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3)
- 2022(2)
- 2021(2)
- 2020(1)
- 2019(2)
- 2018(4)
- 2017(2)
- 2016(1)
- 2015(3)
- 2014(1)
- 2013(3)
- 2012(3)
- 2011(2)
- 2010(3)
- 2008(2)
- 2007(1)
- 2004(2)
- 1998(3)
- 1996(2)
- 1995(2)
- 学科
- 土地(13)
- 济(12)
- 经济(12)
- 学(7)
- 经济学(7)
- 问题(6)
- 中国(4)
- 管理(3)
- 体(2)
- 体制(2)
- 农(2)
- 农村(2)
- 农村经济(2)
- 制(2)
- 城市(2)
- 城市经济(2)
- 教学(2)
- 文化(2)
- 村(2)
- 环境(2)
- 理论(2)
- 经济管理(2)
- 经济结构(2)
- 结构(2)
- 专题(1)
- 专题研究(1)
- 业经(1)
- 主义(1)
- 主义教育(1)
- 产业(1)
- 机构
- 大学(25)
- 学院(23)
- 研究(20)
- 科学(17)
- 中国(13)
- 京(12)
- 中心(11)
- 资源(11)
- 所(10)
- 济(9)
- 研究所(9)
- 院(9)
- 北京(8)
- 地理(8)
- 科学院(8)
- 经济(8)
- 室(7)
- 环境(7)
- 农(6)
- 发(6)
- 发展(6)
- 国土(6)
- 国家(6)
- 学学(6)
- 实验(6)
- 实验室(6)
- 家(6)
- 展(6)
- 研究院(6)
- 经济研究(6)
共检索到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永康  
                                    
                                
                            
                            珍重土地造福未来国土资源部部长周永康一年一度的全国土地日又来到了。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国土资源部,向全国各地辛勤工作在土地管理岗位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关心和支持土地管理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全国的劳动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过去的一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国焕  王士礼  任钦光  
                                    
                                
                            
                            狠抓复垦造福子孙──孝义市复垦土地的实践张国焕,王士礼,任钦光孝义市地处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端。境内煤铝矿产资源丰富,全市范围内储煤占全国总储量的16.6%,这种资源优势决定了全市经济以乡镇企业,尤其是煤、铝企业为主的特点。就土地管理而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倪九派  邵景安  李阳兵  魏朝富  
                                    
                                
                            
                            土地利用平衡问题的产生大多由经济发展的驱动所引起,而用地间的相互消、长形成最终的土地利用格局。本文采用历史统计、资料文献及未来经济发展设想等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近10年重庆土地利用的平衡格局及未来情景,结果表明:①重庆直辖10年间,主要土地利用格局体现为建设用地的快速增加和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且建设用地扩张带来的二、三产业产值和拉动固定资产的投资率较低。期间,土地利用平衡着重考虑盘活存量,少占耕地的集约"增效"途经,以及整理开源增加耕地或其它农用地的"减压"举措;②对比重庆未来土地需求与供给情景,2007年-2020年间,满足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适应性建设用地需求为16.87万hm2,而...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未来情景  占补平衡  重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富刚  王丽娟  张潆文  
                                    
                                
                            
                            新时期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思考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重要抓手。新时期,我国土地复垦工作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荣进  
                                    
                                
                            
                            一、背景资料重齿公司是三线军工企业,创建于1966年,1997年改制组建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职工1570人。1997年企业改制后,新旧机制的相互磨合尚未完成,又遇上了1998年那次灾难性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重齿公司在一瞬之间从山颠跌入了建厂以来的最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约翰·丹尼尔  刘黛琳  邵慧平  
                                    
                                
                            
                            当前逐渐形成一种共识:混合学习,即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的多样化结合,将成为高等教育最普遍的教与学的方式。这个共识仅仅是为了在完全在线学习的洪流中保护面授教学的传统,还是因为混合学习确实能够使高等教育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更高的质量水平呢?我们试图找到答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日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编制工作已经正式启动。未来十年,土地整治应沿着什么方向推进?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修编的定位是什么?与上一轮规划即2003年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有哪些不同?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目前土地整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郧文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大源  
                                    
