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2)
2023(13550)
2022(11318)
2021(10210)
2020(8328)
2019(18497)
2018(18029)
2017(33984)
2016(18111)
2015(19852)
2014(19902)
2013(19965)
2012(19301)
2011(17828)
2010(18423)
2009(17188)
2008(16904)
2007(15309)
2006(14176)
2005(13472)
作者
(54287)
(45278)
(45142)
(43012)
(28953)
(21789)
(20458)
(17371)
(17300)
(16390)
(15627)
(15275)
(14829)
(14795)
(14338)
(14133)
(13398)
(13155)
(13104)
(12656)
(11875)
(11063)
(10964)
(10545)
(10216)
(10193)
(10059)
(9943)
(9237)
(8959)
学科
(102466)
经济(102385)
管理(51238)
(49185)
(38271)
企业(38271)
地方(32444)
中国(29476)
方法(29232)
(25545)
数学(24917)
数学方法(24677)
业经(22983)
(19501)
地方经济(18823)
技术(18180)
(17946)
农业(17678)
(16579)
(15920)
金融(15918)
(15726)
银行(15705)
(15347)
环境(15048)
(14632)
产业(14631)
(14404)
贸易(14385)
(13695)
机构
学院(267174)
大学(265169)
(123016)
经济(120561)
研究(103603)
管理(97010)
理学(80932)
理学院(79843)
中国(79511)
管理学(78629)
管理学院(78096)
科学(60400)
(58648)
(53831)
(52734)
研究所(47256)
中心(46403)
(44624)
(42134)
财经(41048)
经济学(38904)
(38431)
北京(38172)
师范(38079)
(37590)
(36871)
(35886)
业大(34963)
经济学院(34581)
(32825)
基金
项目(169088)
科学(134080)
研究(127163)
基金(120439)
(104552)
国家(103672)
科学基金(88410)
社会(83425)
社会科(79254)
社会科学(79238)
(67390)
基金项目(63093)
(56276)
教育(56095)
自然(52985)
自然科(51708)
自然科学(51697)
自然科学基金(50758)
编号(50080)
资助(47968)
(44568)
成果(41251)
重点(39239)
(37174)
课题(37134)
发展(36810)
(36447)
(36236)
创新(35117)
国家社会(34929)
期刊
(155926)
经济(155926)
研究(91923)
中国(64394)
管理(40450)
(40042)
(39513)
科学(37443)
学报(36944)
教育(31581)
(31133)
金融(31133)
大学(28358)
农业(26795)
学学(26403)
技术(25475)
经济研究(25447)
业经(24957)
财经(21359)
问题(20186)
(18879)
技术经济(15875)
(14948)
(14452)
世界(13885)
资源(13725)
商业(13463)
国际(13372)
科技(13360)
(12986)
共检索到443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保林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了保持和加强东莞经济竞争优势的唯一出路。产业升级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的改造和升级,主要做法是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省人化和品牌化;二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代替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文云  徐润萍  
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等都与金融支持具有紧密关联性,而政府主导投资、银行融资、证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等都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推动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传江  吕力  
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的第二代核心模型为分析框架来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可以用"由中心向外围的制造业空间扩散"来解释,这种扩散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有密切关系,伴随着制造业扩散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趋同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覃剑  张文霞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机遇,积极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经济迅速崛起,"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粤家电"一度闻名遐迩。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面对日益剧烈的国际贸易摩擦和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模式转型问题亦倍受关注。本文聚焦于当前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升级的现实压力,运用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总结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历程,试图提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冬昶  苗燕民  
金融危机的侵袭给外向型、外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珠三角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扭转产业集群过度竞争格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供了契机。本文认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应着眼于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地改造升级以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两层面上,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德余  汤勇刚  张绍合  
运用目标规划模型,采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金融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进而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金融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30个省份、中部省份、西部省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综合效应为正;金融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明显,地区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反过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金融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者互融互促,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提质增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飞  
文章分析了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对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未来皖江城市带应进一步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推动本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邱风  张国平  郑恒  
长三角产业同构与恶性竞争问题日益受到学界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这个问题并没有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的那样严重。随着产业的细分和时间的推移,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趋于下降,这是市场力量促使该地区产业互补推进的结果。而恶性竞争主要表现在由政府控制投资的领域,这是由我国特殊的政府官员晋升体制决定的。因此,该地区的产业协作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政府要为此提供政策环境。破解恶性竞争须从供给性制度变迁入手,促进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的空间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文良  米运生  
一定类型经济结构,决定了一定类型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经济结构的变化。本文以珠三角地区的佛山市为例,以19942003年的数据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并揭示其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才斌  熊祥梅  
长三角地区经济处在全国领先地位,研究长三角地区碳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对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绿色转型和国内产业升级具有示范作用。本文选取2006-2020年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引入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绿色信贷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存在异质性,绿色信贷发挥正向调节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基纯  
专业是连接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桥梁与纽带。目前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平衡状况还需进一步完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吻合度亟待提高。建议通过建立省-市-校三级专业调控预警机制、依据区域产业升级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坚持区域差异互补原则等措施,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吻合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唯实  
根据中国大陆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FA方法分析比较了1990~2008年中国各个省市区、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能源效率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效率最低的是西部地区;中国的全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大于1,说明中国整体的能源效率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巧  尹晓波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优化能源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对能源消费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短期内会造成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在长期对能源消费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是逐步增强的,而能源消费自身的惯性作用则不断减弱;在长期中,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自身对能源消费的变动影响最大,技术创新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园园  曹洪忠  
文章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角度考察1989—2018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进程,并构建以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为基础变量的DCC-MGARCH模型和ARDL模型以及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区域差异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影响要远大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影响效果会更加显著。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向动态波动关系。但能源消耗(CO_2排放)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联动性,且波动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向动态波动关系,间接导致产业变迁的“虚高度化”,促使能源的高消耗与CO_2的高排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宋雪清  
中国地区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宋雪清本文根据地区产业结构截面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些内在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变化趋势研究产业结构的产业分类方法很多,比较著名的就是三次产业划分法,它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