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0)
2023(17464)
2022(14822)
2021(13425)
2020(11285)
2019(25726)
2018(25150)
2017(46809)
2016(25869)
2015(28659)
2014(28797)
2013(28522)
2012(26979)
2011(24888)
2010(25377)
2009(23490)
2008(23183)
2007(20774)
2006(18537)
2005(16918)
作者
(80912)
(67720)
(67662)
(64127)
(43030)
(32764)
(30612)
(26477)
(25668)
(24011)
(23254)
(22678)
(21967)
(21551)
(21317)
(20989)
(20314)
(19997)
(19682)
(19456)
(17122)
(16941)
(16614)
(15491)
(15479)
(15079)
(15009)
(14871)
(13867)
(13456)
学科
(127113)
经济(126989)
管理(68184)
(64873)
(50302)
企业(50302)
方法(49635)
数学(44133)
数学方法(43555)
中国(34956)
地方(31475)
(30845)
(27673)
业经(25228)
(24710)
农业(21230)
(20882)
贸易(20866)
(20096)
(19809)
环境(18463)
(17857)
银行(17784)
(17759)
金融(17757)
地方经济(17717)
(17138)
(16586)
(16353)
理论(16260)
机构
大学(382079)
学院(381745)
(161439)
经济(158039)
研究(142235)
管理(138959)
理学(119166)
理学院(117595)
管理学(115145)
管理学院(114446)
中国(105173)
科学(91056)
(82590)
(75217)
(75098)
(70105)
研究所(68681)
中心(63283)
业大(61997)
农业(59395)
(59071)
财经(55561)
北京(52272)
(51569)
(51051)
师范(50921)
(50296)
经济学(50008)
(46865)
经济学院(44877)
基金
项目(254601)
科学(198998)
基金(183988)
研究(176271)
(164444)
国家(163110)
科学基金(137363)
社会(112687)
社会科(106841)
社会科学(106807)
(100718)
基金项目(97256)
自然(90964)
自然科(88906)
自然科学(88878)
自然科学基金(87245)
(85818)
教育(80572)
资助(75425)
编号(68937)
(59570)
重点(58793)
成果(55476)
(54757)
(52162)
课题(49445)
科研(49362)
计划(49323)
创新(48948)
国家社会(46895)
期刊
(183715)
经济(183715)
研究(114080)
中国(78576)
学报(68583)
(67777)
科学(61381)
(52459)
管理(50642)
大学(49987)
学学(47571)
农业(45716)
教育(37987)
(34786)
金融(34786)
技术(32570)
经济研究(30530)
业经(28787)
财经(27718)
问题(25133)
(24926)
(23967)
统计(20686)
技术经济(20367)
(18899)
(18832)
(18795)
资源(18263)
科技(18159)
商业(17817)
共检索到581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卫群   王玲  
本文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空间自回归分析法探究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逐年递增趋势,且深莞惠都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从空间相关性来看,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以广州为核心聚集区,存在正向的自相关性;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城市、交通、市场、产业五个要素均对珠三角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大力提升市场化水平、加大制度保障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云波  徐长乐  彭秀芬  
开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提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全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参考大量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生态环境质量4个方面,选取18项代表性指标,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循环经济综合指数,并对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②各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由城市群外围向中心逐渐递增;③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上升,循环经济水平呈不规则"W"变化。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保乾  张艳冉  
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本论文选择了涵盖18个指标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法找出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程度、再利用及资源化程度是现阶段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它们对循环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8.09%、17.88%、13.97%和11.16%。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衡量,长三角地区明显发育着三个亚城市圈,说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经济结构已基本形成。根据三类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功能定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政策要有侧重,充分体现长三角大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上海市应当发展以金融、贸易、物流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孟德友  李小建  陆玉麒  樊新生  
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法对长三角地区各县市1992、1998、2004和2010年4个年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马尔可夫链法和空间关联分析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格局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强,区域差异不断缓解;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和空间自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由">"型向"Z"型,进而向"∑"型转变的态势,多中心、多轴线和均衡化发展态势日益突出。最后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全区的带动作用,以经济区来组织城市经济发展将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均衡、协调和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兴程  汪五一  张云佳  
文章构建了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基于2008—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和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特征进行探讨,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金融发展规模、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因素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对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且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效果又不尽相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伟新  龚新蜀  
沿边地区的开放和发展是我国完整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反映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以来沿边各省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提高,西北沿边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有所下降,东北沿边地区区域开放格局不均衡;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给予沿边地区的政策倾斜为沿边地区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当前沿边地区需要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传明   姚楠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双维度,构建包括基础设施、创新要素、治理环境、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结合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对比分析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时空分异。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产出维度表现突出,但投入维度尚待提升;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所扩大;发展空间分布总体不均衡,并可以分为四种空间集聚类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聂莹   龚晶   郭建鑫  