                                
                            
                            把土地管理放到未来全球格局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胡大源耕地问题,长期以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如果把耕地总量看成一个水库,流进流出。90年代这个水库寄希望流进,而流进的是新疆、内蒙、黑龙江的地。流出的大头是因农业结构调整流失的地(占6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然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国的"土地财政依赖"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土地财政"模型面临重要拐点。"土地财政"的转型已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财政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建辉  郑易平  
                                    
                                
                            
                            二战后美国保守主义在其起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呈现出明显的经济与文化两重面向。20世纪末开始,保守主义的建制化程度提升,其与民主党的“左”倾进步主义意识形态日益接近,两党建制派精英共享一种大政府-全球主义意识形态及内政外交政策,它的长期施行最终使美国爆发了经济与文化双重危机。在危机中登台的特朗普主义从经济与文化两大维度改造并重塑了当代美国保守主义,使其在经济上重回古典自由主义立场,但加入了民族主义的内容,在文化上则重申基督教传统及其所塑造的美国国家特性,回归本土主义,撤回对文化全球化的全方位支持。拜登上台后,特朗普及共和党又对保守主义进行了一些新调整。但是,从当前来看,经济保守主义已经将自己困囿于名义上的小政府模式,且其低水平税收福利政策难以有效惠及共和党基础选民、逆全球化产业政策难以赢得上层资产阶级支持;而文化保守主义同样面临困境,它名声不佳,且其发起的“文化反冲”难以招架美国后物质主义文化整体转型,也难以回应进步主义对其根源本质及核心理念的质疑与挑战。经济文化两重面向的保守主义还有着深刻的内在悖谬,这进一步为美国保守政治及其发展制造了困难。不过,美国保守主义的未来既取决于它的教义信条及共和党的变通,也取决于其对手即进步主义和民主党的执政表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应益华  
                                    
                                
                            
                            三重底线报告是计量、管理和报告主体社会、经济和环境业绩的框架。在梳理三重底线报告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传统财务报告的缺陷,认为应该通过扩展传统的财务报告,考虑政府这个契约耦合中的各节点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引入三重底线报告,将业绩评价与主体的价值观、战略、伦理等进行整合,并提出了重构政府财务报告的一些思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三重底线  可持续发展  政府财务报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建勋  陶承洁  吴立伟  
                                    
                                
                            
                            近年来,我国风景区中的人文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其中一些人文景观的精神导向却值得商榷和反思,其中有些风景区以旅游经济为指挥棒,也有些风景区重视历史保护却忽视对风景资源的利用方式。如何认识这些出现的问题?本文通过辨析思考和规划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必须认清风景区的公益属性,重视全方位的人文精神感受,既要尊重历史、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也要面向未来,将风景区的人文内涵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
                                
                                    
                                    
                                        风景区  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东平  
                                    
                                
                            
                            在人才使用上,社会上长期存在"以学历文凭论英雄"的现象。《人才规划纲要》确立"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破除了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制度性障碍。从重学历到重能力的转变,将成为未来我国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晓东  黎维君  
                                    
                                
                            
                            未来技术学院承载着培养未来关键核心技术领军人才、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的使命。颠覆性技术意味着“勇舍”/否定趋于成熟的技术。我国未来技术学院刚起步,勇舍并不充分。以日本九州大学共创学部为个案,探究其人才培养目标、“领域”划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入学选拔与高中-大学衔接。从“重混”视角审视,共创学部本质是面向人的需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深度融合的第三类重混。共创学部的启示包括:探究未来技术学院核心方向能否聚焦于第三类重混;给予部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建设个人专业;培养学生的问题自生成能力;把握“领域”概念,探索问题性学术;以面向未来的建构性能力本位教育为着力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祚臣  
                                    
                                
                            
                            托起未来———写在第八个全国“土地日”本刊记者刘祚臣一六月是中华大地的节日,今年的“6·25”是我国的第八个“土地日”。职业习惯也是兴趣使然,每到这个时候,总要对“土地日”的主题进行一番思考。今年的主题是“土地与未来”,这是一个令人激动而又发人深思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