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0)
- 2023(13716)
- 2022(11441)
- 2021(10259)
- 2020(8930)
- 2019(20204)
- 2018(19921)
- 2017(39151)
- 2016(21295)
- 2015(23820)
- 2014(23913)
- 2013(24046)
- 2012(22332)
- 2011(20215)
- 2010(20472)
- 2009(19396)
- 2008(19624)
- 2007(18251)
- 2006(16215)
- 2005(14450)
- 学科
- 济(100413)
- 经济(100302)
- 业(93747)
- 企(75933)
- 企业(75933)
- 管理(70135)
- 农(47564)
- 方法(42842)
- 数学(33948)
- 数学方法(33694)
- 业经(33373)
- 农业(31466)
- 财(28298)
- 中国(23191)
- 务(20224)
- 财务(20205)
- 财务管理(20169)
- 地方(20056)
- 制(19980)
- 技术(19788)
- 企业财务(19059)
- 贸(18409)
- 贸易(18402)
- 易(17865)
- 策(16656)
- 和(16561)
- 划(15604)
- 理论(15500)
- 学(15451)
- 体(14931)
- 机构
- 学院(318807)
- 大学(309704)
- 济(139615)
- 经济(137089)
- 管理(127383)
- 理学(109534)
- 理学院(108454)
- 管理学(107030)
- 管理学院(106435)
- 研究(104210)
- 中国(81727)
- 农(68796)
- 京(64211)
- 科学(62306)
- 财(61130)
- 所(53607)
- 农业(53212)
- 业大(51573)
- 江(50696)
- 中心(48913)
- 财经(48622)
- 研究所(48297)
- 经(43854)
- 经济学(41788)
- 北京(39552)
- 州(39216)
- 经济学院(38110)
- 范(37852)
- 师范(37506)
- 经济管理(37116)
- 基金
- 项目(206104)
- 科学(163396)
- 研究(152358)
- 基金(149420)
- 家(128846)
- 国家(127600)
- 科学基金(110532)
- 社会(99155)
- 社会科(93838)
- 社会科学(93807)
- 省(83880)
- 基金项目(80243)
- 自然(69691)
- 自然科(68089)
- 自然科学(68070)
- 划(67815)
- 教育(67603)
- 自然科学基金(66953)
- 编号(62426)
- 资助(59179)
- 成果(48813)
- 发(47039)
- 创(46044)
- 重点(45853)
- 部(45694)
- 业(44905)
- 创新(42281)
- 课题(41697)
- 国家社会(40743)
- 制(39251)
- 期刊
- 济(163684)
- 经济(163684)
- 研究(89051)
- 农(69506)
- 中国(61099)
- 财(49829)
- 管理(47853)
- 学报(47011)
- 农业(46872)
- 科学(45724)
- 大学(36186)
- 学学(34733)
- 业经(33602)
- 融(30902)
- 金融(30902)
- 技术(28620)
- 业(25511)
- 教育(25072)
- 财经(24290)
- 经济研究(24234)
- 问题(22518)
- 经(21140)
- 技术经济(19237)
- 世界(17099)
- 商业(16801)
- 版(16289)
- 贸(15849)
- 现代(15716)
- 经济问题(15248)
- 农村(15211)
共检索到476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锐 谢长青
通过佛山五区1992—2009年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分析近20年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动规律和各要素的贡献占比,研究认为:农业要素报酬变动排序为:物质投入、科技进步、土地、劳动力;随时间变化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域变化加大,要素投放的数量和质量变化都呈现"马太效应"。提出经济发达地区以巩固资本积累为前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经济欠发达地区着力于发展报酬最高的物质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期对策。
关键词:
农业产业升级 要素报酬 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建 曹有挥
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货流的变动情况。在时间序列上,长三角地区表现为交通网络的完备和货运量的快速增长;空间上,货运的非均衡性趋势是货流空间变化的主流,且一直保持集中的趋势;通过马尔可夫链的空间分析发现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了高、中高、中低、低几个趋同的俱乐部。
关键词:
货流 时空演化 长三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嘉国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晓菊 汪程 郭倩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趋势规律,对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趋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探索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变动规律。
关键词:
长三角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趋势变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公嵬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产业集群在成熟后期,如果不进行升级通常会出现衰退的迹象。产业集群升级是维持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文章通过阐释产业集群升级的内涵,分别从产业的转入和转出两个角度探讨珠三角产业集群升级问题,指出产业集群进行合理的产业转移"腾笼换鸟"是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层级的提高能使产业集群具有持久的竞争力。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集群租金 产业集群升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史军 崔林丽 周伟东
利用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站历史气候数据,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主要气候要素在1959年~2005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1959年~200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气温显著升高,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都显著减少,而降水量和0cm地温变化趋势不显著。蒸发量在1959年~2001年期间显著减少。在1980年后,气温加速升高,相对湿度加速减少,0cm地温显著升高。风速、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则在1991年以后变化趋势都不显著。除个别站点外,整个长江三角洲气温显著升高,风速显著降低,日照时数显著减少,降水量变化不显著。相对湿度在长江三角洲多数地区显著降低。总云量在长江三角洲西部显著减少,低云量在苏南和浙...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永雷 杨忠振 邬珊华
用综合区位商对泛珠三角地区的区际产业转移进行初步识别。对初步识别中发现的具有转移倾向的产业,进一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筛选,找出符合区际产业转移特征的产业及具有承接趋势的省份。最后利用计量经济中因果关系检验,对存在区际产业转移关系的省份进行综合区位商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泛珠三角地区内传统的外向型制造产业已呈现明显的转移趋势和动向;新兴制造业的转移趋势初显,但转移动向尚不明确;同时部分技术型制造业具有跨区转移的可能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先卫,阎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文溥 郑建清 林金霞
本文通过计算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ULC)考察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发现2009年我国制造业ULC甚至低于1999年;与我国FDI主要来源地、主要贸易伙伴国以及FDI、产品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比较发现:我国制造业ULC低于上述国家或地区,而且优势在进一步强化。通过计算我国制造业分行业的ULC,发现近十年来,约一半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ULC正在上升,其余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大部分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UCL则在下降。然而,近十年来,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更快增长,随着劳动报酬的提高,制造业的企业利润在增长,企业利润率在提高,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金山
根据经济收敛模型实证分析表明,1980年以来,泛珠三角九省区人均产出增长一直处于发散状态,而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其发散的速度在加快。泛珠三角经济合作机制启动后,九省区人均产出将经历“先发散加快,再发散缓和,最后趋于收敛”的过程。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在于共同富裕,而不在于同速富裕。
关键词:
泛珠三角鸦区域经济鸦收敛鸦发散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莉 李大胜
区域合作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模式 ,从多个角度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分析表明 ,目前泛珠三角地区实行农业合作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泛珠三角 区域农业合作 可行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文伟 李嘉琪
在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从时空维度揭示了房价水平、城市创新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珠三角9个城市的房价水平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机制存在着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一种是城市房价水平会直接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另一种是城市房价通过降低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投资效率进而间接抑制产业转型升级;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房价水平会对本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城市房价差异也对本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房价水平 城市创新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这种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扩散作用和门槛效应,对于以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这种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扩散作用和门槛效应,对于以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