诸如失业率增大、局部环境恶化等问题。为全面有效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厘清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有人力资源流动、产业结构转变、生态环境协调及居民生活稳定四个内涵要求,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建设趋同、社会问题凸显、价值体系弱化等问题,文章提出差异化发展、稳步推进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等解决策略。
关键词:
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徐筑燕
为持续健康推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文章综述了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促进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开展对实现城镇化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促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及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