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9)
2023(9496)
2022(8444)
2021(7971)
2020(6695)
2019(15450)
2018(15601)
2017(29941)
2016(16312)
2015(18443)
2014(18463)
2013(18276)
2012(16664)
2011(14785)
2010(14518)
2009(13016)
2008(12432)
2007(10668)
2006(9173)
2005(7822)
作者
(47768)
(39405)
(39293)
(37183)
(25184)
(18900)
(17800)
(15686)
(14989)
(13936)
(13571)
(13127)
(12437)
(12396)
(12161)
(11908)
(11903)
(11877)
(11257)
(11181)
(9902)
(9636)
(9503)
(8961)
(8833)
(8820)
(8780)
(8633)
(7890)
(7779)
学科
(63365)
经济(63300)
管理(49150)
(47947)
(40537)
企业(40537)
方法(31800)
数学(27499)
数学方法(27207)
(16508)
技术(16252)
中国(15232)
(14924)
(14453)
业经(14143)
地方(12530)
农业(11397)
理论(11340)
(11082)
贸易(11078)
(10769)
(10758)
环境(10424)
(9638)
财务(9574)
财务管理(9560)
(9415)
技术管理(9181)
(9167)
企业财务(9064)
机构
大学(231076)
学院(229293)
管理(96365)
(86833)
经济(84835)
理学(84526)
理学院(83637)
管理学(82255)
管理学院(81851)
研究(74431)
中国(52491)
(49179)
科学(48897)
(37326)
(37115)
业大(36888)
(36508)
研究所(34513)
中心(33326)
(31859)
北京(30914)
财经(30354)
(30242)
师范(29906)
农业(29305)
(27694)
(27518)
技术(26448)
(26301)
经济学(24548)
基金
项目(165893)
科学(129793)
研究(120903)
基金(119471)
(104386)
国家(103540)
科学基金(88936)
社会(73855)
社会科(69985)
社会科学(69965)
(65504)
基金项目(64667)
自然(59307)
自然科(57907)
自然科学(57891)
自然科学基金(56836)
(55053)
教育(55017)
编号(49729)
资助(49060)
成果(39088)
重点(36738)
(36096)
(35298)
(34934)
课题(33631)
创新(32857)
科研(31916)
项目编号(30863)
大学(30636)
期刊
(90230)
经济(90230)
研究(64173)
中国(39682)
学报(37818)
科学(35229)
管理(34137)
(32580)
大学(28017)
教育(26531)
学学(26351)
(25838)
农业(23652)
技术(22756)
业经(14979)
(14469)
金融(14469)
图书(13825)
经济研究(13789)
财经(13768)
科技(13712)
技术经济(12835)
理论(12107)
(12019)
问题(11573)
(11554)
实践(11420)
(11420)
情报(10878)
现代(10491)
共检索到317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俊长  李萌  曹福祥  吴林世  刘志明  邓飘云  
珙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需要经过1~2年的休眠期才能萌发成苗,较长的休眠期限制了珙桐的繁殖能力。本研究以采集刚结出的珙桐种子为材料,利用种胚组织培养培育珙桐幼苗。研究从培养基成分、灭菌方式、激素配比、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珙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在适合的条件下,当年产的珙桐种子可以跳过休眠期直接发育成苗。本研究为打破珙桐种子休眠,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快速育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周宝顺  廉秀荣  
珙桐种子外壳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繁殖困难;该文研究了烘桐育苗和栽培等繁殖过程,提出了有效的人工繁殖培育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书道  于水中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Linn.)Link特产我国,其寒冬蜡月,傲霜斗雪,迎风怒放,品种颇多.多年来,作者在广泛收集全国蜡梅品种资源基础上,进行了蜡梅快繁技术的试验研究,获得良好的结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丽云  李绍平  陈翠  徐中志  赵菊  李国庆  康平德  吕丽芬  杨昌红  
对金铁锁种子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其人工引种驯化、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千粒重为2.26g,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在室温条件下贮藏,寿命至少在2年以上,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25℃,最适出苗湿度为50%~60%,种子最适覆土厚度为0.5~1.0 cm。金铁锁种子发芽率高,种子繁殖是金铁锁大面积人工种植的最佳繁殖方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守英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Adventitious buds were induced by using tender buds emblic ( Phyllanthus emblica L. ) as explants with MS medium containe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BA and KT, GA 3,NAA or IAA, of which MS medium combined with 0.5 mg?L -1 of BA and 0.1 mg?L -1 of NAA is suitable for adventitious buds 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毕海林  和加卫  杨正松  杨洪涛  和文佳  李燕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以幼嫩茎段为接种外植体,对黄杨叶栒子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L+IBA 0.1 mg/L为黄杨叶栒子较佳的启动培养基,MS+6-BA 1.5 mg/L+IBA 0.1 mg/L为较佳的增殖培养基,在生根阶段,以1/2MS+IBA 2.0 mg/L+NAA 0.5 mg/L为较佳培养基,一定量的IBA和NAA互作时,黄杨叶栒子的生根率最高,生根时间最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姜黎  张翼  邢梅  冯向梅  姜玲  
