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62)
2023(3295)
2022(2759)
2021(2562)
2020(2191)
2019(4693)
2018(4872)
2017(8218)
2016(5027)
2015(5795)
2014(6140)
2013(5716)
2012(5391)
2011(4887)
2010(4990)
2009(4529)
2008(4395)
2007(4107)
2006(3632)
2005(3273)
作者
(18334)
(15267)
(15135)
(14517)
(9631)
(7328)
(6931)
(6025)
(5952)
(5644)
(5407)
(5203)
(5164)
(5155)
(5011)
(4719)
(4572)
(4535)
(4510)
(4420)
(4117)
(4090)
(3918)
(3565)
(3497)
(3473)
(3405)
(3363)
(3314)
(3292)
学科
(12888)
经济(12859)
管理(11283)
(8621)
(8160)
(6533)
企业(6533)
(5564)
(5360)
中国(5089)
(5054)
(3852)
理论(3795)
方法(3578)
(3531)
银行(3482)
地方(3478)
(3396)
(3379)
教育(3376)
金融(3371)
业经(3105)
体制(3075)
(3044)
农业(3013)
(2805)
数学(2700)
数学方法(2625)
及其(2599)
(2488)
机构
学院(70274)
大学(69751)
研究(31121)
科学(23723)
(22680)
中国(22212)
(20158)
管理(19932)
经济(19425)
(18577)
农业(17991)
研究所(17194)
(17050)
业大(16903)
理学(16038)
理学院(15750)
管理学(15204)
管理学院(15080)
(13269)
中心(13215)
(12815)
(12084)
技术(12035)
(11682)
农业大学(11367)
北京(10945)
(10626)
实验(10412)
实验室(9958)
(9919)
基金
项目(49766)
科学(35443)
基金(32246)
(31832)
研究(31638)
国家(31579)
科学基金(23852)
(21344)
(18227)
自然(17382)
自然科(16917)
自然科学(16904)
基金项目(16743)
自然科学基金(16572)
社会(16143)
社会科(14993)
社会科学(14991)
教育(14404)
资助(13677)
编号(12794)
科技(12623)
计划(12236)
重点(12152)
成果(11115)
(10810)
课题(10633)
(10363)
科研(10029)
专项(9755)
(9738)
期刊
(26161)
经济(26161)
学报(22882)
(21135)
研究(19395)
中国(19194)
科学(16841)
大学(16169)
学学(15539)
农业(13916)
教育(11034)
(8738)
管理(7702)
(7527)
业大(7503)
林业(7466)
技术(6249)
(5972)
(5948)
金融(5948)
农业大学(5698)
科技(5091)
业经(4708)
图书(3970)
自然(3966)
经济研究(3839)
财经(3778)
职业(3770)
中国农业(3544)
科技大(3531)
共检索到115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李凤兰  
通过不定芽直接再生和经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两种途径,建立了香果树快速、高频率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幼叶切块、茎段、叶柄和根)、叶片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条件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香果树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MS附加1.0 mg/L 6-BA和1.0 mg/L 2,4-D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其中叶片外植体叶面向下放置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MS添加0.5 mg/L 6-BA和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为94.35%.香果树不定芽直接再生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在MS添加6-BA或ZT的培养基上,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丽娟  顾地周  秦莉  何雪梅  
The tender stem of Rosa rugosa was used as explant and it suitable medium compositions were screened through 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ssue culture of Rosa rugosa required different kinds of culture medium in different phases.The most suitable culture media were as fol...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敬元  熊丹  梁宏伟  王玉兵  廖明尧  陈发菊  
以采自湖北省神农架地区的14株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为材料,提取其叶片基因组DNA,并以其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RAPD反应条件中的各个因子,包括模板DNA质量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DNA聚合酶浓度和Mg2+浓度。结果表明,香果树基因组DNA在以下条件有较好的扩增效果:25μL体系中,Taq酶1.33×10-3kat.L-1;随机引物0.5μmol.L-1;Mg2+2.6 mmol.L-1;dNTP 220μmol.L-1;DNA模板4.40 mg.L-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顾美影  朱俊义  姜云天  
以笃斯越桔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 2.75 mg.L-1+IAA0.10 mg.L-1,诱导率为99%;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1.00 mg.L-1+Kt0.30 mg.L-1,生根率达98%;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5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40以上,快繁培养基:MS(改良)+IAA 0.50~1.00 mg.L-1+Kt0.30 mg.L-1+GA30.20 mg.L-1。建立了笃斯越桔的植株再生和快繁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马志慧  兰思仁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刘青红  成蓓禧  曹宁宁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 ‘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胡莹  李冰华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BA1.0 mol.L-1+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1.0 mol.L-1+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IBA0.5 mol.L-1+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欢   郭俊杰   王春胜   尹海锋   曾杰  
