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68)
2023(10753)
2022(9006)
2021(8296)
2020(6530)
2019(14795)
2018(14299)
2017(27544)
2016(14793)
2015(16441)
2014(16645)
2013(16454)
2012(15717)
2011(14564)
2010(14967)
2009(13813)
2008(13902)
2007(12753)
2006(11927)
2005(11316)
作者
(43646)
(36096)
(36004)
(34167)
(23390)
(17203)
(16398)
(13926)
(13831)
(13206)
(12487)
(12206)
(11844)
(11785)
(11724)
(11234)
(10881)
(10489)
(10477)
(10225)
(9330)
(8872)
(8811)
(8338)
(8237)
(8194)
(8169)
(8124)
(7337)
(7119)
学科
(68228)
经济(68168)
管理(39943)
(39835)
(30899)
企业(30899)
地方(24474)
中国(23409)
(22087)
银行(21942)
(20716)
(20163)
方法(19385)
(19105)
业经(16708)
(16288)
金融(16287)
数学(16259)
数学方法(16041)
地方经济(13963)
农业(13858)
(13566)
(13168)
(12432)
贸易(12412)
(12182)
制度(12176)
(11971)
(11802)
(11801)
机构
学院(212387)
大学(208308)
(91573)
经济(89440)
研究(80933)
管理(78544)
中国(68799)
理学(64755)
理学院(63911)
管理学(63038)
管理学院(62589)
科学(46726)
(46228)
(43852)
(41268)
中心(37340)
研究所(36890)
(36262)
(34674)
财经(32712)
(30776)
师范(30527)
北京(29999)
(29603)
(29567)
(29476)
(28311)
经济学(27277)
银行(27174)
农业(26694)
基金
项目(130437)
科学(103486)
研究(100191)
基金(92237)
(79157)
国家(78441)
科学基金(67084)
社会(63514)
社会科(60318)
社会科学(60307)
(52005)
基金项目(47353)
教育(44863)
(43724)
编号(41642)
自然(40715)
自然科(39726)
自然科学(39718)
自然科学基金(38974)
资助(37798)
(35041)
成果(34811)
课题(30530)
重点(30177)
发展(28945)
(28441)
(28342)
(27325)
国家社会(25691)
创新(25559)
期刊
(115408)
经济(115408)
研究(73953)
中国(51492)
(39553)
金融(39553)
(33366)
管理(32662)
(31624)
科学(28189)
教育(27650)
学报(26850)
农业(21418)
大学(20715)
业经(20293)
学学(19265)
技术(18998)
经济研究(17971)
财经(16252)
问题(14465)
(13998)
(12338)
国际(12090)
(11719)
论坛(11719)
(11304)
商业(11007)
现代(10658)
世界(10484)
资源(10401)
共检索到360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日红  单克强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通过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①(以下简称"二洲一海")经济发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区域居民富裕水平明显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较高、外向型经济特点突出的状况,提出了商业银行要优先支持二洲一海区域,加大信贷倾斜力度,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和中间业务,优化客户结构、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果的策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洋  
本文利用空间panel data模型和空间矩阵的非嵌套检验方法,对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区域内部各个城市之间,在1990—2006年间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空间效应"三个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从研究方法上弥补了已有的文献中"缺乏对于空间panel data模型的应用"以及"缺乏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模型的设定与甄别"的不足。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在1990—1998年间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情况,"产业发展战略向着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方向进行调整",是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原因。同时,本文指出,三大区域各城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  房光婷  
利用1990~2007年的数据,以开放经济条件为出发点,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比较研究。计量分析显示,人均GDP、政府财政支出、人力资本、城市化水平均与三大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相关,而且都是显著性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对环渤海区域和珠江三角洲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对长江三角洲则没有显著影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调整财政支出的投向和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斌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需要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适配的金融服务。本文梳理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相关研究,对比了长三角区域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各自的特征和优势,针对商业银行在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如何提升金融供给适配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斌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自然禀赋最好、城镇体系最完备的城市群。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落地和实施,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客户资源、重大项目和广阔的市场,商业银行如何积极融入并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以来的进程,并研究了长三角一体化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金融服务能级的提升、区域特色金融业务的供给和金融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阐述了商业银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米运生  易秋霖  
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地处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相继成为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但珠三角仍然保持一种相对优势。这种区域差异是源于全球的数量效应还是质量效应?本文比较分析表明,三大区域之间的TFP存在显著差异;TFP经济增长的贡献,从高到低依次是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基于贸易、投资和金融维度,本文以面板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全球化对区域TFP差异的影响。主要发现是:在区域整体层面上,全球化促进了TFP的提高;但在区域内,全球化对三大区域TFP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且无统计意义。全球化对三大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数量效应实现的,质量效应尚未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质性因素。外贸和FDI增长方式的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学贵  施洁  
笔者基于2001年~2011年的数据,运用层次分析和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别测算了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共90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工业效率值;随后,在空间技术溢出理论基础上建立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三大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及其外溢效应对工业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区域基础设施对工业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不同基础设施的效应在三大区域之间却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洁  史学贵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交叉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了2001-2010年我国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共90个地级市的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和工业效率值,接着在空间技术溢出理论基础上建立了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三大区域基础设施综合水平及其外溢效应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工业效率的提升,同时,在相邻地级市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交通、通讯和能源基础设施分项对工业效率的影响,及其外溢效应的分析结果,在三大区域之间的表现并不一致。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卫星  周立群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珠三角可分为三个阶段,环渤海可分为四个阶段;区域一体化不可逆转并正在加速;长三角的一体化进程最快,然后是珠三角和环渤海;要推动区域一体化,适应市场要求、正确理论指导和政府宏观引导三者不可或缺;一体化进程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基础设施一体化最易实施也进展最快,产业结构一体化最难以协调;一体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其目标模式还没有出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鄢斗  
本文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合作前景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模式选择,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与合作过程中应该关注的几个问题。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吉洪  
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的推进,经济一体化为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区域联动服务的需求。为参与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市场竞争,泛珠三角区域商业银行应加强合作,搭建区域商业银行发展平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枫  陈基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测评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三大方面对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总结了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变化的特征,并对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晓露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15.0软件,选取13个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重点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发现珠三角的综合创新能力优于长三角,但其创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方面不如长三角,二者的发展模式及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着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伟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中,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三大经济区域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特征中,对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发展经济学理论与新的工业化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长期以来主导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主导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做出分析。进而对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面板数据,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效应;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三大经济区的R&D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都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③三个不同经济区之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区域经济也在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