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7)
2023(5430)
2022(4925)
2021(4525)
2020(4246)
2019(9865)
2018(9974)
2017(19278)
2016(10747)
2015(12605)
2014(12883)
2013(12916)
2012(12401)
2011(11342)
2010(11407)
2009(10804)
2008(11048)
2007(10261)
2006(8718)
2005(7810)
作者
(34982)
(29547)
(29449)
(28099)
(18537)
(14276)
(13780)
(11724)
(11051)
(10632)
(9900)
(9853)
(9638)
(9360)
(9324)
(9318)
(9248)
(8766)
(8564)
(8558)
(7570)
(7350)
(7253)
(6761)
(6744)
(6698)
(6659)
(6629)
(6136)
(6106)
学科
(45560)
经济(45520)
管理(30279)
(29309)
方法(24187)
(23495)
企业(23495)
数学(21412)
数学方法(21214)
(12989)
(12939)
(12451)
中国(10187)
(9204)
贸易(9203)
业经(9139)
(8934)
(8877)
财务(8854)
财务管理(8830)
企业财务(8383)
农业(8194)
地方(8158)
(7841)
(7628)
理论(7468)
(6292)
银行(6263)
环境(6057)
(5938)
机构
大学(166825)
学院(164177)
(63205)
经济(61759)
管理(61110)
研究(56163)
理学(52198)
理学院(51588)
管理学(50601)
管理学院(50299)
中国(41523)
科学(38485)
(36114)
(35541)
(30730)
(29252)
农业(29235)
业大(29200)
研究所(28243)
中心(27035)
(25531)
财经(23463)
北京(22036)
(21261)
(21111)
师范(20929)
(20172)
经济学(19571)
(19097)
农业大学(18992)
基金
项目(108156)
科学(82738)
基金(77203)
研究(74985)
(68822)
国家(68303)
科学基金(56489)
社会(44658)
(43094)
社会科(42129)
社会科学(42111)
基金项目(41138)
自然(38256)
自然科(37336)
自然科学(37319)
(36770)
自然科学基金(36663)
教育(34583)
资助(31986)
编号(31676)
成果(26910)
重点(24699)
(23669)
(23015)
计划(22045)
(21786)
科研(21630)
课题(20884)
创新(20503)
大学(20123)
期刊
(66404)
经济(66404)
研究(42158)
学报(33605)
(32069)
中国(30019)
科学(26762)
(24598)
大学(23161)
学学(21764)
农业(21489)
管理(18681)
教育(14432)
技术(13602)
图书(12525)
(12327)
金融(12327)
(12175)
财经(11643)
经济研究(10758)
业经(10660)
(9929)
理论(9466)
(9328)
问题(9311)
情报(9035)
实践(8799)
(8799)
技术经济(8455)
业大(8302)
共检索到238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小波  李梅  李萌  董旭杰  彭继庆  胥雯  曹福祥  
种子休眠期长是导致珙桐自然繁殖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珙桐内果皮在发育后期快速木质化形成坚硬而致密的结构,可能是决定种子休眠时间的重要因素,而这一过程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小组前期通过对珙桐内果皮发育的4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发现CCo AOMT基因家族与内果皮快速木质化关系密切。本研究从转录组中筛选到11个珙桐CCo AOMT基因家族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序列特征、细胞定位和系统进化分析。分析显示,11个珙桐CCo AOMT基因根据表达模式可分为2种类型,筛选其中6个表达差异显著的CCo AOMT基因进一步分析其表达规律,最后确定其中差异表达最显著的Cluster-149.63013序列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744 bp,编码247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含有植物甲基化酶所共有的A、B、C基序及CCo AOMT蛋白特有的标志性序列D、E、F、G和H,其氨基酸序列与辣椒的CCo AOMT蛋白同源性最高,将其命名为Di CCo AOMT1。本研究克隆得到的Di CCo AOMT1基因可能是珙桐内果皮木质素快速积累的关键调控基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伟  方梅霞  聂庆华  张细权  
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猪TDRP1基因的结构、表达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电子克隆获得猪TDRP1基因cDNA部分序列共776bp,包括119bp的5′UTR、561bp的编码区和96bp的3′UTR,共编码合成187个氨基酸多肽;(2)猪TDRP1基因CDS序列与人、小鼠和大鼠的同源性分别为85%、76.1%、77.1%.编码合成的猪TDRP1蛋白与人、小鼠、大鼠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82.5%、71.1%和70.1%;(3)猪TDRP1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489.8,不含信号肽,为1个可溶性蛋白,同时也是1个非分泌性蛋白,存在4个二级结构区段;(4)基于cDNA及E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弋  董晨  魏永赞  郑雪文  李伟才  
【目的】克隆荔枝种子大小调控基因DA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荔枝LcDA1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荔枝DA1同源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预测和分析。以荔枝种子cDNA为材料,采用RT-PCR扩增3个LcDA1基因全长。【结果】根据转录组数据获得3个DA1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LcDA1-1、LcDA1-2和LcDA1-3。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479,1419和1104 bp,分别编码492,472和36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个蛋白均含有典型的UIM和LIM结构域。【结论】荔枝LcDA1蛋白具有典型的DA1保守结构域,可能在荔枝种子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亚冰  兰道亮  黄偲  林宝山  黄勇  李键  
