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6)
2023(7813)
2022(6550)
2021(6130)
2020(5031)
2019(11076)
2018(10806)
2017(21205)
2016(10981)
2015(12102)
2014(11979)
2013(11940)
2012(10928)
2011(10006)
2010(10366)
2009(10105)
2008(9112)
2007(8418)
2006(7922)
2005(7113)
作者
(30320)
(25748)
(25136)
(24016)
(15884)
(12402)
(11589)
(9955)
(9769)
(8977)
(8865)
(8558)
(7950)
(7902)
(7894)
(7748)
(7443)
(7293)
(7207)
(7176)
(6395)
(6307)
(6130)
(6097)
(5867)
(5838)
(5732)
(5606)
(5292)
(5115)
学科
(49497)
经济(49344)
(45175)
(40884)
农业(30292)
(24989)
金融(24988)
管理(24351)
(22720)
银行(22715)
(22145)
(21604)
企业(21604)
中国(21016)
业经(18203)
方法(15977)
(14971)
地方(14672)
数学(12674)
数学方法(12520)
(12104)
中国金融(10964)
农业经济(10370)
(9874)
(9279)
(8991)
农村(8985)
理论(8548)
(8278)
发展(7849)
机构
学院(155334)
大学(148764)
(69257)
经济(67816)
管理(59247)
研究(52994)
理学(50962)
理学院(50498)
管理学(49695)
管理学院(49430)
中国(48618)
(45575)
农业(34358)
(30818)
科学(30153)
(29913)
业大(28190)
中心(27740)
(26489)
(24487)
财经(24038)
研究所(23700)
(21833)
农业大学(20560)
经济学(20528)
(19834)
(19793)
经济管理(19407)
(19328)
师范(19165)
基金
项目(101029)
科学(79873)
研究(78561)
基金(72819)
(62158)
国家(61446)
社会(53126)
科学基金(52982)
社会科(48900)
社会科学(48883)
(41617)
基金项目(38814)
教育(33843)
编号(33681)
(32769)
自然(31086)
自然科(30357)
自然科学(30353)
自然科学基金(29817)
资助(28514)
(27831)
成果(26752)
(23904)
(22749)
课题(22386)
重点(22367)
国家社会(21449)
(21403)
(20855)
(20855)
期刊
(84403)
经济(84403)
(51781)
研究(45894)
中国(36141)
农业(34385)
(33387)
金融(33387)
学报(22325)
(22253)
科学(21842)
业经(19780)
大学(18509)
学学(17936)
管理(17611)
(15432)
农村(14198)
(14198)
教育(13568)
农业经济(13502)
技术(12394)
问题(12175)
财经(11791)
经济研究(10594)
(10060)
世界(9851)
(9320)
经济问题(9249)
农村经济(8901)
社会(8449)
共检索到246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高  金万富  王宇渠  周春山  
基于2017年珠三角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四类农民工家庭的社区选择与社会融合。结果表明:(1)珠三角农民工的社区选择有工厂宿舍区、城中村、老街区、保障房社区和商品房社区5种类型,其中以选择城中村为主,五类社区选择比例最高的农民工家庭分别是未育夫妻家庭、夫妻与未婚子女家庭、未婚者与父母家庭、空巢家庭;(2)居住在老街区的农民工整体社会融合最高,其次是商品房社区、保障房社区、城中村、工厂宿舍区;(3)老街区的文化和心理融合最高,商品房社区的经济融合较高,保障房社区的心理融合较高,工厂宿舍区和城中村的经济、心理融合较低,社交融合在五类社区中的差异较小。最后,提出以社区为单位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策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任焰  梁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桂芳  
珠三角是我国农民工流入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大批农民工为珠三角的工业化、城市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也日益成为一个最庞大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成为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伟  风笑天  
现有文献分析表明,对农民工城市融入与精神健康的关系研究尚缺乏系统性的经验研究。本研究利用珠三角3086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民工的精神健康状况,并以客观指标为代表系统地考察城市融入对农民工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欠佳;经济融入维度的劳动力市场融入、劳动权益保护融入、住房融入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融入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具有调节作用。流动的劳动体制致使农民工难以全面融入城市,损害农民工的精神健康;全面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改善农民工精神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万青  
职业教育被认为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熟练工短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珠三角、长三角农民工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民工群体的中等职业教育收入回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收入回报率低于平均教育回报率,虽然中等职业教育组相对于初中组有着更高的收入,却低于普通高中组;在初次就业时,中等职业教育组的收入要高于初中组,但随着工作转换,中等职业教育组相对于初中组的优势逐步体现出来;无论是在初次就业还是在职业发展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组的收入均低于普通高中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聂伟  风笑天  
本文利用珠三角和长三角19个城市1436份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固定效应Logistic模型,探讨就业质量、社会交往对农民工城市入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入户意愿不强烈,具有明确入户意愿者仅为24.6%。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工作时间、劳资关系、工作环境、社会保障、职业发展、主观满意度)越高,入户意愿越强;但短期和不公平的合同降低农民工入户意愿。新生社会网络、家庭支持和组织参与显著提升入户意愿。较低就业质量带来的经济、社会交往、心理效应制约农民工主动市民化。在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基础上,综合提高农民工就业质量、促进农民工社会交往是快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志勇  高雅  
