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4)
2023(10515)
2022(8633)
2021(7787)
2020(6637)
2019(14468)
2018(14506)
2017(28307)
2016(15170)
2015(16721)
2014(16871)
2013(16842)
2012(15361)
2011(13658)
2010(13905)
2009(13494)
2008(13733)
2007(12704)
2006(11308)
2005(10639)
作者
(42453)
(35478)
(35353)
(33553)
(22814)
(16629)
(16128)
(13541)
(13204)
(12837)
(12164)
(11860)
(11542)
(11376)
(11133)
(10602)
(10517)
(10251)
(10092)
(10083)
(8823)
(8716)
(8511)
(8194)
(8034)
(8011)
(7962)
(7692)
(7048)
(6870)
学科
(79902)
(74238)
企业(74238)
(70727)
经济(70602)
管理(65712)
业经(28933)
(26362)
方法(26013)
(24039)
(19693)
财务(19675)
财务管理(19649)
(19410)
企业财务(18620)
技术(18238)
数学(17809)
数学方法(17664)
农业(17570)
中国(15641)
(14818)
(14080)
(13951)
地方(13717)
(13465)
体制(13028)
理论(12888)
产业(12738)
企业经济(11727)
技术管理(11323)
机构
学院(226288)
大学(219997)
(100765)
经济(98948)
管理(93394)
理学(79517)
理学院(78791)
管理学(78020)
管理学院(77582)
研究(70623)
中国(57274)
(50225)
(45540)
财经(38628)
科学(38185)
(36594)
(34761)
(34695)
(34466)
中心(32129)
研究所(30266)
经济学(30232)
业大(29153)
北京(28444)
(28178)
财经大学(28122)
经济学院(27234)
商学(27223)
商学院(26994)
农业(26929)
基金
项目(141020)
科学(114138)
研究(108966)
基金(103502)
(86984)
国家(86147)
科学基金(76820)
社会(72511)
社会科(68869)
社会科学(68856)
(56587)
基金项目(54861)
教育(47989)
自然(46828)
自然科(45729)
自然科学(45719)
(45114)
自然科学基金(45008)
编号(43492)
资助(40632)
成果(34920)
(33924)
(33698)
(33681)
(31728)
(31641)
重点(31037)
创新(30433)
国家社会(29921)
课题(29815)
期刊
(122809)
经济(122809)
研究(69305)
中国(45915)
(43606)
管理(41948)
(34724)
科学(27814)
学报(25417)
农业(23727)
(23119)
金融(23119)
业经(22785)
技术(21327)
大学(21205)
学学(20255)
财经(20040)
教育(19214)
经济研究(18248)
(17432)
问题(15926)
(14865)
技术经济(13790)
现代(12961)
财会(12705)
世界(12315)
商业(11913)
(11834)
经济管理(11252)
会计(11011)
共检索到351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作磊  麦小涛  
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珠三角APS和制造业的产业互动并与典型发达国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珠三角制造业生产对APS的依赖度很低而APS生产对制造业的依赖度很高,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APS对生产的贡献度较弱,APS和制造业之间互动性不强;制约制造业和APS产业互动发展的因素有珠三角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服务业开放步伐慢、产业组织结构不优、中介组织发展不完善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明娟  王子成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测度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测度珠三角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珠三角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本文以珠三角2004-2008年的30个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偏离份额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状况,着重从行业特征、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进一步对其优劣势行业进行分析,为其日后支柱产业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汉初  樊杰  张海朋  王甫园  
有序推进不同类型制造业集疏与产业空间格局变动是优化区域空间组织、提升地区竞争力的重要过程。论文基于区县层面的制造业企业汇总数据,在刻画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集疏及其产业空间格局变动的基础上,建立统计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空间集聚程度最高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次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最低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同类型制造业空间集疏差异促使城市群"核心—边缘"结构进一步强化,核心城市更加专业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边缘城市则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显著影响了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动,核心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促使制造业总体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土地资源更加丰富的地区转移,环境压力促使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环境容量更大的地方扩散,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不明显。另外,区位与交通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制度与政策等对不同类型产业的作用强度和方向也存在显著差异,共同推动珠三角城市群产业转型与制造业空间重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旋  
珠三角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简单加工制造,现在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纺织、家电和电子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高于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尽快转变为“中国创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焕峰  
通过分析珠三角城市制造业的统计数据,从地区专业化系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和空间分布差异系数及区位商的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6个城市的制造业聚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制造业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珠三角城市制造业的聚集效应明显,专业化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而东莞市等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珠三角城市的制造业聚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钟立新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源自于临近地区间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还与地区间优势互补效应的发挥密切相关。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地理临近性在给模仿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从而导致老工业区的没落。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两位数制造业的分行业SP指数及其引申变量值的测量,发现在省域范围内制造业集聚存在一定的自相似性。而在跨省空间范围内,这种自相似性并不存在。省际间行业要素流动正趋于缓慢的集中优化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这一演化趋势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空间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蓉娟  郭宝琳  
