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73)
- 2023(9591)
- 2022(8022)
- 2021(7441)
- 2020(6390)
- 2019(14567)
- 2018(14776)
- 2017(27936)
- 2016(15417)
- 2015(17541)
- 2014(17758)
- 2013(17112)
- 2012(15918)
- 2011(14522)
- 2010(14824)
- 2009(13408)
- 2008(13218)
- 2007(11868)
- 2006(10466)
- 2005(9289)
- 学科
- 济(66557)
- 经济(66487)
- 管理(37978)
- 业(36252)
- 企(29142)
- 企业(29142)
- 方法(28606)
- 数学(25293)
- 数学方法(24683)
- 农(18141)
- 地方(16989)
- 学(16486)
- 中国(16324)
- 业经(14627)
- 制(12415)
- 财(12169)
- 理论(11953)
- 农业(11836)
- 产业(10455)
- 技术(9868)
- 体(9759)
- 贸(9617)
- 贸易(9610)
- 地方经济(9514)
- 融(9394)
- 金融(9386)
- 银(9221)
- 和(9214)
- 银行(9188)
- 易(9177)
- 机构
- 学院(221225)
- 大学(219544)
- 济(84604)
- 经济(82688)
- 管理(80967)
- 研究(80003)
- 理学(69784)
- 理学院(68856)
- 管理学(66939)
- 管理学院(66558)
- 中国(58575)
- 科学(53049)
- 京(47968)
- 所(42284)
- 农(41887)
- 研究所(39038)
- 财(37465)
- 中心(35879)
- 业大(35596)
- 江(34839)
- 农业(33024)
- 范(31260)
- 师范(30860)
- 北京(29956)
- 财经(29574)
- 院(29312)
- 州(27652)
- 经(26674)
- 技术(26320)
- 经济学(25322)
- 基金
- 项目(153211)
- 科学(119812)
- 基金(109347)
- 研究(108054)
- 家(97970)
- 国家(97271)
- 科学基金(81729)
- 社会(66349)
- 社会科(62891)
- 社会科学(62875)
- 省(61377)
- 基金项目(57435)
- 自然(54420)
- 自然科(53161)
- 自然科学(53146)
- 划(52420)
- 自然科学基金(52139)
- 教育(50144)
- 资助(45450)
- 编号(43625)
- 重点(35857)
- 成果(35740)
- 发(34404)
- 部(32592)
- 课题(31807)
- 创(31754)
- 计划(29925)
- 创新(29800)
- 科研(29398)
- 国家社会(27313)
共检索到329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任亚文 杨宇
产业布局的区位关联是区域产业空间结构及其空间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企业数据库,并采用核密度分析与协同区位分析方法对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空间格局及其区位关联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广深莞三地是珠三角地区半导体产业空间的重要集聚区,半导体设计环节是珠三角地区进入半导体产业链的普遍选择。(2)广州尽管在设计、材料和分立器件制造方面形成了专业化集群,但其仅有分立器件制造环节与设计和封测环节形成了区位协同关系;而深圳则以设计设备两大专业化集群为支撑形成了与其他所有环节的区位协同,总体上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全产业链。(3)广州在分立器件制造环节的专业化优势属于半导体产业链建设过程中的过渡状态,而深圳在全产业链建设方面的优势则建立在大量数字技术企业在本地的高度集聚,通过半导体设计环节与其他环节建立了共同的知识、技术和人才基础。研究旨在为珠三角进一步优化半导体产业链布局提供决策依据,以提升区域半导体产业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洋 吴昊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下分析珠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与地区专业化之间的关系,利用珠三角各个城市的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产业平均集中率以及行业空间分散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珠三角地区更符合一体化的中级到高级阶段,各地区的专业化程度上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制造业发生了有序地扩散,各地区制造业结构的差异性也逐渐增强,在经济一体化的子区域中,存在不同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福映 陈思伽 冯楚芸 谭然
国家双循环新格局驱使区域从产业集群升级为产业链集群。基于产业链集群概念、内涵的认识,从多元企业主体微观层面出发,利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协同区位商、关联规则等数量模型,研究珠三角产业空间分布、集聚、关联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企业以集聚在都市圈核心区为主,链主、专精特新小巨人存在向次核心圈层集聚趋势,链主和独角兽同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局部形成区位关联。产业空间布局除了受成本、用地因素影响外,还受产业链变革、智能化生产模式下企业关联和产业关联融合影响,促使生产组织重心外迁、空间区位关联加强,形成了生产链群、科技孵化、专业技术服务、中小企业生产融合等多种功能单元。基于上述认识,提出构建链群式发展的空间布局、保障企业梯队空间供给、重视跨界地区缝合产业网络等规划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慧
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运用区位商分析法、评价投入和产出相对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各地区、城市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指标,对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区域分布特征、产业专业化程度、产业效率以及市场绩效方面的现状进行实证,得出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分布图,并从区域分工和协作的角度提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环保设备制造业 区位商 DEA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玉芳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模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重构的方向、目标、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汝春 陈广仁
珠三角各地区的海关和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普通申报通关"和"跨境快速通关"两种模式,并成功采用了多种敏捷保税物流运作策略。为了推广和应用珠三角地区敏捷保税物流运作策略,将这些策略总结为"效率性、功能性、效益性、区域性"四种策略,并从适应企业、适用区域、策略价值和限制条件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敏捷 保税物流 运作策略 珠三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郜晓雯 曹广忠 刘涛
在村镇企业布局形式多样并逐步演变的背景下,有效识别产业分布模式有助于认识评价产业布局特征和分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基于实证分析,构建了一套表征产业空间配置的指标体系,以义乌市13个镇级单元为例,提出4种布局类型,分析了指标组合特征、典型区域、形成机制与演变方向,结果发现到21世纪初,义乌村镇产业布局已呈现出依托各级区域中心、产业园区、交通节点集聚的态势,在各镇级单元内部表现出不同的空间集聚程度与方式。来自中心城区、小城镇以及村庄自身的三重力量的消长是布局类型分异产生与转变的动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华 王令豪
