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0)
2023(5931)
2022(5052)
2021(4406)
2020(3773)
2019(8534)
2018(8411)
2017(16139)
2016(8871)
2015(9854)
2014(9793)
2013(9564)
2012(8688)
2011(7833)
2010(7725)
2009(7426)
2008(7368)
2007(6568)
2006(5805)
2005(5464)
作者
(24261)
(20425)
(20340)
(19428)
(12803)
(9765)
(9193)
(7779)
(7712)
(7286)
(7158)
(6790)
(6575)
(6575)
(6527)
(6269)
(6009)
(5951)
(5893)
(5832)
(5160)
(4986)
(4802)
(4638)
(4634)
(4546)
(4545)
(4401)
(4141)
(3949)
学科
(34769)
经济(34693)
管理(32868)
(29380)
(24262)
企业(24262)
(17192)
方法(15318)
数学(13653)
数学方法(13497)
(12519)
(10319)
中国(9389)
收入(8833)
(8578)
业经(8476)
(8050)
财务(8028)
财务管理(8008)
企业财务(7601)
体制(7412)
农业(7022)
(6939)
银行(6929)
(6572)
(6434)
金融(6432)
环境(6246)
(6135)
(5934)
机构
大学(127422)
学院(125801)
(57337)
经济(56284)
管理(49664)
理学(42940)
理学院(42526)
管理学(41962)
管理学院(41721)
研究(41582)
中国(31775)
(30393)
(25813)
财经(23190)
科学(22613)
(21014)
(20026)
(19094)
经济学(18755)
中心(18731)
(18349)
研究所(17760)
财经大学(17244)
业大(16887)
经济学院(16796)
北京(15988)
(15279)
(14716)
师范(14560)
(14372)
基金
项目(84738)
科学(68491)
基金(64173)
研究(62711)
(55265)
国家(54854)
科学基金(47968)
社会(43349)
社会科(41225)
社会科学(41217)
基金项目(33718)
(32195)
自然(29506)
教育(28894)
自然科(28842)
自然科学(28837)
自然科学基金(28366)
(26929)
资助(25580)
编号(23778)
(22650)
(20001)
成果(19755)
重点(19239)
国家社会(18830)
(18036)
教育部(17762)
(17422)
人文(17234)
创新(17088)
期刊
(63028)
经济(63028)
研究(39843)
中国(26259)
(25307)
管理(19740)
学报(17622)
科学(17318)
(16721)
大学(14478)
学学(13771)
财经(12430)
(12428)
金融(12428)
教育(11301)
农业(10713)
(10634)
技术(10368)
经济研究(10207)
业经(9374)
问题(8298)
技术经济(6147)
(6002)
财会(5995)
(5788)
会计(5719)
理论(5660)
统计(5648)
科技(5480)
现代(5470)
共检索到190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芳  
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动对中国经济走势有重要影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的按劳分配理论是中国社会性质和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须遵循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中国现阶段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提法问题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消灭了一切私有制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劳动生产要素即生产资料完全掌握在国家或集体手中,每个社会成员不可能再凭非劳动要素获得收入。他们只能向社会提供劳动,以劳动为尺度获得个人收入。这样,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所实行的分配制度就只能是单一的按劳分配。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平均主义分配情况,但在理论上是始终反对的,方针上也是不断批评和纠正的。在理论上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就是按劳分配。而且还讲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新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由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决定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劳动创造价值无关。私有制决定按要素分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不是指分配方式,而是属于分配方式的具体实现形式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公平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历史范畴。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享光  
本文考察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建立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本文认为,在微观领域,要建立生产条件分配和收入分配相结合的微观制度,建立自由与管制相结合的市场协调制度;在宏观领域,需要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制度,相应建立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的收入和支出方面的调节制度,同时建立再分配过程中的权力制衡机制,最终形成公平与效率协调统一的收入分配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城  
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是两种分配方式,它们是由公有制、私有制两种所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之所以以按劳分配为主,是因为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之所以还存在按要素分配,是因为存在处于补充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把按月发放的工资看作是按劳分配,并把它在新创造价值中占"大头",解释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也不能把财务制度中年终经济效益分配的具体做法,当作按要素分配的依据。脱离所有制,仅用经济生活的表面现象,去解释现行分配制度的性质,是不妥当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展开的。富起来时代的收入分配改革重在效率,改革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后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二是实施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并产生了明显的提高效率、充分动员了各种创造财富的要素的效果。进入强起来时代,面对的是人民收入普遍提高的同时,存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问题。这就需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尤其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要求,偏重于公平正义。改革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二是缩小收入差距,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40年中,两个时代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是一个整体,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和统一,是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红  
1.适度推进引致合理性差距因素的制度改进。首先,在统筹区域发展层面上,加强区域财政政策的整合研究,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相邻区域在财政政策上进行协调、融合,让落后地区融入发达地区经济圈,发挥其比较优势,从而对落后地区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尤其对于中西部相对落后的地区,在区域发展的财政政策上应给予更多的倾斜,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和重点资源等向中西部地区合理流动,实现落后地区的赶超型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袁春晖  
公平与效率是矛盾关系,而这对矛盾又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我们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发展变化,从"公平优先"——"公平效率二者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并不断完善,从"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和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推动我国经济改革的向前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新城  
运用马克思主义分配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应从分配基本原则和分配方式具体实现形式来推进。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在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必须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要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行,而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按劳分配的实现要考虑到不同劳动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创造出一种能够较好地协调劳资关系的、按要素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调动劳资双方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要正确理解和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富华  李国平  
本文通过对我国收入分配体制的变化,论述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指出了其弊端。同时,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分配理论,充分论证了在新的时期社会主义的分配应该是按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进行,并提出了如何对剩余进行分配才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邵忍丽  李富有  白凤娇  
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既有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因,也有财产、税收、教育、医疗和社保等制度不健全的原因。收入分配问题的复杂性与综合性,解决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社会各界要充分认识。为此,不仅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而且要进行财产税、金融、价格、行政等方面的改革;实施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改革户籍、社会保障制度等,确保多方面改革产生协同效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卫平  
改革开放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提高使我们做大了"蛋糕",而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公平合理分好"蛋糕"。当前,垄断行业的超高收入、企业高管的高额薪酬、权利寻租及腐败等分配不公问题为社会所诟病,必须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用制度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新立  
收入分配是人民群众极为关心的问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到2020年,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调整国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丽萍  
文章认为,效率与公平被看作是不可兼得之物,现阶段我国出现了以效率优先而付出的代价:贫富差距的扩大。我国贫富差距产生的基础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国家贫富差距的基础是不同的;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机制也是不公平的;我国贫富差距的统计数据不具备全面性和公正性。社会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