为探讨农民工自我雇佣职业选择问题,本文以中国居民收入调查项目(2008)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为基础,将社会融合因子等因素纳入农民工就业选择Logit模型分析考量。研究发现,社会融合有利于农民工选择自我雇佣。人口特征方面,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偏向于选择自我雇佣;年龄对自雇佣选择的影响呈倒U型;健康、已婚农民工更偏向于选择自我雇佣。此外,宏观经济、政治环境对农民工自雇选择有逆向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农民工自雇者选择自我雇佣是为了追寻更高的金钱价值收益,而非劳动自由度收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莹  
人口流动一度对我国人力资源的跨地区优化配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由此产生的社会压力和社会风险也在增大。农民工的流动性与农民工的社会压力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因流动性而来的农民工社会信用获取难,自主性获取难,社会融入难,身份获取难,亲密关系维持难,家庭维护难,自我完善难是造成农民工社会压力的基本原因。因此,需要综合政府和民间,经济和社会,个别省份和区域力量来为农民工排压解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亚青  吴联灿  申曙光  
本文利用广东珠三角九市农民工的调研数据,就社会保险福利对农民工流动意愿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采用平均处理效应(ATE)和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克服了样本选择偏误后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福利的确有助于降低农民工的流动意愿,且对提高农民工签约率和合同满意度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当农民工享有健全的社会保险福利时,对合同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但社会保险福利对于增强农民工归属感影响很小。最后,本文分别从企业和政府角度对此进行了反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忠勇  
本文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3000多位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农民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企业打工期间并没有获得理应获得的劳动权益,而且他们在工资、工资拖欠、技能培训、辞工自由、日常福利、人身权利等劳动权益的获得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分解导致农民工在上述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性别差异的原因,本文发现,性别歧视可能是导致当前我国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性别差异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此外,人力资本因素和组织制度因素也为这种性别差异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力。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罗忠勇  
本文利用珠三角农民工的实证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个人教育收益率进行了估计,从中发现农民工的平均教育收益率为4.4%,而且其收益率随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但专业教育的收益率远大于基础教育的收益率;接受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回报;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些发现对个人和相关部门的教育投资决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媛媛  
由于成长背景、家庭负担、教育水平以及思想差异等因素的不同,一代农民工和二代农民工在对待非农工作的态度上存在差异。前者更看重丰厚的收入养家糊口,后者更想融入城市生活,他们更看重工作的体面性、发展空间、舒适度,不再看重单纯工资收入。因此通过频繁的工作流动,一代和二代农民工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采用2008年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职业流动对这两代农民工收入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职业流动对一代农民工收入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对二代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却不显著。在校正了遗漏变量和样本选择性偏误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结论仍然成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丽辉  
在我国农业人口依然过剩的情况下,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的现象。从农民工的角度来考虑,应比较他们进城务工与在家务农的差量收益和差量成本。在农民工边际成本逐年递增而边际收益不变甚至递减,在家务农的边际成本几乎不变而边际收益却逐年上升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回流不言而喻。吸引和留住农民工,政府和企业应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晓鹰  
从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变化出发,实证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需求,提出相应的信息服务对策。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信息需求高和培训信息需求强,政府、企业与公共图书馆应高度重视农民工信息服务,多渠道多方式开展针对性的新生代农民工信息服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前元  周勇  
基于压力源和任务压力理论,本文对2008~2010年间中国泛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社会压力进行实证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构成当前农民工社会压力的主要源头是自主性难以获得、信任难以获取、亲密关系维持难、家庭维护难、社会融入难以及自我实现难。又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农民工群体可细分为传统型、新生型和过渡型。在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中,过渡型和新生型农民工将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需要通过农民工的真正市民化、城乡统筹、社会服务水平升级和区域协作来综合应对日益严重的农民工社会压力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