以红阳红肉猕猴桃为试材,通过调整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与种类,筛选出适宜于红肉猕猴桃植株愈伤组织形成、不定芽增殖和植株生根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MS+2.0 mg/L 6-BA+0.1 mg/L NAA培养基中,增殖率可达87.5%;使用MS+1.0 mg/L 6-BA+0.5 mg/L IBA培养基,不定芽的增殖系数达到最高值3.7个;在1/2 MS+0.7 mg/L IBA培养基中,不定芽诱导生根效果较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晨  毕晓颖  卢明艳  
以白花、短梦、法国回声、金娃娃、金皇后、紫花共6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品种的花器官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10min效果最好,污染率为26.67%,死亡率为6.70%;不同外植体部位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能力不同,花茎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59.00%;花茎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的能力与花苞大小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有关,适宜的花苞长度为4~8cm,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1+IBA0.5mg·L-1;将不定芽丛切割至4~6株的株丛转接到MS+6-BA2.0mg·L-1+IBA0.5m...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丽艳  荆瑞勇  
以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Maxim.)嫩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建立起快速繁植无性系。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1.0 mg/L 6_BA+0.5 mg/L NAA+2.0 mg/L GA,其增殖系数为3.10;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也为MS+1.0 mg/L 6_BA+0.5 mg/L NAA+2.0 mg/L GA,每代每梢平均增殖数量为2~4个不等;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1 mg/L IBA+0.2 mg/L IAA,10 d后每株可长出2~4条根。并进行了移栽方面的研究,为大规模快速繁殖青椒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有珍  刘倩倩  何冬冬  樊琳  宋李玲  林新春  
以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侧芽为材料,研究其试管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铺地竹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0 mg.L-1BA(6-苄基腺嘌呤),增殖系数为5.2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5.0 mg.L-1IBA(吲哚丁酸);试管苗移栽到泥炭、蛭石、珍珠岩体积配制比例为1∶1∶1的基质中,成活效果高达9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彭伟  
该文通过肾蕨走茎离体培养实验,研究走茎不同部位及不同激素浓度对GGB(绿色球状体)诱导及器官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走茎茎尖作为外植体的GGB诱导率高,分化增殖系数大,小植株生长快.产生GGB和芽的分化分别以MS+IAA0.1mg·L-1+NAA0.5mg·L-1和MS+IAA0.5mg·L-1+NAA0.05mg·L-1为好,根的诱导以MS+NAA0.1mg·L-1为佳.同时,对外植体的消毒提出了新方法,而较过去有所突破.最后,对有关肾蕨组培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建军  李芳东  乔杰  李荣幸  
为了挽救、保护和综合利用珍贵的泡桐Paulownia种质资源,对全国20个省(直辖市)进行泡桐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并对其保存和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到2009年底,共搜集到338份泡桐种质资源,其中包括50个生长量大、干形好、抗性强的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优良单株资源;在河南温县、湖北赤壁和江西九江共营建21.73hm3泡桐基因库,对搜集的资源进行保存;进行了嫁接,扦插,组织培养和埋根等幼化繁殖试验,成功地探索出了白花泡桐老龄优树的幼化繁殖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玲  曹敏格  孙扬吾  阿不都热扎克  张文  朱元娣  
为提高胚败育率高的苹果品种‘舞美’种子成苗率、缩短种子休眠时期、加速种子有性繁殖进程的种子繁殖体系,以‘舞美’自然授粉的果实和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胚龄(接种时期)、播前处理及培养基配比对‘舞美’杂种种子萌发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果实成熟,种皮颜色由红色、红白色、红褐色至褐色转变;离体培养不同胚龄的种子,盛花后76 d,种皮红色,种子可萌发但生长畸形;96 d后,种皮红褐至褐色,有56.7%的萌发率和23.3%的直接成苗率,且添加1 mg/L GA3的H2培养基比未添加GA3的H1培养基(1/2MS+10 g/L蔗糖+9 g/L琼脂)可显著提高成苗率。盛花后130 d的饱满种子在H2培养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新英  林秀莲  赖钟雄  
以成熟种子为材料,对海芋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芋的成熟湿润种子是获得无菌苗的最佳外植体;MS+6.0 mg.L-16-BA+1.5 mg.L-1KT+0.1 mg.L-1IBA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到6.0以上;1/2MS+1.0g.L-1活性炭+2.0 mg.L-1PP333为适宜的壮苗生根培养基,壮苗率和生根率分别达到82.50%和100%;移栽基质以草炭+蛭石(3∶1)为好,移栽成活率达93.3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玉珍  孙天洲  孙廷  雷呈  
该文以大花蕙兰杂交新品种‘西维亚’、‘玛利莲梦露’、‘蒙米拉丝’、‘女皇’为材料 ,应用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对适合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高了诱导成苗率和繁殖速率 ,降低了成本 ,建立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 .对培养基、激素用量、切割方式、培养方式进行筛选 ,结果表明 :利于原球茎增殖的培养基为改良KC +KT 0 .0 5mg L +NAA 0 .5mg L ,以半固体培养 ,加香蕉泥为佳 ,增殖率为 4 .1.利于生根壮苗的培养基为改良KC +NAA 0 .2mg L ,以固体培养为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