[目的]探究西南桦间接器官发生过程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诱导等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配方,建立西南桦高频再生体系,为其遗传转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西南桦TC2号无性系的节间茎段为外植体开展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培养基筛选试验,并优化了预培养条件,揭示了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暗培养时间,愈伤组织分化阶段激素组合,以及预培养条件等因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1)预培养的适宜条件为:弱光培养(1 000 lx) 15 d后转至暗培养7 d,再正常光照(2 000 lx)培养8 d,该条件下可获得适度黄化的植株,其平均株高和节间长度分别为6.6 cm和3.1 cm;(2)适合西南桦节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B5+1.0 mg·L~(-1) TDZ+0.2 mg·L~(-1) NAA+20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适宜暗培养时间为15 d;(3)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WPM+0.8mg·L~(-1) 6-BA+0.5 mg·L~(-1) GA_3+3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4)采用上述最优方案,其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净增殖系数为88.9%和6.2以上,平均每个预培养植株可产生56.8个不定芽;(5)适宜生根培养基为WPM+0.1 mg·L~(-1) NAA+2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培养30 d后生根率可达100%。[结论]本研究完整构建了高效稳定、重复性好的西南桦节间茎段高频再生体系,该体系不仅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增殖系数较高,还可提升节间茎段取材的效率,为今后开展西南桦组培快繁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进行其遗传性状改良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继红  徐小勇  邓秀新  
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发生变异的现象较为普遍 ,已涉及到很多作物 ,变异的类型较多 ,主要有染色体变异、形态和农艺性状变性、抗性变异等 ,产生变异的机理主要有遗传和生理两方面 ,此类变异有其优点和不足 ,但无庸置疑的是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变异为植物育种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材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粤北分布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3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植物4种,合计占广东省内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数量的52.3%。其分布区类型以中国特有分布、中南半岛至华南分布及间断分布为主,没有世界性分布的类型,显示出地域分布的局限性。在这些种类中,有些是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古老残遗属种,在植物系统进化中处于关键的环节,如三尖杉、福建柏、伯乐树等;有些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如南方红豆杉,其树皮能提取抗癌特效药紫杉醇;有些则是我国重要经济植物和作物的野生亲缘种,对于种质改良有重要意义,如野茶树和野大豆。因此,应加强对粤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扩大或增设保护区;对重要的珍稀濒危种类要列入优先保护名单,加强就地保护,探索其迁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栋  韦小丽  李群  
为构建花榈木组织培养的无菌繁殖体系,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药剂组合对其籽苗茎段、幼苗茎段和叶片、成年植株茎段和嫩叶等外植体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籽苗茎段以70%乙醇消毒30 s+0.1%升汞灭菌8 min+培养基中添加PPm 0.5 m L/L的消毒效果最好;幼苗外植体最佳采集时间为4月,茎段用70%乙醇浸泡30 s+(50 mg/L利福平+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0.1%升汞浸泡8 min消毒效果最好,叶片用70%乙醇浸泡30 s+(50 mg/L利福平+50 mg/L氯霉素)混合液浸泡30 min+0.1%升汞浸泡6 min消毒效果最好;成年植株叶片以4月采集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钮振跃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66种珍稀濒危树种和56属植物分布区类型.在56属中,属世界分布的2属;各类热带分布22属;各类温带分布13属;中国特有19属.其中的24属为起源古老的孑遗植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明华  王飞  陆秀英  
以10个辣椒品种的子叶为试材,探讨了影响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及再生的各种因素(子叶外植体的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基本培养基、激素、硝酸银及光照强度等),筛选出辣椒子叶高效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5.0 mg/L+IAA1.0 mg/L+AgNO34.0 mg/L,平均芽分化率达到90.5%;高效芽伸长培养基为MS+6-BA3.0 mg/L+IAA1.0 mg/L+GA32.0 mg/L+AgNO34.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AA 0.2 mg/L+NAA0.1 mg/L,建立了辣椒高效再生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征  伍江波  刘雪梅  金晓玲  
【目的】研究在BA、NAA、IBA、2,4-D等激素作用下,杜仲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杜仲植株再生体系,为杜仲转基因研究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杜仲成熟胚、幼嫩胚、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使用BA、NAA、IBA、2,4-D等激素,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培养基,进行杜仲愈伤组织诱导,同时分析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和丛生芽诱导生根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建立杜仲植株的再生体系。【结果】杜仲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分别为:成熟胚MS+BA 2.0mg/L+NAA 2.5mg/L,诱导率77.8%;幼嫩胚MS+BA 0.5mg/L+2,4-D 2.0mg/L,诱导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