【目的】克隆并分析高原牦牛Toll样受体1基因(TLR1)的特点。【方法】提取麦洼牦牛脾脏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其为模板分段扩增后拼接获得麦洼牦牛TLR1基因编码区序列,采用相关分析软件对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及预测。【结果】分段扩增获得了TLR1基因1 484bp的上游序列和823bp的下游序列,拼接后获得2 287bp的cDNA序列。TLR1基因系统进化树及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TLR1基因极其保守,牦牛TLR1基因与黄牛、绵羊等哺乳动物遗传距离很近。预测TLR1基因含有1个2 184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27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为8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伟  李达  苏锐  马月辉  关伟军  张有法  陈玲  吴文忠  周洪  
【目的】克隆绵羊YAP1基因cDNA并分析其序列及其蛋白的遗传特性及其在不同组织中不同程度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湖羊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和RACE技术获得绵羊YAP1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绵羊YAP1的序列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从湖羊背最长肌中克隆YAP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绵羊YAP1基因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蛋白质序列的跨膜区,亚细胞定位,亲水性,潜在信号肽剪切位点,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编码产物进行功能预测分析,及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进行分析。【结论】克隆获得绵羊YAP1基因序列全长为1 712 bp,包括1 212 bp的编码区序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亚兰  张全伟  王雪莹  马友记  张勇  赵兴绪  
克隆天祝白牦牛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基因(APEX-1)全长cDNA序列,为研究天祝牦牛高原抗逆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已知哺乳动物APEX-1基因cDNA序列同源性,设计引物以及5'和3'特异性引物,运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获得天祝白牦牛APEX-1基因全长cDNA序列。扩增获得天祝白牦牛APEX-1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 391 bp(GenBank登录号:KF611690),ORF长957 bp,编码31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天祝白牦牛APEX-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大多数哺乳动物相似,但有7个氨基酸突变。同源建模预测,显示天祝白牦牛APEX-1蛋白由8个α-螺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连荣  薛拥志  王宝地  
CBF转录因子在多种植物的非生物逆境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为研究CBF基因在杏扁非生物逆境中的作用与功能,以杏扁品种围选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1个CBF/DREB1转录因子基因CBF,命名为PaCBF1,Gen Bank登录号为MF491392。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23 bp,编码24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6.928 ku,等电点为6.35,亲水性平均值为-0.555;PaCBF1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AP2结构域,以及植物CBF蛋白的保守结构域PKKRAGRRVFKETRHP和DSAWR;二级结构预测显示该蛋白主要由38.75%的无规则卷曲、29.58%的α-螺旋、22.92%的延伸链和8.75%的β-转角组成;三级结构的预测结果显示含有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该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不存在信号肽序列,为非分泌性亲水蛋白,共含有13个磷酸化位点。结果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杏扁CBF转录因子的功能以及对逆境环境的抵抗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洪艳云  黄志刚  易图永  
南荻是一种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其中的高木质素含量严重制约了它作为能源植物的开发利用。采用RT-PCR及RACE方法从南荻中分离到G木质素单体形成的关键酶CCoAOMT家族的一个基因,将该基因序列递交到GenBank,登录号为JF965572。该基因全长工1206bp,含有一个786bp的阅读框,编码一个261aa的蛋白,分子量约为29kD。通过NCBI在线比对发现该基因的预测蛋白与同为禾本科玉米的CCoAOMT酶蛋白有很高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4.0%;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的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肽链含有CCoAOMT类基因全部的保守序列元件;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玉米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俞兆曦  连总强  吴旭东  杨忠礼  李力  张锋  肖伟  赛清云  