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未来布局变化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具有关键影响。基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对产业链安全问题的关切,从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技术、资本和市场三类要素着手,对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的生产布局趋势加以预测。研究表明,为有效应对产业链安全与韧性风险,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未来可能遵循“尖端制程留岛内、先进制程向欧美、成熟制程在大陆”的布局策略,以构建更为稳健的产业链网络。台积电近期的全球投资布局案例,提供了直观证据。为深化两岸半导体产业合作,大陆需要在调整和优化自身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着力优化半导体成熟制程领域的公平市场环境,促进台资企业有效参与内循环体系,进而整合两岸优势资源以持续提升全球竞争力。
关键词:
半导体产业 产业链安全 产业布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学军 张伟 田方
人口问题是制约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和人口快速集聚,近年来出现了中心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生态环境敏感区受到挤占、后发地区人口集聚动力不足等问题。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要求出发,合理布局该区域的人口,已经成为该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统计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多种模型对本区人口规模与增长、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人口预测与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和调控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布局,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优化增长区、快速增长区、较快增长区、限制增长区等人口增长类型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向阳 陈日新 周静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单产品与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的布局与集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为了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行业布局特征及其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论文选择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之间的布局和在代表性城市内部的布局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我们调查的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多产品生产企业的布局特征及其对企业本身范围经济与城市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的集聚效应明显,多样化水平高;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为了使企业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徐亮 徐海东 倪鹏飞 徐晓辰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借助社会网络分析、QAP模型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省域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总体以省内转移为主,虽然存在区域内跨省产业转移,省际协同性仍有不足;安徽省内城市间产业相互转移数量最多,合肥是中心节点城市;上海是产业转出的中心城市,与江苏的产业转移联系紧密。(2)农林业转移中安徽内部相互联系较为明显;制造业转移中江苏和安徽的集团化特征较为显著;服务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网状特征。(3)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间的邻近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房价差异,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沈玉芳 刘曙华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组织模式协同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城市化发展的态势与城镇组织模式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认为:(1)长三角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的领先地区;(2)城市群主副中心相结合、并有多轴连通的网络化特征已初步显现;(3)从整体上观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圈层结构的某些基本特征,并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4)目前以上海为中心基本上形成了4个圈层,预测未来将形成5个圈层;(5)空间轴线结构特征显著,并形成了"之"字形格局;(6)随着交通轴线的进一步拓展和衔接,将以此形成以超大或特大城市为节点的空间组织网络结构,在形态上形成多中心复合状的网...
关键词:
城市化 城镇组织模式 特征和趋势 长三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天娇 曹广忠
现有研究认为农民工虽然求职渠道日趋多元化,但在城乡二元分割的背景下仍主要依赖社会关系网络求职。这些研究往往将农民工作为同质性的群体。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求职渠道有三方面特征,即仍以社会网络为主但相对多元化,随求职经历的增加日益趋向市场化,存在行业、职业的市场分割。除传统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外,行业、职业等市场因素也是求职渠道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洪辉 赵庆 严俊 杨清
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研究珠三角地区的都市绿道类型、郊野绿道类型、生态绿道类型等3种类型绿道,设立了302个样方,对乔木、灌木和地被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其空间结构、郁闭度和盖度以及配植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3种类型绿道采用乔+灌+草的复层结构形式显著高于其他结构,其所占比例都市型(79.8%)>郊野型(60.7%)>生态型(45.7%)。2都市型绿道的乔木郁闭度显著高于生态型绿道,相对郁闭程度都市型(0.066)>郊野型(0.040)>生态型(0.026)。3种类型绿道的乔木、灌木和地被的总体覆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相对盖度生态型(0.068)>都市型(0.067...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大海 李世平
截至2008年,珠三角地区供销社系统内部在再生资源经营方面已全面形成了以行政街、中心镇为单位,形成社区回收、市场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三级网络的再生资源经营模式。为准确客观把握该模式的实施效果,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玛尔姆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分析法,对60家珠三角地区供销社系统内从事再生资源经营公司2009年和2010年的技术经济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该模式下再生资源经营公司的技术经济效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技术经济效率有回落迹象,且不同情况的公司技术经济效率呈现较大差异。
关键词:
经营效率 玛尔姆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