在理论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基于珠三角9个城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机制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可相互促进,其中金融集聚通过增长极效应和外溢效应能显著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需求效应可促进金融集聚发展,但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因而应树立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共生互利的理念,注重产业政策之间的协同性,推动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有效对接和协调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玉桃  薛鹏翔  张萱  
城市群内功能分工正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从产业经济角度梳理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改进城市功能分工的测度方式,并依此对当前珠三角城市群内功能分工的效果进行判断。实证结果显示,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细分行业的研究发现,制造业总体、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无论和哪种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搭配,均能体现出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各类型制造业搭配均能体现出城市功能分工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产业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综合城市功能分工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类型城市功能分工效果的发挥对各条件的依赖程度也有区别。因此,应按各类城市的特点促进珠三角城市群制造业生产率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在我国服务业外部化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日益复杂。本文运用区位商、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珠三角各个城市金融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指向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大珠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在空间上既有分离性也有相吸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般性解释,并由此得出应不断优化金融业和制造业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空间分工布局、不同城市要适当进行产业取舍和协同发展等政策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汉青  袁文  马明清  袁武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的传统产业集聚研究方法多以行政区划为空间统计单位,难以体现产业的空间连续性。数据开放平台上企业数据集的出现,使得基于微观层面的产业集聚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收集了2008-2014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工商登记数据,采用基于距离的指数体系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珠三角制造业集聚特征及2008-2014年基于增量的制造业聚集演变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①珠三角区域制造业沿西北—东南向集中分布于深圳、佛山、广州、东莞、中山5市,周边各市制造业密度相对较低;②集聚程度与行业属性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最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分散程度最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微弱集聚水平,而资源密集型行业无明显集聚或呈分散特征;③2008-2014年新增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城市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深圳市新增制造业企业逐年减少,东莞、中山等市新增制造业企业上升趋势明显,其余各市维持平稳或缓慢增长。新增制造业企业重心存在从深圳逐渐向东莞、中山等市转移的现象。新增制造业企业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有所降低,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数量有所上升,集聚指数亦表现出相同趋势,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发生结构和空间演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东  
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长三角和珠三角2001~2007年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算发现: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高于珠三角,长三角的传统轻工业和资源加工类重工业效率优势明显,珠三角的电子轻工业效率优势显著,长三角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快于珠三角。从动态竞争角度来看,两个地区的效率优势接近的行业容易形成多点竞争格局,两个地区效率差异较大的行业间存在"攻击"和"响应"。建议两地政府应建立沟通机制,引导地区间行业有序竞争,珠三角工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势,长三角应加大本区域内的制造业协整力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晓洪  孙东生  
本文通过对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分析,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提出东北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邝国良  方少帆  林晓湧  
在面临国际产业转移机遇的同时, “珠三角”制造业面临挑战,必须实现向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向。同时,“珠三角”制造业的战略调整将牵动整个泛珠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制造业要通过构建“共同目标和四大原则”实现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彬  董波  赵鹏飞  
本文通过运用偏离份额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表明,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外向型经济,两大区域在电子通信制造业领域都拥有了领先全国的结构与区域竞争优势。然而,在其他制造业领域,珠三角由于未能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及时提升产品技术层次和劳动生产效率,致使原有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迫切需要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加强城市职能分工等角度寻求转型之路。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的制造业结构偏差问题更加突出,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亟需提高发展质量,增强产业转移之后的升级能力与价值链治理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