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7)
2023(6891)
2022(5862)
2021(5662)
2020(4642)
2019(11003)
2018(11281)
2017(20887)
2016(11699)
2015(13128)
2014(13257)
2013(12583)
2012(11707)
2011(10785)
2010(11038)
2009(10272)
2008(10358)
2007(9243)
2006(8454)
2005(7882)
作者
(32260)
(26926)
(26740)
(25742)
(17415)
(12946)
(12451)
(10405)
(10335)
(9876)
(9186)
(9077)
(8898)
(8863)
(8770)
(8269)
(7939)
(7820)
(7742)
(7729)
(7189)
(6591)
(6579)
(6286)
(6225)
(6112)
(5977)
(5903)
(5563)
(5400)
学科
(41374)
经济(41305)
管理(28837)
(28394)
(23928)
企业(23928)
方法(14511)
(13451)
中国(12978)
(12836)
数学(11834)
数学方法(11657)
(11207)
(10834)
贸易(10829)
(10645)
(10505)
(10369)
金融(10362)
业经(9862)
(9757)
银行(9736)
理论(9548)
(9475)
(8643)
地方(8377)
农业(8033)
体制(7793)
(7565)
教育(7160)
机构
学院(157190)
大学(157083)
(64807)
经济(63247)
研究(61245)
管理(54437)
中国(48325)
理学(44989)
理学院(44459)
管理学(43668)
管理学院(43355)
科学(34333)
(34312)
(33561)
(31802)
研究所(28427)
中心(26883)
(26242)
(25534)
财经(24881)
(22503)
(22422)
北京(22388)
(22340)
师范(22158)
(20537)
业大(20427)
农业(20292)
经济学(19331)
技术(18569)
基金
项目(95330)
研究(73654)
科学(73397)
基金(66256)
(57881)
国家(57351)
科学基金(47246)
社会(44302)
社会科(41872)
社会科学(41863)
(36893)
教育(35757)
基金项目(33285)
(31851)
编号(31445)
自然(28681)
成果(28402)
资助(28362)
自然科(28005)
自然科学(27994)
自然科学基金(27514)
课题(23813)
重点(22133)
(21660)
(20880)
(20321)
(19584)
(19581)
项目编号(19049)
教育部(18736)
期刊
(79598)
经济(79598)
研究(55364)
中国(38793)
教育(26927)
(25803)
(25008)
学报(23839)
(23300)
金融(23300)
管理(22904)
科学(21540)
大学(18375)
学学(16924)
农业(16183)
技术(14239)
经济研究(13040)
财经(12721)
国际(12474)
业经(12400)
(11475)
(11031)
问题(10233)
世界(9022)
(8585)
(8492)
论坛(8492)
职业(8217)
改革(7520)
(7520)
共检索到265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晓  付竞卉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东亚地区作为美元体制的重要支撑力量,自然成为推动其未来变革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一方面,美国的金融霸权在短期内不仅没有衰落,反而呈现走强的态势,表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仍具有相当长时期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处于美元霸权影响下的东亚地区在储备货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贸易结构调整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使其短期内难以放弃对美元体制的依附和支持。因此,现阶段东亚地区尚不具备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未来突破困境的可行路径是,通过加强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渐进地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进而削弱美元霸权。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问题至关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张若谷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应该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快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才能使中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各国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克服自身的缺陷,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叶芳  杜朝运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力量格局发生变化,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金砖国家则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参与者,但在参与过程中面临与体系内发达国家和体系外其他国家同时博弈的困境,也即"挤车困境"。产生"挤车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新参与者身份的逐渐转变导致利益变化,其破解之道在于以不完全信息下的"身份融合"战略替代完全信息下的"身份转变"思维。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在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既要处理好与体系内发达国家尤其是主导国家美国的关系,又要保持与体系外其他国家的联系,以实现"身份融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勇  
本文通过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史实,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回顾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希望从中获取智慧的启迪,并据此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个人见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发行规模和使用范围,是现实条件下能被各国接受的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凯  马涛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从中所获的收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历史性难题,难就难在国际货币体系从金本位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朝运  叶芳  
国际货币体系具有全球公共产品的特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相当于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在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过程中,存在着各个利益集团集体行动的困境。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历次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或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最重要的原因是存在着英国、美国这样的"领袖"或"霸权国",以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在危机后表现出明显的负外部性,但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集体行动的困境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因此短期内无法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只能进行局部的调整和完善,需要各国的合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士举  甘能平  
谈现阶段利率体系改革模式的选择王士举,甘能平现阶段究竟应选择什么样的利率体系?这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现阶段利率体系的改革必须与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相适应,这是利率体系改革模式选择的唯一标准。一、体制性利率体系是现阶段利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熊性美  
东亚金融危机表明东亚进行货币合作迫在眉睫,而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范例。在东亚货币合作的诸多问题中,关键的问题是确定目前货币合作的阶段和形态。本文就若干货币合作的条件指标,对东亚地区目前的水平与西欧国家1979年的水平进行了比较,结论是,东亚货币合作目前只能在第一个阶段——准备阶段运作,建立真正的、有制度框架保障的、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货币合作体系的基本条件尚不具备。然后,文章就当前阶段货币合作的形态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在货币合作初期,对称性的货币合作比较合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忠  孙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国际的最后贷款者。东亚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国际金融体系存在严重问题和缺陷。IMF还难以承担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紧密相联的。东亚金融危机使各国感到有必要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本文剖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各种方案,分析得出“7+1+1”方案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协调的最佳选择,并阐述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应坚持的原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崇仪  
一部国际金融发展史,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历史.周新民教授主编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简称《体系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一本系统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前景的.有理论深度、有特色的著作.在我国.以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较少,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下面,拟对《体系论》作一评介. 一、国际汇率体制与本位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松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和严重不公,也突显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世界人民尤其是主要发展中大国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和抗争。因此,站在现实和客观的角度,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只能采取迂回的路子,即先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美元、人民币和欧元三足鼎立的多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才能实现公正合理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的三步走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指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得到普遍接受、持有者很容易用它去交换世界各国商品的性质。要准确衡量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必须把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综合考虑。以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来衡量,美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际货币,全面发挥了国际间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与国际货币体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而后者对前者有反作用。从国际可交易性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邵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维持国际经济和金融稳定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产生的巨大跨境资本流动、竞争优势的突变以及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其监督机制、借贷功能和治理结构等方面已不能满足新世纪世界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本文在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性与全球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危机救济方式与目标之间的冲突、成为发达国家手中的工具与其独立性之间的冲突等困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即保持国际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遍代表性,改革国际货币储备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孟秀惠  
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导下,中国近几年连年实现双顺差、高储蓄,进而导致巨额外汇储备,其中美元资产占据很大比例。美国作为国际货币发行国,近几年实行各种经济刺激政策且毫无约束,在帮助其经济走出衰退的同时,亦导致美元不断贬值,这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缩水风险。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过度增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庆  
针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改革方案,但每种方案都有不足,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可以发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缺陷实际上是稳定性差,要达到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稳定性这一目标:改革IMF;构建全球性新的金融架构;安排好区域性货币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