为研究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生长性状相关基因,运用rT-PCr、Ta克隆和核酸测序等技术对兰州鲇MyoD基因的CDS区及全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兰州鲇MyoD基因的完整CDS区序列810 bP(Gen bank登录号:kT277551)及MyoD基因全序列1 210 bP(Gen bank登录号:kT339175),包括部分5'端63 bP和3'端58 bP;orF区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外显子长度分别为510 bP、80 bP和220 bP,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56 bP和123 bP,编码26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可溶酸性蛋白质;预测亚细胞定位My...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梅娟  徐红红  马天意  钱朋智  沙伟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较小的跨膜蛋白质,在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砂藓水通道蛋白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干旱处理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序列信息,克隆获得1个水通道蛋白家族中质膜内在蛋白基因序列,命名为RcPIP2。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RcPIP2基因全长序列为1 267 bp,包含80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含有26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分子质量预测为28.3 ku,理论等电点为6.64,为疏水性较强的稳定性蛋白;无信号肽,为非分泌型蛋白;含有6个跨膜结构域。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RcPIP2具有膜内在蛋白(MIP)家族信号序列、高等植物高度保守序列HINPAVTFG和2个天门冬酰胺-脯氨酸-丙氨酸(NPA)基序。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37.31%)、β折叠(20.9%)、无规则卷曲(38.43%)。三级结构预测发现,RcPIP2蛋白质的立体结构为典型的四聚体形式,由4个圆筒状亚基和中间的孔道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RcPIP2与小立碗藓中的PIP2蛋白质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类。由此推测,RcPIP2基因为水通道蛋白家族成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崔丽婷  李文彦  包横  詹亚光  齐凤慧  
结合茶条槭转录组数据库,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茶条槭SDH基因,命名为AgSDH,并对该基因及其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gSDH基因的ORF全长为1 563 bp,共编码520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相对分子量为57.219 k Da,理论等电点为5.61,无信号肽,预测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AgSDH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没有跨膜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α-螺旋占35.38%,延伸链占18.65%,无规则卷曲占45.96%;三级结构预测表明AgSDH蛋白以单体形式存在。与目前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绮嫔  王寒  李计尚  周金伟  张于  沈留红  余树民  彭广能  曹随忠  
【目的】克隆牦牛(Bos grunniens)精子相关抗原11(sperm-AssociAted Antigen 11,spAg11)基因,并了解其分子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牦牛spAg11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从牦牛睾丸中提取总rnA,rtpcr扩增并克隆spAg11c、spAg11 d和spAg11e基因,测序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出牦牛spAg11基因3个亚型:spAg11c、spAg11 d和spAg11e,序列大小分别是351,408和261Bp,分别编码117,129和80个氨基酸,其中spAg11 d和spAg11e序列包含1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rF),spA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党权  谭晓风  陈鸿鹏  曾艳玲  蒋瑶  李魏  胡芳名  
As a high-grade edible oil tree native in China,tea-oil tree(Camellia oleifera)has the oil-yielded rate of about 55% from its kernel.The recent researches suggested that tea-oil would be one of the best vegetable oils,and even be better than olive oil with its abundant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clu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爱平  王婷婷  
以小麦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cDNA序列为信息探针,基于高粱EST数据库,通过电子克隆技术获得一个全长为2088 bp的高粱SAMDC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开放读码框、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结构域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contig片段包含一个长达1197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398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3 246.0 KD,理论等电点为4.88;二级结构主要构件为无规则卷曲,结构功能域属于S-腺苷甲硫氨酸超家族。同源性分析表明,高粱SAMDC基因编码的蛋白与甘蔗SAMDC基因编码的蛋白同源性达94%。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及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雪婧  杜晓华  杨孝朴  罗玉柱  刘霞  
【目的】丰富牦牛CYGB基因研究的基础数据,对牦牛CYGB基因的CDS区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提取牦牛大脑海马区组织的总RNA并运用RT-PCR技术反转录为cDNA,并根据GenBank中普通牛CYGB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DV874786.1),使用Primer3.0在线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扩增技术、TA克隆技术和核酸测序技术获得CYGB基因的完整CDS区序列及部分5′端和3′端UTR区,并使用ProtParam、PredictProtein、SWISS-MODEL等在线分析软件与Lasergene7.1软件包分析CYGB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