基于2016—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未含上海市)2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莫兰指数与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深入探究该地区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电商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正向相关性,并显示出集聚特征,但近年来这种集聚效应呈现出减弱的趋势,显示出集中与扩散的双重特征;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电商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性,高、中高发展水平层次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物流体系以及信息技术等。因此,应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农产品电商协同发展,引导优化和共享电商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市场竞争力;优化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电商的空间布局,采取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推动城市群内部的产业梯度转移和合作,促进均衡发展;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多维支撑体系,涵盖经济支持、产业融合与转型以及物流和信息技术的投入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守文  赵敏  章杰嘉  余思明  
文章将科技创新分为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采用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借助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视角下城市创新合作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科学创新合作网络和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关联度均呈上升态势;(2)科学创新合作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均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但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发展速度比科学创新合作网络更快;(3)“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视角下,板块内的城市创新合作网络分布有所差异,板块城市间不同类型创新合作的溢出效应呈现跳跃式波动。(4)城市间空间邻近、文化程度地区差异和知识平台数量地区差异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差异、投资水平差异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均具有负向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调霞  梁双波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选用泰尔指数对该区域近15年的旅游经济发展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显示:城市群旅游经济总体差异不断缩小,呈相对均衡化发展的趋势,省域内、等级城市内部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演变的重要原因;江苏和浙江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安徽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有扩大倾向;中、小城市和2010年至今的超大及特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呈扩大之势,大城市旅游经济的内部差异在缩小。据此从高速铁路网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体制机制构建等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浩飞龙  关皓明  王士君  
以2015年6月阿里研究院提供的中国29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从省域和城市两个层级分析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整体偏低,省域层级呈现出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由高到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城市层级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与内陆之间、各省区主要地级市与次要地级市之间两种分异并存。2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等级规模结构呈现省域层面均衡分布,首位省区的垄断性较弱;城市层面发展水平差距较大。3城市电子商务主要处于"低网购—低网商"和"高网购—高网商"两种发展状态,电子商务发展的"两极化"现象比较严重。4热点集聚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海峡西岸及珠三角经济区;冷点集聚区主要集中在甘肃、青海、新疆及云南部分地级市。5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人口规模、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基础设施是影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城市居民应用电子商务的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信息化程度、信息基础设施影响显著;企业使用电子商务的水平则受人口规模、信息化程度及信息基础设施因素影响显著。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德学  何晖  
近十几年来,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呈现出向职能专业化演进的趋势。在对珠三角城市群管理职能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珠三角城市群管理职能专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的商品房价格、每千人教师数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与城市管理职能专业化水平正相关,而商业用地价格、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和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对城市管理职能专业化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对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讨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鲜鲜  左颖  李婧晗  晋秀龙  
文章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A级景区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为指标,构建旅游发展指数,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结构特征,并探讨了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市际旅游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显著,省际发展相对较为均衡,初步形成了上海、南京、杭州和池州四大区域旅游中心分布的空间格局,城市群发展效应已显成效;旅游发展与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可达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应从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注重人文景区的开发、完善交通体系及旅游接待设施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城市群的旅游空间布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鹏   郭杰浩  
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意义重大。文章利用改进熵权法测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绝对β收敛模型、空间条件β收敛模型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提升,京津冀的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呈现单核心特征,长三角与珠三角的数字经济空间格局呈现多核心特征;(2)三大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差距“波动下降”;(3)长三角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特征,京津冀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绝对β收敛特征不显著,珠三角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发散特征;(4)创新能力显著抑制了三大城市群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收敛速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江  李秀伟  江俊丽  
文章以2011—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从时空二维视角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子系统的时序耦合动态演进规律和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耦合协调度看,长三角城市群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系统总体上处于拮抗阶段,以失调衰退类型为主,耦合系统劣化,核心城市总体处于较高的发展层次,安徽省西部、北部总体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层次;从相对发展度看,长三角约66%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远超当时经济发展需要,约12%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所需,耦合系统退化,约22%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与其经济发展同步,耦合系统优化。总之,长三角城市发展总体呈现不平衡性,需进一步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和优化,以加强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匹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